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581648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11472.8

申请日:

20150819

公开号:

CN105111992A

公开日:

2015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171/00,C09J11/04,C09J11/06

主分类号:

C09J171/00,C09J11/04,C09J11/06

申请人:

深圳市隆邦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金明

地址: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白花洞社区骏豪工业园B栋

优先权:

201510332341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谢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该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为20~30%、塑化剂为20~30%、补强增量粉体为40~50%、增白剂为3~5%、触变剂为0.1~0.5%、防霉剂为0.1~0.3%、紫外线吸收剂为0.1~0.3%、光稳定剂为0.1~0.3%、脱水剂为0.5~1%、硅烷偶联剂为0.5~1%、催化剂为0.1~0.3%。本发明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为单组份密封包装,在催化剂作用下接触湿气后固化,对各种材料具有广泛的粘接性,易操作、环保、可快速固化,在潮湿的环境中不霉变,是厨卫家居方面理想的粘接密封材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20~30%塑化剂20~30%补强增量粉体40~50%增白剂3~5%触变剂0.1~0.5%防霉剂0.1~0.3%紫外线吸收剂0.1~0.3%光稳定剂0.1~0.3%脱水剂0.5~1%硅烷偶联剂0.5~1%催化剂0.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为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补强增量粉体为白炭黑、纳米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增白剂为钛白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触变剂为白炭黑和聚酰胺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防霉剂为吡啶硫酮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光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脱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树脂25.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30%纳米碳酸钙30%活性碳酸钙10%钛白粉3%聚酰胺钠0.1%吡啶硫酮锌0.1%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1%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其中,所述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树脂30%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20%纳米碳酸钙20%活性碳酸钙23.5%钛白粉3%聚酰胺钠0.3%吡啶硫酮锌0.3%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3%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3%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称料:按原料的重量比称取相应的物料;S2,混料:将称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塑化剂、补强增量粉体、增白剂、触变剂、防霉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投入到混合机中,高速搅拌使物料升温至110℃;S3,脱水: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开始真空脱水2小时,使物料的水分含量降低至800ppm;S4,成型: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脱水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S5,包装:对上述步骤S4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进行包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其涉及到一种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到 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家居装饰行业中通常使用中性或酸性硅酮密封胶,这种密封胶通常做 粘接、密封、接缝、防水用,但是在厨卫室内,由于常常会有使用水,故在 厨卫室内空气一般都很潮湿,即使使用防霉性的硅酮密封胶,在长时间的潮 湿的水汽作用硅酮密封胶也会发霉引起强度、粘附力下降,从而影响厨卫室 的美观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如专利号为200910066244.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是一种中性透明硅酮 结构密封胶,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80~120、增塑剂10~80、交联剂5~15、偶联剂0.3~5、催化剂0.005~0.1、 二氧化硅30~100、抗黄变剂0.01~10。这种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虽然具有 一定的抗黄变和抗老化性能,但是由于其组分中含有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二乙烯基二丁酮肟基硅烷 或四丁酮肟基硅烷等一种或多种肟基硅烷,故这种密封胶在固化过程中,会 释放出酮肟类易挥发物,即这种密封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异味,其是不环 保和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根据 本发明,该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为单组份密封包装,其由硅烷改性聚醚 预聚物、补强增量粉体、防霉剂、杀菌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脱水 剂及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构成,这个密封胶对各种材料具有广泛的粘接性, 在催化剂作用下接触湿气后就会固化,易操作、环保、可快速固化,固化时 无小分子易挥发物(VOC)及其他副产物生成,健康、环保,在潮湿的环境 中不霉变,是厨卫家居方面理想的粘接密封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该密封 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为20~30%、塑化 剂为20~30%、补强增量粉体为30~50%、增白剂为3~5%、触变剂为0.1~0.5%、 防霉剂为0.1~0.3%、紫外线吸收剂为0.1~0.3%、光稳定剂为0.1~0.3%、脱水 剂为0.5~1%、硅烷偶联剂为0.5~1%、催化剂为0.1~0.3%。

