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装置.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54821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76010.8

申请日:

20180914

公开号:

CN109224230A

公开日:

2019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4

主分类号:

A61M16/04

申请人:

林运娟

发明人:

林运娟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命园路1号

优先权:

CN20181107601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玉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其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面罩,另一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所述固定管连接有所述面罩的一端穿过所述面罩;所述面罩靠近所述咽部气囊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该口咽通气装置保留时间较长,不易发生移位;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无需外部固定,有效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性,避免了过敏现象的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1),所述固定管(1)的一端连接有面罩(2),另一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3),所述固定管(1)连接有所述面罩(2)的一端穿过所述面罩(2);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咽部气囊(3)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4),两所述咬牙垫(4)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1)的两侧,且各所述咬牙垫(4)上均连接有牙齿内侧气囊(5),其中一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通过第一通气管(6)与所述咽部气囊(3)连接,两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均通过第二通气管(7)连接总管(8),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面罩(2)并连接充气手柄(9),所述总管(8)与所述充气手柄(9)的连接处设有排气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外径长度小于所述咬牙垫(4)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2)上连接有通气箱(11),所述固定管(1)穿过所述面罩(2)的部分与所述通气箱(11)连通,所述通气箱(1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气源接头(12),且所述通气箱(11)上连接有呼气管道(13),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通气箱(11),并与所述气源接头(12)设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人工呼吸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箱(11)靠近所述面罩(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部沿所述凹槽(17)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8),各所述卡槽(18)的内壁上均设有顶针槽(19),所述顶针槽(19)内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针槽(19)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卡球(21),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通气箱(11)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22),所述环形凸起(2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18)对应配合连接的卡块(23),各所述卡块(23)靠近所述顶针槽(19)一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球(21)对应配合卡止的卡止槽(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侧壁上沿所述固定管(1)的长度方向设有吸痰槽(14),所述吸痰槽(14)内连接有吸痰管(15),所述吸痰管(15)的一端设于所述吸痰槽(14)内,另一端沿所述吸痰槽(14)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且所述吸痰槽(14)为弧形槽,其槽口处的弦长小于所述弧形槽的最大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牙垫(4)沿所述面罩(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咬牙垫(4)的长度小于所述面罩(2)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2)包括底座(201)、两固定部(202)和两调节部(203),所述底座(201)套设于所述固定管(1)外,两所述固定部(202)分别设于所述底座(201)的两侧,且沿所述固定管(1)的轴径方向对称设置,各所述固定部(202)远离所述底座(20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一滑槽(204),各所述调节部(203)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04)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2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咬牙垫(4)均包括固定块(401)和调节块(402),各所述固定块(401)分别连接在所述面罩(2)的两固定部(202)上,且各所述固定块(40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二滑槽(403),各所述调节块(402)上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403)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40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装置为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当中应用广泛。口咽通气管为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

传统的口咽通气道为硬质材质制成,由于材料特别硬,很难放入人体,放入后不适感特别严重,容易压迫局部组织,易导致溃烂,容易损伤局部粘膜。如果没有妥善固定,经常会出现管道脱出的情况,口咽通气道脱出而没有及时发现处理,患者还会有危险,目前市场上的口咽通气道通常在置入后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固定不牢固,长时间使用易失去粘性,容易脱出,起不到通气的作用;②胶布在脸部固定,影响舒适,敏质体质容易过敏,严重者使局部皮肤溃烂。此外,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该口咽通气装置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无需外部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牢固,并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面罩,另一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所述固定管连接有所述面罩的一端穿过所述面罩;所述面罩靠近所述咽部气囊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两所述咬牙垫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的两侧,且各所述咬牙垫上均连接有牙齿内侧气囊,其中一所述牙齿内侧气囊通过第一通气管与所述咽部气囊连接,两所述牙齿内侧气囊均通过第二通气管连接总管,所述总管穿过所述面罩并连接充气手柄,所述总管与所述充气手柄的连接处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管的外径长度小于所述咬牙垫的高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罩上连接有通气箱,所述固定管穿过所述面罩的部分与所述通气箱连通,所述通气箱上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气源接头,且所述通气箱上连接有呼气管道,所述总管穿过所述通气箱,并与所述气源接头设于同一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源接头连接人工呼吸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源接头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气箱靠近所述面罩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底部上沿所述凹槽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各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均设有顶针槽,所述顶针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针槽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卡球,所述面罩靠近所述通气箱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对应配合连接的卡块,各所述卡块靠近所述顶针槽一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球对应配合卡止的卡止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沿所述固定管的长度方向设有吸痰槽,所述吸痰槽内连接有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的一端设于所述吸痰槽内,另一端沿所述吸痰槽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且所述吸痰槽为弧形槽,其槽口处的弦长小于所述弧形槽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咬牙垫沿所述面罩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咬牙垫的长度小于所述面罩的长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罩包括底座、两固定部和两调节部,所述底座套设于所述固定管外,两所述固定部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径方向对称设置,各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一滑槽,各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

