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702402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88358.3

申请日:

20171229

公开号:

CN108158781A

公开日:

2018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1/02,A61H7/00,A61H9/00

主分类号:

A61H1/02,A61H7/00,A61H9/00

申请人:

成都三木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薛竹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138号3栋14层1416号

优先权:

CN20171148835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包括椅座、椅背和椅腿,所述椅背上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且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手置板包括护板以及连接在护板外侧的挡板,护板上设置有手放孔,挡板与护板之间形成手放槽,挡板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与手置板同侧的两个椅腿之间设置有驱动滚筒,椅座前侧的椅腿上均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滑动设置有托板,托板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本发明针对患者手与腿的同步动作使患者寻找手与腿协调运动的感觉,并且辅以按摩理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包括椅座、椅背和椅腿,椅背可转动地设置在椅座的背侧,椅腿固定在椅座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上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所述椅座上设置有腿放孔,且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手置板包括护板以及连接在护板外侧的挡板,护板上设置有手放孔,挡板与护板之间形成手放槽,挡板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手摇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分别位于挡板的内外两侧,且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第一驱动块上设置有驱动柄,与手置板同侧的两个椅腿之间均固定有横杆,两侧横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滚筒,驱动滚筒通过驱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侧的横杆之间,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横杆,且驱动轴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下驱动块,下驱动块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之间均设置有偏心联动杆,椅座前侧的椅腿上均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滑动设置有托板,托板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按摩装置包括挤压气囊以及与挤压气囊连接的充气泵,挤压气囊上设置有与肢体匹配的挤压孔,挤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以及下驱动块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或者第二驱动块与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联动杆的两端活动插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或者第二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L形,支撑架的下端与椅腿固定连接,托板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科用辅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患有偏瘫和肢体瘫痪的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引起身体的其他并发症,需要对肢体性瘫痪的患者进行恢复训练。在轻微的肢体性瘫痪患者中,其肢体运动功能未完全丧失,只是存在一些肢体运动障碍,如患者下肢与上肢的动作无法协调一致,因此,需要针对该情形设计一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训练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该训练椅针对患者手与腿的同步动作使患者寻找手与腿协调运动的感觉,并且辅以按摩理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包括椅座、椅背和椅腿,椅背可转动地设置在椅座的背侧,椅腿固定在椅座底部,所述椅背上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所述椅座上设置有腿放孔,且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手置板包括护板以及连接在护板外侧的挡板,护板上设置有手放孔,挡板与护板之间形成手放槽,挡板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手摇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分别位于挡板的内外两侧,且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第一驱动块上设置有驱动柄,与手置板同侧的两个椅腿之间均固定有横杆,两侧横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滚筒,驱动滚筒通过驱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侧的横杆之间,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横杆,且驱动轴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下驱动块,下驱动块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之间均设置有偏心联动杆,椅座前侧的椅腿上均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滑动设置有托板,托板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肢体按摩装置包括挤压气囊以及与挤压气囊连接的充气泵,挤压气囊上设置有与肢体匹配的挤压孔,挤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以及下驱动块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板。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或者第二驱动块与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联动杆的两端活动插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或者第二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呈L形,支撑架的下端与椅腿固定连接,托板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

本发明通过设置联动的手摇式驱动组件和驱动滚筒,可使患者的手和腿被动做同步运动,让患者在手与腿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寻找动作协调的感觉,并且通过设置肢体按摩装置和磁性按摩头,可在患者进行训练时辅以按摩理疗,促进患者进一步恢复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椅背;2-椅座;3-椅腿;4-护板;5-挡板;6-磁性按摩头;7-手放孔;8-腿放孔;9-驱动柄;10-第一驱动块;11-第二驱动块;12-偏心联动杆;13-下驱动块;14-驱动轴;15-横杆;16-驱动滚筒;17-支撑架;18-托板;19-肢体按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包括椅背1、椅座2以及四个椅腿3,四个椅腿3分别位于椅座2的四角处,椅背1可转动地设置在椅座2的背侧,且椅背1上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6。所述椅座2上设置有两个腿放孔8,椅座2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手置板包括护板4以及连接在护板4外侧的挡板5,护板4上设置有手放孔7,挡板5与护板4之间形成手放槽,挡板5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手摇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驱动块11,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驱动块11分别位于挡板5的内外两侧,且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驱动块11通过转轴连接,第一驱动块10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柄9。

