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853002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36560.4

申请日:

20160223

公开号:

CN205948134U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68,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168,A61M5/14

申请人:

杭州中道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勇军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207号文欣大厦1709

优先权:

CN20162013656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它融合了红外感应技术,包括卡片、输液监控器、计算机。卡片具有一定形状,符合形状的卡片才能被视为有效卡。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放置于输液监控器内部,用于对卡片的检测。输液监控器设有卡片放置位置。输液监控器通过红外传感器读取卡片相关的信息,判断是否是有效卡,并将相关数据传输给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其他终端设备可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其他设备和网络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等。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医疗物联网领域,特别是对输液状态的监控。有效降低了设备及信息的管理难度,特别是对输液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面。

权利要求书

1.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卡片、输液监控器、计算机,输液监控器靠近病床安装,检测并提示输液相关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加入了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重力传感器、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与单片机(MCU)相连,进行数据通信;单片机(MCU)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来判断卡片是否插入以及是否是有效卡,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输液监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液监控器内部放置若干个红外检测模块,位于不同位置;当卡片插入输液监控器时,会引起红外检测模块的反应,从而改变不同位置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红外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MCU),单片机(MCU)内部事先存有卡片的相应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与事先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表示是有效卡,正常工作,如果匹配失败,则证明是无效卡,提示并停止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放置于输液监控器内部,用于检测卡片不同位置的通断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液监控器设有卡片放置位置,卡片通过该位置与输液监控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液监控器将相关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包括:显示、建立数据库、上传到医院信息系统和网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红外感应技术,能检测、识别有效卡片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物联网的智能输液监控领域中,需要实时采集病人信息和输液信息,特别是输液规格、输液状态、输液时间和输液量等数据,现阶段需要大量电子设备才可完成,同时由于医院设备种类和数量繁杂,病人数量较大且流动性强,这些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管理难度;并且存在病人及护士的误操作等问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现有的医疗物联网的智能输液监控领域中,设备及信息处理的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对病人信息的识别和输液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面亟待提高,达到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和病人就医成本、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融合了红外感应技术,包括卡片、输液监控器、计算机。输液监控器靠近病床安装,检测并提示输液相关信息,内部包含红外检测模块,显示模块、红外检测模块、重力传感器、通信模块与单片机(MCU)相连,进行数据通信;单片机(MCU)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来判断卡片是否插入以及是否是有效卡,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输液监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输液监控器内部放置若干个红外检测模块,位于不同位置;当卡片插入输液监控器时,会引起红外检测模块的反应,从而改变不同位置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红外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MCU),单片机(MCU)内部事先存有卡片的相应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与事先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表示是有效卡,正常工作,如果匹配失败,则证明是无效卡,提示并停止工作。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放置于输液监控器内部,用于检测卡片不同位置的通断情况。输液监控器设有卡片放置位置,卡片通过该位置与输液监控器接触。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先将卡片放置在输液监控器上的卡片放置位置,进而红外传感器对卡片进行检测。输液监控器通过红外传感器读取卡片相关的信息,判断是否是有效卡,如果是有效卡则正常工作。同时,输液监控器会将相关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PDA、智能手表等设备进行通信,其中中央控制系统一般放置在病区的护士站。输液监控器与计算机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主要包括SPI、UART、USART、I2C、I2S、CAN等,无线通信主要包括RFID射频、WIFI、Bluetooth、ZigBee。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包括:显示、提示、建立数据库、存储、上传到医院信息系统和网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有效降低了医院设备及信息处理的管理难度,特别是对输液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面的效率有明显提升。

(2)解决了病人的实时数据不能很好的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对接的问题,使医院能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取病人的各项数据。

