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568144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609187.2

申请日:

20101117

公开号:

CN201921316U

公开日:

2011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08,A61M31/00,A61N1/32,A61N1/372,A61N1/39

主分类号:

A61N1/08,A61M31/00,A61N1/32,A61N1/372,A61N1/39

申请人:

鼎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霖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园C16栋

优先权:

CN20102060918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与植入式医疗器械通信用的通讯模块、电源,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医生程控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或程控调节时,病人只需在家里或医疗中心而医生在远距离的医院通过与病人音视频交流及读取植入医疗器械的数据,使病人无需长途旅行到医院即可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节省了医生和病人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与植入式医疗器械通信用的通讯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医生程控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为有线电话网络通讯模块、有线电视网络通讯模块、局域网络通讯模块、城域网络通讯模块、广域网络通讯模块、互联网络通讯模块、CDMA网络通讯模块、GSM网络通讯模块、3G网络通讯模块、GPRS网络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RF无线通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直接通讯,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程通信时,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读取和写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通过连接在高速通信网络上的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间接通讯,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程通信时,所述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分别与病人终端和医生终端的多媒体通讯设备的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包括采集图像用的摄像头、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采集声音用的麦克风、播放声音用的扬声器、多媒体存储设备。 7.一种植入式医疗系统,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医生程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式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者植入式药物输注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式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为脑深部神经刺激器、植入式脑皮层刺激器、植入式脊髓刺激器、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或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中的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式医疗系统领域,尤其是植入式医疗系统的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病人控制器。

背景技术

植入式医疗器械(IMD)通常包括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包括脑深部电刺激DBS,植入式脑皮层刺激CNS,植入式脊髓电刺激SCS,植入式骶神经电刺激SNS,植入式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植入式心脏电刺激系统(俗称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IDDS)。

以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为例,主要包括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器、电极以及体外的控制装置。其中,脉冲发生器与电极相连接,从而将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传输到电极,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电极传输至心脏或特定神经部位进行电刺激,从而使人体机能恢复到正常运作的状态。体外控制装置包括医生程控器、病人控制器。

其中,病人控制器是为病人配备的用来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开关或者调节体内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参数的装置,病人通常仅能够在医生设置的调节范围内自行调节。医生程控器是医生用来根据病人情况监控调节体内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参数的装置,通常一个医生程控器可用来控制多个脉冲发生器。病人控制器和医生程控器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式、磁性线圈或其他通信方式与脉冲发生器进行通信。

在脉冲发生器的植入手术中及植入后的治疗过程中,均需要对脉冲发生器进行刺激参数的调整,目前的程控过程均是病人在医生面前,由医生对病人近距离实施和完成。由于限于目前植入式神经电刺激技术所使用的程控仪、病人 控制器和植入刺激器的通信技术的限制,医生程控仪、病人控制器和植入脉冲发生器的通讯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

由于病人在植入神经电刺激装置后回到家里,病人的家往往距离医院较远,从几公里到几千公里,病人去医院挂号找主治医生程控或医生去病人所在地程控都需要长距离旅行,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加重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有些病重的病人并不适宜长途旅行,因此亟需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使病人在家里或医疗中心就能够接收远程医生程控器的监控信息,从而实现对病人植入的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使病人在家里或距离较近的医疗中心就能与医生程控器进行远程通讯,医生在远距离的医院或医疗中心即可实现对病人体内的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与植入式医疗器械通信用的通讯模块、电源,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医生程控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为有线电话网络通讯模块、有线电视网络通讯模块、局域网络通讯模块、城域网络通讯模块、广域网络通讯模块、互联网络通讯模块、CDMA网络通讯模块、GSM网络通讯模块、3G网络通讯模块、GPRS网络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通讯模块为RF无线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直接通讯,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程通信时,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读取和写入。

优选地,所述医生程控器与病人控制器之间直接传递的数据为用于监控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输出的监控信息。

优选地,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通过连接在高速通信网络上的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间接通讯,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程通信时,所述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分别与病人终端和医生终端的多媒体通讯设备的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优选地,所述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包括采集图像用的摄像头、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采集声音用的麦克风、播放声音用的扬声器、多媒体存储设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医疗系统,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医生程控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者植入式药物输注器。