进一步的改进,各所述咬牙垫均包括固定块和调节块,各所述固定块分别连接在所述面罩的两固定部上,且各所述固定块上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二滑槽,各所述调节块上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该口咽通气装置保留时间较长,不易发生移位;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无需外部固定,有效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性,避免了过敏现象的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口咽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口咽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4通气箱的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5固定管的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5固定管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6面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管1,所述固定管1的一端连接有面罩2,另一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3,所述固定管1连接有所述面罩2的一端穿过所述面罩2;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咽部气囊3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4,两所述咬牙垫4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1的两侧,且各所述咬牙垫4上均连接有牙齿内侧气囊5,其中一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通过第一通气管6与所述咽部气囊3连接,两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均通过第二通气管7连接总管8,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面罩2并连接充气手柄9,所述总管8与所述充气手柄9的连接处设有排气阀10。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该口咽通气装置保留时间较长,不易发生移位;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无需外部固定,有效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性,避免了过敏现象的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本发明使用时,将固定管伸入患者咽部,面罩置于口腔外,牙齿分别咬在两咬牙垫上,避免牙齿口腔咬合导致口腔软组织受伤以及固定管瘪闭,接着通过充气手柄对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充气,两气囊充气鼓起来后可以在口腔内进行有效的固定,而面罩和咬牙垫均是基于人体工程学来设计的,面罩与人体面部相贴合,从而对面部进行保护,而设置两个咬牙垫,不仅可以保护固定管和软组织,还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面罩、固定管以及咽部气囊之间一体成型,咬牙垫与牙齿内侧气囊之间一体成型。

实施例2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固定管1的外径长度小于所述咬牙垫4的高度。本发明中咬牙垫的高度需要大于固定管的高度,避免牙齿的咬合对固定管造成伤害,从而影响通气的进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2上连接有通气箱11,所述固定管1穿过所述面罩2的部分与所述通气箱11连通,所述通气箱1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气源接头12,且所述通气箱11上连接有呼气管道13,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通气箱11,并与所述气源接头12设于同一侧。本发明中通气箱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患者的通气、换气,在气源接头处进行给气,气体经通气箱进入固定管,进而进入人体内,而呼气时,气体经固定管进入通气箱,进而通过呼气管道排出,本实施例中起源接头连接的装置均为单向给气装置,因此需要呼气管道进行排气,这样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又不会固定管的固定产生影响;通气箱与固定管之间一体成型或者卡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人工呼吸嘴(属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本发明中人工呼吸嘴为单向给气装置,用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人工呼气。

实施例3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属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

本发明中当患者需要大量氧气时,需要在气源接头上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来进行给气;气源接头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给气操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连接所需的装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4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通气箱11靠近所述面罩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部沿所述凹槽17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8,各所述卡槽18的内壁上均设有顶针槽19,所述顶针槽19内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针槽19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卡球21,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通气箱11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22,所述环形凸起2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18对应配合连接的卡块23,各所述卡块23靠近所述顶针槽19一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球21对应配合卡止的卡止槽24。

本发明中通气箱与面罩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可以将通气箱去掉,通过患者的自主呼吸来进行给气、呼气的进行,当通气箱与面罩之间连接时,将面罩上的卡块与通气箱上的卡槽对应放好,然后转动通气箱,卡块与卡槽对应卡止,同时,顶针槽内的卡球对应卡到卡止槽内,进一步对卡块进行卡止固定,该设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不会对固定管的固定产生影响。

实施例5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如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固定管1的侧壁上沿所述固定管1的长度方向设有吸痰槽14,所述吸痰槽14内连接有吸痰管15,所述吸痰管15的一端设于所述吸痰槽14内,另一端沿所述吸痰槽14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且所述吸痰槽14为弧形槽,其槽口处的弦长小于所述弧形槽的最大直径。

