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582473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714728.7

申请日:

20121223

公开号:

CN202989158U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13/14,C12M1/00

主分类号:

C12P13/14,C12M1/00

申请人: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玉岭,赵保国,满德恩,赵志敏,杜英慧,郭脉海,李国良

地址:

272073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菱花路

优先权:

CN20122071472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液储罐、蒸发浓缩装置和冷凝水储罐,所述发酵罐与发酵液储罐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连接,发酵液储罐通过蒸发浓缩装置与冷凝水储罐的入口相连,所述发酵罐与冷凝水储罐之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相连。是由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发酵液经蒸发浓缩产生的冷凝水是发酵配料较好的工艺用水,回收的冷凝水中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还有一定的温度,对配方适当调整即可满足配料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水、节能、节约原料、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发酵、化工、食品之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发酵罐、发酵液储罐、蒸发浓缩装置和冷凝水储罐,所述发酵罐与发酵液储罐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连接,发酵液储罐通过蒸发浓缩装置与冷凝水储罐的入口相连,所述发酵罐与冷凝水储罐之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味精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国就是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仅占世界人均的1/3,由于时空和地域分布的不同,加上使用的浪费,特别是随着污染的加剧,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力倡导节约用水,有效防治水污染,实现废水资源化,成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谷氨酸主要是以糖液、无机盐、玉米浆及糖蜜为原料,利用水配料后发酵而成的。发酵过程使用大量一次水进行配料,水消耗量巨大。而且发酵液浓缩产生的冷凝水由于氨氮含量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排放前必须以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企业又要为治理污水投入高额费用,使谷氨酸的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环保、运行成本低的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其包括发酵罐、发酵液储罐、蒸发浓缩装置和冷凝水储罐,所述发酵罐与发酵液储罐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连接,发酵液储罐通过蒸发浓缩装置与冷凝水储罐的入口相连,所述发酵罐与冷凝水储罐之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是收集原发酵培养基发酵过程中的冷凝水,代替一次水回用于调整后发酵培养基,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

前面所述的方法,优选的方案是,原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及质量含量为:糖蜜 4-7‰;玉米浆 1.8-4.2‰;Na2HPO4 1.2-3.5‰;MgSO4 0.65-1.15‰;KCL 2.2-4.5‰;MnSO4 0.08-0.14‰。 

前面所述的方法,优选的方案是,原发酵培养基的发酵工艺步骤是:

(1)将一次水和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打入配料罐,搅拌混合均匀;

(2)在118~125℃下连续消毒灭菌30分钟打入发酵罐;

(3)移种,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4)在33℃~37℃下发酵32小时;

(5)发酵结束后,在70~72℃,0.08~0.09Mpa真空度下利用蒸发浓缩提取谷氨酸。

前面所述的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收集发酵过程中的冷凝水。

前面所述的方法,优选的方案是,调整后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及质量含量为:糖蜜 3-7‰;玉米浆 1.5-4.0‰;Na2HPO4 1-3.5‰;MgSO4 0.65-1.15‰;KCL 2.2-4.5‰;MnSO4 0.08-0.14‰。 

前面所述的方法,优选的方案是,调整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工艺步骤是:

(1)将冷凝水和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打入配料罐,搅拌混合均匀;

(2)在120℃~130℃下连续消毒灭菌30分钟打入发酵罐;

(3)移种,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4)在33℃~37℃下发酵32小时;

(5)发酵结束后,在70~72℃,0.08~0.09Mpa真空度下蒸发浓缩提取谷氨酸。

前面所述的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收集每次发酵过程的冷凝水,代替一次水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是将发酵液收集后经蒸发浓缩产生的冷凝水,对生产工艺配方适当调整后直接用于发酵配料,步骤如下:1、收集生产中的发酵液备用;2、将收集的发酵废液进行蒸发浓缩,收集产生的冷凝水;3、对配方适当调整后,将收集的冷凝水直接用于配料;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还在于:

(1)节能:由于冷凝水温度较高,所以可以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蒸汽用量;

(2)节水:冷凝水回收利用,代替一次水,减少一次水资源的消耗;

(3)水循环利用后,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为企业节约了污水治理费用;

(4)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酵罐,2.发酵液收集管道,3.发酵液储罐,4.蒸发浓缩装置,5.冷凝水储罐,6.冷凝水回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工作情况,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其包括发酵罐1、发酵液储罐3、蒸发浓缩装置4和冷凝水储罐5,所述发酵罐1与发酵液储罐3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2连接,发酵液储罐3通过蒸发浓缩装置4与冷凝水储罐5的入口相连,所述发酵罐1与冷凝水储罐之5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6相连。

利用上述装置回收利用味精业冷凝水的方法,收集原发酵培养基发酵过程中的冷凝水,代替一次水回用于调整后发酵培养基,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

(1)原发酵培养基发酵:

发酵培养基原料:糖蜜 4-7‰、玉米浆 1.8-4.2‰、Na2HPO4 1.2-3.5‰、MgSO4 0.65-1.15‰、KCL 2.2-4.5‰、MnSO4 0.08-0.14‰。

发酵工艺步骤:

1、发酵配料:使用一次水打入配料罐中,依照上述原料配方打入玉米浆、糖蜜、无机盐投入配料罐,搅拌混合均匀;

2、在118℃~125℃下连续消毒灭菌30分钟打入发酵罐;

3、移种,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4、在33℃~37℃下发酵32小时;

5、发酵结束后,在70℃~72℃,0.08MP~0.09MP真空度下利用蒸发浓缩装置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60000L,所得浓缩液用于提取谷氨酸10800kg。

(2)收集原发酵培养基发酵产生的冷凝水。

(3)以冷凝水代替一次水用于发酵。

发酵培养基原料:糖蜜 3-7‰、玉米浆 1.5-4.0‰、Na2HPO4 1-3.5‰、      MgSO4 0.65-1.15‰、KCL 2.2-4.5‰、MnSO4  0.08-0.14‰。 

发酵工艺步骤:

1、收集发酵液至收集罐中,备用;

2、发酵配料:将发酵液蒸发浓缩产生的冷凝水打入配料罐中,依照上述原料配方打入玉米浆、糖蜜、无机盐投入配料罐,搅拌混合均匀;

3、在120℃~130℃下连续消毒灭菌30分钟打入发酵罐;

4、移种,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5、在33℃~37℃下发酵32小时;

6、发酵结束后,在70℃~72℃,0.08MP~0.09MP真空度下利用蒸发浓缩装置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60000 L,所得浓缩液用于提取谷氨酸 11800 kg。

一循环完成后,重复上述2-6操作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的实施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效果评价

由表1可以看出,在减少原料使用量的情况下使用冷凝水,谷氨酸产量比使用一次水增加了9.3%。

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8915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2 CN 202989158 U *CN202989158U* (21)申请号 201220714728.7 (22)申请日 2012.12.23 C12P 13/14(2006.01) C12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72073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菱花路 (72)发明人 杨玉岭 赵保国 满德恩 赵志敏 杜英慧 郭脉海 李国良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 置, 包括发酵罐、 发酵液。

2、储罐、 蒸发浓缩装置和冷 凝水储罐, 所述发酵罐与发酵液储罐之间通过发 酵液收集管道连接, 发酵液储罐通过蒸发浓缩装 置与冷凝水储罐的入口相连, 所述发酵罐与冷凝 水储罐之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相连。是由发酵 过程中产生的发酵液经蒸发浓缩产生的冷凝水是 发酵配料较好的工艺用水, 回收的冷凝水中含有 丰富的碳源和氮源, 还有一定的温度, 对配方适当 调整即可满足配料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 新型具有节水、 节能、 节约原料、 环保等特点, 广泛 应用于发酵、 化工、 食品之中, 具有很好的推广应 用价值。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

