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53001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65543.4

申请日:

20140408

公开号:

CN203861663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14

申请人:

深圳市美鑫盛科技有限公司,陈仕勇

发明人:

陈仕勇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同胜社区下横朗春长工业区A栋1、3、4楼

优先权:

CN201420165543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该结构包括输液架、主支架板、多个挂架弹簧和多个卡瓶组件,输液架底部与主支架板固定连接,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输液架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挂架弹簧固定在挂杆上,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与挂杆连接,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架和卡瓶组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固定牢靠。同时,每个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架、主支架板、多个挂架弹簧和多个卡瓶组件,所述输液架底部与主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输液架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所述挂架弹簧固定在挂杆上,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与挂杆连接,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旋转销、第二旋转销和偏心轮,所述第一固定臂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固定臂上与第二固定臂相对的部分也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所述偏心轮通过第二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偏心轮与第二固定臂接触并在旋转后驱动第二固定臂卡住输液瓶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瓶组件还包括上压簧和下压簧,所述第一固定臂上设有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一下压簧孔,所述第二固定臂上设有第二上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所述上压簧连接在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二上压簧孔内,所述下压簧连接在第一下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瓶组件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背景技术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但是,现有医院的注射装置一次只能输一瓶液体,当点滴打完需要换瓶的时候,需要密切注意,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血液倒流等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只能在有人看守的情况下进行输液。该种输液装置的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简单的挂钩结构进行固定,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会造成不稳定的危险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包括输液架、主支架板、多个挂架弹簧和多个卡瓶组件,所述输液架底部与主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输液架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所述挂架弹簧固定在挂杆上,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与挂杆连接,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 

其中,所述卡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旋转销、第二旋转销和偏心轮,所述第一固定臂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固定臂上与第二固定臂相对的部分也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所述偏心轮通过第二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所述偏心轮与第二固定臂接触并在旋转后驱动第二固定臂卡住输液瓶口。 

其中,所述卡瓶组件还包括上压簧和下压簧,所述第一固定臂上设有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一下压簧孔,所述第二固定臂上设有第二上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所述上压簧连接在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二上压簧孔内,所述下压簧连接在第一下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内。 

其中,所述卡瓶组件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通过输液架和卡瓶组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固定牢靠。同时,每个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应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输液架                   11、主支架板

12、挂架弹簧                 13、卡瓶组件

14、挂杆                     131、第一固定臂

132、第二固定臂              133、第一螺母

134、第二螺母                135、第一旋转销

136、第二旋转销              137、偏心轮

138、上压簧                  1311、第一上压簧孔

1312、第一下压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包括输液架10、主支架板11、多个挂架弹簧12和多个卡瓶组件13,输液架10底部与主支架板11固定连接,多个卡瓶组件13固定在主支架板11上,输液架10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14;挂架弹簧12固定在挂杆14上,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12与挂杆14连接,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13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瓶组件13包括第一固定臂131、第二固定臂132、第一螺母133、第二螺母134、第一旋转销135、第二旋转销136和偏心轮137,第一固定臂131通过第一螺母133和第二螺母134固定在主支架板11上;第二固定臂132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销135固定在主支架板11上,第二固定臂13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第一固定臂131上与第二固定臂132相对的部分也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偏心轮137通过第二旋转销136固定在主支架板11上,偏心轮137与第二固定臂132接触并在旋转后驱动第二固定臂132卡住输液瓶口。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瓶组件13还包括上压簧138和下压簧(图未示),第一固定臂131上设有第一上压簧孔1311和第一下压簧孔1312,第二固定臂132上设有第二上压簧孔(图未示)和第二下压簧孔(图未示),上压簧138连接在第一上压簧孔1311和第二上压簧孔内,下压簧(图未示)连接在第一下压簧孔1312和第二下压簧孔(图未示)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瓶组件13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然,本案的卡瓶组件13并不局限于4个,可以为其他数量,只要是通过偏心轮驱动固定臂卡住输液瓶口的实施方式,均落入到本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通过输液架和卡瓶组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固定牢靠。同时,每个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166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 CN 203861663 U (21)申请号 201420165543.4 (22)申请日 2014.04.08 A61M 5/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美鑫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 同胜社区下横朗春长工业区A栋1、 3、 4 楼 专利权人 陈仕勇 (72)发明人 陈仕勇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 瓶结构, 该结构包括输液架、 主支架板、 多个挂架 弹簧和多个卡瓶组。

2、件, 输液架底部与主支架板固 定连接, 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输液架 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 ; 挂架弹簧固定在挂杆上, 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与挂杆 连接, 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 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架和卡瓶组件对输液瓶 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 固定牢靠。同时, 每个卡瓶 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 可以稳定可靠 地进行固定后输液, 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 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 配 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1663 U CN 203861663 U 1/1 页 2 1. 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液架、 主支架板、 多个挂架弹 簧和多个卡瓶组件, 所述输液架底部与主支架板固定连接, 所述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 架板上, 所述输液架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 ; 所述挂架弹簧固定在挂杆上, 且每个输液瓶的底 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与挂杆连接, 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瓶组件包 括第一固定臂、 第二固定。

