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440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 CN 203694403 U (21)申请号 201320888917.0 (22)申请日 2013.12.30 A61N 1/36(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晓玲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武昌 医院中医科 专利权人 杨婕 (72)发明人 刘晓玲 杨婕 高志成 杨虎 余文惠 孙雅琴 谢兆兰 熊丽琴 白鹭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俞鸿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针导线保。
2、护固定装 置, 包括固定夹, 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柄和第二 夹柄, 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通过弹簧和轴连接, 实 现夹紧和松开的过程。第一夹柄外侧表面上设置 有用于收纳电针线的收纳槽, 第二夹柄外侧表面 上设置有可旋转 180 度的耳钩。本实用新型的收 纳槽能有效收纳固定电针线, 解决了现有电针无 固定, 易下垂, 导致针灸针弯曲、 脱落的现象, 电针 线通过收纳槽收纳, 通过固定保护夹钩固定, 减少 了断裂、 损坏, 延长了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
3、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4403 U CN 203694403 U 1/1 页 2 1. 一种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包括固定夹,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柄和 第二夹柄, 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通过弹簧和轴连接, 第一夹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 电针线的收纳槽, 第二夹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旋转 180 度的耳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 1 个挡 板和 1 个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挡板的底端, 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夹柄外侧固定连接, 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挡板内侧固定连接, 挡板上端设置有向内的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
4、凸起的 端面第一夹柄外侧表面之间设置有与电针线相配合的间隙。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柄外侧表面 设置有安装槽, 耳钩的尾端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与其活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柄外侧表面设置 有向外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与挡板上端的第一凸起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个凸起之间 设置有电针线相配合的间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94403 U 2 1/3 页 3 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
5、目前我们中医科使用的电针仪, 根据临床使用情况, 我们发现有程度不同的如下 问题 : 电针线较长无处固定, 易触碰, 容易使病人产生紧张心理, 影响治疗效果 ; 由于地球 引力的作用, 针刺额面部、 颈肩背及手臂时, 电针因无处固定会下垂, 导致针灸针弯曲、 脱 落, 增加病人痛苦和危险性, ; 长期牵拉, 容易导致电针线断裂、 损坏, 增加临床耗损, 目前国 内尚无任何电针仪厂家提供能够完全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有效固定电 针导线, 避免其影响电针治疗效果。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针导线保护固定。
6、装置, 包括固定夹, 所述固定夹包括第 一夹柄和第二夹柄, 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通过弹簧和轴连接, 实现夹紧和松开的过程。 第一 夹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电针线的收纳槽, 第二夹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旋转 180 度的耳钩。 0005 所述收纳槽包括1个挡板和1个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挡板的底端, 支撑板的 一端与第一夹柄外侧固定连接, 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挡板内侧固定连接, 挡板上端设置有向 内的第一凸起, 所述凸起的端面第一夹柄外侧表面之间设置有与电针线相配合的间隙。电 针线从间隙进行收纳槽内, 电针线在收纳槽内可前后移动, 挡板和支撑板共同作用收纳固 定电针线。 0006 所述第二夹柄外。