优选地,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为脑深部神经刺激器、植入式脑皮层刺激器、植入式脊髓刺激器、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或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病人控制器具有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当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或程控调节时,病人只需在家里或医疗中心而医生在远距离的医院通过与病人音视频交流及读取植入医疗器械的数据,使病人无需长途旅行到医院即可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节省了医生和病人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远程病人控制器的模块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式医疗系统的模块原理图(实施方式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式医疗系统的模块原理图(实施方式二);

其中:

10、病人控制器;101、微处理器系统模块;102、通讯模块;103、电源;104、第一远程通讯模块;20、植入式医疗器械;30、医生程控器;301、第二远程通讯模块;40、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10,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101、与植入式医疗器械20通信用的通讯模块102、电源103,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30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101相连接,用于接收医生程控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20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20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器。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可为有线电话网络通讯模块、有线电视网络通讯模块、局域网络通讯模块、城域网络通讯模块、广域网络通讯模块、互联网络通讯模块、CDMA网络通讯模块、GSM网络通讯模块、3G网络通讯模块、GPRS网络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所述通讯模块102可为RF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与植入式医疗器械20的无线通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病人控制器10也可通过电磁线圈与植入式医疗器械20实现近距离的通讯,用于对植入式医疗器械20读取数据和写入数据。

所述医生程控器30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301,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301直接通讯,当所述病人控制器10与医生程控器30无线远程通信时,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301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读取和写入。

在这种直接通讯方式中,医生程控器30与病人控制器10之间直接传递的为用于监控植入式医疗器械的20输出的监控信息,比如有关植入式医疗器械20的各种参数设定信息以及测量信息如电极阻抗、电池残余电量等信息。医生用于诊断的病人音视频等实施互动信息可通过外部的多媒体通信设备实现。比如利用现已成功应用在中国西部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系统(Telemedicine)实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实时音视频信息互动传递,便于医生诊断。

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3,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直接通讯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301也可以通过连接在高速通信网络上的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间接通讯。即病人控制器10与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相连接,医生程控器30与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相连接,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与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通过有线/无线远程通信网络相连接。其中,所述有线/无线远程通信网络为 有线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CDMA网络、GSM网络、3G网络、GPRS网络中的一种。

病人控制器10可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相连接,所述第一远程通信模块104可以为Wi-Fi无线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USB通信接口中的一种。医生程控器30可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方式与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相连接,所述第二远程通讯模块301也可以为Wi-Fi无线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USB通信接口中的一种。

所述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将病人的音视频信息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参数信息通过有线/无线远程通信网络传输给医生终端多媒体通信设备50,医生对上述诊断信息进行分析后使用医生程控器30将监控信息依次经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病人控制器10输入至植入式医疗器械20,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20输出的远程监控。

因此,当所述病人控制器10与医生程控器30无线远程间接通信时,所述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301分别与医生终端和病人终端的多媒体通讯设备的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监控信息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在这种间接通讯方式中,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与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之间传递的诊断信息包括病人的音视频信息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参数信息。所述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参数信息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1的输出参数和测量到的电极阻抗、电池剩余电量等信息。

所述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和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包括采集图像用的摄像头、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采集声音用的麦克风、播放声音用的扬声器、多媒体存储设备。例如,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和病人终端多媒体 通讯设备40可为一台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或工作站,用于采集病人及医生的音视频信息。

