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17049.4
2009.06.11
CN101580858A
2009.11.18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12P 13/06公开日:2009111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C12P13/06; C12R1/19(2006.01)N
C12P13/06
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张晓斌; 蒋光玉; 唐思青; 郑向辉
231131安徽省合肥市双凤工业区经2路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奚华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包括摇瓶种子培养和发酵,采用大肠杆菌,对其进行培养,产生氨基酸消旋酶,直接利用含有氨基酸消旋酶的细胞培养液,只通过一步反应即可生产出DL-丙氨酸。用本发明工艺生产DL-丙氨酸,转化效率达到99.6%以上,产品纯度99.0%以上,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 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包括摇瓶种子培养和发酵,其特征在于采用大肠杆菌在下述条件下培养和发酵:a、种子培养基(质量百分比)和培养条件:蛋白胨0.6~0.8%,氯化钠0.4~0.6%,硫酸镁0.01~0.02%,磷酸二氢钾0.1~0.2%,L-丙氨酸1%,玉米浆1.5~1.8%,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7.0~7.2。35~38℃培养24小时;摇床频率为105~110r/min;b、发酵培养基:蛋白胨0.8~1.2%,玉米浆1.8~2.2%,硫酸镁0.01~0.02%,磷酸二氢钾0.05~0.2%,氯化钠0.1~0.2%,L-丙氨酸1%,余量为纯净水,配料完毕用氨水调pH至7.0~7.2。c、发酵培养条件:罐温30℃±5℃,通风比1∶0.2。培养终点pH值7.0~8.5。
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DL-丙氨酸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是重要的有机手性源。主要应用于手性药物、手性添加剂、手性助剂等领域,在制药及食品行业作为手性合成的手性源。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新型农药、氨基丙醇、化工中间体、食品添加剂。 目前DL-丙氨酸的制备包括Streck法、α-卤代酸法、相转移催化合成和冰醋酸消旋法四种工艺。其中 Streck法为:乙醛与氰化氢形成氰醇,除去其中过量氰化氢后,加入氨溶液内,生成氨基腈,加碱水解得到丙氨酸的钠盐,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到DL-丙氨酸,尽管原料价格便宜,但却存在着氨基腈水解后分离比较困难,特别是DL-丙氨酸与副产物分离比较复杂,稍有不当即影响产品质量,氨解反应条件苛刻,氰化氢的运输比氨更为困难。 α-卤代酸法为:以α-卤丙酸为原料,以乌洛托品位催化剂,与氨水进行氨化,制成α-丙氨酸和氯化铵混合物,粗制品进入醇溶液中进行醇析、离心、干燥得到工业级产品,再经离子交换树脂法或重结晶法得到DL-α-丙氨酸,尽管连连易得,对设备要求不高,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氯化铵,分离困难,精制成本高;要采用大量甲醇醇析,造成甲醇严重挥发排放,污染严重,且甲醇贮存场地和生产场地易燃易爆,生成安全性不高;催化剂用量很大,不能回收而造成浪费,未反应完原料不能回用,反映终点难以判断,难于降低原来的消耗。 冰醋酸消旋法为以L-丙氨酸为原料,加入催化剂,在冰醋酸溶液中加热80~110℃、溶解;温度保持在95~100℃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消旋的DL-丙氨酸;将消旋的DL-丙氨酸母液降温至20~50℃冷却后,含杂质的DL-丙氨酸结晶析出,将该结晶进行离心甩干后,加热至100~120℃的温度下烘干再得粗品DL-丙氨酸;然后脱色、重结晶精制。该工艺能耗高,污染量大,冰醋酸易挥发、运输困难。 国内现有与DL-丙氨酸的生产方法相关的研究,研究单位有:冀州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化工系、新旗氨基酸有限公司。冀州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利“一种DL-丙氨酸的制备工艺”,申请(专利)号:200610012947.X。其主要技术方案为:以L-丙氨酸为原料,加入催化剂,在冰醋酸溶液中加热、溶解、蒸发浓缩得到消旋的DL-丙氨酸;后再经降温、结晶、离心甩干和烘干等工序即可得到高含量的DL-丙氨酸。 (《广东化工》1999年26卷2期-23-24页)发表了“DL-丙氨酸合成方法的研究”,此文研究了以乙醛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在下与氯仿,氨水作用,一步合成DL-丙氨酸的实验新方法,并对合成产物的熔点,红外光谱等进行了分析、鉴定。