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53433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6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304779.7

申请日:

20130530

公开号:

CN203507185U

公开日:

201404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A61M1/04,A61B19/02

主分类号:

A61M1/00,A61M1/04,A61B19/02

申请人:

乔坤

发明人:

乔坤,曾绮桥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东门北路1017号外科楼1029

优先权:

CN201320304779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玛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扩张器、胸管导引器和胸管,其中,扩张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空心或实心管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弧度,扩张器由底端至顶端逐渐变细,胸管为具有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包括前端的弧形段和弧形段之后的平直段,胸管的顶端呈近圆锥形,胸管导引器具有推进杆,胸管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走形一致的末端闭合的槽,推进杆可插入槽内,推动胸管前行,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所述的装置和手术包使用方便安全、操作快捷准确,减少对肌肉及其它组织的损伤,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扩张器、胸管导引器和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具有弧度,扩张器由底端至顶端逐渐变细,胸管为具有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包括前端的弧形段和弧形段之后的平直段,胸管的顶端呈圆锥形,胸管导引器具有推进杆,胸管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走形一致的末端闭合的槽,推进杆可插入槽内,推动胸管前行,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中空柱状的供胸管穿过的固定柱,底盘上开有数个用于固定底盘的固定孔,固定柱向一侧弯曲,一侧的弧线长于另一侧的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柱上的用于夹持胸管的固定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为弹性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为实心或空心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顶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的顶端为平台面,扩张器背侧弧线长于内侧弧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管前端侧壁上开有若干引流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管的侧壁有一条不透x线的金属丝。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手术包,所述手术包还包括穿刺针、手术刀、缝针、消毒刷、消毒海绵、纱布、注射器、针头、洞单和无菌手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套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及手术包,具体来说,是一 套包括扩张器、胸管导引器、胸管等主要器械在内的装置及手术包,属于医疗 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 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 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 合;并且还能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临床上常规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是局部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单,在穿刺引 流点切开皮肤,作一切口,插入止血钳逐层分离肌肉组织,沿肋骨上缘分入胸 腔,使用止血钳夹持带侧孔的引流管经切口插入,缝合切口,经皮肤缝线固定 引流管,防止引流管从胸膜腔内滑出,引流管外接水封瓶或袋闭式引流装置, 达到治疗目的后,剪去固定引流管的缝线,拔出引流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胸 腔闭式引流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1、需要用血管钳反复钝性分离肌肉,造成 患者痛苦,同时也容易损伤肋间血管,造成大出血;2、扩张器、导引管和胸管 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造成进针困难,对肋间肌及胸部其它组织的损伤较大;3、 所使用的器械较为零散,缺乏统一有效的装置,使用不方便,耽误时间,有时 候甚至会造成耽误抢救和治疗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临床上缺乏使用方便安全、操作快捷准确的胸腔 闭式引流专用手术装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扩张器、胸管导引 器和胸管,其中,扩张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弧度,扩张 器由底端至顶端逐渐变细,胸管为具有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包括前端的弧形 段和弧形段之后的平直段,胸管的顶端呈近圆锥形,胸管导引器具有推进杆, 胸管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走形一致的末端闭合的槽,推进杆可插入槽内, 推动胸管前行,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底盘 和设置在底盘上的中空柱状的供胸管穿过的固定柱,底盘上开有数个用于固定 底盘的固定孔,固定柱向一侧弯曲,一侧的弧线长于另一侧的弧线。这样的设 计便于胸管的弯曲和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柱上的用 于夹持胸管的固定夹。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为弹性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器为实心或空心管状结构,当为实心结构时,可直接 用于扩张肋间肌肉和其它组织,当为空心结构时,则可用细导丝先行扩张,然 后将细导丝插入空心的扩张器,利用扩张器再行扩张。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器顶端的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扩 张器更好地伸入和进入肋间,以往的扩张器顶端呈圆形,在扩张肋间肌的时候 存在着行进困难、较易损伤肌肉和组织的缺点。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器的顶端为平台面,扩张器背侧弧线长于内侧弧线, 这样的设计便于扩张器伸入肋间肌,同时又避免传统的扩张器顶端过于尖锐容 易损伤组织。

进一步的,所述胸管前端侧壁上开有若干引流孔,引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胸管的侧壁有一条不透x线的金属丝,便于术后胸片检查 时了解胸管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上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手术包,所 述手术包还包括穿刺针、手术刀、缝针、消毒刷、消毒海绵、纱布、注射器、 针头、洞单和无菌手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手术包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局麻后,在穿刺点所在肋间的下方约1.5cm处进针(弯头),经1.5cm皮下隧道 沿下一肋上缘进入肋间,入胸腔;经穿刺针孔置入细导丝(如果是实心扩张器, 则无需使用细导丝),换用中空的弯头扩张器扩张隧道后退出导丝及扩张器;将 胸管导引器置入胸管后,在导引器帮助下沿隧道置入胸管至合适深度,退出导 引器,胸管接胸瓶,缝合固定胸管,伤口覆盖敷料,术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包具有以下优点:

1、传统操作需要用血管钳反复钝性分离肌肉,患者十分痛苦,也容易 损伤肋间血管,造成大出血,该装置利用导丝、扩张器、导引器, 轻松建立可靠隧道,因为是弯头器械,不易损伤肋间上方的血管和 神经,发生大出血、顽固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2、一次性手术包,方便门、急诊、住院病房保管使用,提高抢救患者 的成功率;

3、简单易学,经简单培训后,全科医生、普通内科医生均可以像经皮 气管切开一样轻松掌握,而非依赖外科专科医生;

4、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胸管放置后容易发生伤口感染、渗漏,缝线 脱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胸管经皮下隧道置管,可以更好隔 绝胸腔、避免感染、渗漏;

5、固定片代替直接缝线固定胸管,可以减轻疼痛,降低缝线切割皮肤, 胸管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胸管导引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D’线的剖视图;

其中,1为扩张器、10为平台面、11为中孔、2为胸管、21为弧形段、210为 槽、22为平直段、3为胸管导引器、30为手柄、4为固定件、41为底盘、42固 定柱、43为固定夹、410为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手 术包进行非限制性的描述,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扩张器、胸管导引器和胸管, 如图1所示,扩张器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实心管,具有一定的弧度,扩张器1 由底端至顶端逐渐变细,如图2,扩张器1的顶端为平台面10,扩张器10背侧 弧线长于内侧弧线,这样的设计便于扩张器伸入肋间肌,如图3所示,扩张器1 顶端的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扩张器1更好地伸入和进入肋 间;如图4-6为本实用新型扩张器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扩张器为中 空管状结构,具有中孔11,使用时先用细导丝进行扩张,然后穿过扩张器1进 一步扩张。

如图7所示,胸管2为具有一定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包括前端的弧形段 21和弧形段21之后的平直段22,胸管2的顶端呈近圆锥形,便于进入肋间肌 肉和组织;如图8和9所示,胸管导引器3具有一推进杆,胸管2的背侧近顶 端开有与胸管导引器走形一致的末端闭合的槽210,推进杆可插入槽210内,推 动胸管2前行,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30;如图10-11所示,所述的胸腔闭式 引流装置还包括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包括底盘41和设置在底盘41上的中空 柱状的供胸管2穿过的固定柱42,底盘41上开有数个用于固定底盘41的固定 孔410,固定柱42向一侧弯曲,一侧的弧线长于另一侧的弧线,这样的设计便 于胸管的弯曲和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柱42上的用于夹 持胸管2的固定夹43,例如包括弹性卡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的手术包,还包括穿刺针、手术 刀、缝针、消毒刷、消毒海绵、纱布、注射器、针头、洞单和无菌手套,为一 次性套件,使用方便,便于门诊、急诊和住院病房使用,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 率。

所述扩张器不仅适用于胸腔穿刺置管,同样适用于经皮气管切开、经皮腹 腔置管等经皮操作。

应当明确的是,上述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所述装置和手术包的限制,事实 上,凡以相同或近似的原理对所述装置和手术包的改进,包括相应元件的增减, 功能上的等同替换,以及对产品形状、尺寸和所用材质的改进,都在本实用新 型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0718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02 CN 203507185 U (21)申请号 201320304779.7 (22)申请日 2013.05.30 A61M 1/00(2006.01) A61M 1/04(2006.01) A61B 1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乔坤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东门北路 1017 号外科楼 1029 (72)发明人 乔坤 曾绮桥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8 代理人 任玛俐 (54) 实用新型名称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 (57) 摘要 本实用。

2、新型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 术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扩张器、 胸管导引 器和胸管, 其中, 扩张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空心或 实心管状结构, 具有一定的弧度, 扩张器由底端至 顶端逐渐变细, 胸管为具有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 包括前端的弧形段和弧形段之后的平直段, 胸管 的顶端呈近圆锥形, 胸管导引器具有推进杆, 胸管 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走形一致的末端闭合的 槽, 推进杆可插入槽内, 推动胸管前行, 推进杆的 末端设有手柄。所述的装置和手术包使用方便安 全、 操作快捷准确, 减少对肌肉及其它组织的损 伤, 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

3、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07185 U CN 203507185 U 1/1 页 2 1.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包括扩张器、 胸管导引器和胸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扩张器 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 具有弧度, 扩张器由底端至顶端逐渐变细, 胸管为具有弹性的 中空管状结构, 包括前端的弧形段和弧形段之后的平直段, 胸管的顶端呈圆锥形, 胸管导引 器具有推进杆, 胸管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走形一致的末端闭合的槽, 推进杆可插。

