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用肠胃减压瓶.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8536250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832911.X

申请日:

20170711

公开号:

CN208243825U

公开日:

2018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1/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发明人:

尹双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优先权:

CN20172083291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齐晓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在瓶体上端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第二瓶口的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第二瓶口内容纳有栓塞装置;栓塞装置包括扁平的挡块、连接杆、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挡块形成在连接杆的上端,堵头形成在连接杆的下端;挡块位于第二瓶口内;堵头位于第二瓶口下侧;第二瓶口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在凸沿与挡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推动挡块,使得堵头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的下端进行封闭;当挡块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弹簧被压缩,堵头向下移动,第二瓶口被打开,瓶体内的空气可被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抽出,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瓶体,瓶体上端形成有圆筒形的第一瓶口,第一瓶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帽,第一盖帽上设置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端部为与鼻饲管进行连接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体上端进一步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第二瓶口的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第二瓶口内容纳有栓塞装置;栓塞装置包括扁平的挡块、连接杆、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挡块形成在连接杆的上端,堵头形成在连接杆的下端;挡块位于第二瓶口内;堵头位于第二瓶口下侧;挡块的长度大于乳头的内径,挡块的厚度小于乳头的内径;第二瓶口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在凸沿与挡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推动挡块,使得堵头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的下端进行封闭;当挡块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弹簧被压缩,堵头向下移动,第二瓶口被打开,瓶体内的空气可被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抽出,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分别位于瓶体上端的左右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口位于瓶体上端的中间位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些病人胃内胀气、胃内有积食时常常会进行胃肠减压,对于带胃管的病人,胃肠减压就是在胃管的末端接一个胃肠减压瓶,利用胃肠减压瓶的负压作用将积聚于胃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来,从而缓解症状。

胃肠减压瓶是密闭的,通过拧开瓶盖后挤压瓶体然后再盖上瓶盖,由此瓶体回复到原状时,就会在瓶体内产生负压。但是,当瓶内吸出的液体或气体逐渐增多时,瓶内的负压也逐渐减小,负压吸引作用就会降低;为了增加负压效果,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其通过专用的通道即可减小瓶内的压力,产生负压,无需反复打开与鼻饲管连接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瓶体,瓶体上端形成有圆筒形的第一瓶口,第一瓶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帽,第一盖帽上设置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端部为与鼻饲管进行连接的连接头;

在所述瓶体上端进一步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第二瓶口的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第二瓶口内容纳有栓塞装置;

栓塞装置包括扁平的挡块、连接杆、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挡块形成在连接杆的上端,堵头形成在连接杆的下端;挡块位于第二瓶口内;堵头位于第二瓶口下侧;挡块的长度大于乳头的内径,挡块的厚度小于乳头的内径;

第二瓶口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在凸沿与挡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推动挡块,使得堵头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的下端进行封闭;当挡块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弹簧被压缩,堵头向下移动,第二瓶口被打开,瓶体内的空气可被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抽出,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分别位于瓶体上端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瓶口位于瓶体上端的中间位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需要产生负压时仅需将注射器插入第二瓶口进行抽吸即可。拔出注射器后第二瓶口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栓塞装置被压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去除栓塞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栓塞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栓塞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第二瓶口的俯视图;

图7为现有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瓶体10,瓶体10上端形成有圆筒形的第一瓶口,第一瓶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帽,第一盖帽上设置有连接软管40,连接软管40的端部为与鼻饲管进行连接的连接头;

在瓶体上端进一步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20,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第二瓶口20的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第二瓶口20内容纳有栓塞装置30。

栓塞装置30包括扁平的挡块31、连接杆32、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33;挡块31形成在连接杆32的上端,堵头33形成在连接杆32的下端;挡块31位于第二瓶口20内;堵头33位于第二瓶口20下侧;挡块31的长度大于乳头的内径,挡块31的厚度小于乳头的内径。

第二瓶口20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23,在凸沿23与挡块31之间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推动挡块31,使得堵头33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20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20的下端进行封闭;当挡块31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弹簧34被压缩,堵头33向下移动,第二瓶口20被打开,瓶体内的空气可被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20抽出,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20可以是分别位于瓶体10上端的左右两端。

也可以是第一瓶口位于瓶体10上端的中间位置。

使用时,在备用状态,如图1所示,堵头33封闭第二瓶口20的下端。需要增加负压时,注射器的乳头自第二瓶口20的上端21插入于第二瓶口20的中部22,乳头前端抵靠在挡块31上并将挡块31向下压,这里需要说明,挡块31由于厚度较小,不会堵上乳头上的孔。弹簧34被压缩,堵头33向下移动,第二瓶口20被打开,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就可以抽吸瓶体中的空气,增加负压。

第二瓶口上也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瓶盖。

鼻饲用肠胃减压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鼻饲用肠胃减压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鼻饲用肠胃减压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饲用肠胃减压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饲用肠胃减压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32911.X (22)申请日 2017.07.1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72)发明人 尹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440 代理人 齐晓静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57)摘要 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在瓶体上端包括圆 筒形的第二瓶口, 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 第二 瓶口的内径等于注射。

2、器的乳头的外径, 使得乳头 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 第二瓶口内容纳有栓塞装 置; 栓塞装置包括扁平的挡块、 连接杆、 硅胶制成 的圆锥台状堵头; 挡块形成在连接杆的上端, 堵 头形成在连接杆的下端; 挡块位于第二瓶口内; 堵头位于第二瓶口下侧; 第二瓶口底端进一步包 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 在凸沿与挡块之间设置 有弹簧; 弹簧推动挡块, 使得堵头的上端进入第 二瓶口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的下端进行封闭; 当 挡块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 弹簧被压缩, 堵头 向下移动, 第二瓶口被打开, 瓶体内的空气可被 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抽出, 以增加瓶体内的负 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