手置板所在侧的两个椅腿3之间均固定有横杆15,两侧横杆15之间设置有驱动滚筒16,具体地,驱动滚筒16的轴向上设置有驱动轴14,驱动轴14的两端分别穿过横杆15,且驱动轴1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下驱动块13,下驱动块13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驱动块11之间均设置有偏心联动杆12。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块10、第二驱动块11以及下驱动块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板,偏心联动杆12的两端通过其端部的圆形凸块活动插接在第一驱动块10与下驱动块13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或者第二驱动块11余下驱动块13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

所述椅座2前侧的椅腿3上均连接有L形的支撑架17,支撑架17的下端与椅腿3固定连接,支撑架17的上端可横向滑动地连接有托板18,所述横向滑动指沿手置板所在侧滑动。所述托板18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19,肢体按摩装置19包括挤压气囊以及与挤压气囊连接的充气泵,挤压气囊上设置有与肢体匹配的挤压孔,挤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患者将手与腿对应放入手放孔7和腿放孔8内,手握驱动柄9,脚放在驱动滚筒16上,转动驱动柄9或者驱动滚筒16,患者的手或腿被动做同步运动,可便于患者找寻手与腿动作协调的感觉,当患者上肢或者下肢疲劳时,可将肢体放入挤压气囊的挤压孔内,控制充气泵循环充气或者吸气,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88358.3 (22)申请日 2017.12.29 (71)申请人 成都三木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 街138号3栋14层1416号 (72)发明人 陈薛竹 (51)Int.Cl. A61H 1/02(2006.01) A61H 7/00(2006.01) A61H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 练椅, 包括椅座、 椅背和椅腿。

2、, 所述椅背上设置有 多个磁性按摩头, 且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 手置板包括护板以及连接在护板外侧的挡板, 护 板上设置有手放孔, 挡板与护板之间形成手放 槽, 挡板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 与手置板同 侧的两个椅腿之间设置有驱动滚筒, 椅座前侧的 椅腿上均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顶部滑动设置有 托板, 托板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 本发明针对 患者手与腿的同步动作使患者寻找手与腿协调 运动的感觉, 并且辅以按摩理疗帮助患者恢复健 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8158781 A 2018.06.15 CN 108158781 A 1.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包括。

3、椅座、 椅背和椅腿, 椅背可转动地设置在椅座 的背侧, 椅腿固定在椅座底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背上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 所述椅座 上设置有腿放孔, 且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 手置板包括护板以及连接在护板外侧的挡 板, 护板上设置有手放孔, 挡板与护板之间形成手放槽, 挡板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 手 摇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 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分别位于挡板的内 外两侧, 且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 第一驱动块上设置有驱动柄, 与手置板 同侧的两个椅腿之间均固定有横杆, 两侧横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滚筒, 驱动滚筒通过驱动轴 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侧的横杆之间, 驱动。

4、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横杆, 且驱动轴的两个端部上均 设置有下驱动块, 下驱动块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之间均设置有偏心联动杆, 椅座前侧的椅腿上均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顶部滑动设置有托板, 托板上安装有肢体按摩 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肢体按摩装置 包括挤压气囊以及与挤压气囊连接的充气泵, 挤压气囊上设置有与肢体匹配的挤压孔, 挤 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块、 第二驱动块以及下驱动块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心联动杆的 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或者第二驱动块与下 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心联动杆的 两端活动插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或者第二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呈L形, 支撑架的下端与椅腿固定连接, 托板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158781 A 2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神经科用辅助器具领。

6、域,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患有偏瘫和肢体瘫痪的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会引起身体的其他 并发症, 需要对肢体性瘫痪的患者进行恢复训练。 在轻微的肢体性瘫痪患者中, 其肢体运动 功能未完全丧失, 只是存在一些肢体运动障碍, 如患者下肢与上肢的动作无法协调一致, 因 此, 需要针对该情形设计一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训练器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该训练椅针对患者手与 腿的同步动作使患者寻找手与腿协调运动的感觉, 并且辅以按摩理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7、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 包 括椅座、 椅背和椅腿, 椅背可转动地设置在椅座的背侧, 椅腿固定在椅座底部, 所述椅背上 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 所述椅座上设置有腿放孔, 且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 手置板包 括护板以及连接在护板外侧的挡板, 护板上设置有手放孔, 挡板与护板之间形成手放槽, 挡 板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 手摇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 第一驱动块 与第二驱动块分别位于挡板的内外两侧, 且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 第一 驱动块上设置有驱动柄, 与手置板同侧的两个椅腿之间均固定有横杆, 两侧横杆之间设置 有驱动滚筒, 驱动滚筒通过驱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