本发明中设置吸痰管是为了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过多而导致窒息情况的发生;将吸痰槽设置成弧形,且开口处的弦长小于最大直径,便于将吸痰管固定在吸痰槽内,避免吸痰的过程中吸痰管移动而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固定管采用咽部气囊固定,因此,放置吸痰管时,可以先将咽部气囊的气体排出一部分,然后,将吸痰管卡入吸痰槽内,接着,对咽部气囊进行充气,吸痰槽和咽部气囊的同时作用,可以对吸痰管进行有效的固定;吸痰管外接吸痰装置,从而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

实施例6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咬牙垫4沿所述面罩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咬牙垫4的长度小于所述面罩2的长度。本发明中面罩可以对部分面部进行保护,咬牙垫需要患者牙齿的咬合,因此,咬牙垫的长度需要小于面罩的长度,且咬牙垫的长度需要小于牙齿的二分之一长度,患者牙齿需要分别咬在咬牙垫的上下端面上,对固定管、人体软组织以及面部进行多重保护,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减轻病人的痛苦。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2包括底座201、两固定部202和两调节部203,所述底座201套设于所述固定管1外,两所述固定部202分别设于所述底座201的两侧,且沿所述固定管1的轴径方向对称设置,各所述固定部202远离所述底座20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一滑槽204,各所述调节部203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04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205。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咬牙垫4均包括固定块401和调节块402,各所述固定块401分别连接在所述面罩2的两固定部202上,且各所述固定块40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二滑槽403,各所述调节块402上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403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404。

由于患者的年龄不同,需要的咬牙垫和面罩的大小也不相同,因此,将咬牙垫分为底座、固定部和调节部,咬牙垫分为固定块和调节块,可以根据需要将调节部卡接在固定部上,将调节块卡接在固定块上,从而调节面罩和咬牙垫的大小,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增加了功能的多样性,节约了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将底座设置为两大小相同的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类似于卡箍的结构,根据固定管的大小来调节,固定管可以与面罩可拆卸连接,根据需要来更换固定管,且固定管可以设置成伸缩结构,从而来调节长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口咽通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口咽通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口咽通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咽通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咽通气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76010.8 (22)申请日 2018.09.14 (71)申请人 林运娟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 学园生命园路1号 (72)发明人 林运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代理人 王玉松 (51)Int.Cl. A61M 16/04(2006.01) (54)发明名称 口咽通气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 种口咽通气装置; 其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包括固 定管, 。

2、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面罩, 另一端的 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 所述固定管连接有所述 面罩的一端穿过所述面罩; 所述面罩靠近所述咽 部气囊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 本发明提供 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 该口咽通气装置保留时 间较长, 不易发生移位; 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 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 无 需外部固定, 有效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 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 增加了病人 的舒适性, 避免了过敏现象的发生; 该装置结构 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提高了工作 效率, 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0922423。

3、0 A 2019.01.18 CN 109224230 A 1.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管(1), 所述固定管(1)的一端连接有面罩 (2), 另一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3), 所述固定管(1)连接有所述面罩(2)的一端穿过 所述面罩(2); 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咽部气囊(3)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4), 两所述 咬牙垫(4)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1)的两侧, 且各所述咬牙垫(4)上均连接有牙齿内侧气囊 (5), 其中一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通过第一通气管(6)与所述咽部气囊(3)连接, 两所述牙 齿内侧气囊(5)均通过第二通气管(7)连接总管(8), 所述总管(8)。

4、穿过所述面罩(2)并连接 充气手柄(9), 所述总管(8)与所述充气手柄(9)的连接处设有排气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管(1)的外径长度小于 所述咬牙垫(4)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2)上连接有通气箱 (11), 所述固定管(1)穿过所述面罩(2)的部分与所述通气箱(11)连通, 所述通气箱(11)上 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气源接头(12), 且所述通气箱(11)上连接有呼气管 道(13), 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通气箱(11), 并与所述气源接头(12)设于同一侧。 4.根据权。