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工艺,其产品制备成本相对较高,转化效率较低,难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该工艺可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包括摇瓶种子培养和发酵,采用大肠杆菌在下述条件下培养和发酵: a、种子培养基(质量百分比)和培养条件:蛋白胨0.6~0.8%,氯化钠0.4~0.6%,硫酸镁0.01~0.02%,磷酸二氢钾0.1~0.2%,L-丙氨酸1%,玉米浆1.5~1.8%,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7.0~7.2。35~8℃培养24小时;摇床频率为105~110r/min; b、发酵培养基:蛋白胨0.8~1.2%,玉米浆1.8~2.2%,硫酸镁0.01~0.02%,磷酸二氢钾0.05~0.2%,氯化钠0.1~0.2%,L-丙氨酸1%,余量为纯净水,配料完毕用氨水调pH至7.0~7.2。 c、发酵培养条件:罐温30℃±5℃,通风比1∶0.2。培养终点pH值7.0~8.5。 本发明从自然界筛选产对L-丙氨酸有消旋作用的微生物——大肠杆菌,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变,提高其氨基酸消旋酶的生产能力和活性。培养上述微生物,产生氨基酸消旋酶,生产原料是L-丙氨酸,L-丙氨酸直接作为酶转化的底物,而不是培养基,转化过程是把L-丙氨酸流加进预先培养好的含有氨基酸消旋酶的细胞悬液中。生产条件利用的是生物催化剂,生产过程无高温高压反应,无有毒化学品,常温、常压操作。通过转化过程不断流加L-丙氨酸。L-丙氨酸积累浓度增加,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以结晶体的形式与反应液分离,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溶解、脱色、重结晶就可以得到精制品,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微生物酶法转化L-丙氨酸规模化生产DL-丙氨酸,转化效率达到99.6%以上,产品纯度99.0%以上,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对本发明工艺过程描述如下: 1、菌种培养: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摇瓶液体培养基中,在震荡培养器上连续培养24小时左右后,转移到发酵罐通风培养。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发酵20小时左右后,检测发酵液OD值、pH值、酶活力等参数。培养结束,把上述含有氨基酸消旋酶的细胞悬液转移至反应罐。 2、酶促反应: 细胞悬液在反应罐升到一定温度后,通入无菌空气,流加底物L-丙氨酸,反应体系中的L-丙氨酸消旋酶消旋L-丙氨酸。随着底物流加量的不断增加,DL-丙氨酸的浓度不断增加,积累到一定程度,DL-丙氨酸从反应体系中结晶出来,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粗品。离心后的酶反应液可以回收反复套用多次,直到酶活力降低到没有利用价值。丧失酶活力的酶反应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DL-丙氨酸,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浓缩的方式结晶出来。 3、产品精制 粗品DL-丙氨酸,含有一定量的色素、蛋白质等有机杂质,投入脱色罐中加水升温溶解,加入活性碳脱色,溶液经活性碳过滤机、50μm膜过滤机过滤,净化后的过滤清液经真空浓缩结晶,可以得到化学纯度超过98.5%,光学纯度超过99%的产品。 主要技术参数: 本发明利用现有L-丙氨酸生产装置,适当增加设备。进行了多个批次的工业化实验,取得了系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参数。 1、一级种子工艺技术参数 硫酸镁0.02%,蛋白胨0.7%,氯化钠0.5%,牛肉膏1%,琼脂2%,磷酸二氢钾0.1%,反丁烯二酸1%,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7.0~7.2。 试管空消120℃,灭菌30分钟,实消120℃,灭菌30分钟。37℃恒温培养24~36小时。 一级种子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蛋白胨0.7%,氯化钠0.5%,硫酸镁0.02%,磷酸二氢钾0.1%,反丁烯二酸1%,玉米浆1.8%,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7.0~7.2。 1000ml三角瓶装液量200ml,0.1MPa灭菌20分钟,37℃培养24小时。摇床条件:冲程6.5~7cm,频率为105~110r/min。 2、发酵罐发酵产酶工艺技术参数 (1)OD值净长大于0.35; (2)培养周期不超过20小时; (3)培养条件: 罐温30℃±1℃,通风比1∶0.2。