4、臂、 第一螺母、 第二螺母、 第一旋转销、 第二旋转销和偏心轮, 所述 第一固定臂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 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一 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 所述第一固定臂上与第二固定臂相对的部分也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 ; 所述偏 心轮通过第二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所述偏心轮与第二固定臂接触并在旋转后驱动第 二固定臂卡住输液瓶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瓶组件还 包括上压簧和下压簧, 所述第一固定臂上设有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一下压簧孔, 所述第二固 。

5、定臂上设有第二上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 所述上压簧连接在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二上压簧 孔内, 所述下压簧连接在第一下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瓶组件有 四个, 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61663 U 2 1/3 页 3 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多卡口式智能 输液卡瓶结构。 0003 背景技术 0004 输液, 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 一次给药在 100ml 以上 ) 注射液。通常 包装在。

6、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 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 持 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 以补充体液、 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 血液, 故质量要求高, 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0005 但是, 现有医院的注射装置一次只能输一瓶液体, 当点滴打完需要换瓶的时候, 需 要密切注意, 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血液倒流等危险情况发生, 因此只能在有人看守的 情况下进行输液。该种输液装置的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简单的挂钩结构进行固定, 在无人 看守的情况下会造成不稳定的危险发生。 0006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

7、型提供一种安全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 卡瓶结构。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包括输液架、 主支架板、 多个挂架弹簧和多个卡瓶组件, 所述输液架底部与主支架板固定连接, 所述多个 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所述输液架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 ; 所述挂架弹簧固定在挂杆 上, 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与挂杆连接, 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 个卡瓶组件内。 0009 其中, 所述卡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臂、 第二固定臂、 第一螺母、 第二螺母、 第一旋转 销、 第二旋转销和偏心轮, 所述第一固定臂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 所 述第二。

8、固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另一端设置有 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 所述第一固定臂上与第二固定臂相对的部分也设置有用于容 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 ; 所述偏心轮通过第二旋转销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所述偏心轮与第二 固定臂接触并在旋转后驱动第二固定臂卡住输液瓶口。 0010 其中, 所述卡瓶组件还包括上压簧和下压簧, 所述第一固定臂上设有第一上压簧 孔和第一下压簧孔, 所述第二固定臂上设有第二上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 所述上压簧连 接在第一上压簧孔和第二上压簧孔内, 所述下压簧连接在第一下压簧孔和第二下压簧孔 内。 0011 其中, 所述卡瓶组件有四个, 且沿圆周方。

9、向均匀分布。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卡口式智能输 液卡瓶结构, 通过输液架和卡瓶组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 固定牢靠。同时, 每个 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 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 在输液时也可以 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 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 液。 说 明 书 CN 203861663 U 3 2/3 页 4 0013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的爆炸图 ;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的立体组装图 ; 0016 图 。

10、3 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应用示意图。 0017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 0018 10、 输液架 11、 主支架板 0019 12、 挂架弹簧 13、 卡瓶组件 0020 14、 挂杆 131、 第一固定臂 0021 132、 第二固定臂 133、 第一螺母 0022 134、 第二螺母 135、 第一旋转销 0023 136、 第二旋转销 137、 偏心轮 0024 138、 上压簧 1311、 第一上压簧孔 0025 1312、 第一下压簧孔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8 请参阅图1-。

11、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卡口式智能输液卡瓶结构, 包括输液架10、 主支架板 11、 多个挂架弹簧 12 和多个卡瓶组件 13, 输液架 10 底部与主支架板 11 固定连 接, 多个卡瓶组件 13 固定在主支架板 11 上, 输液架 10 顶部设置有多个挂杆 14 ; 挂架弹簧 12 固定在挂杆 14 上, 且每个输液瓶的底部均通过一个挂架弹簧 12 与挂杆 14 连接, 每个输 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 13 内。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卡瓶组件 13 包括第一固定臂 131、 第二固定臂 132、 第一螺母 133、 第二螺母 134、 第一旋转销 135、 第二旋转销 。

12、136 和偏心轮 137, 第一固定臂 131 通过第 一螺母 133 和第二螺母 134 固定在主支架板 11上 ; 第二固定臂 132 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销 135固定在主支架板11上, 第二固定臂13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 第 一固定臂 131 上与第二固定臂 132 相对的部分也设置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 ; 偏心 轮 137 通过第二旋转销 136 固定在主支架板 11 上, 偏心轮 137 与第二固定臂 132 接触并在 旋转后驱动第二固定臂 132 卡住输液瓶口。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卡瓶组件 13 还包括上压簧 138 和下压簧 (图未示) ,。

13、 第一固定 臂131上设有第一上压簧孔1311和第一下压簧孔1312, 第二固定臂132上设有第二上压簧 孔 (图未示) 和第二下压簧孔 (图未示) , 上压簧 138 连接在第一上压簧孔 1311 和第二上压簧 孔内, 下压簧 (图未示) 连接在第一下压簧孔 1312 和第二下压簧孔 (图未示) 内。 0031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卡瓶组件 13 有四个, 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然, 本案的卡 瓶组件 13 并不局限于 4 个, 可以为其他数量, 只要是通过偏心轮驱动固定臂卡住输液瓶口 的实施方式, 均落入到本案的保护范围。 0032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卡口式智能输。

14、液卡瓶结构, 通过输 液架和卡瓶组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 固定牢靠。 同时, 每个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 液瓶或者输液袋, 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 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 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 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 0033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说 明 书 CN 203861663 U 4 3/3 页 5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861663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61663 U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61663 U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61663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