(3)使用带有卡片检测功能的智能输液监控器,可以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4)通过专用的卡片,病人可以实时了解到自己的情况,便捷了病人的医疗步骤,改善了病人的医疗环境,提升了病人的医疗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监控器;2、显示模块;3、红外检测模块; 4、重力传感器;5、单片机(MCU);6、通信模块;7、卡片;8、计算机;9、液晶显示屏;10、开机键;11、卡片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系统框图中,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包括输液监控器(1)、卡片(7)和计算机(8)。每个输液监控器(1)包括单片机(MCU)(5)、显示模块(2)、通信模块(6)、红外检测模块(3)和重力传感器(4),其中显示模块(2)、通信模块(6)、红外检测模块(3)和重力传感器(4)分别与单片机(MCU)(5)相连,进行数据通信。卡片(7)通过红外检测模块(3)与输液监控器(1)进行数据通信,计算机(8)通过通信模块(6)与输液监控器(1)进行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包括有线或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主要包括SPI、UART、USART、I2C、I2S、CAN,无线通信主要包括RFID射频、WIFI、Bluetooth、ZigBee。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

输液监控器(1)包含液晶显示屏(9),开机键(10),卡片插槽(11)。液晶显示屏(9)显示输液规格、输液余量、输液速度、剩余时间以及其它输液相关信息;卡片插槽(11)位于输液监控器(1)侧边设置,并嵌入内部,卡片(7)可插入卡片插槽(11)内与输液监控器(1)进行通信。

输液监控器(1)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液晶显示屏(9)显示出来,并通过通信模块(6)传递到计算机(8)。使用者通过输液监控器(1)、计算机(8)可以获取实时病人状况,同时计算机(8)也可以和HIS系统对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36560.4 (22)申请日 2016.02.23 (73)专利权人 杭州中道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 207号文欣大厦1709 (72)发明人 李勇军 (51)Int.Cl. A61M 5/168(2006.01) A61M 5/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 监控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 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它融合了红外 感应技。

2、术, 包括卡片、 输液监控器、 计算机。 卡片 具有一定形状, 符合形状的卡片才能被视为有效 卡。 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 放置于输液监控器内部, 用于对卡片的检测。 输 液监控器设有卡片放置位置。 输液监控器通过红 外传感器读取卡片相关的信息, 判断是否是有效 卡, 并将相关数据传输给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处 理。 其他终端设备可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其他 设备和网络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系统) 等。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医疗物联网领域, 特别是对 输液状态的监控。 有效降低了设备及信息的管理 难度, 特别是对输液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3、 205948134 U 2017.02.15 CN 205948134 U 1.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主要包括卡片、 输液监控器、 计 算机, 输液监控器靠近病床安装, 检测并提示输液相关信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智能输液 监控系统加入了红外检测模块, 红外检测模块、 重力传感器、 显示模块、 通信模块与单片机 (MCU) 相连, 进行数据通信; 单片机 (MCU) 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来判断卡片是否插入以及是否 是有效卡, 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输液监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

4、 征在于: 输液监控器内部放置若干个红外检测模块, 位于不同位置; 当卡片插入输液监控器 时, 会引起红外检测模块的反应, 从而改变不同位置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 红外检测 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 (MCU) , 单片机 (MCU) 内部事先存有卡片的相应数据, 并 将检测到的数据与事先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 表示是有效卡, 正常工作, 如 果匹配失败, 则证明是无效卡, 提示并停止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 征在于: 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 放置于输液监控器内部, 用于检测卡片 不同位置的通断。

5、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 征在于: 输液监控器设有卡片放置位置, 卡片通过该位置与输液监控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 征在于: 输液监控器将相关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包括: 显示、 建立数据库、 上传到医院信息系统和网络。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948134 U 2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物联网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红外感应技术, 能检测、 识别 有效卡。

6、片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医疗物联网的智能输液监控领域中, 需要实时采集病人信息和输液信息, 特别是输液规格、 输液状态、 输液时间和输液量等数据, 现阶段需要大量电子设备才可完 成, 同时由于医院设备种类和数量繁杂, 病人数量较大且流动性强, 这些都增加了医护人员 的管理难度; 并且存在病人及护士的误操作等问题, 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在现有的医疗物联网的智能输液监控领域中, 设备及信息处理的管理难 度大, 特别是对病人信息的识别和输液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面亟待提高, 达到降低医护人 员工作量和病人就医成本、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疗。

