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酶催化抗坏血酸酯合 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坏血酸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 由于其强亲水性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该化合物在脂溶性材料如油脂或脂溶性 化妆品中的应用。因此,人们借助化学修饰的手段将长链脂肪酸引入抗坏血酸 以增强其脂溶性。目前,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硬脂酸酯已被欧盟批准用作食品 或化妆品添加剂,以提高产品的抗氧化性。但是,工业上主要通过酸或碱催化 的化学方法合成抗坏血酸酯。由于化学催化剂区域选择性差,副产物多,产率 较低,并且需要通过复杂的下游分离纯化步骤才能制备得到目标产物。同时, 酸、碱催化剂的大量使用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由于化学反应条件 通常较激烈如在高温下进行,易使抗坏血酸发生降解及氧化反应,从而严重影 响产品品质。
近年来,由于酶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区域选择性高、环境友好、后续产 物纯化相对简单等优点,故在抗坏血酸酯合成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 由于抗坏血酸亲水性强,在酶友好的疏水性溶剂如正己烷中溶解度极低,故酶 催化抗坏血酸酯合成反应通常以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如丙酮、叔丁醇及叔戊醇 为反应介质。一方面,酶在这些极性较强的溶剂中通常活性较低,反应速度慢, 并且稳定性欠佳;另一方面,叔丁醇和叔戊醇均来源于石化资源,不可再生。 尽管丙酮是食品安全级、且可再生溶剂,但是抗坏血酸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仍偏 低(50℃时溶解度仅为16mmol/L),并且丙酮沸点低(56℃),在常用的反 应温度下易挥发,不仅导致溶剂回收率低,而且大规模应用时易导致严重的大 气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在含2-甲基四氢 呋喃混合溶剂中酶催化抗坏血酸酯合成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酶催化抗坏血酸酯合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抗坏血酸、酰基供 体和分子筛加入含2-甲基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脂肪 酶,进行酯化或转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0~60℃、振荡速度为150~300rpm, 反应后经分离得到抗坏血酸酯。
所述含2-甲基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为2-甲基四氢呋喃与叔丁醇、叔戊醇 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溶剂。
所述2-甲基四氢呋喃的体积含量为10%~90%。
所述抗坏血酸与酰基供体的摩尔比为1:1~1:15,所述脂肪酶与抗坏血酸 的重量比为10:1~1:10。
所述酰基供体为羧酸、羧酸甲酯、羧酸乙酯、羧酸烯醇酯或酸酐。
所述羧酸、羧酸甲酯、羧酸乙酯或羧酸烯醇酯中的羧酸为1个苯环的芳香 酸或为碳链长度为C2~C22,并含有0~4个双键的脂肪酸;酸酐的脂肪酸碳 链长度为C2~C18。
所述分子筛用量为0.01~0.20g/mL。
所述脂肪酶为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嗜热丝孢菌 (Thermomyces lanuginosus)、根霉(Rhizomucor miehei)、洋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cepacia)、皱落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或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的脂肪酶。
分离抗坏血酸酯的方法为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除酶和分子筛,真空下除 去溶剂,残渣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采用高效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抗坏血酸酯的合成。酶反应具有高区域 选择性,因此克服了传统化学方法选择性低、易生成副产物及产率低等缺 点。同时,酶是易生物降解的生物大分子,克服了化学催化剂环境不友好 的缺点。
2)本发明无需基团保护和脱保护操作,反应过程简单易控,产物易分离;
3)本发明是在温度为40~60℃、振荡速度为150~300rpm、常压条件下进 行,反应条件温和、不易使抗坏血酸发生降解和氧化反应,故产品品质高。
4)本发明利用疏水性的2-甲基四氢呋喃与亲水性的叔丁醇或叔戊醇的混合 液作为溶剂,与已报道的抗坏血酸酶法工艺如在纯叔丁醇或叔戊醇体系中 的酶反应相比,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酶反应速度和酶催化效率,并且显著提 高了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部分叔丁醇和叔戊醇被可再生的2-甲基四氢 呋喃代替,极大提高了工艺的生态友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棕榈酸乙烯酯(1.71mmol)、0.1g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中, 然后加入16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信公 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应。 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棕榈酸 酯212mg,收率为90%。
实施例2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油酸甲酯(3.99mmol)、0.2g分 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中,然 后加入100mg来源于Thermomyces lanuginosus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信 公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应。 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油酸酯 201mg,收率为80%。
实施例3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十一碳烯酸乙烯酯(1.71mmol)、0.3g 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 中,然后加入16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 信公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 应。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十 一碳烯酸酯179mg,收率为92%。
实施例4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十一碳烯酸乙烯酯(2.85mmol)、0.3g 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 中,然后加入480mg来源于Penicillium expansum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绿微 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固定化参照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1所述 方法),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应。 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十一碳 烯酸酯172mg,收率为88%。
实施例5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十一碳烯酸乙烯酯(1.71mmol)、0.5g 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 中,然后加入16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 信公司),常压下置于6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 应。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十 一碳烯酸酯175mg,收率为90%。
实施例6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亚油酸(5.7mmol)、0.8g分子筛、 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中,然后加入 200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信公司),常压 下置于6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应。反应结束 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亚油酸酯202mg, 收率为81%。
实施例7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十一碳烯酸乙烯酯(2.85mmol)、0.2g 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2:3,v/v)加入具塞三角瓶 中,然后加入16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 信公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 应。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十 一碳烯酸酯168mg,收率为86%。
实施例8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十一碳烯酸乙烯酯(2.85mmol)、0.5g 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戊醇(3:7,v/v)加入具塞三角瓶 中,然后加入50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 信公司),常压下置于4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 应。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十 一碳烯酸酯175mg,收率为90%。
实施例9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硬脂酸乙烯酯(2.85mmol)、0.5g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戊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中, 然后加入80mg来源于Pseudomonas cepacia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天野酶制 品公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 应。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硬 脂酸酯224mg,收率为89%。
实施例10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乙酸酐(1.14mmol)、0.5g分子 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戊醇(4:1,v/v)加入具塞三角瓶中,然后 加入80mg来源于Pseudomonas cepacia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天野酶制品公 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应。 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乙酸酯 114mg,收率为92%。
实施例11
将抗坏血酸(100mg,0.57mmol)、苯甲酸乙烯酯(1.71mmol)、0.6g分子筛、10mL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叔丁醇(2:3,v/v)加入具塞三角瓶中, 然后加入90mg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 B的固定化脂肪酶(购于诺维信公 司),常压下置于50℃、200rpm的恒温振荡器内振荡,利用TLC监控反应。 反应结束后,过滤、真空下浓缩滤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抗坏血酸6-苯甲酸 酯124mg,收率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