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466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202446673 U *CN202446673U* (21)申请号 201220058470.X (22)申请日 2012.02.22 A61N 1/36(2006.01) (73)专利权人 郑州优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瑞达路 96 号 (72)发明人 牛留栓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04 代理人 刘建芳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包 括主机、 。
2、检测和输出共用的极片组, 所述主机包括 中央控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极片组的信号输 出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 输入端, 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 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利 用极片采集吞咽肌群产生的肌电信号, 通过放大 滤波后输入单片机, 在患者肌电信号不正常时控 制恒流源输出电路快速输出刺激信号, 通过极片 对患者喉部肌群进行刺激, 缓解神经元麻痹、 促进 麻痹受损的神经复苏, 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 重建, 加强吞咽肌群的收缩运动功能, 促进患者吞 咽功能的恢复, 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成本低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主机、 检测和输出共用的极片组, 所述主机 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极片组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中央控制 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 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吞咽治疗工作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吞咽治疗工作站设置 有两组极片组, 每组极片组包含三个极片。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吞咽治疗工作站, 其。
4、特征在于 :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两 个连接有开路保护电路的恒流源输出电路和两组相同的信号处理电路, 每组信号处理电路 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 工频陷波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路和 AD 转 换电路, 第一和第二极片组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中的前置放大电路 的信号输入端, 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中 AD 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 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输入端, 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恒流源输出电路连接 第一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 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恒流源输出电路连接 第二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5、 或 3 所述的吞咽治疗工作站,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输入模块, 输入 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吞咽治疗工作站,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的 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46673 U 2 1/3 页 3 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背景技术 0002 吞咽是人体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 , 需要有良好的口腔、 咽、 喉和食管功能的协 调, 所需时间仅为几秒钟。当吞咽反射弧上某个环节受损伤时, 就会发生吞咽困难。吞咽障 碍可导。
6、致脱水、 营养不良、 吸入性肺炎 , 甚至窒息而死亡, 严重地影响到人体健康。而临床 解决吞咽障碍的方法多采用流质食物和导管输送, 这种方法虽能保证一定的疗效, 但是给 病人带来的巨大身体痛苦。 0003 但是, 患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可通过设备经常对喉返神经、 舌下神经、 舌咽神经与吞 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治疗刺激, 可以缓解神经元麻痹、 促进麻痹受损的神经复苏, 实现吞 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 进而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 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能够通过对喉部肌肉中与吞咽功 能相关的神经进行特定的低频脉冲刺激, 加强吞咽肌群的收缩。
7、运动功能, 促进患者吞咽功 能的恢复。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包括主机、 检测和输出共用的极片组, 所述主机包括中央控 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极片组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 输入端, 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0007 所述的吞咽治疗工作站设置有两组极片组, 每组极片组包含三个极片。 0008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两个连接有开路保护电路的恒流源输出电路和两组相 同的信号处理电路, 每组信号处理电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 工 频陷波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
8、路和 AD 转换电路, 第一和第二极片组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 一和第二处理电路中的前置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中 AD 转换电路 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输入端, 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 输出端通过第一恒流源输出电路连接第一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 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 输出端通过第二恒流源输出电路连接第二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 0009 还包括输入模块, 输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0010 还包括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 0011 本实用新型利用极片采集吞咽肌群产生的肌电信号, 通过放。
9、大滤波后输入单片 机, 在患者肌电信号不正常时通过恒流源输出电路快速输出刺激信号, 利用极片对患者喉 部肌群进行刺激, 缓解神经元麻痹、 促进麻痹受损的神经复苏, 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 建, 加强吞咽肌群的收缩运动功能, 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成本低 廉。 说 明 书 CN 202446673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 主机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本实 用新型还包括两组检测和输出共用的极片组, 每组极片组包含三个极片。所述的信号处理 模块。
10、包括两个连接有开路保护电路的恒流源输出电路和两组相同的信号处理电路, 每组信 号处理电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 工频陷波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 路和 AD 转换电路。第一极片组的三个极片分别连接第一处理电路中前置放大电路的三个 信号输入端, 第一处理电路中 AD 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 入端, 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恒流源输出电路连接第一极片组的信号输 入端。第二极片组的三个极片分别连接第二处理电路中前置放大电路的三个信号输入端, 第二处理电路中 AD 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中央控 制模块的第二信号。
11、输出端通过第二恒流源输出电路连接第二极片组的信号输入端。本实 用新型还包括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输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 端, 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 0014 人体在吞咽过程中, 人体左右两个吞咽肌群同时动作, 会产生相应的肌电信号, 肌 电信号幅值约为几个微伏, 正常人的肌电信号较强, 吞咽障碍患者的肌电信号较弱, 所以本 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将两组极片组的极片分别贴在患者左右两个吞咽肌群位置上, 用于采 集吞咽肌群产生的肌电信号。前置放大电路采用 AD620 芯片为主芯片, 前置放大电路将肌 电信号放大后传送到带通滤波电路中。由于肌电。
12、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在 2Hz1kHz 范围内, 带通滤波电路可将 2Hz1kHz 范围外的信号滤除 , 并将滤波后的信号传送到工频陷波电路 中。工频陷波电路把环境中辐射的 50Hz 工频干扰信号剔除, 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至第二 级放大电路中。第二级放大电路将处理过的肌电信号放大为可被 AD 转换电路采集的电信 号。AD 转换电路采用 18 位高速 AD 转换器, 将吞咽活动产生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可被单片机 处理的数字信号, 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采用 32 位高 性能 ARM 单片机, 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在内部与预先设定的肌电信号动作阈值相比较, 当 接收信号幅值。
13、高于动作阈值时, 认为此时患者肌电信号正常, 继续检测 ; 当接收信号幅值低 于动作阈值时, 认为此时患者肌电信号不正常, 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恒流源输出电路 快速输出一组生物刺激信号, 通过极片对患者喉部肌群进行刺激。此过程中, 单片机可以 对第一极片组和第二极片组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分别进行检测, 并根据信号大小进行独立处 理。 0015 当贴在患者左右两个吞咽肌群位置上的极片脱落时, 恒流源输出电路出现开路, 由于恒流源电路输出为恒流源信号, 输出过程中出现开路将导致电压过高引发设备故障, 因此恒流源输出电路上连接有开路保护电路, 当极片脱落或未妥善粘贴导致出现开路时, 立刻切断输出回路。 0016 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可采用轻触按键面板, 用于设置肌电信号动作阈值、 输出信 号强度、 输出信号时长 ; 显示模块可采用液晶显示器, 用于人机对话过程、 设定值、 工作状态 说 明 书 CN 202446673 U 4 3/3 页 5 的显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恒流源输出电路、 开路保护电路、 前置放大电路、 带通滤波电 路、 工频陷波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路和 AD 转换电路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 在此不再赘述。 说 明 书 CN 202446673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67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