3、8243825 U 2018.12.18 CN 208243825 U 1.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瓶体, 瓶体上端形成有圆筒形的第一 瓶口, 第一瓶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帽, 第一盖帽上设置有连接软管, 连接软管的端部 为与鼻饲管进行连接的连接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瓶体上端进一步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 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 第二瓶口的 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 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 第二瓶口内容纳有栓塞装 置; 栓塞装置包括扁平的挡块、 连接杆、 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 挡块形成在连接杆的上 端, 堵头形成在连接杆的下端; 挡块位于第二瓶口内; 堵头位。

4、于第二瓶口下侧; 挡块的长度 大于乳头的内径, 挡块的厚度小于乳头的内径; 第二瓶口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 在凸沿与挡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弹簧 推动挡块, 使得堵头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的下端进行封闭; 当挡块被 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 弹簧被压缩, 堵头向下移动, 第二瓶口被打开, 瓶体内的空气可被注 射器经由第二瓶口抽出, 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分别 位于瓶体上端的左右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瓶口位于瓶体上端的 中间位置。 权利要求书 1/1。

5、 页 2 CN 208243825 U 2 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有些病人胃内胀气、 胃内有积食时常常会进行胃肠减压, 对于带胃管的病 人, 胃肠减压就是在胃管的末端接一个胃肠减压瓶, 利用胃肠减压瓶的负压作用将积聚于 胃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来, 从而缓解症状。 0003 胃肠减压瓶是密闭的, 通过拧开瓶盖后挤压瓶体然后再盖上瓶盖, 由此瓶体回复 到原状时, 就会在瓶体内产生负压。 但是, 当瓶内吸出的液体或气体逐渐增多时, 瓶内的负 压也逐渐减小, 负压吸引作用就会降低; 为了增加负压效果,。

6、 需要重复上述步骤, 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其通过专用的通道 即可减小瓶内的压力, 产生负压, 无需反复打开与鼻饲管连接的瓶盖。 0005 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瓶体, 瓶体上端形成有圆 筒形的第一瓶口, 第一瓶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帽, 第一盖帽上设置有连接软管, 连接 软管的端部为与鼻饲管进行连接的连接头; 0006 在所述瓶体上端进一步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 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 第二瓶 口的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 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 第二瓶口内容纳有栓 塞装置; 00。

7、07 栓塞装置包括扁平的挡块、 连接杆、 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 挡块形成在连接杆 的上端, 堵头形成在连接杆的下端; 挡块位于第二瓶口内; 堵头位于第二瓶口下侧; 挡块的 长度大于乳头的内径, 挡块的厚度小于乳头的内径; 0008 第二瓶口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 在凸沿与挡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弹簧推动挡块, 使得堵头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的下端进行封闭; 当挡 块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 弹簧被压缩, 堵头向下移动, 第二瓶口被打开, 瓶体内的空气可 被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抽出, 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0009 优选地, 所述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分别位于瓶体上端的左右两。

8、端。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一瓶口位于瓶体上端的中间位置。 0011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需要产生负压时仅需将注射器插入第二瓶 口进行抽吸即可。 拔出注射器后第二瓶口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中栓塞装置被压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4 图3为图1去除栓塞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8243825 U 3 0015 图4为栓塞装置的主视图; 0016 图5为栓塞装置的俯视图; 0017 图6为第二瓶口的俯视图; 0018 图7为现有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

9、方式 0019 下面,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进行详细说明。 0020 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用肠胃减压瓶, 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瓶体10, 瓶体10上端形成 有圆筒形的第一瓶口, 第一瓶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帽, 第一盖帽上设置有连接软管 40, 连接软管40的端部为与鼻饲管进行连接的连接头; 0021 在瓶体上端进一步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瓶口20, 用于插入注射器的乳头; 第二瓶口 20的内径等于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径, 使得乳头插入其中时形成气密; 第二瓶口20内容纳有 栓塞装置30。 0022 栓塞装置30包括扁平的挡块31、 连接杆32、 硅胶制成的圆锥台状堵头33; 挡块31形 。

10、成在连接杆32的上端, 堵头33形成在连接杆32的下端; 挡块31位于第二瓶口20内; 堵头33位 于第二瓶口20下侧; 挡块31的长度大于乳头的内径, 挡块31的厚度小于乳头的内径。 0023 第二瓶口20底端进一步包括向其中心延伸的凸沿23, 在凸沿23与挡块31之间设置 有弹簧34; 弹簧34推动挡块31, 使得堵头33的上端进入第二瓶口20的下端并对第二瓶口20 的下端进行封闭; 当挡块31被注射器的乳头压下时, 弹簧34被压缩, 堵头33向下移动, 第二 瓶口20被打开, 瓶体内的空气可被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20抽出, 以增加瓶体内的负压。 0024 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20可以是分别位。

11、于瓶体10上端的左右两端。 0025 也可以是第一瓶口位于瓶体10上端的中间位置。 0026 使用时, 在备用状态, 如图1所示, 堵头33封闭第二瓶口20的下端。 需要增加负压 时, 注射器的乳头自第二瓶口20的上端21插入于第二瓶口20的中部22, 乳头前端抵靠在挡 块31上并将挡块31向下压, 这里需要说明, 挡块31由于厚度较小, 不会堵上乳头上的孔。 弹 簧34被压缩, 堵头33向下移动, 第二瓶口20被打开, 注射器经由第二瓶口就可以抽吸瓶体中 的空气, 增加负压。 0027 第二瓶口上也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瓶盖。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8243825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5 CN 208243825 U 5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6 CN 208243825 U 6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7 CN 20824382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