3、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89158 U CN 202989158 U *CN202989158U* 1/1 页 2 1. 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发酵罐、 发酵液储罐、 蒸发浓缩装置和 冷凝水储罐, 所述发酵罐与发酵液储罐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连接, 发酵液储罐通过蒸 发浓缩装置与冷凝水储罐的入口相连, 所述发酵罐与冷凝水储罐之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 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89158 U 2 1/3 页 3 一种回收。

4、利用冷凝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味精生产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资源并不是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资源, 我国就是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之 一, 淡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仅占世界人均的 1/3, 由于时空和地域分布的不同, 加上使用的浪费, 特别是随着污染的加剧, 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有 效防治水污染, 实现废水资源化, 成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 目前谷氨酸主要是以糖液、 无机盐、 玉米浆及糖蜜为原料, 利用水配料后发酵而成 的。发酵过程使用大量一次水进行配料, 。

5、水消耗量巨大。而且发酵液浓缩产生的冷凝水由 于氨氮含量高, 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在排放前必须以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 企业 又要为治理污水投入高额费用, 使谷氨酸的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环保、 运行成本低 的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一种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 其包括发酵罐、 发酵液储罐、 蒸发浓缩装置和 冷凝水储罐, 所述发酵罐与发酵液储罐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连接, 发酵液储罐通过蒸 发浓缩装置与冷凝水储罐的入口相连, 所述发酵罐与冷凝水储。

6、罐之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 相连。 000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 是收集原发酵培养基发 酵过程中的冷凝水, 代替一次水回用于调整后发酵培养基, 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 0008 前面所述的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原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及质量含量为 : 糖蜜 4-7 ; 玉米浆 1.8-4.2 ; Na2HPO4 1.2-3.5 ; MgSO4 0.65-1.15 ; KCL 2.2-4.5 ; MnSO4 0.08-0.14。 0009 前面所述的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原发酵培养基的发酵工艺步骤是 : 0010 (1) 将一次水和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打入配料罐, 搅拌混合。

7、均匀 ; 0011 (2) 在 118 125下连续消毒灭菌 30 分钟打入发酵罐 ; 0012 (3) 移种, 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 0013 (4) 在 33 37下发酵 32 小时 ; 0014 (5) 发酵结束后, 在 70 72, 0.08 0.09Mpa 真空度下利用蒸发浓缩提取谷氨 酸。 0015 前面所述的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收集发酵过程中的冷凝水。 0016 前面所述的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调整后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及质量含量为 : 糖蜜 说 明 书 CN 202989158 U 3 2/3 页 4 3-7 ; 玉米浆 1.5-4.0 ; Na2HPO4 1-3.5。

8、 ; MgSO4 0.65-1.15 ; KCL 2.2-4.5 ; MnSO4 0.08-0.14。 0017 前面所述的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调整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工艺步骤是 : 0018 (1) 将冷凝水和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打入配料罐, 搅拌混合均匀 ; 0019 (2) 在 120 130下连续消毒灭菌 30 分钟打入发酵罐 ; 0020 (3) 移种, 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 0021 (4) 在 33 37下发酵 32 小时 ; 0022 (5) 发酵结束后, 在 70 72, 0.08 0.09Mpa 真空度下蒸发浓缩提取谷氨酸。 0023 前面所述的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9、 收集每次发酵过程的冷凝水, 代替一次水用于发 酵生产谷氨酸。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是将发酵液收 集后经蒸发浓缩产生的冷凝水, 对生产工艺配方适当调整后直接用于发酵配料, 步骤如下 : 1、 收集生产中的发酵液备用 ; 2、 将收集的发酵废液进行蒸发浓缩, 收集产生的冷凝水 ; 3、 对配方适当调整后, 将收集的冷凝水直接用于配料 ;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 以 节约水资源, 降低环境污染物。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还在于 : 0026 (1) 节能 : 由于冷凝水温度较高, 所以可以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蒸汽用量。

