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管型气切管.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53115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5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23611.1

申请日:

20091116

公开号:

CN102058925B

公开日:

20130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4

主分类号:

A61M16/04

申请人:

旭邦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地利,邱胜裕,蔡先志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优先权:

CN200910223611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内管型气切管,设有一置入外管,其设有末端部周围形成充气囊的外插管,其在前端结合左、右具有两扣接臂的扣接座,在各扣接臂的内面设有扣接槽,使用时在外管插设一扣接内管,其以内置管置设于外插管内,内置管的外端穿出扣接座形成盘部,在盘部的左、右两侧延伸卡扣于各扣接槽的扣片,又在盘部依序朝结合连接座与接头;气切管使用时是通过手术将外管置入患者喉咙的造口定位,以接头套接呼吸管路;本发明的内管型气切管是利用内包式的扣接设计避免构造外凸,且压下两扣片时可抽换扣接内管,此设计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安全等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管型气切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置入外管,设有一外插管,其具有内、外两端,并且在内端部的周围形成一充气囊,又设有一与该充气囊相连通的充气管,在该外插管的外端的周围套合一固定板,在该固定板前面的周围设有一扣接座,其在该固定板的前面结合一圈环,在该圈环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前凸伸一扣接臂,在各扣接臂的内面凹设一扣接槽;以及一扣接内管,在该外插管内插设一内置管,其具有内、外两端,该内置管的外端朝前穿出该圈环,并且在前端的周围形成一盘部,对应两扣接槽的位置,在该盘部的左、右两侧朝外并朝前延伸形成一扣片,对应各扣接槽的形状在各扣片的中间形成一嵌卡部,以各嵌卡部嵌设于各扣接槽内定位,各扣片的前端朝前伸出各扣接臂,并且各在前端形成一按钮,在该盘部结合一朝前延伸的连接座,又在该连接座的前端连接一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型气切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各扣接座的扣接槽是矩形槽,并且其前端与各扣接臂的前面之间开设一宽度较窄的开口;在所述各扣片的嵌卡部前端朝前凸伸一宽度较窄的颈部,以各颈部朝前穿出各开口,所述各按钮是外扩的形状并且分别结合于各颈部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型气切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定板是圆环形的软板,其并在左、右两侧朝外延伸两固定翼片,两固定翼片各为长条形的软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的气切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抽换内管的内管型气切管。 

背景技术

既有的气切管,在使用时需先施行气切的手术时,将气切管置入患者喉咙的造口内,再在气切管前端的接头套接呼吸管路,以使患者能够顺利地呼吸。 

一般气切管的置换必须执行全身麻醉(General Aneasthesia)以手术置换之,为避免置换频繁,遂有内管型的气切管产生,其可直接更换内管(inner cannula),而延长外管(Outter tube)的使用时间。既有的内管型气切管内管与外管的结合方式乃采旋转螺合方式,使内管前端的头部结合在外管前端而提供可拆换的构造,或者以外露的夹具扣接于外管的构造而达到置换的设计。 

前述既有的气切管内管由于是以螺锁的方式结合,因此容易因呼吸管路的扭转而产生松脱造成危险。再者,外夹式气切管其外露夹具的内管形状亦容易造成藏脏纳垢且患者使用时碰撞的危险发生,在使用上并不安全而有不尽理想之处。 

由于既有内管型气切管的接头是以螺合方式设置,或者可抽换的内管是以外露的夹扣定位,因此造成容易脱落或者使用者容易碰伤等不安全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内管型气切管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内管型气切管,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内管型气切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内管型气切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以内包式的扣合构造设置可拆换的扣接内管,此设计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安全的要求,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管型气切管,其包括:一置入外管,设有一外插管,其具有内、外两端,并且在内端部的周围形成一充气囊,又设有一与该充气囊相连通的充气管,在该外插管的外端的周围套合一固定板,在该固定板前面的周围设有一扣接座,其在该固定板的前面结合一圈环,在该圈环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前凸伸一扣接臂,在各扣接臂的内面凹设一扣接槽;以及一扣接内管,在该外插管内插设一内置管,其具有内、外两端,该内置管的外端朝前穿出该圈环,并且在前端的周围形成一盘部,对应两扣接槽的位置,在该盘部的左、右两侧朝外并朝前延伸形成一扣片,对应各扣接槽的形状在各扣片的中间形成一嵌卡部,以各嵌卡部嵌设于各扣接槽内定位,各扣片的前端朝前伸出各扣接臂,并且各在前端形成一按钮,在该盘部结合一朝前延伸的连接座,又在该连接座的前端连接一接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内管型气切管,其中所述各扣接座的扣接槽是矩形槽,并且其前端与各扣接臂的前面之间开设一宽度较窄的开口;在所述各扣片的嵌卡部前端朝前凸伸一宽度较窄的颈部,以各颈部朝前穿出各开口,所述各按钮是外扩的形状并且分别结合于各颈部的前端。 

