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喷剂专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喷剂专用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35700.X (22)申请日 2016.11.18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三附属医院 地址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 10号 (72)发明人 钱宇陈继川张海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代理人 胡荣珲 (51)Int.Cl. A61M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鼻喷剂专用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喷剂专用装置, 包括 一储液瓶, 储液瓶的瓶口螺纹配合一连接盖。
2、, 一 插入储液瓶内的活塞泵安装在连接盖上, 泵室下 端的进液孔设有进液单向阀, 一活塞套在一空心 活塞杆上, 该空心活塞杆的上端穿出固定帽设有 的轴心孔与一按压喷嘴设有的喷液通道相连, 空 心活塞杆与固定帽间隙配合, 空心活塞杆的下端 设有阀板, 阀板的上端面设有定位芯杆, 定位芯 杆设有凸棱与空心活塞杆的孔壁卡接固定, 活塞 上端设有一预紧弹簧, 阀板下端设有一用于阀板 复位的复位弹簧, 按压喷嘴左右两侧设有延伸出 的按压臂, 喷液通道的喷液出口位于按压喷嘴的 前端一侧, 与设有触摸标志的按压臂位于同一 侧, 所述喷液出口的中轴线与按压喷嘴的中轴线 呈45夹角。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 附图4页 CN 206473655 U 2017.09.08 CN 206473655 U 1.一种鼻喷剂专用装置, 包括一储液瓶(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瓶(1)的瓶口(1a)螺 纹配合一连接盖(2), 所述连接盖(2)的盖顶设有中心通孔, 一插入储液瓶(1)内的活塞泵 (4)安装在连接盖(2)上, 所述活塞泵(4)的上端通过固定帽(5)与连接盖(2)的中心通孔固 定连接, 活塞泵(4)的泵室(4e)上端与固定帽(5)连接, 泵室(4e)下端的进液孔(11)设有进 液单向阀(7), 一吸液管(6)与泵室(4e)下端的进液孔(11)连接, 泵室(4e)内设有活塞(4a), 所述活塞(4。
4、a)套在一空心活塞杆(4c)上, 所述活塞(4a)与空心活塞杆(4c)滑动配合, 该空 心活塞杆(4c)的上端穿出固定帽(5)设有的轴心孔与一按压喷嘴(19)设有的喷液通道(20) 相连, 所述空心活塞杆(4c)与固定帽(5)间隙配合, 所述空心活塞杆(4c)的下端设有阀板 (4b), 所述阀板(4b)的上端面设有定位芯杆(4f), 定位芯杆(4f)的圆周设有至少两条凸棱 (14)与空心活塞杆(4c)的孔壁卡接固定, 相邻两凸棱(14)之间的空间为液体通道(9), 所述 空心活塞杆(4c)的下端面与阀板(4b)上端面之间设有过液间隙(16), 活塞(4a)上端设有一 预紧弹簧(4d), 所述活。
5、塞(4a)下端面在预紧弹簧(4d)的作用下与阀板(4b)上端面形成环形 密封, 所述阀板(4b)下端设有一用于阀板(4b)复位的复位弹簧(12), 所述按压喷嘴(19)与 连接盖(2)间隙配合, 所述按压喷嘴(19)左右两侧设有延伸出的按压臂(23), 其中一侧的按 压臂(23)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22), 所述喷液通道(20)的喷液出口(21) 位于按压喷嘴(19)的前端一侧, 与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22)的按压臂(23)位于同 一侧, 所述喷液出口(21)的中轴线与按压喷嘴(19)的中轴线呈45 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
6、板(4b)下端面上设有一 固定复位弹簧(12)的导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阀板(4b)上端面设有一环形槽 (3), 所述环形槽(3)横截面形状为锥形, 所述活塞(4a)下端面设有一凸出活塞(4a)下底面 的活塞环形密封圈(15), 所述活塞环形密封圈(15)与环形槽(3)形状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活塞杆(4c)中部设有 一用于预紧弹簧(4d)轴向限位凸缘(18), 所述凸缘(18)对固定帽(5)轴向限位, 所述预紧弹 簧(4d)套置在空心活塞杆(4c)下部, 所述凸缘(18)也对预紧弹簧(4d)轴向。
