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3533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0032.6

申请日:

20121031

公开号:

CN103785087A

公开日:

201405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0,A61N1/44,A61L9/22,H01T23/00

主分类号:

A61M16/00,A61N1/44,A61L9/22,H01T23/00

申请人:

新一点灵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俊雄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埔心乡瓦南村中山路311号

优先权:

CN20121043003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威;郭迎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负离子装置,其包括有一负离子产生器、一吸纳结构及一气体供给瓶,该负离子产生器前端具有一负离子产生部,该吸纳结构设置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该吸纳结构具有一通道,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容置部,该负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道,其末端在容置部内,该气体供给瓶具有一瓶体、一供气部、一气管及一套件,该瓶体上设该供气部,切换阀设置于该供气部内,所述的供气部向外连接该气管,该气管延伸设置该套件,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及套件可同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其他气体,并同时吸入负离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负离子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及一吸纳结构,该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体、一导线、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设置有一吸纳结构,该吸纳结构具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该负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道,其末端在该容置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装置,其中该负离子产生部末端与该容置部开口端的边缘具有一距离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装置,其中该负离子产生部与该通道间具有使空气流通的间隙,令空气可在其空隙间流通。 4.一种负离子装置,其包括有:一负离子产生器,该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体、一导线、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组成;一吸纳结构,其设置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该吸纳结构具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该负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道,其末端在该容置部内;一气体供给瓶,具有一瓶体、一供气部、一气管及一套件,该瓶体上设该供气部,切换阀设置于该供气部内,所述的供气部向外连接该气管,该气管延伸设置有一套件,该套件内部具有的通管连接该气管;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及套件可提供用户同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其他气体,并同时吸入负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装置,其中该套件设置在该吸纳结构的一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离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提供人体吸纳的负离子装 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观念的进步,现代人对于自身身体的保护观念越来越高,尤其 是工业社会的居住环境长期处于相对高污染中,这些污染很可能无形间造成 身体年老后疾病缠身、病痛不断,特别是当今城市的空气污染,使得环境中 充斥的碳排放产生过多的正离子,而人体在吸收过多的正离子时,则容易使 人体产生过多的氧化基,导致癌症或者其他疾病产生的机率升高,一直是现 代人身体健康的隐忧。

现今的研究可知,空气中所含的负离子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将对人体健 康有帮助,且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能力,甚至对疾病将有治疗作用, 而负离子与病菌结合后,也会使病菌产生结构改变破坏致病菌死亡,负离子 还有净化空气的功能,消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使其沉淀,而达到改善空气 污染的目的,并且负离子对人体还有直接的功效,如活化细胞、增加抵抗力 等。

也因为负离子对人体健康相当有益,并且可改善空气及生活环境的质量, 因此市面上充斥着许多与负离子相关的电器产品,如:空气清净机、吹风机、 冷气机等,均是看上负离子的优点及对环境与人体的益处,而希望在原本电 子产品的功能上添加入负离子所具有的功效,进而达到杀菌、净化空气、增 进人体健康等目的;但这些产品主要是将所产生的负离子散溢于环境的空气 中,理论上虽可达到净化空气及杀菌的功效,但其负离子产生后稀释于空气 中后浓度大大的降低,所产生的效应实在非常有限,对人体健康的帮助有时 甚至没有,因此如何使人体更有效的吸收负离子是当前负离子产品的重要课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负离子装置,该负离子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及一吸纳 结构,该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体、一导线、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 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设置有一吸纳结构,该吸纳结构具 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 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该负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道,其末端在该容置部内。

本发明另一特征为该负离子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该负离子产生器 由一本体、一导线、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组成;一吸纳结构,其 设置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该吸纳结构具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 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该负离子产 生端定位于该通道,其末端在于该容置部内;一气体供给瓶,具有一瓶体、 一供气部、一气管及一套件,该瓶体上设该供气部,该切换阀设置于该供气 部内,所述的供气部向外连接该气管,该气管延伸设置有一套件,该套件内 部具有的通管连接该气管。

本发明的负离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户直接获得浓度较高的负离 子,达到更佳的吸收效果。用户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及套件可让使用者同 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其他气体,并同时吸入负离子,达到更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向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负离子产生器    11本体

