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035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7 CN 203303507 U *CN203303507U* (21)申请号 201320340817.4 (22)申请日 2013.06.14 A61N 2/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山东超瑞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开发区北路 52 号先进制造新园 2 号 (72)发明人 王宏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57) 摘要 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属于电磁治疗仪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和耦合垫, 主机内设置变频器。
2、和变压器, 耦合 垫内固定 2n 个磁条, 磁条相互平行放置, 在磁条 上缠绕线圈, 相邻磁条上线圈的绕向相反 ; 各线 圈通过导线与变频器、 变压器串联在一起。 根据电 磁学理论, 当本实用新型贴近人体的时候, 形成互 感耦合电路, 利用这种耦合可把本实用新型中的 电流感应到人体的生物电路中, 从而起到调节、 强 化人体电流, 改善生物磁场的作用。 同时交流低电 压通过线圈时也能发热, 对人体产生热效应, 促进 人体局部血液循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
3、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03507 U CN 203303507 U *CN203303507U* 1/1 页 2 1. 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耦合垫, 主机内设置变频器和变压器, 耦合垫内固定 2n 个磁条, 磁条相互平行放置, 在磁条上缠绕线圈, 相邻磁条上线圈的绕向 相反 ; 各线圈通过导线与变频器、 变压器串联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变频器的调频范围为 0.5-70Hz。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的变压范围为 6-36V。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
4、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线圈在每根磁条上的绕线 匝数为 80-800, 线圈直径为 0.16-0.3mm, 线圈绕线直径为 1.0-3.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耦合垫内的磁条和线圈通 过黏胶固定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主机还包括显示屏和智能 控制系统, 显示屏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与变压器串联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03507 U 2 1/3 页 3 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治疗仪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经科。
5、学家研究, 生物体的神经活动和肌肉运动等都伴随着很微弱的电流和电位变 化 , 这种电流叫生物电流。人体生物电流的变化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生物电流和普通电流 不一样, 生物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这种磁场是生物磁场。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 : 任何物质 包括人体, 都是具有或弱或强的磁性, 任何地方都存在或高或低的磁场。 磁场是物质的一种 属性, 这是磁场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 各种组织器官 (如心、 脑、 肺、 肌 肉、 眼、 骨骼等) 均会产生微弱磁场。当产生该生物磁场的生物电流处于稳定状态时, 人体才 能保持健康, 否则人体就会生病。 由于生物磁场极其微弱, 远远低于地磁场, 虽。
6、能检测到, 但 一直以来, 医学界都难以通过精确调节该磁场, 治疗人体疾病。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便于精确调节人体 生物电流和磁场。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 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耦合垫, 主机内设置变频器和变压器, 耦合垫内固定 2n 个磁条, 磁条 相互平行放置, 在磁条上缠绕线圈, 相邻磁条上线圈的绕向相反 ; 各线圈通过导线与变频 器、 变压器串联在一起。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频电磁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变频器的调频范围为 0.5-70Hz。 0006 变压器的。
7、变压范围为 6-36V。 0007 线圈在每根磁条上的绕线匝数为 80-800, 线圈直径为 0.16-0.3mm, 线圈绕线直径 为 1.0-3.0mm。 0008 耦合垫内的磁条和线圈通过黏胶固定位置。 0009 主机还包括显示屏和智能控制系统, 显示屏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与变压器串 联在一起。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1 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变压器能将220V交流电变为6V, 9V, 12V, 36V的低压交流 电。交流低电压通过耦合垫内特殊排布的线圈, 由于线圈相同, 而绕向相反, 因此理论上相 邻线圈产生的磁场应是等大反向的, 磁场的合作用力为零。 然而。
8、在现实生活中, 不可能存在 完全一样的线圈, 因此相邻线圈产生的磁场永远不可能绝对相等, 正是这种差异使实际产 生的磁场趋近于零, 却不等于零。由此在耦合垫内产生弱磁场, 经检测证明, 这种磁场的强 度与人体生物磁场的强度是同量级的。 根据电磁学理论, 当本实用新型贴近人体的时候, 形 成互感耦合电路, 利用这种耦合可把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流感应到人体的生物电路中, 从而 说 明 书 CN 203303507 U 3 2/3 页 4 起到调节、 强化人体电流, 改善生物磁场的作用。 变频器能进一步精确调节输出电磁波的频 率为0.5-70Hz, 从而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 同时交流低电压通过线圈时。
9、也能发热, 对人 体产生热效应, 促进人体局部血液循环。 0012 2、 主机通过智能控制系统, 能实现低档、 中档、 高档转换, 能够调节定时的时间, 并 由显示屏显示, 操作使用更加简便。 0013 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适于实用, 生产成本较低, 适宜在业界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中 : A、 耦合垫 ; B、 主机 0016 1、 电源线 ; 2、 变压器 ; 3、 显示屏 ; 4、 智能控制系统 ; 5、 导线 ; 6、 线圈 ; 7、 磁条 ; 8、 变 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
10、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 实施例一 0019 如图 1 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 主机 A 内设置变频器 8 和变压器 2, 耦合垫 B 内固 定 2n 个磁条 7, 磁条 7 相互平行放置, 在磁条 7 上缠绕线圈 6, 相邻磁条 7 上线圈 6 的绕向 相反。耦合垫 B 内的磁条 7 和线圈 6 通过黏胶固定位置。耦合垫 B 内各线圈 6 通过导线 5 与变频器 8、 变压器 2 串联在一起。线圈 6 在每根磁条 7 上的绕线匝数为 80, 线圈 6 的直径 为 0.16mm, 线圈 6 的绕线直径为 1.0mm。 0020 变频器 8 调节电磁波的输出频率为 0.5Hz。 00。
11、21 变压器 2 将 220V 交流电变为 6V 的低压交流电。 0022 主机 A 还包括显示屏 3 和智能控制系统 4, 显示屏 3 与智能控制系统 4 通过导线 5 与变压器 2 串联在一起。主机 A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 4, 能实现低档、 中档、 高档转换, 能够调 节定时的时间, 并由显示屏 3 显示, 操作使用更加简便。 0023 使用时, 只需通过电源线 1 连接电源, 将本实用新型的耦合垫 B 贴近人体, 利用耦 合作用将线圈 6 中的电流感应到人体的生物电路中, 从而起到调节、 强化人体电流, 改善生 物磁场的作用。同时交流低电压通过线圈 6 时也能发热, 对人体产生热效应, 。
12、促进人体局部 血液循环。 0024 实施例二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变频器 8 调节电磁波的输出频率为 70Hz。变压器 2 将 220V 交流电 变为 9V 的低压交流电。线圈 6 在每根磁条 7 上的绕线匝数为 800, 线圈 6 的直径为 0.3mm, 线圈 6 的绕线直径为 3.0mm。其余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26 实施例三 0027 在本实施例中, 变频器 8 调节电磁波的输出频率为 40Hz。变压器 2 将 220V 交流电 变为12V的低压交流电。 线圈6在每根磁条7上的绕线匝数为560, 线圈6的直径为0.21mm, 线圈 6 的绕线直径。
13、为 1.7mm。其余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28 实施例四 说 明 书 CN 203303507 U 4 3/3 页 5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变频器 8 调节电磁波的输出频率为 40Hz。变压器 2 将 220V 交流电 变为36V的低压交流电。 线圈6在每根磁条7上的绕线匝数为560, 线圈6的直径为0.21mm, 线圈 6 的绕线直径为 1.7mm。其余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30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 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303507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0350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