7、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室(4e)的内壁设有阀板 (4b)轴向限位台阶(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定位芯杆(4f)的圆周设有绕定 位芯杆(4f)均匀分布的三条纵向凸棱(14), 所述凸棱(14)与空心活塞杆(4c)的孔壁卡接固 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单向阀(7)为钢球式 单向阀, 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钢球(7a)与一锥形阀座(7b), 所述钢球(7a)在自身重力作用下 压紧在锥形阀座(7b)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液出口(。
8、21)内安装一扇 形雾化喷头(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标志(22)为凸起三角 形, 或凸起箭头形状, 或凸起球面圆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喷剂专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喷嘴(19)上设有护 套(17)。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473655 U 2 鼻喷剂专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鼻喷剂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鼻部疾病的局部用药, 一般采用正中位喷嘴喷鼻器。 中位喷嘴喷鼻器的喷嘴 多是单孔直向设计, 喷药时药物呈散射状喷洒, 虽然能够借助喷射力将药物。
9、送入鼻腔较远 处, 但对于需要作用在中鼻甲、 中鼻道等鼻腔外侧壁重要结构的患者来说, 喷洒药剂无法侧 向喷洒, 药液的喷洒方向不能控制, 不能对患病部位进行充分的施药, 并且会将药剂喷洒至 鼻中隔和鼻腔内较远处, 喷药效果不佳, 药液的利用率低。 变态反应性鼻炎暨过敏性鼻炎, 急性鼻炎, 慢性鼻炎, 鼻窦炎等都是常见的鼻腔内疾病, 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必须使用激 素类鼻喷剂。 鼻喷剂使用的方法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疗效, 而且对于减少副作用也密 切相关, 如长期喷激素类药物如不注意避开鼻中隔, 有引起鼻中隔黏膜糜烂、 出血、 溃疡甚 至局部穿孔的可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
10、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鼻喷剂专用装置, 它能够提 高鼻腔喷药的药液利用率以及对药液的喷洒方向的控制, 方便患者自行喷施药液, 提高患 者舒适度。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鼻喷剂专用装置, 包括一储液瓶, 所述储液 瓶的瓶口螺纹配合一连接盖, 所述连接盖的盖顶设有中心通孔, 一插入储液瓶内的活塞泵 安装在连接盖上, 所述活塞泵的上端通过固定帽与连接盖的中心通孔固定连接, 活塞泵的 泵室上端与固定帽连接, 泵室下端的进液孔设有进液单向阀, 一吸液管与泵室下端的进液 孔连接, 泵室内设有活塞, 所述活塞套在一空心活塞杆上, 所述活塞与空心活塞杆滑动配 合, 该空心活塞杆的。
11、上端穿出固定帽设有的轴心孔与一按压喷嘴设有的喷液通道相连, 所 述空心活塞杆与固定帽间隙配合, 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设有阀板, 所述阀板的上端面设 有定位芯杆, 定位芯杆的圆周设有至少两条凸棱与空心活塞杆的孔壁卡接固定, 相邻两凸 棱之间的空间为液体通道, 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面阀板上端面之间设有过液间隙, 活塞 上端设有一预紧弹簧, 所述活塞下端面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与阀板上端面形成环形密封, 所述阀板下端设有一用于阀板复位的复位弹簧, 所述按压喷嘴与连接盖间隙配合, 所述按 压喷嘴左右两侧设有延伸出的按压臂, 其中一侧的按压臂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 摸标志, 所述喷液通道的喷液出口位于。