12电源供应端      13导线

131负离子产生部

20吸纳结构        21通道

22容置部

30电源

40套件            41气管

42通管

50气体供给瓶    51瓶体

52供气部        53切换阀

H气体           L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与图2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本发明为一种负离子装置, 其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10及一吸纳结构20,该负离子产生器10由一本体11、 一导线13、一负离子产生部131及一电源供应端12所组成,其中该本体11 内部具有电能转换构件,其连接电源供应端12,通过电源供应端12导入电 源后,通过本体11内的电能转换构件产生适当量的静电放电,再通过该本体 11延伸向外电性连接的导线13传导到该负离子产生部131后,通过负离子 产生部131放电与空气产生作用产生负离子,由于负离子产生器10属公知的 技术,因此不再在原理上多加赘述,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负离子产生部131 外设置有一吸纳结构20,该吸纳结构20中间具有一内径大于导线13外径的 通道21,该吸纳结构20在该通道21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21内径的 容置部22,该负离子产生部131在组装后定位于该通道21后,其负离子产 生部131的末端略凸出于该通道21外并位于容置部22的内径位置内,并使 得该负离子产生部131的末端与该容置部22开口端的边缘具有一距离L,其 中该负离子产生部131与该通道21间具有使空气流通的间隙令空气可在其空 隙间流通。

使用时,使用者将该负离子产生器10的电源供应端12与电源30连接以 提供给电力使该本体11内的电能转换构件产生动作,该负离子产生部131 开始产生负离子,用户将该吸纳结构20的容置部22一端置于鼻孔内或附近, 该吸纳结构20的容置部22一端外围形体大小及形体恰可供定位于鼻孔内, 使用者在呼吸时,即可直接自该吸纳结构20的通道21吸入空气,同时带动 容置部22的负离子流动进入人体内呼吸,此时负离子产生部131所制造的负 离子混和吸入空气形成浓度较高的比例,通过使用者正常呼吸进入肺部吸收, 其中所述的容置部22开口端的边缘与负离子产生部131末端所形成的距离L 主要为安全性考虑,鼻孔可避免碰触到负离子产生部131末端又可有效率的 吸收负离子,通过本发明的负离子装置可使用户直接获得浓度较高的负离子, 达到更佳的吸收效果。

请再参考图3与图4所示的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应用示意图,本发明 还可进一步应用于气体供给瓶50上,该气体供给瓶50为可提供氢气或氧气 等气体的装置,该气体供给瓶50主要具有一瓶体51,该瓶体51上设有一供 气部52,供气部52上设置有切换阀53,通过设置于该供气部52内的管道上 的切换阀53产生启闭的动作以开启或关闭瓶体51内的气体流出,所述的供 气部52内的管道向外连接一气管41,供气部52外一侧连接前述的负离子产 生器10,向外延伸的气管41再与所述的导线13延伸至该吸纳结构20位置 后,该气管41于该吸纳结构20位置一侧设置有一套件40,该套件40内部 具有的通管42连接该气管41。

再请参照图5,该套件40也可套设置在鼻孔内,使气体H(在本实施例 中该气体为氢气)自瓶体51内流出,该套件40合并吸纳结构20同时置入 两处鼻孔位置后,一方面使用可以自吸纳结构20的容置部22吸收负离子产 生部131产生的负离子,而另一端也可自套件40的通管42处吸收特定气体, 用户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20及套件40可让使用者同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 其他气体,并同时吸入负离子,达到更佳的功效。

负离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负离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负离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负离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离子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50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CN 103785087 A (21)申请号 201210430032.6 (22)申请日 2012.10.31 A61M 16/00(2006.01) A61N 1/44(2006.01) A61L 9/22(2006.01) H01T 23/00(2006.01) (71)申请人 新一点灵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埔心乡瓦南村中山路 号 (72)发明人 张俊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黄威 郭迎侠 (54) 发明名称 负离子装置 (5。

2、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负离子装置, 其包括有一负离 子产生器、 一吸纳结构及一气体供给瓶, 该负离子 产生器前端具有一负离子产生部, 该吸纳结构设 置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 该吸纳结构具有一通道, 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容置部, 该负 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道, 其末端在容置部内, 该 气体供给瓶具有一瓶体、 一供气部、 一气管及一套 件, 该瓶体上设该供气部, 切换阀设置于该供气部 内, 所述的供气部向外连接该气管, 该气管延伸设 置该套件, 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及套件可同时 吸纳有用的氢气或其他气体, 并同时吸入负离子。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