前述的内管型气切管,其中所述固定板是圆环形的软板,其并在左、右两侧朝外延伸两固定翼片,两固定翼片各为长条形的软板。 

当本发明使用时是通过手术以置入外管的外插管由患者喉咙的造口插入,并以固定板抵靠于外挡止的方式设置定位,设置过程中以充气管对留置于气管内的充气囊充气,令充气囊膨胀支撑气管,最后再由扣接内管前端的接头套接呼吸管路,最后将固定带环绕患者颈部并固定于固定翼片之末端,藉此对使用者的肺部供气。 

当本发明需要更换扣接内管时,是压下两侧扣片的按钮,令两扣片的嵌卡部由扣接槽内脱离而可将内置管由外插管内向外拉出,接着可更换干净的扣接内管,将干净的扣接内管重新插设结合于置入外管内定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内管型气切管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扣接内管两侧的扣片是以包覆的形态扣接于扣接座两侧的扣接槽内,因此扣接的构造不会外露,受到扭转时亦不会脱落,避免患者使用时碰伤。内卡结合的设计在使用上优于既有气切管旋转螺合式或者外夹式的内、外管结合设计,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安全更能避免经常更换气切管所造成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内管型气切管是利用内包式的扣接设计避免构造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扣接内管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拆卸扣接内管的实施示意图。 

10:置入外管  11:外插管 

12:充气囊    13:充气管 

14:固定板    141:固定翼片 

15:扣接座    151:圈环 

152:扣接臂   153:扣接槽 

154:开口     20:扣接内管 

21:内置管    22:盘部 

23:扣片      231:嵌卡部 

232:颈部     233:按钮 

24:连接座    2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内管型气切管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本发明一种内管型气切管,请参阅图1至图5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 

一置入外管10,设有一外插管11,其具有内、外两端的硬管,在外插管11内端部的周围形成一可藉由充气而扩大的充气囊12,又设有一与充气囊12相连通的充气管13,在外插管11外端的周围套设结合一固定板14,其是圆环形的硬板,并且在左、右两侧朝外延伸两固定翼片141,两固定翼片141各为长条形的软板,在固定板14前端的周围设有一扣接座15,其在固定板14的前面结合一圈环151,其是圆环形的环体,并且在左、右两侧分别朝前凸伸一扣接臂152,在各扣接臂152的内面凹设一扣接槽153,各扣接槽153是矩形槽,并且前端与各扣接臂152的前面之间开设一宽度较窄的开口154。 

一扣接内管20,是在外插管11内置设一内置管21,其具有内、外两端的弯管,内置管21的内端位于外插管11的后端内,并且外端是朝前穿出圈环151,在内置管21前端的周围形成一盘部22,其是圆环的形态,并且对应两扣接槽153的位置,在盘部22周面后缘的左、右两侧朝外并朝前弯曲延伸一扣片23,对应各扣接槽153的形状,在各扣片23的中间形成一嵌卡部231,以各嵌卡部231嵌设于各扣接槽153内定位,在各嵌卡部231的前端朝前凸伸一宽度较窄的颈部232,以各颈部232朝前穿出各开口154,又在各颈部232的前端结合一形状外扩的按钮233; 

在盘部22套接一朝前延伸的软质连接座24,又在连接座24前端结合一接头25。 

当本发明使用时,如图1以及图5所示,通过手术将置入外管10的外插管11由患者喉咙的造口插入,插入时以固定板14以及两侧的固定翼片141提供止挡定位的效果,又以充气管13对留置于气管内的充气囊12充气,令充气囊12膨胀支撑气管,再由扣接内管20前端圆柱形的接头25套接供气的管体,最后将固定带环绕患者颈部并固定于固定翼片的末端,藉此通过内置管21对使用者的肺部供气。 

