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脉冲塑身腰带.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56500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9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61882.1

申请日:

20170116

公开号:

CN207012403U

公开日:

2018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6,A41F9/00

主分类号:

A61N1/36,A41F9/00

申请人:

广东伊芙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乐广,陈乐伟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技园8号楼1层108室

优先权:

CN20172006188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舒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包括:电脉冲发生组件、腰带主体、以及导电贴片;电脉冲发生组件包括:外壳体、以及分别收容于外壳体内的按键、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导电贴片连接在腰带主体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导电贴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导电橡胶片以及气相法硅胶座;导电橡胶片包括:导电片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气相法硅胶座包括:底片和凸设在底片朝向导电橡胶片一面的周缘的围边;底片和围边构成用于容置导电橡胶片的收容槽;底片的中心处设有供连接部穿过的贯孔。上述电脉冲塑身腰带,电脉冲能够均匀地作用于目标肌群,而且响应速度快,同时不容易在弯曲折叠时损坏,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脉冲发生组件、收容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腰带主体、以及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导电贴片;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包括:外壳体、以及分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按键、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电连接所述按键和所述蓄电池;所述导电贴片连接在所述腰带主体背离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所述导电贴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导电橡胶片以及气相法硅胶座;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01mm~0.50mm;所述导电橡胶片包括:连接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导电片和连接在所述导电片背离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一面的连接部;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为0.10mm~4.00mm;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所述气相法硅胶座包括:底片和凸设在所述底片朝向所述导电橡胶片一面的周缘的围边;所述底片和所述围边构成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橡胶片的收容槽;所述底片的厚度为0.10mm~5.00mm,且所述底片的中心处设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USB端口,所述外壳体设有容置所述USB端口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主体设有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发热带;所述发热带位于所述腰带主体背离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块、前幅片以及后幅片;所述固定块用于收容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所述后幅片用于连接所述导电贴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10mm~0.30mm;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为0.20mm~3.00mm;所述底片的厚度为0.15mm~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为2.05mm;所述底片的厚度为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接部和连接在所述卡接部上的连接头;所述卡接部的形状与所述贯孔的形状匹配;所述连接头的一侧设有所述导线连接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身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

背景技术

EMS(Electronic Muscle Stimulator,电子肌肉刺激)技术是近年来在塑身健美行业所流行的塑身健美技术,工作原理是模仿大脑神经传给肌肉的电流信号,造成肌肉要运动的假象,“欺骗”肌肉开始运动,从而达到不运动也能保持好身材的目标。而采用EMS技术的塑身仪,其内部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然后通过紧贴在人体皮肤上的导电贴片将电脉冲传导至需要塑形的肌群。传统的电脉冲塑身腰带所采用的导电贴片为电橡胶片,其存在的缺陷是:导电橡胶片的导电不均匀、导电速率慢和容易损坏,进而导致电脉冲塑身腰带出现刺激效果不理想、响应速度慢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刺激效果理想、响应速度快和使用寿命长的电脉冲塑身腰带。

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包括:电脉冲发生组件、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的腰带主体、以及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导电贴片;电脉冲发生组件包括:外壳体、以及分别收容于外壳体内的按键、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控制电路板分别电连接按键和蓄电池;导电贴片连接在腰带主体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导电贴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导电橡胶片以及气相法硅胶座;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01mm~0.50mm;导电橡胶片包括:连接石墨导电涂层的导电片和连接在导电片背离石墨导电涂层的一面的连接部;导电片的厚度为0.10mm~4.00mm;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气相法硅胶座包括:底片和凸设在底片朝向导电橡胶片一面的周缘的围边;底片和围边构成用于容置导电橡胶片的收容槽;底片的厚度为0.10mm~5.00mm,且底片的中心处设有供连接部穿过的贯孔。