5、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人工呼吸 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高压氧气 输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箱(11)靠近所述面罩 (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槽(17), 所述凹槽(17)的底部沿所述凹槽(17)的圆周方向间隔设 有多个卡槽(18), 各所述卡槽(18)的内壁上均设有顶针槽(19), 所述顶针槽(19)内设有弹 簧(20), 所述弹簧(2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针槽(19)的底部, 另一端连接卡球(21), 所述面 罩(2)靠近所述通气箱(11)。

6、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22), 所述环形凸起(22)上设有多 个与所述卡槽(18)对应配合连接的卡块(23), 各所述卡块(23)靠近所述顶针槽(19)一侧的 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球(21)对应配合卡止的卡止槽(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管(1)的侧壁上沿所述 固定管(1)的长度方向设有吸痰槽(14), 所述吸痰槽(14)内连接有吸痰管(15), 所述吸痰管 (15)的一端设于所述吸痰槽(14)内, 另一端沿所述吸痰槽(14)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 且所 述吸痰槽(14)为弧形槽, 其槽口处的弦长小于所述弧形槽的最大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7、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咬牙垫(4)沿所述面罩(2)的 长度方向延伸, 且所述咬牙垫(4)的长度小于所述面罩(2)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2)包括底座(201)、 两 固定部(202)和两调节部(203), 所述底座(201)套设于所述固定管(1)外, 两所述固定部 (202)分别设于所述底座(201)的两侧, 且沿所述固定管(1)的轴径方向对称设置, 各所述固 定部(202)远离所述底座(20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一滑槽(204), 各所述调节部(203)靠 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04)对应配合连。

8、接的第一滑块 (2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咽通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咬牙垫(4)均包括固定块 (401)和调节块(402), 各所述固定块(401)分别连接在所述面罩(2)的两固定部(202)上, 且 各所述固定块(40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二滑槽(403), 各所述调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9224230 A 2 节块(402)上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403)对应配合连接 的第二滑块(404)。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9224230 A 3 口咽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

9、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口咽通气装置为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 为一种 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 是最简单、 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 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 苏当中应用广泛。 口咽通气管为扁管形人工气道, 呈弯曲状, 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 0003 传统的口咽通气道为硬质材质制成, 由于材料特别硬, 很难放入人体, 放入后不适 感特别严重, 容易压迫局部组织, 易导致溃烂, 容易损伤局部粘膜。 如果没有妥善固定, 经常 会出现管道脱出的情况, 口咽通气道脱出而没有及时发现处理, 患者还会有危险, 目前市场 上的口咽。

10、通气道通常在置入后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 此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固定 不牢固, 长时间使用易失去粘性, 容易脱出, 起不到通气的作用; 胶布在脸部固定, 影响舒 适, 敏质体质容易过敏, 严重者使局部皮肤溃烂。 此外, 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在使用过程中容 易脱出, 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 该口咽通气装置通过牙齿内 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 无需外部固定, 使得固定更加牢 固, 并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0005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包括固定管, 所述固定管的。

11、一端连接有面罩, 另一 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 所述固定管连接有所述面罩的一端穿过所述面罩; 所述面罩 靠近所述咽部气囊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 两所述咬牙垫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的两 侧, 且各所述咬牙垫上均连接有牙齿内侧气囊, 其中一所述牙齿内侧气囊通过第一通气管 与所述咽部气囊连接, 两所述牙齿内侧气囊均通过第二通气管连接总管, 所述总管穿过所 述面罩并连接充气手柄, 所述总管与所述充气手柄的连接处设有排气阀。 0007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固定管的外径长度小于所述咬牙垫的高度。 0008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面罩上连接有通气箱, 所述固定管穿过所述面罩的部分与所 述通气箱连通, 所述。

12、通气箱上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气源接头, 且所述通气箱 上连接有呼气管道, 所述总管穿过所述通气箱, 并与所述气源接头设于同一侧。 0009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气源接头连接人工呼吸嘴。 0010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气源接头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 0011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通气箱靠近所述面罩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槽, 所述凹底部上 沿所述凹槽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 各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均设有顶针槽, 所述顶针 槽内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针槽的底部, 另一端连接卡球, 所述面罩靠近 所述通气箱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 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对应配合连 说。