当本发明需要更换扣接内管20,以维持置入外管10的干净而避免细菌感染时,如图4至图6所示,压下两侧的按钮233,令嵌卡部231由扣接槽153内脱离,此时可拉着两按钮233将扣接内管20的内置管21由置入外管10的外插管11内向外拉出,接着可更换干净的扣接内管20,将干净的扣接内管20重新插设结合于置入外管10内定位,如此能够保持扣接内管20的干净,避免频繁置换气切管的问题。 

再者,如图2所示,本发明扣接内管20两侧的扣片23扣接于扣接座15两侧的扣接槽153时,内包于两扣接臂152的内侧,因此扣接的构造不会外露,不会产生外凸的形状,前、后拉扣的构造除了不会因为扭转而脱落以外,内包的设计亦使得使用者利用时不会产生碰伤的情形,其设计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内管型气切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管型气切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管型气切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管型气切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管型气切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5892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02 CN 102058925 B *CN102058925B* (21)申请号 200910223611.1 (22)申请日 2009.11.16 A61M 16/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旭邦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72)发明人 张地利 邱胜裕 蔡先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寿宁 张华辉 US 2004/0154623 A1,2004.08.12, 全文 . CN 201064607 Y,2008.05.28, 全文。

2、 . WO 2007/038562 A1,2007.04.05, 全文 . CN 200991505 Y,2007.12.19,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内管型气切管 (57) 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内管型气切管, 设有一 置入外管, 其设有末端部周围形成充气囊的外插 管, 其在前端结合左、 右具有两扣接臂的扣接座, 在各扣接臂的内面设有扣接槽, 使用时在外管插 设一扣接内管, 其以内置管置设于外插管内, 内置 管的外端穿出扣接座形成盘部, 在盘部的左、 右两 侧延伸卡扣于各扣接槽的扣片, 又在盘部依序朝 结合连接座与接头 ; 气切管使用时是通过手术将 外管置入患者喉咙的造口定位, 以。

3、接头套接呼吸 管路 ; 本发明的内管型气切管是利用内包式的扣 接设计避免构造外凸, 且压下两扣片时可抽换扣 接内管, 此设计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 安全等要求。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胡亚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内管型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 一置入外管, 设有一外插管, 其具有内、 外两端, 并且在内端部的周围形成一充气囊, 又 设有一与该充气囊相连通的充气管, 在该外插管的外端的周围套合。

4、一固定板, 在该固定板 前面的周围设有一扣接座, 其在该固定板的前面结合一圈环, 在该圈环的左、 右两侧分别朝 前凸伸一扣接臂, 在各扣接臂的内面凹设一扣接槽 ; 以及 一扣接内管, 在该外插管内插设一内置管, 其具有内、 外两端, 该内置管的外端朝前穿 出该圈环, 并且在前端的周围形成一盘部, 对应两扣接槽的位置, 在该盘部的左、 右两侧朝 外并朝前延伸形成一扣片, 对应各扣接槽的形状在各扣片的中间形成一嵌卡部, 以各嵌卡 部嵌设于各扣接槽内定位, 各扣片的前端朝前伸出各扣接臂, 并且各在前端形成一按钮, 在 该盘部结合一朝前延伸的连接座, 又在该连接座的前端连接一接头。 2. 根据权利要求。

5、 1 所述的内管型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各扣接座的扣接槽是矩 形槽, 并且其前端与各扣接臂的前面之间开设一宽度较窄的开口 ; 在所述各扣片的嵌卡部 前端朝前凸伸一宽度较窄的颈部, 以各颈部朝前穿出各开口, 所述各按钮是外扩的形状并 且分别结合于各颈部的前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管型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定板是圆环形的软 板, 其并在左、 右两侧朝外延伸两固定翼片, 两固定翼片各为长条形的软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58925 B 2 1/4 页 3 内管型气切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的气切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抽换内管的内管型气切管。

6、。 背景技术 0002 既有的气切管, 在使用时需先施行气切的手术时, 将气切管置入患者喉咙的造口 内, 再在气切管前端的接头套接呼吸管路, 以使患者能够顺利地呼吸。 0003 一般气切管的置换必须执行全身麻醉 (General Aneasthesia) 以手术置换之, 为 避免置换频繁, 遂有内管型的气切管产生, 其可直接更换内管 (inner cannula), 而延长外 管 (Outter tube) 的使用时间。既有的内管型气切管内管与外管的结合方式乃采旋转螺合 方式, 使内管前端的头部结合在外管前端而提供可拆换的构造, 或者以外露的夹具扣接于 外管的构造而达到置换的设计。 0004 。

