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37269.2 (22)申请日 2017.05.16 (73)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 童医学中心 地址 20012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 号 (72)发明人 白洁宋蕴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周春洪 (51)Int.Cl. A61M 16/06(2006.01) A61M 16/20(2006.01) A61B 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
2、的加压面罩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 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 第一连 接口、 第二连接口、 气体采集连接口, 所述的第一 连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 口设置在面罩主体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 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一侧。 其优点在于, 气体采 样连接口里鼻腔近, 可实时监测患者手术时呼出 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 准确率高; 在麻醉过程中, 可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的药物浓度, 从而判断药 物剂量; 在面罩通气阶段即可准确采集患者呼出 气体浓度; 利用采集管深入患者鼻腔, 可精确监 测患者呼出其他浓度, 避免面罩死腔和新鲜气流 的影响; 结构。
3、简单, 使用方便, 提高手术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8065556 U 2018.11.09 CN 208065556 U 1.一种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 第一连接口、 第二连接口、 气体采集连接口,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的中部, 所 述的第二连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一侧, 所述的面罩主体底部为可充气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为旋紧式连接 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压面罩。
4、还设有采集管, 所述 的采集管设置在面罩主体内部, 一端与气体采集连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采集管为软塑料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压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压面罩还设有呼吸阀, 所述 的呼吸阀设置在第一连接口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压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压面罩还设有挂带, 所述的挂带设置在加压面罩左右两侧。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065556 U 2 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是一种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 压面罩。 。
5、背景技术 0002 在麻醉、 抢救、 心肺复苏等过程中, 需要快速控制气道, 进行充分给氧。 加压面罩就 是能够与麻醉机、 加压球囊、 呼吸机等供氧设备相连的完全罩住于口鼻部, 把呼吸需要的氧 气从储气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装置。 0003 但是这种加压面罩在监测呼出气体浓度时, 由于气体采样通过与面罩连接的外部 管道上的采样口采样, 采样远离患者鼻腔, 导致采样数据不准确。 此外, 由于加压面罩固有 的气体容积以及新鲜气流的影响, 使得传统的气体采样监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 影响临 床医生对患者呼出气中重要物质的采集和数据分析。 0004 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325933.7, 公开日。
6、为2016.09.21, 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氧化 碳图监测口的氧气面罩, 设有两个侧采样口。 该氧气面罩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传递氧气和对 呼出气采样。 然而, 这种面罩无法在麻醉的同时进行气体采样, 使得无法实时监测麻醉时患 者呼出气体的数据。 0005 因此, 亟需一种能够实时监测麻醉时患者呼出气体数据的加压面罩, 而目前关于 这种加压面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 压面罩。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 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 第一连接口、 。
7、第 二连接口、 气体采集连接口,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口 设置在面罩主体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设置在面罩主体一侧, 所述的面罩主体 底部为可充气气囊。 000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为旋紧式连接口。 001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加压面罩还设有采集管, 所述的采集管设置在 面罩主体内部, 一端与气体采集连接口连接。 00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采集管为软塑料材质制成。 001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加压面罩还设有挂带, 所述的挂带设置在加压 面罩左右两侧。 0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
8、案, 所述的加压面罩还设有呼吸阀, 所述的呼吸阀设置在 第一连接口一侧。 0014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8065556 U 3 0015 1、 气体采样连接口里鼻腔近, 可实时监测患者手术时呼出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 准确率高; 0016 2、 在麻醉过程中, 可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的药物浓度, 从而判断药物剂量; 0017 3、 在面罩通气阶段即可准确采集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0018 4、 利用采集管深入患者鼻腔, 可精确监测患者呼出其他浓度, 避免面罩死腔和新 鲜气流的影响; 0019 5、 通过挂带挂在耳朵上, 可有效固定加压面罩, 以防加压面罩移位或脱落。
9、; 0020 6、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21 附图1是实施例1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0022 附图2是实施例2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0023 附图3是实施例3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0024 附图4是实施例4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0025 附图5是实施例5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7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8 1.面罩主体 2.第一连接口 0029 3.第二连接口 4.气体采集连接口 0030 5。
10、.采集管 6.呼吸阀 0031 7.挂带 0032 实施例1 0033 参照图1, 图1是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 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1、 第一连接口2、 第二连接口 3、 气体采集连接口4,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1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口3设 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设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 所述的面罩主体 1底部为可充气气囊。 0034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为旋紧式接口。 0035 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的使用方法是, 通过第二连接口3向 面罩。