12、按压喷嘴的前端一侧, 与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 标志的按压臂位于同一侧, 所述喷液出口的中轴线与按压喷嘴的中轴线呈45夹角。 0005 所述阀板下端面上设有一固定复位弹簧的导柱。 0006 阀板上端面设有一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横截面形状为锥形, 所述活塞下端面设有 一凸出活塞下底面的活塞环形密封圈与环形槽形状吻合。 0007 所述空心活塞杆中部设有一用于预紧弹簧轴向限位凸缘, 所述凸缘对凸缘上的端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6473655 U 3 盖轴向限位, 所述预紧弹簧套置在空心活塞杆下部, 所述凸缘对凸缘下端的预紧弹簧轴向 限位。 0008 所述泵室的内壁设有阀板轴向限位台阶。 。
13、0009 定位芯杆的圆周设有绕定位芯杆均匀分布的三条纵向凸棱, 所述凸棱与空心活塞 杆的孔壁卡接固定 0010 所述进液单向阀为钢球式单向阀, 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钢球与一锥形阀座, 所述钢 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在锥形阀座上。 0011 所述触摸标志为凸起三角形, 或凸起箭头形状, 或凸起球面圆弧。 0012 所述按压喷嘴上设有护套。 0013 采用上述方案, 所述储液瓶的瓶口螺纹配合一连接盖, 所述连接盖的盖顶设有中 心通孔, 一插入储液瓶内的活塞泵安装在连接盖上, 所述活塞泵的上端通过包括固定帽与 连接盖的中心通孔固定连接, 活塞泵的泵室上端与固定帽连接, 泵室下端的进液孔设有进 液单向阀,。
14、 一吸液管与泵室下端的进液孔连接, 泵室内设有活塞, 所述活塞套在一空心活塞 杆上, 所述活塞与空心活塞杆滑动配合, 该空心活塞杆的上端穿出固定帽设有的轴心孔与 一按压喷嘴设有的喷液通道相连, 所述空心活塞杆与固定帽间隙配合, 所述空心活塞杆的 下端设有阀板, 所述阀板的上端面设有定位芯杆, 定位芯杆的圆周设有至少两条凸棱与空 心活塞杆的孔壁卡接固定, 相邻两凸棱之间的空间为液体通道, 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面 阀板上端面之间设有过液间隙, 活塞上端设有一预紧弹簧, 所述活塞下端面在预紧弹簧的 作用下与阀板上端面形成环形密封, 所述阀板下端设有一用于阀板复位的复位弹簧, 所述 按压喷嘴与连接盖间。
15、隙配合, 所述按压喷嘴左右两侧设有延伸出的按压臂, 其中一侧的按 压臂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 所述喷液通道的喷液出口位于按压喷嘴的前 端一侧, 与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的按压臂位于同一侧, 所述喷液出口的中轴线与 按压喷嘴的中轴线呈45夹角。 所述活塞与空心活塞杆滑动配合, 定位芯杆上部通过凸棱与 空心活塞杆中设置的轴心通孔卡紧连接, 凸棱之间间隙组成了活塞泵上端的出液通道, 空 心活塞杆的下端面与定位芯杆的阀板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活塞泵上端出液通道并与 空心活塞杆中的轴心通孔连通, 活塞泵从储液瓶中将药液泵入泵室, 泵室底部单向阀门打 开, 活塞泵抽液时候, 泵室内压强低。
16、, 所述活塞下端面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与阀板上端面形 成环形密封, 药液进入泵室, 压缩活塞泵时, 泵室底部单向阀门关闭, 泵室内部压强高, 活塞 受压, 克服预紧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 所述活塞下端面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与阀板上端面 形成环形密封打开, 药液从空心活塞杆的下端面与定位芯杆的阀板上端面之间间隙以及空 心活塞杆中的轴心通孔流出。 所述活塞空心杆的上段套有一预紧弹簧, 药液经活塞杆中的 轴心通孔, 进入喷液通道, 最后经过喷液出口喷出, 由于喷液出口设置在按压喷嘴的前端侧 壁, 所述喷液出口的中轴线与按压喷嘴的中轴线呈45夹角, 药液侧向喷射, 可以针对性作 用在中鼻甲、 中鼻道等鼻腔外。