7、前述既有的气切管内管由于是以螺锁的方式结合, 因此容易因呼吸管路的扭转而 产生松脱造成危险。再者, 外夹式气切管其外露夹具的内管形状亦容易造成藏脏纳垢且患 者使用时碰撞的危险发生, 在使用上并不安全而有不尽理想之处。 0005 由于既有内管型气切管的接头是以螺合方式设置, 或者可抽换的内管是以外露的 夹扣定位, 因此造成容易脱落或者使用者容易碰伤等不安全的问题。 0006 由此可见, 上述现有的内管型气切管在结构与使用上, 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 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 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 而一般产品又没有。

8、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 述问题, 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内管型气切管, 实 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的内管型气切管存在的缺陷, 而提供一种新型 的内管型气切管,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以内包式的扣合构造设置可拆换的扣接内 管, 此设计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 安全的要求, 非常适于实用。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 的一种内管型气切管, 其包括 : 一置入外管, 设有一外插管, 其具有内、 外两端, 并且在内端 。

9、部的周围形成一充气囊, 又设有一与该充气囊相连通的充气管, 在该外插管的外端的周围 套合一固定板, 在该固定板前面的周围设有一扣接座, 其在该固定板的前面结合一圈环, 在 该圈环的左、 右两侧分别朝前凸伸一扣接臂, 在各扣接臂的内面凹设一扣接槽 ; 以及一扣接 内管, 在该外插管内插设一内置管, 其具有内、 外两端, 该内置管的外端朝前穿出该圈环, 并 且在前端的周围形成一盘部, 对应两扣接槽的位置, 在该盘部的左、 右两侧朝外并朝前延伸 形成一扣片, 对应各扣接槽的形状在各扣片的中间形成一嵌卡部, 以各嵌卡部嵌设于各扣 接槽内定位, 各扣片的前端朝前伸出各扣接臂, 并且各在前端形成一按钮, 。

10、在该盘部结合一 朝前延伸的连接座, 又在该连接座的前端连接一接头。 说 明 书 CN 102058925 B 3 2/4 页 4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0 前述的内管型气切管, 其中所述各扣接座的扣接槽是矩形槽, 并且其前端与各扣 接臂的前面之间开设一宽度较窄的开口 ; 在所述各扣片的嵌卡部前端朝前凸伸一宽度较窄 的颈部, 以各颈部朝前穿出各开口, 所述各按钮是外扩的形状并且分别结合于各颈部的前 端。 0011 前述的内管型气切管, 其中所述固定板是圆环形的软板, 其并在左、 右两侧朝外延 伸两固定翼片, 两固定翼片各为长条形的软板。 0。

11、012 当本发明使用时是通过手术以置入外管的外插管由患者喉咙的造口插入, 并以固 定板抵靠于外挡止的方式设置定位, 设置过程中以充气管对留置于气管内的充气囊充气, 令充气囊膨胀支撑气管, 最后再由扣接内管前端的接头套接呼吸管路, 最后将固定带环绕 患者颈部并固定于固定翼片之末端, 藉此对使用者的肺部供气。 0013 当本发明需要更换扣接内管时, 是压下两侧扣片的按钮, 令两扣片的嵌卡部由扣 接槽内脱离而可将内置管由外插管内向外拉出, 接着可更换干净的扣接内管, 将干净的扣 接内管重新插设结合于置入外管内定位。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 。

12、内管型气切管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 本发明由于扣接内管两侧的扣片是以包覆的 形态扣接于扣接座两侧的扣接槽内, 因此扣接的构造不会外露, 受到扭转时亦不会脱落, 避 免患者使用时碰伤。内卡结合的设计在使用上优于既有气切管旋转螺合式或者外夹式的 内、 外管结合设计, 本设计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 安全更能避免经常更换气切管 所造成的问题。 0015 综上所述, 本发明内管型气切管是利用内包式的扣接设计避免构造外 0016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