3、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5087 A CN 103785087 A 1/1 页 2 1. 一种负离子装置, 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及一吸纳结构, 该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体、 一 导线、 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 : 该负离子产生部外设置有一吸 纳结构, 该吸纳结构具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 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 一内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 该负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道, 其末端在该容置部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负离子装置, 其中该。

4、负离子产生部末端与该容置部开口端的 边缘具有一距离 L。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负离子装置, 其中该负离子产生部与该通道间具有使空气流 通的间隙, 令空气可在其空隙间流通。 4. 一种负离子装置, 其包括有 : 一负离子产生器, 该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体、 一导线、 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 组成 ; 一吸纳结构, 其设置于该负离子产生部外, 该吸纳结构具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 通道, 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 该负离子产生部定 位于该通道, 其末端在该容置部内 ; 一气体供给瓶, 具有一瓶体、 一供气部、 一气管及一套件, 该瓶体上设该供气部, 切。

5、换阀 设置于该供气部内, 所述的供气部向外连接该气管, 该气管延伸设置有一套件, 该套件内部 具有的通管连接该气管 ; 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及套件可提供用户同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 其他气体, 并同时吸入负离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负离子装置, 其中该套件设置在该吸纳结构的一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85087 A 2 1/3 页 3 负离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离子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提供人体吸纳的负离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医学观念的进步, 现代人对于自身身体的保护观念越来越高, 尤其是工业社 会的居住环境长期处于相对高污染中, 这些污。

6、染很可能无形间造成身体年老后疾病缠身、 病痛不断, 特别是当今城市的空气污染, 使得环境中充斥的碳排放产生过多的正离子, 而人 体在吸收过多的正离子时, 则容易使人体产生过多的氧化基, 导致癌症或者其他疾病产生 的机率升高, 一直是现代人身体健康的隐忧。 0003 现今的研究可知, 空气中所含的负离子浓度达到一定量时, 将对人体健康有帮助, 且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能力, 甚至对疾病将有治疗作用, 而负离子与病菌结合后, 也 会使病菌产生结构改变破坏致病菌死亡, 负离子还有净化空气的功能, 消除空气中的悬浮 颗粒, 使其沉淀, 而达到改善空气污染的目的, 并且负离子对人体还有直接的功效, 如。

7、活化 细胞、 增加抵抗力等。 0004 也因为负离子对人体健康相当有益, 并且可改善空气及生活环境的质量, 因此市 面上充斥着许多与负离子相关的电器产品, 如 : 空气清净机、 吹风机、 冷气机等, 均是看上负 离子的优点及对环境与人体的益处, 而希望在原本电子产品的功能上添加入负离子所具有 的功效, 进而达到杀菌、 净化空气、 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 ; 但这些产品主要是将所产生的负 离子散溢于环境的空气中, 理论上虽可达到净化空气及杀菌的功效, 但其负离子产生后稀 释于空气中后浓度大大的降低, 所产生的效应实在非常有限, 对人体健康的帮助有时甚至 没有, 因此如何使人体更有效的吸收负离子是当前。

8、负离子产品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一种负离子装置, 该负离子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及一吸纳结构, 该 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体、 一导线、 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 : 该 负离子产生部外设置有一吸纳结构, 该吸纳结构具有一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 该吸 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 该负离子产生部定位于该通 道, 其末端在该容置部内。 0006 本发明另一特征为该负离子装置包括一负离子产生器, 该负离子产生器由一本 体、 一导线、 一负离子产生部及一电源供应端组成 ; 一吸纳结构, 其设置于该负离子产生部 外, 该吸纳结构具有一。

9、内径大于该导线外径的通道, 该吸纳结构于该通道的一端开设一内 径大于通道内径的容置部, 该负离子产生端定位于该通道, 其末端在于该容置部内 ; 一气体 供给瓶, 具有一瓶体、 一供气部、 一气管及一套件, 该瓶体上设该供气部, 该切换阀设置于该 供气部内, 所述的供气部向外连接该气管, 该气管延伸设置有一套件, 该套件内部具有的通 管连接该气管。 0007 本发明的负离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 使用户直接获得浓度较高的负离子, 达到 说 明 书 CN 103785087 A 3 2/3 页 4 更佳的吸收效果。 用户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及套件可让使用者同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其 他气体, 并同时吸。

10、入负离子, 达到更佳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 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09 图 2 : 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10 图 3 : 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11 图 4 : 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向组装示意图。 0012 图 5 : 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13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 0014 10 负离子产生器 11 本体 0015 12 电源供应端 13 导线 0016 131 负离子产生部 0017 20 吸纳结构 21 通道 0018 22 容置部 0019 30 电源 0020 40 套件 4。

