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及注射器,进一步地,涉及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及注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过大、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每个病人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的量是不恒定的,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注射剂量的调节均由患者自己控制。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均仅仅有剂量的刻度简单显示功能,剂量的刻度等信息均无法自动形成电子数据信息进行保存或者记录,更无法对患者的注射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获取剂量的刻度信息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的注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能够自动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信息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能够自动获取剂量的刻度信息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提高注射器的智能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刻度套筒和套设在所述刻度套筒外侧的外壳,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所述采集触点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所述贴片电阻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电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的一端。
优选的,两个所述采集触点可同时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连接。
优选的,所述贴片电阻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引脚,所述贴片电阻导通时,其中一个所述电阻引脚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连接,另一个所述电阻引脚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贴片电阻的数量是61个。
优选的,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进一步地,该下限值是0;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进一步地,该上限值是60。
优选的,所述刻度套筒能够相对所述外壳产生轴向位移,以实现注射剂量的改变。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采集触点提供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当两个所述采集触点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导通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对实际导通电流的检测可以确定此时导通的所述贴片电阻的电阻值。由于若干所述贴片电阻固定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且电阻值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实际检测的电阻值可以确定相应的所述贴片电阻,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外壳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简单换算就可以读出当前的轴向位置刻度,并将该刻度信息形成电子数据,以便记录跟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两组导通连接件,所述导通连接件包括采集导线和采集圆环,所述采集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采集圆环连接,所述采集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触点连接,所述采集圆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导通连接件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连接,另一组所述导通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轴向通道和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远离所述采集触点的一端,所述采集导线嵌设在所述轴向通道内,所述采集圆环嵌设在所述环形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开设,所述环形通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圆周方向开设。
优选的,所述轴向通道是直线通道。
优选的,所述轴向通道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轴向通道并列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通道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环形通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错位设置,两个所述环形通道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例如,间距递增或递减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呈螺旋线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凸台轨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凹槽轨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螺旋分布,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螺旋分布,且所述第一轨道的螺距与所述第二轨道的螺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或者,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上的所述第一轨道以外的区域,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所述第二轨道以外的区域。
另一方面,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刻度套筒和套设在所述刻度套筒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所述采集触点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所述贴片电阻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电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
优选的,两个所述采集触点可同时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连接。
优选的,所述贴片电阻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引脚,所述贴片电阻导通时,其中一个所述电阻引脚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连接,另一个所述电阻引脚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贴片电阻的数量是61个。
优选的,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进一步地,该下限值是0;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进一步地,该上限值是60。
优选的,所述刻度套筒能够相对所述外壳产生轴向位移,以实现注射剂量的改变。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采集触点提供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当两个所述采集触点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导通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对实际导通电流的检测可以确定此时导通的所述贴片电阻的电阻值。由于若干所述贴片电阻固定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且电阻值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实际检测的电阻值可以确定相应的所述贴片电阻,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外壳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简单换算就可以读出当前的轴向位置刻度,并将该刻度信息形成电子数据,以便记录跟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例如,间距递增或递减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呈螺旋线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凸台轨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凹槽轨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螺旋分布,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螺旋分布,且所述第一轨道的螺距与所述第二轨道的螺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或者,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上的所述第一轨道以外的区域,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所述第二轨道以外的区域。
又一方面,一种注射器,包括上述的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是胰岛素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刻度套筒和套设在所述刻度套筒外侧的外壳,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所述采集触点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所述贴片电阻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电连接;或者,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所述采集触点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所述贴片电阻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电连接。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并在相对移动过程中对实际导通的贴片电阻的阻值进行检测,以确定当前导通的贴片电阻,从而确定刻度套筒与外壳的相对位置,即确定刻度套筒的轴向位置刻度和剂量信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器,包括上述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能够自动获取剂量的刻度信息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提高注射器的智能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刻度套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贴片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刻度套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采集触点与导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刻度套筒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九所述的刻度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九所述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9中:
1、刻度套筒;2、外壳;3、采集触点;4、采集导线;5、采集圆环;6、贴片电阻;7、电阻引脚;8、第一轨道;9、第二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刻度套筒1和套设在所述刻度套筒1外侧的外壳2,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3,所述采集触点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6,所述贴片电阻6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电连接。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1的一端。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可同时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6连接。所述贴片电阻6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引脚7,所述贴片电阻6导通时,其中一个所述电阻引脚7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另一个所述电阻引脚7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电阻6的数量是61个,分别对应0至60的刻度值。当所述刻度套筒1相对所述外壳2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1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0;当所述刻度套筒1相对所述外壳2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1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60。
采集原理:所述刻度套筒1能够相对所述外壳2产生轴向位移,以实现注射剂量的改变。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采集触点3提供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当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6导通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对实际导通电流的检测可以确定此时导通的所述贴片电阻6的电阻值。由于若干所述贴片电阻6固定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且电阻值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实际检测的电阻值可以确定相应的所述贴片电阻6,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刻度套筒1与所述外壳2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简单换算就可以读出当前的轴向位置刻度,并将该刻度信息形成电子数据,以便记录跟踪。
