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53016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3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85111.2

申请日:

20140227

公开号:

CN203885911U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02

主分类号:

A61M3/02

申请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发明人:

杨小莉,温忠慧,欧艳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优先权:

CN201420085111U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熊晓果;林辉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包括圆筒形配药注液器和灌肠管,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处盖有瓶盖,瓶盖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盖上连有灌肠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配药注液器既可作为配药器也能作为注药器,可方便地将粉剂药物在配药注液器里溶解后再灌入肠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包括圆筒形配药注液器和灌肠管,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处盖有瓶盖,瓶盖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盖上连有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与灌肠管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配药注液器的筒壁上带有容积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刻度线,灌肠管的前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的口径为3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的瓶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与灌肠管为分体式结构,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瓶盖的中央开口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的长度为40-70mm,灌肠管外套有保护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无专用保留灌肠器,无法实现非住院患者的自我操作,有时患者不愿隐私部位暴露而无法用药治疗。保留灌肠通常采用注射针筒连结灌肠管,由于注射针筒体积较大,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当药物是粉剂时,需稀释后抽吸更加操作不便,还可能浪费药物;患者本人在家自行灌肠时,无法自己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既便于配置灌肠液,又具有灌肠器功能;还可实现患者自我灌肠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包括圆筒形配药注液器和灌肠管,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处盖有瓶盖,瓶盖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盖上连有灌肠管,所述瓶盖与灌肠管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圆筒形配药注液器的筒壁上带有容积刻度线。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瓶盖与灌肠管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采用抗反流膜可防止灌入肠道内的药液及肠道内容物回流。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刻度线,灌肠管的前端开口。利用刻度线可将药液准确灌入肠道足够的深度;特制的灌肠管舒适度较高,可减少插管引起的不适感。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的口径为30~50mm,出液口同时也作为药物加注口,开口直径大,方便加药。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使配药注液器具有弹性收缩功能。受外力作用时,配药注液器顶壁和底壁的距离缩短,配药注液器容积变小,有助于将配药注液器内的药液全部推入肠道;无外力作用时,恢复原来的容积。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的瓶盖固定连接,通过一体制造成型。一体成型的灌肠管与瓶盖为一次性使用,可采用一次性塑料制作,而圆筒形配药注液器可重复使用,每次只需更换一体成型的灌肠管与瓶盖,节约使用成本。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瓶盖与灌肠管为分体式结构,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瓶盖的中央开口螺纹连接,灌肠管为一次性灌肠管,可采用一次性塑料制作,而圆筒形配药注液器、配药注液器的瓶盖都可重复使用,每次只需更换灌肠管,更加节约使用成本。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所述灌肠管的长度为40-70mm,灌肠管外套有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配药注液器既可作为配药器也能作为注药器,可方便地将粉剂药物在配药注液器里溶解后再灌入肠道;通过单手挤压配药注液器即可将药液注入肠道内,患者本人在家也能方便地自行灌肠。 

(2)抗反流膜可防止灌入肠道内的药液及肠道内容物回流,特制的灌肠管舒适度较高,可减少插管引起的不适感;灌肠管上设有刻度,利用刻度线可将药液准确灌入肠道足够的深度。 

(3)配药注液器的侧壁具有弹性结构,有助于将配药注液器内的药液全部推入肠道。 

(4)瓶盖可采用一次性硬质塑料制作,灌肠管采用一次性硅胶管,舒适、方便、卫生,免去了高温消毒操作,瓶体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经济实用。 

(5)配药注液器的灌肠管的长度为40-70mm,所述灌肠管外套有保护套,较短的灌肠管有利于节约材料,方便携带,同时保护套可防止灌肠管被外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配药注液器,2-灌肠管,3-出液口,4-瓶盖,5-保护套,11-顶壁,12-底壁,21-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包括带有容积刻度线的圆筒形配药注液器 1和灌肠管2,所述配药注液器1的出液口3处盖有瓶盖4,瓶盖4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盖4上连有灌肠管2。配药注液器1即可作为配药器也能作为注药器,可方便地将粉剂药物在配药注液器1里溶解后再通过挤压配药注液器1使药液灌入肠道;灌肠管2与瓶盖4固定连接,通过一体制造成型,一体成型的灌肠管2与瓶盖4为一次性使用,而圆筒形配药注液器1可重复使用,每次只需更换一体成型的灌肠管2与瓶盖4,节约使用成本。 

