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pdf

上传人:周** 文档编号:852917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50310.0

申请日:

20120216

公开号:

CN202446619U

公开日:

2012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4,A61M25/10

主分类号:

A61M16/04,A61M25/10

申请人:

曹汉海

发明人:

曹汉海,代秀丽,厉翠娟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泰安路126号日照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22005031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气管导管和位于气管导管外壁上的气囊,气囊连接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通过上充气道连接上充气阀,下气囊通过下充气道连接下充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副作用及风险小,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和位于气管导管外壁上的气囊,气囊连接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通过上充气道连接上充气阀,下气囊通过下充气道连接下充气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气管切开的双气囊导管。

背景技术

在很多危重病人的临床治疗中,为了确保病人呼吸通畅,通常需要进行经口鼻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经口鼻气管插管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施行全麻手术患者;当病人需要人工辅助呼吸(如呼吸机辅助呼吸)且维持时间较长时,常选择气管切开并插入气囊导管以维持病人呼吸。目前,临床常用的气管切开导管是单囊气管导管,该种气管导管的结构为气管导管外壁前端有一个气囊,气囊连接充气阀,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气囊固定位置单一,着力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强过大,气囊长时间对气管内壁压迫会导致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更严重的造成气管食管漏,并且容易引起气管套管的滑脱和造成口腔分泌物对呼吸道的污染;②在需要将气囊充气时,如果气囊出现破损而无法充气,就必须更换新的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导管,既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又增加了病人发生窒息的风险;③需长期气囊充气病人,为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粘膜而出现气管壁缺血坏死情况发生,需每隔4小时行气囊放气一次,每次放气5~10分钟,用呼吸机人工呼吸病人在放气期间由于无法正常使用呼吸机,易出现窒息,且为防止误吸而应用气囊病人,在放气期间易出现误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和位于气管导管外壁上的气囊,气囊连接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通过上充气道连接上充气阀,下气囊通过下充气道连接下充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在一个气囊出现破损而无法充气时,改用另一个气囊充气即可,无须更换新的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导管,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又减少了病人发生窒息的风险。

2、需长期气囊充气病人,为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粘膜而出现气管壁缺血坏死情况发生,需定期放气时,因两个气囊不在同一个位置,只需将两个气囊轮换充气及放气即可,导管与气管壁之间始终处于封闭状态,这样既解决了因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粘膜造成气管壁发生缺血坏死问题,又解决了用呼吸机人工呼吸病人在放气期间因无法正常使用呼吸机,而易出现窒息的问题,还避免了在放气期间易发生误吸的问题。

3、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管导管1和位于气管导管1外壁上的气囊,所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2和下气囊3,所述的气囊包括上气囊2和下气囊3,上气囊2通过上充气道4连接上充气阀6,下气囊3通过下充气道5连接下充气阀7。

操作流程同现行的单囊气管导管,就是无需定期放气,而是采取两个气囊轮换充气及放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4661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202446619 U *CN202446619U* (21)申请号 201220050310.0 (22)申请日 2012.02.16 A61M 16/04(2006.01) A61M 25/10(2006.01) (73)专利权人 曹汉海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泰安路 126 号日 照市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曹汉海 代秀丽 厉翠娟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 管, 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气管导管和位于气管导管 外。

2、壁上的气囊, 气囊连接充气阀,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 上气囊通过上充 气道连接上充气阀, 下气囊通过下充气道连接下 充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具有副作 用及风险小, 成本低廉, 结构简单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 包括气管导管和位于气管导管外壁上的气囊, 气囊连接 充气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和下气囊, 上气囊通过上充气道连。

3、接上充气 阀, 下气囊通过下充气道连接下充气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46619 U 2 1/2 页 3 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气管切开的双气囊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在很多危重病人的临床治疗中, 为了确保病人呼吸通畅, 通常需要进行经口鼻插 管或气管切开插管。经口鼻气管插管维持时间短, 主要用于施行全麻手术患者 ; 当病人需 要人工辅助呼吸 (如呼吸机辅助呼吸) 且维持时间较长时, 常选择气管切开并插入气囊导管 以维持病人呼吸。 目前, 临床常用的气管切开导管是单囊气管导管, 该种气管导管的结构为 气管导管外壁。

4、前端有一个气囊, 气囊连接充气阀, 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 气 囊固定位置单一, 着力面积小, 单位面积压强过大, 气囊长时间对气管内壁压迫会导致造成 局部组织缺血, 更严重的造成气管食管漏, 并且容易引起气管套管的滑脱和造成口腔分泌 物对呼吸道的污染 ; 在需要将气囊充气时, 如果气囊出现破损而无法充气, 就必须更换新 的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导管, 既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 又增加了病人发生窒息的风险 ; 需 长期气囊充气病人, 为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粘膜而出现气管壁缺血坏死情况发生, 需每隔 4 小时行气囊放气一次, 每次放气 510 分钟, 用呼吸机人工呼吸病人在放气期间由 。

5、于无法正常使用呼吸机, 易出现窒息, 且为防止误吸而应用气囊病人, 在放气期间易出现误 吸。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 管。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气管切开双气囊导管, 包括气管 导管和位于气管导管外壁上的气囊, 气囊连接充气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气囊分为上气囊 和下气囊, 上气囊通过上充气道连接上充气阀, 下气囊通过下充气道连接下充气阀。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6 1、 在一个气囊出现破损而无法充气时, 改用另一个气囊充气即可, 无。

6、须更换新的 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导管, 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 又减少了病人发生窒息的风险。 0007 2、 需长期气囊充气病人, 为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粘膜而出现气管壁缺血坏 死情况发生, 需定期放气时, 因两个气囊不在同一个位置, 只需将两个气囊轮换充气及放气 即可, 导管与气管壁之间始终处于封闭状态, 这样既解决了因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粘膜 造成气管壁发生缺血坏死问题, 又解决了用呼吸机人工呼吸病人在放气期间因无法正常使 用呼吸机, 而易出现窒息的问题, 还避免了在放气期间易发生误吸的问题。 0008 3、 成本低廉, 结构简单, 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实用新。

7、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446619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管导管 1 和位于气管导管 1 外壁上的气囊, 所述的 气囊分为上气囊 2 和下气囊 3, 所述的气囊包括上气囊 2 和下气囊 3, 上气囊 2 通过上充气 道 4 连接上充气阀 6, 下气囊 3 通过下充气道 5 连接下充气阀 7。 0012 操作流程同现行的单囊气管导管, 就是无需定期放气, 而是采取两个气囊轮换充 气及放气。 0013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 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446619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61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