13、明书 1/5 页 4 CN 109224230 A 4 接的卡块, 各所述卡块靠近所述顶针槽一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球对应配合卡止的卡 止槽。 0012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沿所述固定管的长度方向设有吸痰槽, 所述 吸痰槽内连接有吸痰管, 所述吸痰管的一端设于所述吸痰槽内, 另一端沿所述吸痰槽的长 度方向向上延伸, 且所述吸痰槽为弧形槽, 其槽口处的弦长小于所述弧形槽的最大直径。 0013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咬牙垫沿所述面罩的长度方向延伸, 且所述咬牙垫的长度小 于所述面罩的长度。 0014 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面罩包括底座、 两固定部和两调节部, 所述底座套设于所述固 定管。

14、外, 两所述固定部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且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径方向对称设置, 各 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一滑槽, 各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固定管的 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 0015 进一步的改进, 各所述咬牙垫均包括固定块和调节块, 各所述固定块分别连接在 所述面罩的两固定部上, 且各所述固定块上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二滑 槽, 各所述调节块上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配合连接的 第二滑块。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 该口咽通气装置保留时间较长, 不易发生移。

15、 位; 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 无需外部固定, 有 效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 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性, 避免了过敏现象的发生; 该装置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实施例1口咽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实施例2口咽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实施例4通气箱的剖面图; 0021 图4为实施例5固定管的剖面图; 0022 图5为实施例5固定管的俯视图; 0023 图6为实施例6面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

16、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实施例1 0026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如图1所示, 包括固定管1, 所述固定管1的 一端连接有面罩2, 另一端的管壁外套设有咽部气囊3, 所述固定管1连接有所述面罩2的一 端穿过所述面罩2; 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咽部气囊3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两咬牙垫4, 两所述咬 牙垫4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1的两侧, 且各所述咬牙垫4上均连接有牙齿内侧气囊5, 其中一 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通过第一通气管6与所述咽部气囊3连接, 两所述牙齿内侧气囊5均通过 第二通气管7连接总管8, 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面罩2并连接充气手柄9, 所述总管8与所述充 。

17、说明书 2/5 页 5 CN 109224230 A 5 气手柄9的连接处设有排气阀10。 0027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口咽通气装置, 该口咽通气装置保留时间较长, 不易发生移 位; 通过牙齿内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同时作用使固定管自动固定在口腔内, 无需外部固定, 有 效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牢固性, 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性, 避免了过敏现象的发生; 该装置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0028 本发明使用时, 将固定管伸入患者咽部, 面罩置于口腔外, 牙齿分别咬在两咬牙垫 上, 避免牙齿口腔咬合导致口腔软组织受伤以及。

18、固定管瘪闭, 接着通过充气手柄对牙齿内 侧气囊和咽部气囊充气, 两气囊充气鼓起来后可以在口腔内进行有效的固定, 而面罩和咬 牙垫均是基于人体工程学来设计的, 面罩与人体面部相贴合, 从而对面部进行保护, 而设置 两个咬牙垫, 不仅可以保护固定管和软组织, 还可以节省材料, 节约成本; 面罩、 固定管以及 咽部气囊之间一体成型, 咬牙垫与牙齿内侧气囊之间一体成型。 0029 实施例2 0030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固定管1的外径长度小于所述咬牙 垫4的高度。 本发明中咬牙垫的高度需要大于固定管的高度, 避免牙齿的咬合对固定管造成 伤害, 从而影响通气的进行。 0031 。

19、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2上连接有通气箱11, 所述固定管1穿过所述面罩 2的部分与所述通气箱11连通, 所述通气箱1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气源接 头12, 且所述通气箱11上连接有呼气管道13, 所述总管8穿过所述通气箱11, 并与所述气源 接头12设于同一侧。 本发明中通气箱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患者的通气、 换气, 在气源接头处进 行给气, 气体经通气箱进入固定管, 进而进入人体内, 而呼气时, 气体经固定管进入通气箱, 进而通过呼气管道排出, 本实施例中起源接头连接的装置均为单向给气装置, 因此需要呼 气管道进行排气, 这样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又不会固定管的固定产生影。

20、响; 通气箱与固定 管之间一体成型或者卡接连接。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人工呼吸嘴(属现有技术, 图中未显示)。 本发明 中人工呼吸嘴为单向给气装置, 用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人工呼气。 0033 实施例3 0034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 所述气源接头12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 (属现有技术, 图中未显示)。 0035 本发明中当患者需要大量氧气时, 需要在气源接头上连接高压氧气输送装置来进 行给气; 气源接头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给气操作,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连接所 需的装置, 不仅操作简单, 而且使用方便, 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36 。