11、主体1进行充气; 充气完毕后, 封闭第二连接口3; 将面罩主体1 对准患者鼻子及嘴部后 放下; 将第一连接口2通过通气管与麻醉机、 加压球囊、 呼吸机等设备进行连接; 将气体采集 连接口4通过延长管与气体分析仪进行连接; 进行手术, 即可实时监测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0036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气体采样连接口里鼻腔近, 可实时监测患者手术时呼出气 体中各组分的浓度, 准确率高; 在麻醉过程中, 可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的药物浓度, 从而判 断药物剂量; 在面罩通气阶段即可准确采集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提高 手术效率。 0037 实施例2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8。
12、065556 U 4 0038 参照图2,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 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1、 第一连接口2、 第二连接口 3、 气体采集连接口4、 采集管5,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 1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 连接口3设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设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 所述 的采集管5设置在面罩主体1内部, 一端与气体采集连接口4连接, 所述的面罩主体1底部为 可充气气囊。 0039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为旋紧式接口, 所述的采集管5由 软塑料材料制成。 0040。
13、 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的使用方法是, 通过第二连接口3向 面罩主体1进行充气; 充气完毕后, 封闭第二连接口3; 将面罩主体1 对准患者鼻子及嘴部后 放下; 将第一连接口2通过通气管与麻醉机、 加压球囊、 呼吸机等设备进行连接; 将气体采集 连接口4通过延长管与气体分析仪进行连接; 将采集管5深入患者鼻腔; 进行手术, 即可实时 监测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0041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利用采集管深入患者鼻腔, 可精确监测患者呼出其他浓度, 避免面罩死腔和新鲜气流的影响。 0042 实施例3 0043 参照图3, 图3是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
14、 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1、 第一连接口2、 第二连接口 3、 气体采集连接口4、 采集管(图中未示出)、 呼吸阀6,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1设置在面罩主体1 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口3设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设置在面 罩主体1一侧, 所述的采集管设置在面罩主体1内部, 一端与气体采集连接口4连接, 所述的 呼吸阀6设置在第一连接口2一侧, 所述的面罩主体1底部为可充气气囊。 0044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为旋紧式接口, 所述的采集管由软 塑料材料制成。 0045 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的使用方法。
15、是, 通过第二连接口3向 面罩主体1进行充气; 充气完毕后, 封闭第二连接口3; 将面罩主体1 对准患者鼻子及嘴部后 放下; 将第一连接口2通过通气管与麻醉机、 加压球囊、 呼吸机等设备进行连接; 将气体采集 连接口4通过延长管与气体分析仪进行连接; 将采集管深入患者鼻腔; 进行手术, 即可实时 监测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呼吸阀6可将加压面罩内的水汽排出。 0046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利用呼吸阀, 可将加压面罩内的水汽排出, 减少面罩内水汽 积累, 提高患者呼出气体浓度检测准确度。 0047 实施例4 0048 参照图4, 图4是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 采。
16、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1、 第一连接口2、 第二连接口 3、 气体采集连接口4、 采集管(图中未示出)、 呼吸阀6、 挂带7,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1设置在面 罩主体1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口3设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 设置在面罩主体 1一侧, 所述的采集管设置在面罩主体1内部, 一端与气体采集连接口4连 接, 所述的呼吸阀6设置在第一连接口2一侧, 所述的挂带7设置在面罩主体1左右两侧, 所述 的面罩主体1底部为可充气气囊。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8065556 U 5 0049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
17、为旋紧式接口, 所述的采集管由软 塑料材料制成。 0050 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的使用方法是, 通过第二连接口3向 面罩主体1进行充气; 充气完毕后, 封闭第二连接口3; 将面罩主体1 对准患者鼻子及嘴部后 放下; 将挂带7挂在患者两侧耳朵; 将第一连接口2通过通气管与麻醉机、 加压球囊、 呼吸机 等设备进行连接; 将气体采集连接口4 通过延长管与气体分析仪进行连接; 将采集管深入 患者鼻腔; 进行手术, 即可实时监测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呼吸阀6可将加压面罩内的水汽排 出。 0051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通过挂带挂在耳朵上, 可有效固定加压面罩, 以防加压面罩 移位或脱落。。
18、 0052 实施例5 0053 参照图5, 图5是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 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 所述的加压面罩设有面罩主体1、 第一连接口2、 第二连接口 3、 气体采集连接口4、 采集管(图中未示出)、 挂带 7, 所述的第一连接口1设置在面罩主体1 的中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口3设置在面罩主体1一侧底部,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设置在面 罩主体1一侧, 所述的采集管设置在面罩主体1内部, 一端与气体采集连接口4连接, 所述的 挂带7设置在面罩主体1左右两侧, 所述的面罩主体1底部为可充气气囊。 0054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所述的气体采集连接口4。
19、为旋紧式接口, 所述的采集管由软 塑料材料制成。 0055 本实施例的可采集呼出气体浓度的加压面罩的使用方法是, 通过第二连接口3向 面罩主体1进行充气; 充气完毕后, 封闭第二连接口3; 将面罩主体1 对准患者鼻子及嘴部后 放下; 将挂带7挂在患者两侧耳朵; 将第一连接口2通过通气管与麻醉机、 加压球囊、 呼吸机 等设备进行连接; 将气体采集连接口4 通过延长管与气体分析仪进行连接; 将采集管深入 患者鼻腔; 进行手术, 即可实时监测患者呼出气体浓度。 0056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通过挂带挂在耳朵上, 可有效固定加压面罩, 以防加压面罩 移位或脱落。 00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 这些改进和补充 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8065556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08065556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08065556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08065556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08065556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