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76080.3 (22)申请日 2017.08.04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红山路 十字街100号 (72)发明人 黄丹沈建平黄明丁勇 陈晓栋王新东胡政力阎芹 龚觉晓吴溧兴许小进 (51)Int.Cl. A61N 1/362(2006.01) A61N 1/37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 应用, 尤其是在心血管内。
2、科的临时起搏技术的应 用领域。 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 电极导管, 由管壁和中空的密闭管腔组成, 所述 管壁从头端开始依次排列有第一起搏电极、 气 囊、 第二起搏电极、 压力传感器, 所述气囊的壁为 一层具有高弹性的薄膜, 导线束中的导线起源于 管腔内的第一起搏电极、 第二起搏电极和压力传 感器, 终止于接线端子, 导管尾端设置有进气口。 当显示的曲线上压力最大值达到20-30mmHg后停 止进管。 再从进气口打气, 通过膨大的球形气囊 部固定电极在心室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临时起搏 电极导管, 可达到不再依赖床边X线设备、 只需观 察压力曲线的数值即可达到电极辅助定位确认 的技术效。
3、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145244 U 2018.11.27 CN 208145244 U 1.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由管壁(1)和中空的密闭管腔(2)组成, 其特 征在于所述管壁从头端开始依次排列有第一起搏电极(3)、 气囊(4)、 第二起搏电极(5)、 压 力传感器(6), 所述气囊(4)的壁为一层具有高弹性的薄膜, 导线束(7)中的导线起源于管腔 内的第一起搏电极、 第二起搏电极和压力传感器, 一直延伸到导管尾端外终止于接线端子 (9), 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截面为凸字形, 导管的尾端设置有进气口(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力。
4、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其特征为所述压力传感 器(6)的引出导线数目为四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其特征为所述第一起搏 电极(3)和第二起搏电极(5)的材料采用金属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145244 U 2 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尤其是在心血管内科的临时起搏技术 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各种各样的心跳骤停患者, 譬如窦房结或房室传导功能障碍、 药物产生的尖端扭 转室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安, 给予安装临时起搏器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通过 临时起。
5、搏器产生一定频率脉冲电流的形式, 达到刺激心肌纤维收缩, 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 的治疗目的。 目前临床上安装临时起搏器电极时, 其穿刺路径一般为穿刺股静脉、 锁骨下静 脉或颈内静脉送入右心室心尖部, 脉冲发生器置于体外。 对于伴有心肌梗塞的病人, 其病变 部位心肌的机械强度降低, 容易发生穿孔等医疗意外。 现阶段临时起搏器在安装时, 因为安 装临时起搏都是急诊, 故一般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调来床边X线设备来实时观察电极是否已 正确送到右心室, 往往是根据体外的心电记录仪上是否出现宽大畸形的起搏波形, 辅以电 极的进入深度。 因此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让操作医生随时知道电极头端的实时到达部位, 是心血管科。
6、医生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解决了目前临时起搏器安装时无法实时知晓电极导管头端位置的问题, 从而使得 安装临时起搏器更安全和高效。 0005 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带压力检测的临时起搏器电极导管, 由管壁1和中空的密闭管腔2组成, 所述 管壁从头端开始依次排列有第一起搏电极3、 气囊4、 第二起搏电极5、 压力传感器6, 所述气 囊4的壁为一层具有高弹性的薄膜, 导线束7中的导线起源于管腔内的第一起搏电极、 第二 起搏电极和压力传感器, 一直延伸到导管尾端外终止于接线端子9, 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截 面为凸字形,导管尾端设置有进气口8。 00。