11、1 气管 0021 42 通管 0022 50 气体供给瓶 51 瓶体 0023 52 供气部 53 切换阀 0024 H 气体 L 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请参照图1与图2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 本发明为一种负离子装置, 其包括一负 离子产生器 10 及一吸纳结构 20, 该负离子产生器 10 由一本体 11、 一导线 13、 一负离子产 生部 131 及一电源供应端 12 所组成, 其中该本体 11 内部具有电能转换构件, 其连接电源供 应端 12, 通过电源供应端 12 导入电源后, 通过本体 11 内的电能转换构件产生适当量的静 电放电, 再通过该本体 11 延伸向外电性连接的导。

12、线 13 传导到该负离子产生部 131 后, 通过 负离子产生部 131 放电与空气产生作用产生负离子, 由于负离子产生器 10 属公知的技术, 因此不再在原理上多加赘述, 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负离子产生部 131 外设置有一吸纳结 构 20, 该吸纳结构 20 中间具有一内径大于导线 13 外径的通道 21, 该吸纳结构 20 在该通道 21 的一端开设一内径大于通道 21 内径的容置部 22, 该负离子产生部 131 在组装后定位于 该通道 21 后, 其负离子产生部 131 的末端略凸出于该通道 21 外并位于容置部 22 的内径位 置内, 并使得该负离子产生部131的末端与该容置部22。

13、开口端的边缘具有一距离L, 其中该 负离子产生部 131 与该通道 21 间具有使空气流通的间隙令空气可在其空隙间流通。 0026 使用时, 使用者将该负离子产生器 10 的电源供应端 12 与电源 30 连接以提供给电 力使该本体 11 内的电能转换构件产生动作, 该负离子产生部 131 开始产生负离子, 用户将 该吸纳结构 20 的容置部 22 一端置于鼻孔内或附近, 该吸纳结构 20 的容置部 22 一端外围 形体大小及形体恰可供定位于鼻孔内, 使用者在呼吸时, 即可直接自该吸纳结构 20 的通道 说 明 书 CN 103785087 A 4 3/3 页 5 21 吸入空气, 同时带动容。

14、置部 22 的负离子流动进入人体内呼吸, 此时负离子产生部 131 所 制造的负离子混和吸入空气形成浓度较高的比例, 通过使用者正常呼吸进入肺部吸收, 其 中所述的容置部 22 开口端的边缘与负离子产生部 131 末端所形成的距离 L 主要为安全性 考虑, 鼻孔可避免碰触到负离子产生部 131 末端又可有效率的吸收负离子, 通过本发明的 负离子装置可使用户直接获得浓度较高的负离子, 达到更佳的吸收效果。 0027 请再参考图 3 与图 4 所示的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本发明还可进一 步应用于气体供给瓶50上, 该气体供给瓶50为可提供氢气或氧气等气体的装置, 该气体供 给瓶 50 。

15、主要具有一瓶体 51, 该瓶体 51 上设有一供气部 52, 供气部 52 上设置有切换阀 53, 通过设置于该供气部 52 内的管道上的切换阀 53 产生启闭的动作以开启或关闭瓶体 51 内 的气体流出, 所述的供气部52内的管道向外连接一气管41, 供气部52外一侧连接前述的负 离子产生器 10, 向外延伸的气管 41 再与所述的导线 13 延伸至该吸纳结构 20 位置后, 该气 管 41 于该吸纳结构 20 位置一侧设置有一套件 40, 该套件 40 内部具有的通管 42 连接该气 管 41。 0028 再请参照图 5, 该套件 40 也可套设置在鼻孔内, 使气体 H(在本实施例中该气体。

16、为 氢气) 自瓶体 51 内流出, 该套件 40 合并吸纳结构 20 同时置入两处鼻孔位置后, 一方面使用 可以自吸纳结构 20 的容置部 22 吸收负离子产生部 131 产生的负离子, 而另一端也可自套 件 40 的通管 42 处吸收特定气体, 用户同时合并使用吸纳结构 20 及套件 40 可让使用者同 时吸纳有用的氢气或其他气体, 并同时吸入负离子, 达到更佳的功效。 说 明 书 CN 103785087 A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85087 A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85087 A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85087 A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85087 A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85087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