另外瓶盖4与灌肠管2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抗反流膜可防止灌入肠道内的药液及肠道内的溶物回流;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使配药注液器具有弹性收缩功能。受外力作用时,配药注液器1顶壁11和底壁12的距离缩短,配药注液器1容积变小,有助于将配药注液器1内的药液全部推入肠道;无外力作用时,恢复原来的容积。灌肠管2上设有刻度线21,灌肠管的前端开口,利用刻度线21可将药液准确灌入肠道足够的深度。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配药注液器的瓶盖4与灌肠管2为分体式结构,灌肠管2与瓶盖4的中央开口螺纹连接,灌肠管为一次性灌肠管,可采用一次性塑料制作,而圆筒形配药注液器、配药注液器的瓶盖都可重复使用,每次只需更换灌肠管,更加节约使用成本。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配药注液器的灌肠管2的长度为35mm,所述灌肠管2外套有保护套5,较短的灌肠管2有利于节约材料,方便携带,同时保护套5可防止灌肠管2被外界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91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 CN 203885911 U (21)申请号 201420085111.2 (22)申请日 2014.02.27 A61M 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 37 号 (72)发明人 杨小莉 温忠慧 欧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熊晓果 林辉轮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医 用保留灌肠器。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包括圆筒。

2、形 配药注液器和灌肠管, 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 处盖有瓶盖, 瓶盖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螺 纹连接, 所述瓶盖上连有灌肠管。 本实用新型操作 简便, 使用方便, 工作效率高, 配药注液器既可作 为配药器也能作为注药器, 可方便地将粉剂药物 在配药注液器里溶解后再灌入肠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911 U CN 203885911 U 1/1 页 2 1.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包括圆筒形配药注液器和灌肠。

3、管, 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 处盖有瓶盖, 瓶盖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瓶盖上连有灌肠管,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瓶盖与灌肠管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 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筒形配药注液器的筒 壁上带有容积刻度线。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刻度线, 灌 肠管的前端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的 口径为 30 5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其。

4、特征在于 : 所述灌肠管与 配药注液器的瓶盖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瓶盖与灌 肠管为分体式结构, 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瓶盖的中央开口螺纹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灌肠管的长度为 40-70mm, 灌肠管外套有保护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85911 U 2 1/3 页 3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无专用保留灌肠器, 无法实现非住院患者的自我操作, 有时患者不愿 隐私。

5、部位暴露而无法用药治疗。保留灌肠通常采用注射针筒连结灌肠管, 由于注射针筒体 积较大, 操作繁琐, 工作效率低 ; 当药物是粉剂时, 需稀释后抽吸更加操作不便, 还可能浪费 药物 ; 患者本人在家自行灌肠时, 无法自己操作。 0003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操作简便 ; 既便于配 置灌肠液, 又具有灌肠器功能 ; 还可实现患者自我灌肠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医用保留灌肠器, 包括圆筒形配药注液器和灌肠管, 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 口处盖有瓶盖, 瓶盖与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

6、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瓶盖上连有灌肠管, 所述瓶 盖与灌肠管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 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0007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圆筒形配药注液器的筒壁上带有容积刻度线。 0008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瓶盖与灌肠管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 采用抗反流 膜可防止灌入肠道内的药液及肠道内容物回流。 0009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刻度线, 灌肠管的前端开口。 利用刻度 线可将药液准确灌入肠道足够的深度 ; 特制的灌肠管舒适度较高, 可减少插管引起的不适 感。 0010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配药注液器的出液口的口径为 30 50mm, 出液口同 。

7、时也作为药物加注口, 开口直径大, 方便加药。 0011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使配药注液器具 有弹性收缩功能。受外力作用时, 配药注液器顶壁和底壁的距离缩短, 配药注液器容积变 小, 有助于将配药注液器内的药液全部推入肠道 ; 无外力作用时, 恢复原来的容积。 0012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的瓶盖固定连接, 通过一体制 造成型。 一体成型的灌肠管与瓶盖为一次性使用, 可采用一次性塑料制作, 而圆筒形配药注 液器可重复使用, 每次只需更换一体成型的灌肠管与瓶盖, 节约使用成本。 0013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瓶盖与灌肠管为。