7、07 进一步, 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引出导线数目为两根/四根。 0008 进一步, 所述第一起搏电极3和第二起搏电极5的材料采用金属铂。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医用压力传感器, 实时测量电极头端经过路径上的 血管内压力, 医生根据压力数值的大小, 即可通过体内血管压力的对照表, 得知电极头端所 在位置是否为右心室。 0010 有益效果 0011 为心血管科医生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临时起搏专用电极, 辅助确认电极头端位 于右心室内。 附图说明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145244 U 3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导管头端剖面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导管的。
8、整体结构示意图、 A-A方向和B-B方向的断面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导管的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0016 如图1所示, 3为第一起搏电极, 5为第二起搏电极, 4为气囊部, 位于第一起搏电极 和第二起搏电极之间, 气囊的壁为一层具有高弹性的薄膜, 第二起搏电极板后还依次设置 有压力传感器6, 分别从第一起搏电极、 第二起搏电极和压力传感器引出导线组成导线束7, 导线束位于中空的密封腔2内。 0017 如图2所示, 压力传感器设置为横截面底面为圆弧的 “凸” 字形状, 上部为实心的晶 体, 用来测量液体压力。 下部的 “口” 字有贯穿孔, 以供导线通过。 从电。
9、极导管尾端引出至接 线端子9, 通过接线端子将第一、 第二起搏电极连接至脉冲发生器10, 将压力传感器的引出 线连接至压力信号处理电路11, 在电极导管尾端, 还设置有进气口8。 0018 以下根据图3, 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电极导管的工作流程: 0019 首先连接好接线端子与脉冲发生器、 压力信号处理电路, 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电 极导管从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插入, 打开压力信号处理电路的开关, 压力信号处 理电路通过对采样到的电信号进行运算, 得到压力的具体数值, 以时间为x轴、 压力值为y轴 的曲线形式在显示屏上显示, 每一时刻的数值为电极导管头端所在部位的实时静脉压力 值。 随着电。
10、极导管的不断插入, 密切注意压力显示值的变化, 直到曲线上压力最大值达到 20-30mmHg后停止进管。 20-30mmHg表明此时记录的是右心室收缩期压力, 即表明导管头端 已到达右心室。 进一步采用以下操作核实: 关闭压力信号处理电路的开关、 打开起搏脉冲电 路开关, 观察记录的心电波形形状, 确认记录到的波形为前面带刺激标记、 紧跟着带有宽大 畸形QRS波, 表明本次临时起搏器电极导管已经到达右心房、 安装完全正确。 然后从进气口8 推入适量的气体, 由于管腔为一密闭腔室, 仅仅气囊部为由弹性材料做成的薄壁, 所以电极 导管的气囊会被充入的气体撑大, 变成类似气球形状, 该膨大的球形使得。
11、电极导管头端能 非常容易地固定在心室壁上。 若压力曲线的最大值始终达不到20-30mmHg, 表明一直未进入 右心室; 若压力曲线的最大值远高于20-30mmHg, 因为收缩期动脉血的压力远大于20- 30mmHg, 所以需高度怀疑是否出现房间隔/室间隔人为穿孔, 即起搏电极导管穿透房/室间 隔进入动脉血所在的左心房/左心室。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 选用半导体压电阻型。 半导体压电阻抗扩散压力传感 器是在薄片表面形成半导体变形压力, 通过外力(压力)使薄片变形而产生压电阻抗效果, 从而使阻抗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选用体积小的传感器, 将物理量的压力转换 成电信号, 传感。
12、器的引线为两线或四线。 若选用其他不同的压力传感器, 对应不同的压力信 号处理电路。 压力值显示电路为防止在短时间内, 右心室压力从收缩期的20-30mmHg跳变到 舒张期的0-5mmHg, 而且跳变的频率较高(与心率一致, 一般60HZ), 单纯数字显示可能会 出现显示跟不上数值的变化的问题, 因此采用显示数值曲线的显示方式。 0021 为提高导电性, 可将本实用新型电极导管的第一起搏电极和第二起搏电极的材料 采用金属铂。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145244 U 4 0022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现方式, 所有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和其他 组合, 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 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为临床上安装临时起搏器确认电极头端 位置时, 在观察起搏的心电波形宽度之外, 不再依赖床边X线设备, 只需观察压力曲线即可 达到辅助定位确认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14524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8145244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814524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