优选的,所述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MSPolymer)为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优选的,所述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 壬酯(DINP)和聚醚多元醇(PPG)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补强增量粉体为白炭黑、纳米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中的一 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增白剂为钛白粉。

优选的,所述触变剂为白炭黑和聚酰胺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防霉剂为吡啶硫酮锌(ZincOmadine)。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 代苯并三唑(Tinuvin326)。

优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Tinuvin770)。

优选的,所述脱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KH171)。

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树 脂为25.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为30%、纳米碳酸钙为30%、活性碳酸钙 为10%、钛白粉为3%、聚酰胺钠为0.1%、吡啶硫酮锌为0.1%、2-(2-羟基-3- 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为0.1%、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 二酸酯为0.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0.5%、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为0.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3%。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树 脂为30%、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为20%、纳米碳酸钙为20%、活性碳酸钙为 23.5%、钛白粉为3%、聚酰胺钠为0.3%、吡啶硫酮锌为0.3%、2-(2-羟基-3- 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为0.3%、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 二酸酯为0.3%、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1%、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 1%、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3%。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S1,称料:按原料的重量比称取相应的物料;S2,混料:将称 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塑化剂、补强增量粉体、增白剂、触变剂、防 霉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投入到混合机中,高速搅拌使物料升温;S3, 脱水: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开始真空脱水1~2小时,使物料的水分含 量降低至800ppm;S4,成型: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脱水剂、硅 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5,包装:对上述步骤S4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 醚密封胶进行包装。

本发明采用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作为基础主链,解决了传统硅酮密封胶 老化后弹性下降的问题。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的主链是线性或者支链的大分 子聚醚,端基是可水解反应的甲硅烷基团,其中硅氧烷基与空气中的水接触 后,先水解成硅醇基团(Si-OH),接着Si-OH基团之间或者Si-OH和Si-OCH3 之间缩合,交联成一个以Si-O-Si键为网络交联点的聚醚链,同时这种聚醚 链具有良好的弹性且非常的稳定。

在高速混合的过程中,增塑剂能够降低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补强增量 粉体、作为增白剂的钛白粉、触变剂、防霉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的 黏度,同时在触变剂的作用下,各组份进行充分的混合,形成强大的网络结 构。从而使得混合物料在在具有优秀的防霉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 更好的柔韧性和更高的断裂伸长率,并且混合物料的冲击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表面硬度也得到了降低,另外,混合物料的加工温度也降低了,故改善了成 型加工特性。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各种材料具有广泛的粘接性,易操作、环 保、可快速固化,固化时无小分子易挥发物(VOC)及其他副产物生成,健康、 环保,在潮湿的环境中不霉变,是厨卫家居方面理想的粘接密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 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 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包括:

步骤S1,称料。

称取硅烷改性聚醚树脂30Kg、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20Kg、纳 米碳酸钙为30Kg、活性碳酸钙为14.3Kg、钛白粉为3Kg、聚酰胺钠为0.1Kg、 吡啶硫酮锌(ZincOmadine)0.1Kg、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 苯并三唑(Tinuvin326)0.1Kg、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Tinuvin 770)0.1K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KH171)1Kg、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 硅烷(KH792)1K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Kg。

步骤S2,混料。

将称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纳米碳酸钙、活 性碳酸钙、钛白粉、聚酰胺钠、吡啶硫酮锌、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 氯代苯并三唑、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高速 搅拌使物料升温。

采用硅烷改性聚醚树脂作为基础树脂,解决了传统硅酮密封胶老化后弹 性下降的问题。硅烷改性聚醚树脂的主链是线性或者支链的大分子聚醚,端 基是可水解反应的甲硅烷基团,其中硅氧烷基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后,先水解 成硅醇基团(Si-OH),接着Si-OH基团之间或者Si-OH和Si-OCH3之间缩 合,交联成一个以Si-O-Si键为网络交联点的聚醚链,同时这种聚醚链具有 良好的弹性且非常的稳定。