8、分体式结构, 灌肠管与配药注液器 瓶盖的中央开口螺纹连接, 灌肠管为一次性灌肠管, 可采用一次性塑料制作, 而圆筒形配药 注液器、 配药注液器的瓶盖都可重复使用, 每次只需更换灌肠管, 更加节约使用成本。 0014 上述医用保留灌肠器中, 所述灌肠管的长度为 40-70mm, 灌肠管外套有保护套。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16 (1)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 使用方便, 工作效率高 ; 配药注液器既可作为配药器也 能作为注药器, 可方便地将粉剂药物在配药注液器里溶解后再灌入肠道 ; 通过单手挤压配 说 明 书 CN 203885911 U 3 2/3 页 4 药。

9、注液器即可将药液注入肠道内, 患者本人在家也能方便地自行灌肠。 0017 (2) 抗反流膜可防止灌入肠道内的药液及肠道内容物回流, 特制的灌肠管舒适度 较高, 可减少插管引起的不适感 ; 灌肠管上设有刻度, 利用刻度线可将药液准确灌入肠道足 够的深度。 0018 (3) 配药注液器的侧壁具有弹性结构, 有助于将配药注液器内的药液全部推入肠 道。 0019 (4) 瓶盖可采用一次性硬质塑料制作, 灌肠管采用一次性硅胶管, 舒适、 方便、 卫 生, 免去了高温消毒操作, 瓶体可重复使用, 节约成本、 经济实用。 0020 (5) 配药注液器的灌肠管的长度为 40-70mm, 所述灌肠管外套有保护套。

10、, 较短的灌 肠管有利于节约材料, 方便携带, 同时保护套可防止灌肠管被外界污染。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为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2 为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3 为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标记 : 1- 配药注液器, 2- 灌肠管, 3- 出液口, 4- 瓶盖, 5- 保护套, 11- 顶壁, 12- 底壁, 21- 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

11、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 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实施例 1 0028 如附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的医用保留灌肠器, 包括带有容积刻度线的圆筒形配药 注液器 1 和灌肠管 2, 所述配药注液器 1 的出液口 3 处盖有瓶盖 4, 瓶盖 4 与配药注液器的 出液口 3 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瓶盖 4 上连有灌肠管 2。配药注液器 1 即可作为配药器也能 作为注药器, 可方便地将粉剂药物在配药注液器 1 里溶解后再通过挤压配药注液器 1 使药 液灌入肠道 ; 灌肠管 2 与瓶盖 4 固定连接, 通过一体制造成型, 一体成型的灌肠管 2 与瓶盖 4 为一次性使。

12、用, 而圆筒形配药注液器 1 可重复使用, 每次只需更换一体成型的灌肠管 2 与 瓶盖 4, 节约使用成本。 0029 另外瓶盖 4 与灌肠管 2 的连接处设有抗反流膜, 抗反流膜可防止灌入肠道内的药 液及肠道内的溶物回流 ; 配药注液器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使配药注液器具有弹性收缩功 能。受外力作用时, 配药注液器 1 顶壁 11 和底壁 12 的距离缩短, 配药注液器 1 容积变小, 有助于将配药注液器 1 内的药液全部推入肠道 ; 无外力作用时, 恢复原来的容积。灌肠管 2 上设有刻度线 21, 灌肠管的前端开口, 利用刻度线 21 可将药液准确灌入肠道足够的深度。 0030 实施例 2。

13、 0031 如附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同实施例 1, 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配药注 液器的瓶盖 4 与灌肠管 2 为分体式结构, 灌肠管 2 与瓶盖 4 的中央开口螺纹连接, 灌肠管为 说 明 书 CN 203885911 U 4 3/3 页 5 一次性灌肠管, 可采用一次性塑料制作, 而圆筒形配药注液器、 配药注液器的瓶盖都可重复 使用, 每次只需更换灌肠管, 更加节约使用成本。 0032 实施例 3 0033 如附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的医用保留灌肠器同实施例 1, 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配药注 液器的灌肠管 2 的长度为 35mm, 所述灌肠管 2 外套有保护套 5, 较短的灌肠管 2 有利于节约 材料, 方便携带, 同时保护套 5 可防止灌肠管 2 被外界污染。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885911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911 U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91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