8、两侧的横杆之间, 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 过横杆, 且驱动轴的两个端部上均设置有下驱动块, 下驱动块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 驱动块之间均设置有偏心联动杆, 椅座前侧的椅腿上均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顶部滑动设 置有托板, 托板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肢体按摩装置包括挤压气囊以及与挤压气囊连接的充气泵, 挤压 气囊上设置有与肢体匹配的挤压孔, 挤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驱动块、 第二驱动块以及下驱动块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板。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偏心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 的同一偏心位置或者第二驱动块与。

9、下驱动块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偏心联动杆的两端活动插接在第一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或者第二 驱动块与下驱动块上。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呈L形, 支撑架的下端与椅腿固定连接, 托板可横向滑动地 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 0010 本发明通过设置联动的手摇式驱动组件和驱动滚筒, 可使患者的手和腿被动做同 步运动, 让患者在手与腿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寻找动作协调的感觉, 并且通过设置肢体按摩 装置和磁性按摩头, 可在患者进行训练时辅以按摩理疗, 促进患者进一步恢复健康。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158781 A 3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

10、构示意图。 0012 图中标记: 1-椅背; 2-椅座; 3-椅腿; 4-护板; 5-挡板; 6-磁性按摩头; 7-手放孔; 8- 腿放孔; 9-驱动柄; 10-第一驱动块; 11-第二驱动块; 12-偏心联动杆; 13-下驱动块; 14-驱动 轴; 15-横杆; 16-驱动滚筒; 17-支撑架; 18-托板; 19-肢体按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科用肢体恢复训练椅包括椅背1、 椅座2以及四 个椅腿3, 四个椅腿3分别位于椅座2的四角处, 椅背1可转动地设置在椅座2的背侧, 且椅背1 上设置有多个磁性按摩头6。 所述椅座2上设置有两个腿放孔8, 椅座。

11、2的两侧设置有手置板, 手置板包括护板4以及连接在护板4外侧的挡板5, 护板4上设置有手放孔7, 挡板5与护板4之 间形成手放槽, 挡板5上设置有手摇式驱动组件, 手摇式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 驱动块11, 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驱动块11分别位于挡板5的内外两侧, 且第一驱动块10和第 二驱动块11通过转轴连接, 第一驱动块10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柄9。 0014 手置板所在侧的两个椅腿3之间均固定有横杆15, 两侧横杆15之间设置有驱动滚 筒16, 具体地, 驱动滚筒16的轴向上设置有驱动轴14, 驱动轴14的两端分别穿过横杆15, 且 驱动轴1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下驱动块13, 下驱。

12、动块13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块10和第二驱动 块11之间均设置有偏心联动杆12。 具体地, 所述第一驱动块10、 第二驱动块11以及下驱动块 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板, 偏心联动杆12的两端通过其端部的圆形凸块活动插接在第一驱动块 10与下驱动块13圆面上对应的同一偏心位置或者第二驱动块11余下驱动块13圆面上对应 的同一偏心位置。 0015 所述椅座2前侧的椅腿3上均连接有L形的支撑架17, 支撑架17的下端与椅腿3固定 连接, 支撑架17的上端可横向滑动地连接有托板18, 所述横向滑动指沿手置板所在侧滑动。 所述托板18上安装有肢体按摩装置19, 肢体按摩装置19包括挤压气囊以及与挤压气囊连接 的充。

13、气泵, 挤压气囊上设置有与肢体匹配的挤压孔, 挤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 001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患者将手与腿对应放入手放孔7和腿放孔8内, 手握驱动柄 9, 脚放在驱动滚筒16上, 转动驱动柄9或者驱动滚筒16, 患者的手或腿被动做同步运动, 可 便于患者找寻手与腿动作协调的感觉, 当患者上肢或者下肢疲劳时, 可将肢体放入挤压气 囊的挤压孔内, 控制充气泵循环充气或者吸气, 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 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001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158781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815878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