上述电脉冲塑身腰带,其采用的导电贴片为三层结构,其中,导电橡胶片作为电脉冲的主要传递媒介,其通过连接部上的导线连接孔与塑身仪内的电脉冲发生电路连接以获取电脉冲,而位于导电橡胶片的表面设置的石墨导电涂层,具有导电均匀和导电速率快的特点,能够均匀和快速地将电脉冲传导出去。气相法硅胶座具有耐高低温冲击、硬度适中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与导电橡胶片组合后,能够提升整体强度,使得使用过程中导电橡胶不容易损坏,从而使得电脉冲能够均匀地作用于目标肌群,而且响应速度快,同时不容易在弯曲折叠时损坏,使用寿命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设有USB端口,外壳体设有容置USB端口的插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腰带主体设有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发热带;发热带位于腰带主体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腰带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块、前幅片以及后幅片;固定块用于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后幅片用于连接导电贴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10mm~0.30mm;导电片的厚度为0.20mm~3.00mm;底片的厚度为0.15mm~4.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25mm;导电片的厚度为2.05mm;底片的厚度为2.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卡接部和连接在卡接部上的连接头;卡接部的形状与贯孔的形状匹配;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翻转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中的控制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中的导电贴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中的导电贴片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10a)-电脉冲塑身腰带;

20-电脉冲发生组件,21-外壳体,22-按键,23-控制电路板,24-蓄电池,25-插槽,26-USB端口;

30-腰带主体,31-固定块,32-前幅片,33-后幅片,34-发热带;

40-导电贴片,41-石墨导电涂层,42-导电橡胶片,43-导电片,44-连接部,45-卡接部,46-连接头,47-导线连接孔,48-气相法硅胶座,49-底片,410-围边,411-收容槽,412-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脉冲塑身腰带10。

该电脉冲塑身腰带10,用于产生电脉冲刺激人体肌肉群以达到塑身的效果。该电脉冲塑身腰带10包括:电脉冲发生组件20、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腰带主体30、以及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导电贴片40。

该电脉冲发生组件20包括:外壳体21、以及分别收容于外壳体21内的按键22、控制电路板23和蓄电池24。控制电路板23分别电连接按键22和蓄电池24。其中,外壳体21为圆形半透明塑料壳体,且一侧设有插槽25。按键22用于产生触发信号给控制电路板23。控制电路板23用于产生电脉冲。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23设有USB端口26,该USB端口26收容在插槽25中。蓄电池24用于提供电源,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23上的USB端口26连接外部电源以充电。

该腰带主体30用于缠绕在人体的腰部以固定导电贴片40的位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块31、前幅片32以及后幅片33。固定块31为软质塑胶块,其用于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20。前幅片32和后幅片33均为软质绝缘材料制成。后幅片33用于连接导电贴片40。

该导电贴片40连接在腰带主体30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一面,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41、导电橡胶片42以及气相法硅胶座48。该电脉冲塑身腰带10整体为矩形片状结构设置。

该石墨导电涂层41的厚度为0.01mm~0.50mm,优选为0.25mm,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石墨导电涂层41的厚度也可以为该范围内的其他值,例如0.02mm、0.10mm、0.20mm0.30mm、或者0.40mm。在制作时,将凝胶状的石墨导电油墨涂抹在导电胶片的面层,待该石墨导电油墨凝固后形成粘附于导电橡胶面层的石墨导电涂层41。

该导电橡胶片42包括:连接石墨导电涂层41的导电片43和连接在导电片43背离石墨导电涂层41的一面的连接部44。该导电片43和连接部44为导电橡胶一体成型所得。其中,连接部44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47。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44包括:矩形的卡接部45和连接在卡接部45上的连接头46。该连接头46朝气相法硅胶座48凸伸,且其一侧设有上述导线连接孔47,该导线连接孔47从该连接头46的一侧壁以平行于该导电片43的方向延伸至连接头46内。导电片43的厚度为0.10mm~4.00mm,优选为2.05mm,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导电片4331的厚度也可以为该范围内的其他值,例如0.20mm、0.50mm、1.00mm、2.00mm或者3.00mm。

该气相法硅胶座48包括:底片49和凸设在底片49朝向导电橡胶片42一面的周缘的围边410。底片49和围边410构成用于容置导电橡胶片42的收容槽411。底片49的中心处设有供连接部44穿过的贯孔412。贯孔412的形状与卡接部45的形状匹配,在气相法硅胶座48和导电橡胶片42组合时,贯孔412和卡接部45配合起到对位的作用。底片49的厚度为0.10mm~5.00mm,优选为2.50mm,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导电片43的厚度也可以为该范围内的其他值,例如0.15mm、1.00mm、2.00mm、3.00mm或者4.00mm。