17、侧壁重要结构, 对患病部位进行充分的施药, 药液的利用率提 高, 并且还能喷射到按压喷嘴前端不能到达的鼻腔外侧壁斜上方区域。 而且对于药液较少 喷向的健康部位, 减少了药液对鼻腔的副作用。 活塞的下方设有活塞复位的复位弹簧, 只需 操作人员按压一次, 就能完成操作, 不需要进行单独抽吸操作, 由于药喷液出口口径普遍设 置偏小, 喷液时候, 按压喷嘴处在患者自己的视野盲区, 不能便捷, 准确观察其喷药出口朝 向, 在其中一侧的按压臂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 该喷液出口与设有用于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6473655 U 4 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的按压臂位于按压喷嘴的同一侧,。
18、 喷液时候, 用手触摸到标志, 能够十 分便捷、 准确操作, 对于视力较差的差的患者, 尤其适用。 0014 阀板上端面设有一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横截面形状为锥形, 所述活塞下端面设有 一凸出的的活塞环形密封圈与环形槽形状吻合, 这种结构能够保证所述活塞下端面在预紧 弹簧的作用下与阀板上端面形成横截面为锥形环形密封, 横截面为锥形结构, 能够保证在 较小的预紧弹力下能够实现更高的密封性能。 所述泵室的内壁设有阀板轴轴向限位台阶, 在泵室抽液时候, 活塞下行时候, 能够对阀板进行轴向限位。 0015 所述阀杆上部份柱面设有三条均分柱面的纵向凸棱, 所述凸棱与空心活塞杆轴心 通孔卡紧连接, 三条凸。
19、棱在进行卡紧时候能够自动定心, 并且能够在空心活塞杆的轴心通 孔与阀杆之间留有更大的过液间隙。 0016 所述进液单向阀为钢球式单向阀, 所述单向阀包括一钢球与一锥形阀座, 所述钢 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在锥形阀座上, 这种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0017 所述触摸标志为凸起三角形, 或凸起箭头形状, 或凸起球面圆弧, 人手触摸识别时 候, 触感明显。 0018 所述按压喷嘴上设有护套, 能够防止按压喷嘴在不使用时误操作。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 处放大图; 0022 图3为图1中。
20、空心活塞杆与定位芯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0024 图5为2中处放大图。 0025 附图中, 1为储液瓶, 1a为瓶口, 2为连接盖, 3为环形槽, 4为活塞泵, 4a为活塞, 4b为 阀板, 4c为空心活塞杆, 4d为预紧弹簧, 4e为泵室, 4f为定位芯杆, 5为固定帽, 6为吸液管, 7 为进液单向阀, 7a为钢球, 7b为锥形阀座, 8为轴心通孔, 9为液体通道, 10为导柱, 11为进液 孔, 12为复位弹簧, 13为限位台阶, 14为凸棱, 15为活塞环形密封圈, 16为过液间隙, 17为护 套, 18为凸缘, 19为按压喷嘴, 20为喷液通道, 。
21、21为喷液出口, 22为触摸标志, 23为按压臂, 24 为扇形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照附图, 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7 参见图1至图5, 鼻喷剂专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鼻喷剂专用装置包括一储液瓶1, 所述储液瓶1的瓶口1a螺纹配合一连接盖2, 所述连接盖2外表上设有竖向防滑线条, 能够方 便组装和拆卸, 防止打滑。 所述连接盖2的盖顶设有中心通孔, 一插入储液瓶1内的活塞泵4 安装在连接盖2上, 所述活塞泵4的上端通过固定帽5与连接盖2的中心通孔固定连接, 活塞 泵4的泵室4e上端通过环形卡扣连接与固定帽5连接, 所述泵室4e上端侧壁上设有若干侧向 通气。