7、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 耳钩的尾端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与其活动连 接。所述耳钩为塑料材质, 装在固定夹的安装槽内, 可在槽内 180旋转, 适合左右耳。 0007 所述第一夹柄外侧表面设置有向外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与挡板上端的第一 凸起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个凸起之间设置有电针线相配合的间隙。 两个凸起共同作用挡住 电针线, 保证其不从收纳槽中滑出。 0008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以固定夹作为固定装置的本体, 生产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 以固定夹作为固定装置的本体, 如若是颈肩背及手臂的电针, 可将固定夹夹在相邻的衣物 上, 解决了现有电针无固定, 病人易产生紧张心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 。
8、180 度旋转 的耳钩, 如若是额面部的电针, 可通过耳钩将固定夹挂在对应的耳廓上, 简单便捷。本实用 新型的收纳槽仅包括 1 个挡板和两个支撑板, 操作人员使用电针时, 电针线可在收纳槽前 后可以移动, 便于操作人员施针。 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槽能有效收纳固定电针线, 解决了现有 电针无固定, 易下垂, 导致针灸针弯曲、 脱落的现象, 电针线通过收纳槽收纳, 通过固定保护 夹钩固定, 减少了断裂、 损坏, 延长了使用寿命。 说 明 书 CN 203694403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1 图 3 为本。
9、实用新型左视图 0012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0013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4 其中, 1- 固定夹, 11- 第一夹柄, 12- 第二夹柄, 2- 收纳槽, 21- 挡板, 22- 支撑板, 23- 间隙, 3- 耳钩, 31- 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针导线保护固定装置, 包括固定夹 1, 其所述固定夹 1 包 括第一夹柄 11 和第二夹柄 12, 第一夹柄 11 和第二夹柄 12 通过弹簧和轴连接, 第一夹柄 11 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电针线的收纳槽 2, 第。
10、二夹柄 12 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旋转 180 度的耳钩 3。所述收纳槽 2 包括 1 个挡板 21 和 1 个支撑板 2, 所述支撑板 22 设置于挡板 21 的底端, 支撑板 22 的一端与第一夹柄 11 外侧固定连接, 支撑板 22 的另一端与挡板 21 内侧 固定连接, 挡板21上端设置有向内的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第一夹柄11外侧表面 之间设置有与电针线相配合的间隙 23。所述第二夹柄 12 外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 31, 耳钩 3 的尾端设置于安装槽 31 内并与其活动连接。第一夹柄 11 外侧表面设置有向外的第二凸 起, 所述第二凸起与挡板 21 上端的第一凸起位于同一水平面。
11、且两个凸起之间设置有电针 线相配合的间隙 23。 0017 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夹1、 收纳槽2和耳钩3。 所述固定夹1为的夹柄塑 料材质, 轴及弹簧为钢件。所述固定夹 1 的使用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夹基本相同。第 一夹柄 11 与第二夹柄 12 本体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夹柄 11 上设置有收纳槽 2, 第二夹柄 12 上设置有耳钩 3。 0018 所述收纳槽 2 包括一个支撑板 22 和一个挡板 21, 所述支撑板 22 垂直设置于第一 夹柄 11 的外侧表面。挡板 21 端部内侧和第一夹柄 11 外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凸起和 第二凸起, 所述两个凸起相互配合形成间隙23。 所。
12、述挡板21与支撑板22的端部固定连接。 挡板 21、 支撑板 22 和第一夹柄 11 共同组成一个形状为长方形框体的收纳槽 2。所述间隙 23 的宽度小于支撑板 22 的本体宽度, 电针线从间隙 23 进入收纳槽 2 的内部。收纳槽 2 内 可收纳 4 根左右电针线。 0019 所述耳钩 3 通过安装槽 31 与第二夹柄 12 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 31 的槽 口为圆形, 耳钩 3 插入槽口内部并可沿槽口圆心为圆心进行 180 度旋转, 适合左右耳。所述 耳钩 23 为圆弧状, 符合人体耳廓形状。所述耳钩为塑料材质。 0020 使用时, 先将电针仪上的电针线穿过间隙 23, 使其进入收纳。
13、槽 2, 电针线前后可以 移动。如若是额面部的电针, 可利用耳钩 3 将固定夹 1 挂在对应的耳廓上 ; 如若是颈肩背 及手臂的电针, 可将固定夹 1 固定在相邻的衣物上。放置好固定夹后, 可拉动电针线进行施 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针无固定使病人易产生紧张心理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现有 电针无固定, 易下垂, 导致针灸针弯曲、 脱落的现象, 电针线通过收纳槽收纳, 通过固定保护 说 明 书 CN 203694403 U 4 3/3 页 5 夹钩固定, 减少了断裂、 损坏, 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1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 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 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CN 203694403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440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