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还包括用于遥控病人终端摄像头控制参数的遥控装置。本实施方式中,遥控装置为操作杆,医生可通过操纵杆遥控调节病人终端摄像头的位置、角度、焦距等参数,以获取多角度细节的音视频诊断信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医疗系统,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医生程控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者植入式药物输注器。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为脑深部神经刺激器、植入式脑皮层刺激器、植入式脊髓刺激器、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或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病人控制器具有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当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或程控调节时,病人只需在家里或医疗中心而医生在远距离的医院通过与病人音视频交流及读取植入医疗器械的数据,使病人无需长途旅行到医院即可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节省了医生和病人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2131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0 CN 201921316 U *CN201921316U* (21)申请号 201020609187.2 (22)申请日 2010.11.17 A61N 1/08(2006.01) A61M 31/00(2006.01) A61N 1/32(2006.01) A61N 1/372(2006.01) A61N 1/39(2006.01) (73)专利权人 鼎迈医疗科技 ( 苏州 ) 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 218 号生物纳米园 C16 栋 (72)发明人 李霖 (54) 。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 包 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 与植入式医疗器械通信用 的通讯模块、 电源, 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 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连接, 用于接收医生程控 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输出以 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 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 当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或程控 调节时, 病人只需在家里或医疗中心而医生在远 距离的医院通过与病人音视频交流及读取植入医 疗器械的数据, 使病人无需长途旅行到医院即可 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

3、, 大大提高病 人的治疗效果节省了医生和病人的时间, 减轻了 病人的经济负担。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CN 201921318 U1/1 页 2 1.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 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 与植入式医疗器械通信用的通讯模 块、 电源,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远 程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连接, 用于接收医生程控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 医疗器械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器。 2. 根据权利要求 。

4、1 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为有 线电话网络通讯模块、 有线电视网络通讯模块、 局域网络通讯模块、 城域网络通讯模块、 广 域网络通讯模块、 互联网络通讯模块、 CDMA 网络通讯模块、 GSM 网络通讯模块、 3G 网络通讯 模块、 GPRS 网络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通讯模块为 RF 无线通讯 模块。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 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 直接通讯, 当所述。

5、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程通信时,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 二远程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读取和写入。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 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 通过连接在高速通信网络上的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间接 通讯, 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程通信时, 所述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 远程通讯模块分别与病人终端和医生终端的多媒体通讯设备的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 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其特。

6、征在于 : 所述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 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包括采集图像用的摄像头、 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 采集声音 用的麦克风、 播放声音用的扬声器、 多媒体存储设备。 7. 一种植入式医疗系统, 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 医生程控器,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如权 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植入式医疗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为植 入式神经刺激器、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者植入式药物输注器。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植入式医疗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为脑 深部神经刺激器、 植。

7、入式脑皮层刺激器、 植入式脊髓刺激器、 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或植入式 迷走神经刺激器中的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21316 U CN 201921318 U1/4 页 3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及植入式医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式医疗系统领域, 尤其是植入式医疗系统的具有远程监控功 能的病人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 植入式医疗器械(IMD)通常包括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包括脑深部电刺激DBS, 植入式脑皮层刺激 CNS, 植入式脊髓电刺激 SCS, 植入式骶神经电刺激 SNS, 植入式迷走神经 电刺激VNS等)、 植入式心脏电刺激系统(俗称心脏起搏器)、 。

8、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IDDS)。 0003 以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为例, 主要包括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器、 电极以及体外 的控制装置。其中, 脉冲发生器与电极相连接, 从而将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传输到电 极, 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电极传输至心脏或特定神经部位进行电刺激, 从而使人 体机能恢复到正常运作的状态。体外控制装置包括医生程控器、 病人控制器。 0004 其中, 病人控制器是为病人配备的用来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开关或者调节体内脉 冲发生器的输出参数的装置, 病人通常仅能够在医生设置的调节范围内自行调节。医生程 控器是医生用来根据病人情况监控调节体内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参数的装置, 通常一。

9、个医生 程控器可用来控制多个脉冲发生器。病人控制器和医生程控器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式、 磁性 线圈或其他通信方式与脉冲发生器进行通信。 0005 在脉冲发生器的植入手术中及植入后的治疗过程中, 均需要对脉冲发生器进行刺 激参数的调整, 目前的程控过程均是病人在医生面前, 由医生对病人近距离实施和完成。 由 于限于目前植入式神经电刺激技术所使用的程控仪、 病人 控制器和植入刺激器的通信技 术的限制, 医生程控仪、 病人控制器和植入脉冲发生器的通讯距离一般在 10 米以内。 0006 由于病人在植入神经电刺激装置后回到家里, 病人的家往往距离医院较远, 从几 公里到几千公里, 病人去医院挂号找主治医生。