7、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 于红外感应技术的方便、 快捷、 低成本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 统, 融合了红外感应技术, 包括卡片、 输液监控器、 计算机。 输液监控器靠近病床安装, 检测 并提示输液相关信息, 内部包含红外检测模块, 显示模块、 红外检测模块、 重力传感器、 通信 模块与单片机 (MCU) 相连, 进行数据通信; 单片机 (MCU) 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来判断卡片是否 插入以及是否是有效卡, 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输液监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进 行通信。 0005 输液监控器内部放置若干。

8、个红外检测模块, 位于不同位置; 当卡片插入输液监控 器时, 会引起红外检测模块的反应, 从而改变不同位置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 红外检 测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 (MCU) , 单片机 (MCU) 内部事先存有卡片的相应数据, 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与事先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 表示是有效卡, 正常工作, 如果匹配失败, 则证明是无效卡, 提示并停止工作。 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 成, 放置于输液监控器内部, 用于检测卡片不同位置的通断情况。 输液监控器设有卡片放置 位置, 卡片通过该位置与输液监控器接触。 工作过程中, 使用者先将卡片放置在输液监控器 上的卡。

9、片放置位置, 进而红外传感器对卡片进行检测。 输液监控器通过红外传感器读取卡 片相关的信息, 判断是否是有效卡, 如果是有效卡则正常工作。 同时, 输液监控器会将相关 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 PDA、 智能手表等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中 央控制系统一般放置在病区的护士站。 输液监控器与计算机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 有 线通信主要包括SPI、 UART、 USART、 I2C、 I2S、 CAN等,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RFID射频、 WIFI、 Bluetooth、 ZigBee。 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包括: 显示、 提示、 建立数据库、 存储、 上传到医。

10、院信息系统和网络。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948134 U 3 0007 (1) 通过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有效降低了医院设 备及信息处理的管理难度, 特别是对输液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面的效率有明显提升。 0008 (2) 解决了病人的实时数据不能很好的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系统) 对接的问 题, 使医院能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取病人的各项数据。 0009 (3) 使用带有卡片检测功能的智能输液监控器, 可以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0 (4) 通过专用的卡片, 病。

11、人可以实时了解到自己的情况, 便捷了病人的医疗步骤, 改善了病人的医疗环境, 提升了病人的医疗体验。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输液监控器; 2、 显示模块; 3、 红外检测模块; 4、 重力传感器; 5、 单片机 (MCU) ; 6、 通信模块; 7、 卡片; 8、 计算机; 9、 液晶显示屏; 10、 开机键; 11、 卡片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在图1所示的系统框图中, 0016 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带卡片检测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包。

12、括输液监控器 (1) 、 卡片 (7) 和计算机 (8) 。 每个输液监控器 (1) 包括单片机 (MCU)(5) 、 显示模块 (2) 、 通信模块 (6) 、 红 外检测模块 (3) 和重力传感器 (4) , 其中显示模块 (2) 、 通信模块 (6) 、 红外检测模块 (3) 和重 力传感器 (4) 分别与单片机 (MCU)(5) 相连, 进行数据通信。 卡片 (7) 通过红外检测模块 (3) 与 输液监控器 (1) 进行数据通信, 计算机 (8) 通过通信模块 (6) 与输液监控器 (1) 进行数据通 信。 0017 数据通信包括有线或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主要包括SPI、 UART、 。

13、USART、 I2C、 I2S、 CAN,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RFID射频、 WIFI、 Bluetooth、 ZigBee。 0018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 0019 输液监控器 (1) 包含液晶显示屏 (9) , 开机键 (10) , 卡片插槽 (11) 。 液晶显示屏 (9) 显示输液规格、 输液余量、 输液速度、 剩余时间以及其它输液相关信息; 卡片插槽 (11) 位于 输液监控器 (1) 侧边设置, 并嵌入内部, 卡片 (7) 可插入卡片插槽 (11) 内与输液监控器 (1) 进 行通信。 0020 输液监控器 (1)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液晶显示屏 (9) 显示出来, 并通过通信模块。

14、 (6) 传递到计算机 (8) 。 使用者通过输液监控器 (1) 、 计算机 (8) 可以获取实时病人状况, 同时 计算机 (8) 也可以和HIS系统对接。 002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948134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5948134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