于本实施例中,60个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呈螺旋线分布,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8,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9,所述第一轨道8与所述第二轨道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8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9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一轨道8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螺旋分布,所述第二轨道9沿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螺旋分布,且所述第一轨道8的螺距与所述第二轨道9的螺距相等。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8上,所述贴片电阻6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9上。
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是胰岛素笔,包括上述的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刻度套筒1和套设在所述刻度套筒1外侧的外壳2,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3,所述采集触点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6,所述贴片电阻6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电连接。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1的一端。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可同时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6连接。所述贴片电阻6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引脚7,所述贴片电阻6导通时,其中一个所述电阻引脚7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另一个所述电阻引脚7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电阻6的数量是61个,分别对应0至60的刻度值。当所述刻度套筒1相对所述外壳2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1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0;当所述刻度套筒1相对所述外壳2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1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60。
采集原理:所述刻度套筒1能够相对所述外壳2产生轴向位移,以实现注射剂量的改变。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采集触点3提供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当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6导通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对实际导通电流的检测可以确定此时导通的所述贴片电阻6的电阻值。由于若干所述贴片电阻6固定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且电阻值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实际检测的电阻值可以确定相应的所述贴片电阻6,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刻度套筒1与所述外壳2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简单换算就可以读出当前的轴向位置刻度,并将该刻度信息形成电子数据,以便记录跟踪。
于本实施例中,该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还包括两组导通连接件,所述导通连接件包括采集导线4和采集圆环5,所述采集导线4的一端与所述采集圆环5连接,所述采集导线4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所述采集圆环5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其中一组所述导通连接件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另一组所述导通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轴向通道和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1远离所述采集触点3的一端,所述采集导线4嵌设在所述轴向通道内,所述采集圆环5嵌设在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轴向方向开设,所述环形通道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圆周方向开设。所述轴向通道是直线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轴向通道并列平行设置。所述环形通道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环形通道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轴向方向错位设置,两个所述环形通道平行。
于本实施例中,60个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呈螺旋线分布,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8,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9,所述第一轨道8与所述第二轨道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8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9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一轨道8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螺旋分布,所述第二轨道9沿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螺旋分布,且所述第一轨道8的螺距与所述第二轨道9的螺距相等。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8上,所述贴片电阻6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9上。
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是胰岛素笔,包括上述的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电阻的数量是81个,分别对应0至80的刻度值。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0;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80。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间距递增。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间距递减。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6和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60个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呈直线分布,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8,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9,所述第一轨道8与所述第二轨道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8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9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一轨道8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二轨道9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8上,所述贴片电阻6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9上。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凹槽轨道。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上的所述第一轨道以外的区域,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所述第二轨道以外的区域。
实施例九:
如图8、图9和图3所示,一种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刻度套筒1和套设在所述刻度套筒1外侧的外壳2,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采集触点3,所述采集触点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阻值不同的贴片电阻6,所述贴片电阻6可与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2上。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外壳2的一端,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可同时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6连接,所述贴片电阻6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引脚7,所述贴片电阻6导通时,其中一个所述电阻引脚7与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另一个所述电阻引脚7与另一个所述采集触点3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电阻6的数量是61个,分别对应0至60的刻度值。当所述刻度套筒1相对所述外壳2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1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0;当所述刻度套筒1相对所述外壳2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1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60。
采集原理:所述刻度套筒1能够相对所述外壳2产生轴向位移,以实现注射剂量的改变。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采集触点3提供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当两个所述采集触点3与一个所述贴片电阻6导通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对实际导通电流的检测可以确定此时导通的所述贴片电阻6的电阻值。由于若干所述贴片电阻6固定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且电阻值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实际检测的电阻值可以确定相应的所述贴片电阻6,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刻度套筒1与所述外壳2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简单换算就可以读出当前的轴向位置刻度,并将该刻度信息形成电子数据,以便记录跟踪。
于本实施例中,60个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轴向方向呈螺旋线分布,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6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8,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9,所述第一轨道8与所述第二轨道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8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9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一轨道8沿所述刻度套筒1的侧壁外表面螺旋分布,所述第二轨道9沿所述外壳2的侧壁内表面螺旋分布,且所述第一轨道8的螺距与所述第二轨道9的螺距相等。所述贴片电阻6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8上,所述采集触点3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9上。
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是胰岛素笔,包括上述的注射器用刻度数据采集结构。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电阻的数量是101个,分别对应0至100的刻度值。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小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下限值0;当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外壳的伸出量最大时,所述刻度套筒读出的刻度值是上限值100。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
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的间距递增。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
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的间距递减。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60个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呈直线分布,相邻的所述贴片电阻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的间距相等。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是凹槽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直线分布。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套筒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是凸台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是凹槽轨道。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上的所述第一轨道以外的区域,所述采集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所述第二轨道以外的区域。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