上述电脉冲塑身腰带10,其为三层结构,其中,导电橡胶片42作为电脉冲的主要传递媒介,其通过连接部44上的导线连接孔47与塑身仪内的电脉冲发生电路连接以获取电脉冲,而位于导电橡胶片42的表面设置的石墨导电涂层41,具有导电均匀和导电速率快的特点,能够均匀和快速地将电脉冲传导出去。气相法硅胶座48具有耐高低温冲击、硬度适中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与导电橡胶片42组合后,能够提升整体强度,使得使用过程中导电橡胶片42不容易损坏,延长电脉冲塑身腰带10寿命。

实施例二

参见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脉冲塑身腰带10a。

在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腰带主体30还设有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发热带34,该发热带34位于腰带主体30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一面,即后幅片33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一面。该发热带34用于发热,在塑身时,与电脉冲共同作用,促进排汗和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也能达到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电脉冲塑身腰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脉冲塑身腰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脉冲塑身腰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脉冲塑身腰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脉冲塑身腰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61882.1 (22)申请日 2017.01.16 (73)专利权人 广东伊芙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技园8号楼1层 108室 (72)发明人 陈乐广陈乐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舒丁 (51)Int.Cl. A61N 1/36(2006.01) A41F 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脉冲塑身腰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

2、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 包 括: 电脉冲发生组件、 腰带主体、 以及导电贴片; 电脉冲发生组件包括: 外壳体、 以及分别收容于 外壳体内的按键、 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 导电贴 片连接在腰带主体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 导电贴片包括: 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 导电 橡胶片以及气相法硅胶座; 导电橡胶片包括: 导 电片和连接部; 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 气相法硅胶座包括: 底片和凸设在底片朝向导电 橡胶片一面的周缘的围边; 底片和围边构成用于 容置导电橡胶片的收容槽; 底片的中心处设有供 连接部穿过的贯孔。 上述电脉冲塑身腰带, 电脉 冲能够均匀地作用于目标肌群, 而且响应速度 快, 同时。

3、不容易在弯曲折叠时损坏, 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7012403 U 2018.02.16 CN 207012403 U 1.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电脉冲发生组件、 收容所述电脉冲发生组 件的腰带主体、 以及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导电贴片; 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包括: 外 壳体、 以及分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按键、 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 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电 连接所述按键和所述蓄电池; 所述导电贴片连接在所述腰带主体背离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 的一面, 所述导电贴片包括: 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 导电橡胶片以及气相法硅胶座; 所 述石。

4、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01mm0.50mm; 所述导电橡胶片包括: 连接所述石墨导电涂层 的导电片和连接在所述导电片背离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一面的连接部; 所述导电片的厚度 为0.10mm4.00mm; 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 所述气相法硅胶座包括: 底片和凸 设在所述底片朝向所述导电橡胶片一面的周缘的围边; 所述底片和所述围边构成用于容置 所述导电橡胶片的收容槽; 所述底片的厚度为0.10mm5.00mm, 且所述底片的中心处设有 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USB端口, 所述外壳体设有容置所述USB端口的插槽。。

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带主体设有电连接所述 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发热带; 所述发热带位于所述腰带主体背离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 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带主体包括: 依次连接 的固定块、 前幅片以及后幅片; 所述固定块用于收容所述电脉冲发生组件; 所述后幅片用于 连接所述导电贴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 0.10mm0.30mm; 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为0.20mm3.00mm; 所述底片的厚度为0.15mm 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脉冲塑。

6、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 0.25mm; 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为2.05mm; 所述底片的厚度为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 卡接部和连 接在所述卡接部上的连接头; 所述卡接部的形状与所述贯孔的形状匹配; 所述连接头的一 侧设有所述导线连接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012403 U 2 电脉冲塑身腰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身仪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 背景技术 0002 EMS(Electronic Muscle Stimulator, 电子肌肉刺激)技术是近年来在。

7、塑身健美 行业所流行的塑身健美技术, 工作原理是模仿大脑神经传给肌肉的电流信号, 造成肌肉要 运动的假象,“欺骗” 肌肉开始运动, 从而达到不运动也能保持好身材的目标。 而采用EMS技 术的塑身仪, 其内部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 然后通过紧贴在人体皮肤上的导电贴片将电脉 冲传导至需要塑形的肌群。 传统的电脉冲塑身腰带所采用的导电贴片为电橡胶片, 其存在 的缺陷是: 导电橡胶片的导电不均匀、 导电速率慢和容易损坏, 进而导致电脉冲塑身腰带出 现刺激效果不理想、 响应速度慢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刺激效果理想、 响应速度快和使用寿命长的电脉冲 塑身。