在高速混合的过程中,作为增塑剂的DIDP能够降低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作为补强增量粉体的纳米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作为增白剂的钛白粉、作为 触变剂的聚酰胺钠、作为防霉剂的ZincOmadine、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 Tinuvin326、作为光稳定剂为的Tinuvin770的黏度,同时在聚酰胺钠的作用 下,各组份进行充分的混合,形成强大的网络结构。从而使得混合物料在在 具有优秀的防霉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更高的断裂 伸长率,并且混合物料的冲击性能也得到了改善,表面硬度也得到了降低, 另外,混合物料的加工温度也降低了,故改善了成型加工特性。

步骤S3,脱水。

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开始真空脱水2小时,使物料的水分含量降 低至800ppm。

通过脱去混合物料中的水分,使得之后加入到混合物料中的硅烷偶联剂 和催化剂能够不产生反应,并维持在较高的活性,从而使得在使用时,本发 明密封胶挤出后,遇水能够硬化。在开始脱水时,物料的温度最好达到110℃, 脱水的时间可根据物料中水分的含量控制在2小时,满足最后物料的水分含 量降低至800ppm即可。本实施例中,物料的温度到达110℃时,开始脱水2 小时,即可让物料的水分含量降低至800ppm。

步骤S4,成型。

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作为脱水剂的KH171、作为硅烷偶联剂 的KH792、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通过KH171进一步脱去物料中的水分,进一步使得新加入物料中的 KH792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化学性质能够保持稳定,从而实现本发明密封 胶挤出遇水后,在KH792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使得本发明密封胶能够牢牢地粘附在器件上,并开始硬化。

实施例2:

图2显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包括:

步骤S1,称料。

称取硅烷改性聚醚树脂25.3Kg、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30Kg、 纳米碳酸钙为30Kg、活性碳酸钙为10Kg、钛白粉为3Kg、聚酰胺钠为0.1Kg、 吡啶硫酮锌(ZincOmadine)0.1Kg、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 苯并三唑(Tinuvin326)0.1Kg、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Tinuvin 770)0.1K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KH171)0.5Kg、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 硅烷(KH792)0.5K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Kg。

步骤S2,混料。

将称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纳米碳酸钙、活 性碳酸钙、钛白粉、聚酰胺钠、吡啶硫酮锌、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 氯代苯并三唑、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高速 搅拌使物料升温。

步骤S3,脱水。

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开始真空脱水2小时,将物料的水分含量降 低至800ppm。

步骤S4,成型。

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作为脱水剂的KH171、作为硅烷偶联剂 的KH792、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步骤S5,包装。

对上述步骤S4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进行包装。即将上述步 骤S4所得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灌装到相应的容器中,以便于进行储存、 运输和销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大致与上述实施例2 相同,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称料。

称取硅烷改性聚醚树脂30Kg、DIDP为20Kg、纳米碳酸钙为20Kg、活 性碳酸钙为23.5Kg、钛白粉为3Kg、聚酰胺钠为0.3Kg、ZincOmadine为 0.3Kg、Tinuvin326为0.3Kg、Tinuvin770为0.3Kg、KH171为1Kg、KH792 为1K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Kg。

步骤S2,混料。

将称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DIDP、纳米碳酸钙、活性碳酸钙、钛白 粉、聚酰胺钠、ZincOmadine、Tinuvin326、Tinuvin770投入到混合机中,高 速搅拌使物料升温。

步骤S3,脱水。

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开始真空脱水2小时,将物料的水分含量降 低至800ppm。

步骤S4,成型。

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作为脱水剂的KH171、作为硅烷偶联剂 的KH792、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步骤S5,包装。

对上述步骤S4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进行包装。即将上述步 骤S4所得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灌装到相应的容器中,以便于进行储存、 运输和销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大致与上述实施例2 相同,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称料。