22、孔, 能够保证吸液时, 空气能从侧向通气孔进入储液瓶1中, 泵室4e下端的进液孔11设 有进液单向阀7, 所述进液单向阀7为钢球式单向阀, 所述进液单向阀7包括一钢球7a与一锥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6473655 U 5 形阀座7b, 所述钢球7a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在锥形阀座7b上。 所述进液单向阀7为钢球7a 式单向阀, 这种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一吸液管6与泵室4e下端的进液孔11连接, 泵室4e内设 有活塞4a, 所述活塞4a套在一空心活塞杆4c上, 所述活塞4a与空心活塞杆4c滑动配合, 该空 心活塞杆4c的上端穿出固定帽5设有的轴心孔与一按压喷嘴19设有的喷液通道2。
23、0通过圆锥 接头进行连接, 所述空心活塞杆4c与固定帽5间隙配合。 所述空心活塞杆4c中部设有一用于 固定帽5轴向限位凸缘18。 所述预紧弹簧4d套置在空心活塞杆4c下部, 所述凸缘18同时也对 预紧弹簧4d轴向限位。 所述空心活塞杆4c的下端设有阀板4b, 所述泵室4e的内壁设有用于 阀板4b轴向限位的限位块13。 在泵室4e抽液时候, 活塞4a下行时候, 能够对阀板4b进行轴向 限位。 所述阀板4b的上端面设有定位芯杆4f, 定位芯杆4f的圆周设有至少两条凸棱14与空 心活塞杆4c的孔壁卡接固定, 相邻两凸棱14之间的空间为液体通道9, 优选地, 定位芯杆4f 的圆周设有绕定位芯杆4f均匀。
24、分布的三条纵向凸棱14, 所述凸棱14与空心活塞杆4c的孔壁 卡接固定, 三条凸棱14在进行卡紧时候能够自动定心, 并且能够在空心活塞杆4c的轴心通 孔8与定位芯杆4f之间留有更大的液体通道9。 所述空心活塞杆4c的下端面与阀板4b上端面 之间设有过液间隙16。 所述活塞4a下端面在预紧弹簧4d的作用下与阀板4b上端面形成环形 密封。 所述阀板4b下端设有一用于阀板4b复位的复位弹簧12, 所述阀板4b下端面上设有一 用于固定复位弹簧12的导柱10。 所述按压喷嘴19与连接盖2间隙配合, 所述按压喷嘴19左右 两侧设有延伸出的按压臂23。 其中一侧的按压臂23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
25、 22, 所述触摸标志22可为凸起三角形, 或凸起箭头形状, 或凸起球面圆弧, 人手触摸识别时 候, 触感明显。 所述喷液通道20的喷液出口21设置位于按压喷嘴19的前端一侧, 与设有用于 区别方向的触摸标志22的按压臂23位于同一侧, 所述喷液出口21的中轴线与按压喷嘴19的 中轴线呈45夹角。 所述喷液出口21内还可安装一扇形雾化喷头24, 使喷出扇形的药液雾 化, 能够进一步提高药液利用率。 所述按压喷嘴19上设有护套17, 能够防止按压喷嘴19在不 使用时误操作, 同时也能够起到防尘作用。 0028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阀板4b上端面设有一环形槽3, 所述环形槽 3横截。
26、面形状为锥形, 所述活塞4a下端面设有一凸出活塞4a下底面的活塞环形密封圈15与 环形槽3形状吻合, 这种结构能够保证所述活塞4a下端面在预紧弹簧4d的作用下与阀板4b 上端面形成横截面为锥形环形密封, 横截面为锥形结构, 能够保证在较小的预紧弹力下能 够实现更好的密封性能。 0029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鼻部疾病的药液喷洒时, 手指放在按压臂23上, 触摸到按压臂 23上的触摸标志22, 触摸标志22的指向为按压喷嘴19上喷液出口21的朝向, 将按压喷嘴19 伸入鼻腔内部, 将喷液喷口朝向需要喷药的鼻腔外侧壁, 然后按压按压臂23, 药液经活塞泵 4泵入泵室4e, 然后经过喷液通道20, 从喷液出口21经扇形雾化喷头24喷出, 完成一次喷药, 当需多次喷洒时候, 只需要多次按压按压臂23, 即可完成鼻腔内部喷药。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6473655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06473655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06473655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06473655 U 9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06473655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