4、入槽 内, 推动胸管前行, 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中空柱状的供胸管穿过的固定柱, 底盘上开有数个用于固定底盘的固定孔, 固定柱向一侧弯曲, 一侧的弧线长于另一侧的弧 线。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 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柱上的用于夹持胸管的固定夹。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夹为弹性卡扣。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5、,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扩张器为实心或 空心管状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扩张器顶端的横 截面为椭圆形。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扩张器的顶端为 平台面, 扩张器背侧弧线长于内侧弧线。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胸管前端侧壁上 开有若干引流孔。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胸管的侧壁有一 条不透 x 线的金属丝。 10. 一种包括权利要求 1-9 中任意一项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手。

6、术包, 所述手术包 还包括穿刺针、 手术刀、 缝针、 消毒刷、 消毒海绵、 纱布、 注射器、 针头、 洞单和无菌手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07185 U 2 1/3 页 3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手术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套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及手术包, 具体来说, 是一套包括 扩张器、 胸管导引器、 胸管等主要器械在内的装置及手术包, 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 是治疗脓胸、 外伤性血胸、 气胸、 自发性 气胸的有效方法。 以重力引流为原理, 是开胸术后重建、 维持胸腔负压、 引流胸腔内积气、 积 液, 促。

7、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 使气、 血、 液从胸膜腔内排 出, 并预防其反流、 促进肺复张、 胸膜腔闭合 ; 并且还能平衡压力, 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0003 临床上常规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是局部麻醉后, 常规消毒铺单, 在穿刺引流点切 开皮肤, 作一切口, 插入止血钳逐层分离肌肉组织, 沿肋骨上缘分入胸腔, 使用止血钳夹持 带侧孔的引流管经切口插入, 缝合切口, 经皮肤缝线固定引流管, 防止引流管从胸膜腔内滑 出, 引流管外接水封瓶或袋闭式引流装置, 达到治疗目的后, 剪去固定引流管的缝线, 拔出 引流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 : 1、 。

8、需要用血管钳反复钝 性分离肌肉, 造成患者痛苦, 同时也容易损伤肋间血管, 造成大出血 ; 2、 扩张器、 导引管和胸 管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造成进针困难, 对肋间肌及胸部其它组织的损伤较大 ; 3、 所使用的 器械较为零散, 缺乏统一有效的装置, 使用不方便, 耽误时间, 有时候甚至会造成耽误抢救 和治疗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临床上缺乏使用方便安全、 操作快捷准确的胸腔闭式引 流专用手术装置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0005 具体来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包括扩张器、 胸管导引器和胸 管, 其中, 扩张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管。

9、状结构, 具有一定的弧度, 扩张器由底端至顶端逐渐 变细, 胸管为具有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 包括前端的弧形段和弧形段之后的平直段, 胸管的 顶端呈近圆锥形, 胸管导引器具有推进杆, 胸管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走形一致的末端 闭合的槽, 推进杆可插入槽内, 推动胸管前行, 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底盘和设置 在底盘上的中空柱状的供胸管穿过的固定柱, 底盘上开有数个用于固定底盘的固定孔, 固 定柱向一侧弯曲, 一侧的弧线长于另一侧的弧线。这样的设计便于胸管的弯曲和固定。 0007 更进一步的, 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可拆。

10、卸地安装于固定柱上的用于夹持 胸管的固定夹。 0008 更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夹为弹性卡扣。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扩张器为实心或空心管状结构, 当为实心结构时, 可直接用于扩张 肋间肌肉和其它组织, 当为空心结构时, 则可用细导丝先行扩张, 然后将细导丝插入空心的 扩张器, 利用扩张器再行扩张。 说 明 书 CN 203507185 U 3 2/3 页 4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扩张器顶端的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扩张器更 好地伸入和进入肋间, 以往的扩张器顶端呈圆形, 在扩张肋间肌的时候存在着行进困难、 较 易损伤肌肉和组织的缺点。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扩张器的。

11、顶端为平台面, 扩张器背侧弧线长于内侧弧线, 这样的设 计便于扩张器伸入肋间肌, 同时又避免传统的扩张器顶端过于尖锐容易损伤组织。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胸管前端侧壁上开有若干引流孔, 引流效果更好。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胸管的侧壁有一条不透 x 线的金属丝, 便于术后胸片检查时了解 胸管的位置。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上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手术包, 所述手术 包还包括穿刺针、 手术刀、 缝针、 消毒刷、 消毒海绵、 纱布、 注射器、 针头、 洞单和无菌手套。 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手术包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 局麻 后, 在穿刺点所在肋。