称取硅烷改性聚醚树脂30K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30Kg、白 炭黑7Kg、活性碳酸钙为25Kg、钛白粉为5Kg、聚酰胺钠为0.2Kg、Zinc Omadine为0.2Kg、Tinuvin326为0.2Kg、Tinuvin770为0.2Kg、KH171为1Kg、 KH792为1K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Kg。

步骤S2,混料。

将称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DINP、白炭黑、活性碳酸钙、钛白粉、 聚酰胺钠、ZincOmadine、Tinuvin326、Tinuvin770投入到混合机中,高速搅 拌使物料升温。

步骤S3,脱水。

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开始真空脱水1.2小时,将物料的水分含量降 低至800ppm。

步骤S4,成型。

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作为脱水剂的KH171、作为硅烷偶联剂 的KH792、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步骤S5,包装。

对上述步骤S4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进行包装。即将上述步 骤S4所得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灌装到相应的容器中,以便于进行储存、 运输和销售。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大致与上述实施例2 相同,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称料。

称取硅烷改性聚醚树脂20Kg、聚醚多元醇(PPG)23Kg、白炭黑5Kg、 纳米碳酸钙45Kg、钛白粉为4Kg、白炭黑为0.5Kg、ZincOmadine为0.2Kg、 Tinuvin326为0.3Kg、Tinuvin770为0.3Kg、KH171为0.8Kg、KH792为0.8Kg、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Kg。

步骤S2,混料。

将称量好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PPG、白炭黑、纳米碳酸钙、钛白粉、 聚酰胺钠、ZincOmadine、Tinuvin326、Tinuvin770投入到混合机中,高速搅 拌使物料升温。

步骤S3,脱水。

当物料温度升至110℃时,开始真空脱水1.1小时,将物料的水分含量降 低至800ppm。

步骤S4,成型。

将物料冷却至40℃以下,再加入作为脱水剂的KH171、作为硅烷偶联剂 的KH792、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混合均匀,由此即得到防霉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步骤S5,包装。

对上述步骤S4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进行包装。即将上述步 骤S4所得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灌装到相应的容器中,以便于进行储存、 运输和销售。

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步骤S1中,各组分的重量详见下表:

上表中,所有组分的的重量单位均为Kg。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

硅烷改性聚醚树脂为日本钟渊化学公司EST280

DIDP为广州创鑫化工提供

DINP为美国埃克森美孚产品

PPG为东大蓝星公司PPG3000

白炭黑为广州吉必盛公司HL-150

纳米碳酸钙为马来西亚竹园Neolight-sp

活性碳酸钙为东莞立茂LM-2200

钛白粉为日本石原R930

聚酰胺钠为法国克菜威利CRAYVALLAC-SL

ZincOmadine为美国奥麒(ARCH)

Tinuvin326为德国巴斯夫产品

Tinuvin770为德国巴斯夫产品

KH171为武大有机硅WD-21

KH792为武大有机硅WD-51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上海和盈U-220H

对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得的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性能进行 检测,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表格中:

硬度:按GB/T531.1-200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评价硬度。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528-199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 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评价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耐霉菌性能:按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测定法”评价耐霉菌等级:

0级—在放大约50倍下无明显长霉;

1级—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到长霉,但在放大镜下可明显见到长霉;

2级—肉眼明显看到长霉,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10%~30%;

3级—肉眼明显看到长霉,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30%~60%;

4级—肉眼明显看到长霉,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大于60%。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 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 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 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该密封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制得: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为2030、塑化剂为2030、补强增量粉体为4050、增白剂为35、触变剂为0.10.5、防霉剂为0.10.3、紫外线吸收剂为0.10.3、光稳定剂为0.10.3、脱水剂为0.51、硅烷偶联剂为0.51、催化剂为0.10.3。本发明防霉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为单组份密封包装,在催化剂作用下接触湿气后固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