8、腰带。 0004 一种电脉冲塑身腰带, 包括: 电脉冲发生组件、 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的腰带主体、 以及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导电贴片; 电脉冲发生组件包括: 外壳体、 以及分别收容于外 壳体内的按键、 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 控制电路板分别电连接按键和蓄电池; 导电贴片连接 在腰带主体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 导电贴片包括: 依次连接的石墨导电涂层、 导电橡 胶片以及气相法硅胶座; 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01mm0.50mm; 导电橡胶片包括: 连接石 墨导电涂层的导电片和连接在导电片背离石墨导电涂层的一面的连接部; 导电片的厚度为 0.10mm4.00mm; 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 。

9、气相法硅胶座包括: 底片和凸设在底片朝 向导电橡胶片一面的周缘的围边; 底片和围边构成用于容置导电橡胶片的收容槽; 底片的 厚度为0.10mm5.00mm, 且底片的中心处设有供连接部穿过的贯孔。 0005 上述电脉冲塑身腰带, 其采用的导电贴片为三层结构, 其中, 导电橡胶片作为电脉 冲的主要传递媒介, 其通过连接部上的导线连接孔与塑身仪内的电脉冲发生电路连接以获 取电脉冲, 而位于导电橡胶片的表面设置的石墨导电涂层, 具有导电均匀和导电速率快的 特点, 能够均匀和快速地将电脉冲传导出去。 气相法硅胶座具有耐高低温冲击、 硬度适中和 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与导电橡胶片组合后, 能够提升整体强。

10、度, 使得使用过程中导电橡胶 不容易损坏, 从而使得电脉冲能够均匀地作用于目标肌群, 而且响应速度快, 同时不容易在 弯曲折叠时损坏, 使用寿命长。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控制电路板设有USB端口, 外壳体设有容置USB端口的插槽。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腰带主体设有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发热带; 发热带位 于腰带主体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的一面。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腰带主体包括: 依次连接的固定块、 前幅片以及后幅片; 固 定块用于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 后幅片用于连接导电贴片。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7012403 U 3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

11、中, 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10mm0.30mm; 导电片的厚度为 0.20mm3.00mm; 底片的厚度为0.15mm4.00mm。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石墨导电涂层的厚度为0.25mm; 导电片的厚度为2.05mm; 底 片的厚度为2.50mm。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连接部包括: 卡接部和连接在卡接部上的连接头; 卡接部的 形状与贯孔的形状匹配; 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翻转后的示意图; 0014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分解示意图; 0。

12、015 图4为图3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中的控制电路板的示意图; 0016 图5为图3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中的导电贴片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6为图5所示的电脉冲塑身腰带中的导电贴片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脉冲塑身腰带的示意图; 0019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0 (10, 10a)-电脉冲塑身腰带; 0021 20-电脉冲发生组件, 21-外壳体, 22-按键, 23-控制电路板, 24-蓄电池, 25-插槽, 26-USB端口; 0022 30-腰带主体, 31-固定块, 32-前幅片, 33-后幅片, 34-发热带; 0023 40-导电。

13、贴片, 41-石墨导电涂层, 42-导电橡胶片, 43-导电片, 44-连接部, 45-卡接 部, 46-连接头, 47-导线连接孔, 48-气相法硅胶座, 49-底片, 410-围边, 411-收容槽, 412-贯 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 功能, 解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 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参见图1至图6, 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脉冲塑身腰带10。 0027 该电脉冲塑身腰带10, 用于产生电脉冲刺激人体肌肉群以达到塑身的效果。 。

14、该电 脉冲塑身腰带10包括: 电脉冲发生组件20、 收容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腰带主体30、 以及电连 接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导电贴片40。 0028 该电脉冲发生组件20包括: 外壳体21、 以及分别收容于外壳体21内的按键22、 控制 电路板23和蓄电池24。 控制电路板23分别电连接按键22和蓄电池24。 其中, 外壳体21为圆形 半透明塑料壳体, 且一侧设有插槽25。 按键22用于产生触发信号给控制电路板23。 控制电路 板23用于产生电脉冲。 在本实施例中, 控制电路板23设有USB端口26, 该USB端口26收容在插 槽25中。 蓄电池24用于提供电源, 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23上。