12、间的下方约 1.5cm 处进针 (弯头) , 经 1.5cm 皮下隧道沿下一肋上缘进 入肋间, 入胸腔 ; 经穿刺针孔置入细导丝 (如果是实心扩张器, 则无需使用细导丝) , 换用中 空的弯头扩张器扩张隧道后退出导丝及扩张器 ; 将胸管导引器置入胸管后, 在导引器帮助 下沿隧道置入胸管至合适深度, 退出导引器, 胸管接胸瓶, 缝合固定胸管, 伤口覆盖敷料, 术 毕。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包具有以下优点 : 0017 1、 传统操作需要用血管钳反复钝性分离肌肉, 患者十分痛苦, 也容易损伤肋间血 管, 造成大出血, 该装置利用导丝、 扩张器、 导引器, 轻松建立可靠隧道, 因为是弯头器。

13、械, 不 易损伤肋间上方的血管和神经, 发生大出血、 顽固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 0018 2、 一次性手术包, 方便门、 急诊、 住院病房保管使用, 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 ; 0019 3、 简单易学, 经简单培训后, 全科医生、 普通内科医生均可以像经皮气管切开一样 轻松掌握, 而非依赖外科专科医生 ; 0020 4、 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 胸管放置后容易发生伤口感染、 渗漏, 缝线脱落, 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装置, 胸管经皮下隧道置管, 可以更好隔绝胸腔、 避免感染、 渗漏 ; 0021 5、 固定片代替直接缝线固定胸管, 可以减轻疼痛, 降低缝线切割皮肤, 胸管脱落的 风险。 附图说明。

14、 0022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2 是图 1 中 A-A 线的剖视图 ; 0024 图 3 是图 1 中 B-B 线的剖视图 ; 0025 图 4 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5 是图 4 中 A-A 线的剖视图 ; 0027 图 6 是图 4 中 B-B 线的剖视图 ; 0028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胸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例胸管导引器的使用示意图 ; 0030 图 9 是图 8 中局部 C 的放大示意图 ; 0031 图 10 是本发明实施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3。

15、507185 U 4 3/3 页 5 0032 图 11 是图 10 中 D-D 线的剖视图 ; 0033 其中, 1 为扩张器、 10 为平台面、 11 为中孔、 2 为胸管、 21 为弧形段、 210 为槽、 22 为 平直段、 3 为胸管导引器、 30 为手柄、 4 为固定件、 41 为底盘、 42 固定柱、 43 为固定夹、 410 为 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手术包进 行非限制性的描述, 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技术内容。 003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包括扩张器、 胸管导引器和胸管, 如图 1 。

16、所 示, 扩张器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实心管, 具有一定的弧度, 扩张器1由底端至顶端逐渐变细, 如图 2, 扩张器 1 的顶端为平台面 10, 扩张器 10 背侧弧线长于内侧弧线, 这样的设计便于扩 张器伸入肋间肌, 如图 3 所示, 扩张器 1 顶端的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扩 张器 1 更好地伸入和进入肋间 ; 如图 4-6 为本实用新型扩张器的第二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 中, 扩张器为中空管状结构, 具有中孔 11, 使用时先用细导丝进行扩张, 然后穿过扩张器 1 进一步扩张。 0036 如图 7 所示, 胸管 2 为具有一定弹性的中空管状结构, 包括前端的弧形段 21 和弧 。

17、形段 21 之后的平直段 22, 胸管 2 的顶端呈近圆锥形, 便于进入肋间肌肉和组织 ; 如图 8 和 9 所示, 胸管导引器 3 具有一推进杆, 胸管 2 的背侧近顶端开有与胸管导引器走形一致的末 端闭合的槽210, 推进杆可插入槽210内, 推动胸管2前行, 推进杆的末端设有手柄30 ; 如图 10-11 所示,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包括固定件 4, 所述固定件 4 包括底盘 41 和设置在 底盘41上的中空柱状的供胸管2穿过的固定柱42, 底盘41上开有数个用于固定底盘41的 固定孔 410, 固定柱 42 向一侧弯曲, 一侧的弧线长于另一侧的弧线, 这样的设计便于胸管的 弯曲和固。

18、定, 进一步的, 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柱42上的用于夹持胸管2的固定夹43, 例如包括弹性卡扣。 003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的手术包, 还包括穿刺针、 手术刀、 缝 针、 消毒刷、 消毒海绵、 纱布、 注射器、 针头、 洞单和无菌手套, 为一次性套件, 使用方便, 便于 门诊、 急诊和住院病房使用, 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0038 所述扩张器不仅适用于胸腔穿刺置管, 同样适用于经皮气管切开、 经皮腹腔置管 等经皮操作。 0039 应当明确的是, 上述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所述装置和手术包的限制, 事实上, 凡以 相同或近似的原理对所述装置和手术包的改进, 包括相应元件的增减, 功能上的等同替换, 以及对产品形状、 尺寸和所用材质的改进, 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507185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185 U 6 2/3 页 7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185 U 7 3/3 页 8 图 9 图 1O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185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