培养终点pH值8.0; (4)发酵罐培养基配方: 种子罐定容500L,其中加蛋白胨1.0%,玉米浆1.8-2.2%,七水硫酸镁0.02%,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45%,反丁烯二酸1%,泡敌150ml左右,配料完毕用氨水调pH至7.0~7.2。 3、转化工艺技术参数 (1)对L-丙氨酸消旋率99.5%以上; (2)转化时间小于12小时; (3)转化温度控制在37℃~40℃之间,含酶发酵液体加入量0.4%。 (4)转化体系配方:硫酸镁2.2kg,L-丙氨酸(含量≥99%)1200kg,含酶发酵液0.4%,水定容10m3,用液氨调pH值为8.0左右。 4、提取过程工艺技术参数 (1)脱色温度80℃; (2)活性炭加量30~50kg; (3)静止20~30分钟; (4)滤液澄清无杂质,透光率≥99%; (5)脱色液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7MPa; (6)浓缩比:≥1/0.3有大量晶体出现,pH值5.5~6.5; (7)结晶温度:≤20℃; (8)离心终点:出水成滴不成线; (9)干燥温度:60~70℃,干燥失重≤0.2%。 本发明主要技术指标酶活力2800μmol/g.h;操作稳定性7天;转化率≥98.5%;产品对底物质量收率≥95%;化学纯度≥98.5%;光学纯度≥99%。以上几项要求,在本发明生物酶生产DL-丙氨酸技术生产中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实施例1 配种子液2000ml,种子液配比为蛋白胨0.7%,氯化钠0.5%,硫酸镁0.02%,磷酸二氢钾0.1%,L-丙氨酸1%,玉米浆1.8%,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7.0。分装在5只1000ml三角瓶灭菌后,37℃接种斜面,摇床培养24h,摇床转速为105r/min,接种100L发酵液,发酵液配比为蛋白胨1.0%,玉米浆1.8~2.2%,硫酸镁0.02%,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45%,L-丙氨酸1%,泡敌30ml,配料完毕用氨水调pH至7.0。发酵培养条件:培养温度30℃,通风比1∶0.2,罐压0.05MPa,培养18h。OD值净长大于0.35后,取发酵液配制500L转化液,L-丙氨酸60kg,酶液2000ml,余量为纯净水,用液氨调pH值为8.0左右。转化温度38℃,转化12h。80℃脱色,活性炭加量1kg,过滤后浓缩,65℃干燥。得到产品59.6kg,产品含量99.5%,比旋光度[α]DL20为0,透光率99.8%。 实施例2 配种子液1000ml,种子液配比为蛋白胨0.6%,氯化钠0.6%,硫酸镁0.03%,磷酸二氢钾0.2%,L-丙氨酸1%,玉米浆2.0%,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7.5.分装在10只1000ml三角瓶灭菌后,37℃接种斜面,摇床培养20h,摇床转速为110r/min,接种100L发酵液,发酵液配比为蛋白胨1.2%,玉米浆2.4%,硫酸镁0.03%,磷酸二氢钾0.2%,氯化钠0.2%,L-丙氨酸1%,泡敌30ml,配料完毕用氨水调pH至7.5。发酵培养条件:培养温度32℃,通风比1∶0.2,罐压0.05MPa,培养20h。OD值净长大于0.35后,取发酵液配制500L转化液,硫酸镁0.2kg,L-丙氨酸60kg,酶液1000ml,用液氨调pH值为8.5。转化温度40℃,转化12h。85℃脱色,活性炭加量1.2kg,过滤后浓缩,70℃干燥。得到产品59.4kg,产品含量99.3%,比旋光度[α]DL20为0,透光率99.2%。 实施例3 配种子液800ml,种子液配比为蛋白胨0.6%,氯化钠0.4%,七水硫酸镁0.01%,磷酸二氢钾0.05%,L-丙氨酸1%,玉米浆1.5%,余量为纯净水,氨水调pH6.5。分装在4只1000ml三角瓶灭菌后,37℃接种斜面,摇床培养24h,摇床转速为100r/min,接种100L发酵液,发酵液配比为蛋白胨0.8%,玉米浆1.8%,硫酸镁0.01%,磷酸二氢钾0.05%,氯化钠0.1%,L-丙氨酸1%,泡敌20ml,配料完毕用氨水调pH至6.5。发酵培养条件:培养温度30℃,通风比1∶0.2,罐压0.05MPa,培养18h。OD值净长大于0.35后,取发酵液配制500L转化液,硫酸镁0.1kg,L-丙氨酸60kg,酶液800ml,用液氨调pH值为7.5。转化温度35℃,转化12h。70℃脱色,活性炭加量0.8kg,过滤后浓缩,60℃干燥。得到产品59.2kg,产品含量99.4%,比旋光度[α]DL20为0,透光率99.4%。 本发明采用的“生物酶”,直接利用含有氨基酸消旋酶的细胞培养液,只通过一步反应即可生产出DL-丙氨酸,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做到3万元以下。按目前产品市场价格3.75万元,有很大的获利空间。 自然界中多数微生物具有分解氨基酸的能力,本发明利用的微生物是大肠杆菌,通过发酵培养产生L-丙氨酸消旋酶生产DL-丙氨酸。
《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L-丙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包括摇瓶种子培养和发酵,采用大肠杆菌,对其进行培养,产生氨基酸消旋酶,直接利用含有氨基酸消旋酶的细胞培养液,只通过一步反应即可生产出DL-丙氨酸。用本发明工艺生产DL-丙氨酸,转化效率达到99.6以上,产品纯度99.0以上,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