10、 ; 0027 (2) 节水 : 冷凝水回收利用, 代替一次水, 减少一次水资源的消耗 ; 0028 (3) 水循环利用后, 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 为企业节约了污水治理费用 ; 0029 (4) 工艺简单、 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30 图 1 是味精工业中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 发酵罐, 2. 发 酵液收集管道, 3. 发酵液储罐, 4. 蒸发浓缩装置, 5. 冷凝水储罐, 6. 冷凝水回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但不限于此。 0032 实施例 : 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 其包括发。

11、酵罐 1、 发酵液储罐 3、 蒸发浓缩 装置 4 和冷凝水储罐 5, 所述发酵罐 1 与发酵液储罐 3 之间通过发酵液收集管道 2 连接, 发 酵液储罐 3 通过蒸发浓缩装置 4 与冷凝水储罐 5 的入口相连, 所述发酵罐 1 与冷凝水储罐 之 5 间通过冷凝水回用管道 6 相连。 0033 利用上述装置回收利用味精业冷凝水的方法, 收集原发酵培养基发酵过程中的冷 凝水, 代替一次水回用于调整后发酵培养基, 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 0034 (1) 原发酵培养基发酵 : 0035 发酵培养基原料 : 糖蜜 4-7、 玉米浆 1.8-4.2、 Na2HPO4 1.2-3.5、 MgSO4 0.65。

12、-1.15、 KCL 2.2-4.5、 MnSO4 0.08-0.14。 0036 发酵工艺步骤 : 0037 1、 发酵配料 : 使用一次水打入配料罐中, 依照上述原料配方打入玉米浆、 糖蜜、 无 说 明 书 CN 202989158 U 4 3/3 页 5 机盐投入配料罐, 搅拌混合均匀 ; 0038 2、 在 118 125下连续消毒灭菌 30 分钟打入发酵罐 ; 0039 3、 移种, 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 0040 4、 在 33 37下发酵 32 小时 ; 0041 5、 发酵结束后, 在7072, 0.08MP0.09MP真空度下利用蒸发浓缩装置对发 酵液进行浓缩, 得浓。

13、缩液 60000L, 所得浓缩液用于提取谷氨酸 10800kg。 0042 (2) 收集原发酵培养基发酵产生的冷凝水。 0043 (3) 以冷凝水代替一次水用于发酵。 0044 发酵培养基原料 : 糖蜜 3-7、 玉米浆 1.5-4.0、 Na2HPO4 1-3.5、 MgSO4 0.65-1.15、 KCL 2.2-4.5、 MnSO4 0.08-0.14。 0045 发酵工艺步骤 : 0046 1、 收集发酵液至收集罐中, 备用 ; 0047 2、 发酵配料 : 将发酵液蒸发浓缩产生的冷凝水打入配料罐中, 依照上述原料配方 打入玉米浆、 糖蜜、 无机盐投入配料罐, 搅拌混合均匀 ; 004。

14、8 3、 在 120 130下连续消毒灭菌 30 分钟打入发酵罐 ; 0049 4、 移种, 由种子罐将种子接入发酵罐 ; 0050 5、 在 33 37下发酵 32 小时 ; 0051 6、 发酵结束后, 在7072, 0.08MP0.09MP真空度下利用蒸发浓缩装置对发 酵液进行浓缩, 得浓缩液 60000 L, 所得浓缩液用于提取谷氨酸 11800 kg。 0052 一循环完成后, 重复上述 2 6 操作即可。 0053 利用本实用新型味精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的实施结果, 见表 1。 0054 表 1 实施效果评价 0055 0056 由表 1 可以看出, 在减少原料使用量的情况下使用冷凝水, 谷氨酸产量比使用一 次水增加了 9.3。 说 明 书 CN 202989158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89158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