21、实施例4 0037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如图3所示,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 所述通气箱11靠近所述面罩 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槽17, 所述凹槽17的底部沿所述凹槽17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 槽18, 各所述卡槽18的内壁上均设有顶针槽19, 所述顶针槽19内设有弹簧20, 所述弹簧20的 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针槽19的底部, 另一端连接卡球21, 所述面罩2靠近所述通气箱11一侧的 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22, 所述环形凸起2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18对应配合连接的卡块 23, 各所述卡块23靠近所述顶针槽19一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球21对应配合卡止的卡 说明书 3/5 页 6 CN 10922。

22、4230 A 6 止槽24。 0038 本发明中通气箱与面罩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 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 可以将通气 箱去掉, 通过患者的自主呼吸来进行给气、 呼气的进行, 当通气箱与面罩之间连接时, 将面 罩上的卡块与通气箱上的卡槽对应放好, 然后转动通气箱, 卡块与卡槽对应卡止, 同时, 顶 针槽内的卡球对应卡到卡止槽内, 进一步对卡块进行卡止固定, 该设置操作简单, 使用方 便, 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还不会对固定管的固定产生影响。 0039 实施例5 0040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如图4、 图5所示,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固定管1的侧壁上 沿所述固定管1的长度方向设有吸痰槽。

23、14, 所述吸痰槽14内连接有吸痰管15, 所述吸痰管15 的一端设于所述吸痰槽14内, 另一端沿所述吸痰槽14的长度方向向上延伸, 且所述吸痰槽 14为弧形槽, 其槽口处的弦长小于所述弧形槽的最大直径。 0041 本发明中设置吸痰管是为了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 免痰液过多而导致窒息情况的发生; 将吸痰槽设置成弧形, 且开口处的弦长小于最大直径, 便于将吸痰管固定在吸痰槽内, 避免吸痰的过程中吸痰管移动而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同 时, 由于固定管采用咽部气囊固定, 因此, 放置吸痰管时, 可以先将咽部气囊的气体排出一 部分, 然后, 将吸痰管卡入吸痰槽内, 接着, 。

24、对咽部气囊进行充气, 吸痰槽和咽部气囊的同时 作用, 可以对吸痰管进行有效的固定; 吸痰管外接吸痰装置, 从而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吸 出。 0042 实施例6 0043 一种口咽通气装置,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咬牙垫4沿所述面罩2的长度方向延 伸, 且所述咬牙垫4的长度小于所述面罩2的长度。 本发明中面罩可以对部分面部进行保护, 咬牙垫需要患者牙齿的咬合, 因此, 咬牙垫的长度需要小于面罩的长度, 且咬牙垫的长度需 要小于牙齿的二分之一长度, 患者牙齿需要分别咬在咬牙垫的上下端面上, 对固定管、 人体 软组织以及面部进行多重保护, 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减轻病人的痛苦。 0044 如图6所。

25、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2包括底座201、 两固定部202和两调节部203, 所 述底座201套设于所述固定管1外, 两所述固定部202分别设于所述底座201的两侧, 且沿所 述固定管1的轴径方向对称设置, 各所述固定部202远离所述底座20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 第一滑槽204, 各所述调节部203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04 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205。 0045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咬牙垫4均包括固定块401和调节块402, 各所述固定块401分别 连接在所述面罩2的两固定部202上, 且各所述固定块401上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 均设有第二滑槽403, 各所。

26、述调节块402上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 二滑槽403对应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404。 0046 由于患者的年龄不同, 需要的咬牙垫和面罩的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 将咬牙垫分为 底座、 固定部和调节部, 咬牙垫分为固定块和调节块, 可以根据需要将调节部卡接在固定部 上, 将调节块卡接在固定块上, 从而调节面罩和咬牙垫的大小, 不仅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还 增加了功能的多样性, 节约了制造成本; 并且, 可以将底座设置为两大小相同的部分通过螺 栓连接, 类似于卡箍的结构, 根据固定管的大小来调节, 固定管可以与面罩可拆卸连接, 根 据需要来更换固定管, 且固定管可以设置成伸缩结。

27、构, 从而来调节长度。 说明书 4/5 页 7 CN 109224230 A 7 004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 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09224230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9 CN 109224230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0 CN 109224230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1 CN 109224230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2 CN 109224230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3 CN 109224230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