10、程控或医生去病人所在地程控都需要长距离 旅行, 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 加重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还有些病重的病人并不 适宜长途旅行, 因此亟需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 使病人在家里或医疗中心就能够接收远程 医生程控器的监控信息, 从而实现对病人植入的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程病人 控制器, 使病人在家里或距离较近的医疗中心就能与医生程控器进行远程通讯, 医生在远 距离的医院或医疗中心即可实现对病人体内的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 。

11、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 块、 与植入式医疗器械通信用的通讯模块、 电源, 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 程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连接, 用于接收医生程控器发 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信息并传输至医生 程控器。 说 明 书 CN 201921316 U CN 201921318 U2/4 页 4 0009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为有线电话网络通讯模块、 有线电视网络通讯模 块、 局域网络通讯模块、 城域网络通讯模块、 广域网络通讯模块、 互联网络通讯模块、 CDMA 网 络通讯模块、 GSM 网络通讯模块、 3G 网络。

12、通讯模块、 GPRS 网络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0010 优选地, 所述通讯模块为 RF 无线通讯模块。 0011 优选地, 所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 块,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直接通讯, 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 器无线远程通信时,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读 取和写入。 0012 优选地, 所述医生程控器与病人控制器之间直接传递的数据为用于监控调节植入 式医疗器械输出的监控信息。 0013 优选地, 述医生程控器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通。

13、过连接在高速通信网络上的病人终端多媒 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间接通讯, 当所述病人控制器与医生程控器无线远 程通信时, 所述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分别与病人终端和医生终端的多 媒体通讯设备的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0014 优选地, 所述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包括采集图像 用的摄像头、 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 采集声音用的麦克风、 播放声音用的扬声器、 多媒体存 储设备。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医疗系统, 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 医生程控器, 还 包括如上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0016 优选地, 所述的植入式医。

14、疗器械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植入式 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者植入式药物输注器。 0017 优选地, 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为脑深部神经刺激器、 植入式脑皮层刺激器、 植入 式脊髓刺激器、 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或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中的一种。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病人控制器具有与医生 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当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或程控调节时, 病人只需在 家里或医疗中心而医生在远距离的医院通过与病人音视频交流及读取植入医疗器械的数 据, 使病人无需长途旅行到医院即可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 大大提高病人的 治疗效果节省了医。

15、生和病人的时间, 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远程病人控制器的模块原理图 ; 0020 附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式医疗系统的模块原理图 ( 实施方式一 ) ; 0021 附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式医疗系统的模块原理图 ( 实施方式二 ) ; 0022 其中 : 0023 10、 病人控制器 ; 101、 微处理器系统模块 ; 102、 通讯模块 ; 103、 电源 ; 104、 第一远 程通讯模块 ; 20、 植入式医疗器械 ; 30、 医生程控器 ; 301、 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 40、 病人终端 多媒体通讯设备 ; 50、 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

16、设备。 说 明 书 CN 201921316 U CN 201921318 U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 0025 实施方式一 : 0026 参照图1和图2, 一种远程病人控制器10, 包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101、 与植入式医 疗器械 20 通信用的通讯模块 102、 电源 103, 还包括与医生程控器 30 远程通讯用的第一远 程通讯模块104。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104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101相连接, 用于接收医 生程控器发出的监控信息调节植入式医疗器械20的输出以及读取植入式医疗器械20的信 息并传输至医生程控器。 0027 。

17、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104 可为有线电话网络通讯模块、 有线电视网络通讯模 块、 局域网络通讯模块、 城域网络通讯模块、 广域网络通讯模块、 互联网络通讯模块、 CDMA 网 络通讯模块、 GSM 网络通讯模块、 3G 网络通讯模块、 GPRS 网络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所述通讯 模块 102 可为 RF 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与植入式医疗器械 20 的无线通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 中病人控制器 10 也可通过电磁线圈与植入式医疗器械 20 实现近距离的通讯, 用于对植入 式医疗器械 20 读取数据和写入数据。 0028 所述医生程控器 30 包括与所述病人控制器远程通讯用的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301,。