15、的USB端口26连接外部电源 以充电。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7012403 U 4 0029 该腰带主体30用于缠绕在人体的腰部以固定导电贴片40的位置, 其包括: 依次连 接的固定块31、 前幅片32以及后幅片33。 固定块31为软质塑胶块, 其用于收容电脉冲发生组 件20。 前幅片32和后幅片33均为软质绝缘材料制成。 后幅片33用于连接导电贴片40。 0030 该导电贴片40连接在腰带主体30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一面, 其包括: 依次连 接的石墨导电涂层41、 导电橡胶片42以及气相法硅胶座48。 该电脉冲塑身腰带10整体为矩 形片状结构设置。 0031 该石墨导电涂层。

16、41的厚度为0.01mm0.50mm, 优选为0.25mm, 在其他实施例中, 该 石墨导电涂层41的厚度也可以为该范围内的其他值, 例如0.02mm、 0.10mm、 0.20mm0.30mm、 或者0.40mm。 在制作时, 将凝胶状的石墨导电油墨涂抹在导电胶片的面层, 待该石墨导电油 墨凝固后形成粘附于导电橡胶面层的石墨导电涂层41。 0032 该导电橡胶片42包括: 连接石墨导电涂层41的导电片43和连接在导电片43背离石 墨导电涂层41的一面的连接部44。 该导电片43和连接部44为导电橡胶一体成型所得。 其中, 连接部44的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孔47。 在本实施例中, 该连接部44包括。

17、: 矩形的卡接部45和连 接在卡接部45上的连接头46。 该连接头46朝气相法硅胶座48凸伸, 且其一侧设有上述导线 连接孔47, 该导线连接孔47从该连接头46的一侧壁以平行于该导电片43的方向延伸至连接 头46内。 导电片43的厚度为0.10mm4.00mm, 优选为2.05mm, 在其他实施例中, 该导电片 4331的厚度也可以为该范围内的其他值, 例如0.20mm、 0.50mm、 1.00mm、 2.00mm或者3.00mm。 0033 该气相法硅胶座48包括: 底片49和凸设在底片49朝向导电橡胶片42一面的周缘的 围边410。 底片49和围边410构成用于容置导电橡胶片42的收容。

18、槽411。 底片49的中心处设有 供连接部44穿过的贯孔412。 贯孔412的形状与卡接部45的形状匹配, 在气相法硅胶座48和 导电橡胶片42组合时, 贯孔412和卡接部45配合起到对位的作用。 底片49的厚度为0.10mm 5.00mm, 优选为2.50mm, 在其他实施例中, 该导电片43的厚度也可以为该范围内的其他值, 例如0.15mm、 1.00mm、 2.00mm、 3.00mm或者4.00mm。 0034 上述电脉冲塑身腰带10, 其为三层结构, 其中, 导电橡胶片42作为电脉冲的主要传 递媒介, 其通过连接部44上的导线连接孔47与塑身仪内的电脉冲发生电路连接以获取电脉 冲, 。

19、而位于导电橡胶片42的表面设置的石墨导电涂层41, 具有导电均匀和导电速率快的特 点, 能够均匀和快速地将电脉冲传导出去。 气相法硅胶座48具有耐高低温冲击、 硬度适中和 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与导电橡胶片42组合后, 能够提升整体强度, 使得使用过程中导电橡 胶片42不容易损坏, 延长电脉冲塑身腰带10寿命。 0035 实施例二 0036 参见图7, 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脉冲塑身腰带10a。 0037 在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 该腰带主体30还设有电连接电 脉冲发生组件20的发热带34, 该发热带34位于腰带主体30背离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一面, 即后幅片33背离。

20、电脉冲发生组件20的一面。 该发热带34用于发热, 在塑身时, 与电脉冲共同 作用, 促进排汗和人体的新陈代谢。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也能达到实施例一的有益效 果。 003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7012403 U 5 003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7012403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07012403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07012403 U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07012403 U 9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07012403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