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切削黄铜及其带材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易切削黄铜及带材的加工方法,特别属于用于钥匙生产、可替代Hpb59-1铅的黄铜及其带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生产钥匙的黄铜为Hpb59-1铅黄铜,其化学重量成份为:铜:57.0%~60.0%;铅:0.8%~1.9%;镍:1.0%;铁:≤0.5%;杂质总和≤1.0%,锌:余量,它具有高强度及极好的切削性,由于Hpb59-1铅黄铜中含有0.8%~1.9%的铅,对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极大威胁,不符合现代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1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的易切削黄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2个技术问题是上述黄铜带材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切削黄铜,所述的黄铜的重量百分成份为:铜:57-60%,铅:≤0.05%,锡:≤0.7%,镍:0.5-0.6%,杂质元素≤0.2%,余量为锌。
所述的易切削黄铜带材的生产方法为:熔炼拉铸工序、热轧工序、粗轧工序、退火工序、第一酸洗工序、精轧工序,第二酸洗工序:
所述的熔炼拉铸工序中,所用的原料为镀白铜、黄铜、紫铜、铅。
所述的镀白铜的重量百分成份为:Cu≥60.5,Pb≤0.15、Fe≤0.20,Ni≤2.0、Sn≤1.0,余量为锌。
为了增强易切削黄铜的强度,所述的精轧工序中,其加工率为36-38%。
所述的热轧工序中:采用7道次热轧,热轧温度为900-950℃,其热轧加工率为90-95%。
所述的粗轧工序中,采用2道次冷轧,其加工率为40-50%。
由于在普通黄铜中,锌大量固溶于铜,在铜-锌二元系相图中可见,固态下分别具有α,α+β相,在454-468℃由β(无序固溶体)——β’(有序固溶体)转变。
当锌含量小于36%时,其组织是α固溶体,其组织特征是:铸造状态时,枝晶偏析不严重,含锌30-33%时,在快速冷却条件下,α相黄铜的铸态组织会出现少量的β相。加工和退火状态时,带双晶的等轴α相晶粒大小与冷加工及退火温度、时间有关。当含锌量在36-46.5%时,其组织是(α+β)两相黄铜,其组织特征是:铸造状态,α相呈针状析出,冷速愈大,α相愈细愈长。浸蚀得当时,α相呈亮色,β相呈黑色;加工和退火状态,α相显示双晶,β相则否。
α相黄铜塑性好,可进行冷、热加工,其室温伸长率随含锌量的增加而增大。
(α+β)相黄铜在室温下含有性硬而脆的有序相β’相,并且β相黄铜在室温时硬而脆,即随着锌含量的增加,黄铜切削性提高。
综上考虑,要获得(α+β)双相组织,以获得性硬而脆的特点,并保证加工性能和切削性能,考虑材料的综合性能,确定当铜含量为57-60%时,效果最佳。
凡溶质院子完全溶于固态溶剂中,并能保持溶剂元素的晶格类型所形成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固溶体的成分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随异类院子的融入,将引起溶剂晶格常数的改变及晶格畸变,只是合金性能发生变化。通常把形成固溶体而使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叫固溶强化。
镍无限固溶于铜,是在铜中固溶的合金元素,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在高锌黄铜中加镍,可获得少量β相的高强度合金,可提高合金韧性、耐蚀性硬度、强度,但镍过量会改变材料性能,故镍含量在0.5%-0.6%较佳。
锡也是有效固溶体强化元素,在铜中溶解度较大,当铜含量达到57-60%,产生了β相,少量锡溶于α相及(α+β)黄铜相,提高了黄铜的强度。
镀白铜是一种表面镀有锡、镍、铬等银白色金属的铜及铜合金角料,在铜熔炼生产工艺中,由于锡、镍对于铜合金是需要控制的元素,通常是将镀白料进行退镀,将锡、镍剥落后将铜料回炉使用,造成了铜料的利用率低,并且锡、镍等贵重金属无法回收,造成了资源浪费。本发明通过熔炼镀白铜,从而解决镀白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铜合金可替代现有Hpb59-1铅黄铜,实现钥匙带的环保,其以镀白料为原料进行生产,从而解决镀白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利用合金中(α+β)双相组织性硬而脆的特性,通过锡、镍元素的固溶强化,加大加工率来提高铜合金产品的硬度、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用的镀白铜原料的重量百分成份为:Cu≥60.5,Pb≤0.15、Fe≤0.20、Ni≤2.0、Sn≤1.0、余量为锌。
黄铜的重量百分成份为:Cu≥60.5、Pb≤0.05、Fe≤0.1、P≤0.01、余量为锌。
实施例1:
易切削黄铜的生产工艺:
1、熔炼拉铸工序:将镀白铜、黄铜、紫铜、锌锭进行熔炼,原料中镀白铜料、H59黄铜回料、紫铜料包的重量比为4∶5∶1,锌锭按照主成分控制需要适量添加。
其化学重量成份为:铜:59.5%、铅:0.03%、锡:0.4%、镍:0.4%、其他杂质元素:0.18%、余量为锌。
2、热轧工序:将熔炼好地铜锭进行铣面,使其厚度为66mm,用气环形炉加热至930℃,转速1100-1200转/分,使用7道次热轧轧制工艺:66mm-49mm-32mm-21mm-16.5mm-9mm-6mm-4.6mm,热轧加工率为93%;
3、粗轧工序:使用2道冷轧工艺:4.6mm-3.0mm-2.5mm,冷轧加工率为45.7%;
4、退火工序:将粗轧好的铜锭在电环形炉680℃退火1.5h。
5、第一酸洗工序:在重量浓度8%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酸洗,并在700℃烘干。
6、精轧工序:对酸冼好的铜锭2道冷轧工艺:2.5mm-1.9mm-1.6mm,加工率为36%。
7、第二酸洗工序:将精轧好的铜带在重量浓度6%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酸洗,并在730℃烘干。
实施例2:
除1、熔炼拉铸工序:将镀白铜、黄铜、紫铜、锌锭进行熔炼。原料中镀白铜料,H59黄铜回料,紫铜料包的重量比为4∶4∶2,锌锭按照主成分控制需要适量添加。
其化学成份为:铜:58%、铅:0.04%、锡:0.35%、镍:0.43%、其他杂质元素:0.2%、余量为锌,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除1、熔炼拉铸工序:将镀白铜、黄铜、紫铜、锌锭进行熔炼。原料中镀白铜料,H59黄铜回料,紫铜料包重量比为3.5∶4.5∶2,锌锭按照主成分控制需要适量添加。
其化学成份为:铜:60%、铅:0.05%、锡:0.3%、镍:0.4%、其他杂质元素:0.15%、余量为锌,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抗拉强度(N/mm2) 487 512 524 延伸率(%) 12 10 10 硬度(HV) 175 182 183
本发明提供一个新的铜合金配方,达到钥匙行业对原料的切削性及强度的要求,替代现有Hpb59-1铅黄铜带,实现钥匙带的环保,新的铜合金熔炼中可用镀白料进行熔炼,从而解决镀白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利用合金中(α+β)双相组织性硬而脆的特性,通过锡、镍元素的固溶强化,加大加工率来提高铜合金产品的硬度、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