13、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 图 2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9 图 3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0 图 4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扣接内管的分解图。 0021 图 5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2 图 6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拆卸扣接内管的实施示意图。 0023 10 : 置入外管 11 : 外插管 0024 12 : 充气囊 13 : 充气管 0025 14 : 固定板 141 : 固定翼片 0026 15 : 扣接座 151 : 圈环 0027 152 : 扣。

14、接臂 153 : 扣接槽 0028 154 : 开口 20 : 扣接内管 0029 21 : 内置管 22 : 盘部 说 明 书 CN 102058925 B 4 3/4 页 5 0030 23 : 扣片 231 : 嵌卡部 0031 232 : 颈部 233 : 按钮 0032 24 : 连接座 25 : 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内管型气切管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 效, 详细说明如后。 0034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 特点及功效, 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

15、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 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 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 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35 本发明一种内管型气切管, 请参阅图 1 至图 5 的较佳实施例, 其包括 : 0036 一置入外管10, 设有一外插管11, 其具有内、 外两端的硬管, 在外插管11内端部的 周围形成一可藉由充气而扩大的充气囊12, 又设有一与充气囊12相连通的充气管13, 在外 插管 11 外端的周围套设结合一固定板 14, 其是圆环形的硬板, 并且在左、 右两侧朝外延伸 两固定翼片 14。

16、1, 两固定翼片 141 各为长条形的软板, 在固定板 14 前端的周围设有一扣接 座 15, 其在固定板 14 的前面结合一圈环 151, 其是圆环形的环体, 并且在左、 右两侧分别朝 前凸伸一扣接臂 152, 在各扣接臂 152 的内面凹设一扣接槽 153, 各扣接槽 153 是矩形槽, 并 且前端与各扣接臂 152 的前面之间开设一宽度较窄的开口 154。 0037 一扣接内管20, 是在外插管11内置设一内置管21, 其具有内、 外两端的弯管, 内置 管21的内端位于外插管11的后端内, 并且外端是朝前穿出圈环151, 在内置管21前端的周 围形成一盘部 22, 其是圆环的形态, 并且。

17、对应两扣接槽 153 的位置, 在盘部 22 周面后缘的 左、 右两侧朝外并朝前弯曲延伸一扣片23, 对应各扣接槽153的形状, 在各扣片23的中间形 成一嵌卡部 231, 以各嵌卡部 231 嵌设于各扣接槽 153 内定位, 在各嵌卡部 231 的前端朝前 凸伸一宽度较窄的颈部 232, 以各颈部 232 朝前穿出各开口 154, 又在各颈部 232 的前端结 合一形状外扩的按钮 233 ; 0038 在盘部 22 套接一朝前延伸的软质连接座 24, 又在连接座 24 前端结合一接头 25。 0039 当本发明使用时, 如图 1 以及图 5 所示, 通过手术将置入外管 10 的外插管 11 。

18、由患 者喉咙的造口插入, 插入时以固定板 14 以及两侧的固定翼片 141 提供止挡定位的效果, 又 以充气管 13 对留置于气管内的充气囊 12 充气, 令充气囊 12 膨胀支撑气管, 再由扣接内管 20 前端圆柱形的接头 25 套接供气的管体, 最后将固定带环绕患者颈部并固定于固定翼片 的末端, 藉此通过内置管 21 对使用者的肺部供气。 0040 当本发明需要更换扣接内管 20, 以维持置入外管 10 的干净而避免细菌感染时, 如 图4至图6所示, 压下两侧的按钮233, 令嵌卡部231由扣接槽153内脱离, 此时可拉着两按 钮 233 将扣接内管 20 的内置管 21 由置入外管 10。

19、 的外插管 11 内向外拉出, 接着可更换干 净的扣接内管20, 将干净的扣接内管20重新插设结合于置入外管10内定位, 如此能够保持 扣接内管 20 的干净, 避免频繁置换气切管的问题。 0041 再者,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扣接内管 20 两侧的扣片 23 扣接于扣接座 15 两侧的扣 说 明 书 CN 102058925 B 5 4/4 页 6 接槽153时, 内包于两扣接臂152的内侧, 因此扣接的构造不会外露, 不会产生外凸的形状, 前、 后拉扣的构造除了不会因为扭转而脱落以外, 内包的设计亦使得使用者利用时不会产 生碰伤的情形, 其设计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更兼具清洁、 安全。 。

20、0042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058925 B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58925 B 7 2/5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58925 B 8 3/5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58925 B 9 4/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58925 B 10 5/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58925 B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