18、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104 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 301 直接通讯, 当所述病人控制器 10 与医 生程控器 30 无线远程通信时, 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104 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301 建立双 向通信实现数据读取和写入。 0029 在这种直接通讯方式中, 医生程控器 30 与病人控制器 10 之间直接传递的为用于 监控植入式医疗器械的 20 输出的监控信息, 比如有关植入式医疗器械 20 的各种参数设定 信息以及测量信息如电极阻抗、 电池残余电量等信息。医生用于诊断的病人音视频等实施 互动信息可通过外部的多媒体通信设备实现。 比如利用现已成功应用在中国西部偏远地区 的远程医疗系统 (T。

19、elemedicine) 实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实时音视频信息互动传递, 便于 医生诊断。 0030 实施方式二 : 0031 参照图 3, 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直接通讯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远程通 讯模块104与第二远程通信模块301也可以通过连接在高速通信网络上的病人终端多媒体 通讯设备 40 和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间接通讯。即病人控制器 10 与病人终端多媒 体通讯设备 40 相连接, 医生程控器 30 与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相连接, 病人终端多 媒体通讯设备 40 与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通过有线 / 无线远程通信网络相连接。其 中, 所述有线 / 无。

20、线远程通信网络为 有线电话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 网、 互联网、 CDMA 网络、 GSM 网络、 3G 网络、 GPRS 网络中的一种。 0032 病人控制器10可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相 连接, 所述第一远程通信模块 104 可以为 Wi-Fi 无线通信模块、 蓝牙通信模块、 红外通信模 块、 USB 通信接口中的一种。医生程控器 30 可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方式与医生终端多 媒体通讯设备 50 相连接, 所述第二远程通讯模块 301 也可以为 Wi-Fi 无线通信模块、 蓝牙 通信模块、 红外通信模块、 USB 通信接口中的一种。

21、。 0033 所述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40 将病人的音视频信息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参数 信息通过有线 / 无线远程通信网络传输给医生终端多媒体通信设备 50, 医生对上述诊断信 说 明 书 CN 201921316 U CN 201921318 U4/4 页 6 息进行分析后使用医生程控器 30 将监控信息依次经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病人终 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 病人控制器10输入至植入式医疗器械20, 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20 输出的远程监控。 0034 因此, 当所述病人控制器10与医生程控器30无线远程间接通信时, 所述的第一远 程通讯模块104与第二远程通讯模块301分别。

22、与医生终端和病人终端的多媒体通讯设备的 通讯模块建立双向通信实现监控信息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0035 在这种间接通讯方式中, 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与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 备 40 之间传递的诊断信息包括病人的音视频信息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参数信息。所述植 入式医疗器械的参数信息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 1 的输出参数和测量到的电极阻抗、 电池剩 余电量等信息。 0036 所述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50和病人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40包括采集图像用 的摄像头、 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 采集声音用的麦克风、 播放声音用的扬声器、 多媒体存储 设备。例如, 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和病人终端多媒体。

23、 通讯设备 40 可为一台具有多 媒体功能的计算机或工作站, 用于采集病人及医生的音视频信息。 0037 医生终端多媒体通讯设备 50 还包括用于遥控病人终端摄像头控制参数的遥控装 置。本实施方式中, 遥控装置为操作杆, 医生可通过操纵杆遥控调节病人终端摄像头的位 置、 角度、 焦距等参数, 以获取多角度细节的音视频诊断信息。 003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医疗系统, 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 医生程控器, 还 包括如上所述的远程病人控制器。 003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植 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者植入式药物输注器。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为。

24、脑深部神经刺激 器、 植入式脑皮层刺激器、 植入式脊髓刺激器、 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或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 器中的一种。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病人控制器具有与医生程控器远程通讯用的 第一远程通讯模块, 当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或程控调节时, 病人只需在家里或医疗中心而医 生在远距离的医院通过与病人音视频交流及读取植入医疗器械的数据, 使病人无需长途旅 行到医院即可实现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 大大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节省了医生和 病人的时间, 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0041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实质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1921316 U CN 201921318 U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1316 U CN 201921318 U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1316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