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扣带及便携式引流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粘扣带及便携式引流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18743.2 (22)申请日 2016.08.30 (73)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72)发明人 吕颀田淑红周玉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518 代理人 路远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粘扣带及便携式引流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扣带及便携式引 流袋, 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 包括别针、 引流管、 袋体。
2、和粘扣带, 所述袋体和粘扣带均挂在所述别 针上, 所述引流管成回形盘卷并通过粘扣带缠绕 捆绑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解决 了引流袋使用过程中引流管因没有捆绑而来回 摆动, 从而影响使用和影响美观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261881 U 2017.06.20 CN 206261881 U 1.一种便携式引流袋, 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别针、 引流管、 袋体和粘 扣带, 所述袋体和粘扣带均挂在所述别针上, 所述引流管成回形盘卷并通过粘扣带缠绕捆 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扣带中间设置。
3、有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扣带还包括用于悬挂粘扣 带的吊环, 所述吊环与挂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 包括两个相邻的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各从一个通孔穿过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 为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通孔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结成扣, 软管两端结成的扣 的外轮廓大于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扣带勾面的射出钩的形状 为Y形。 7.一种粘扣带。
4、,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悬挂粘扣带的吊环, 所述粘扣带中间设置有挂 孔, 所述吊环与所述挂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粘扣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包 括两个相邻的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各从一个通孔穿过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粘扣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为 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通孔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结成扣, 软管两端结成的扣的 外轮廓大于通孔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粘扣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扣带勾面的射出钩的形状 为Y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26。
5、1881 U 2 一种粘扣带及便携式引流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收纳粘扣。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医学日趋成熟, 在各种医疗器械也都相应的出现, 其中一种就是最常用的引 流袋。 引流袋由保护帽(含接头)、 引流导管、 薄膜袋体、 止回阀(根据客户需求配置)、 排液阀 (若带排液阀)、 纽扣(腿挂式、 腰挂式)、 绑带(腿挂式)或吊带(腰挂式)组成; 制作材料为医 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 有的用于导尿, 有的用于伤口, 胸腔、 脑 腔、 胃肠道、 胆道等都有应用。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 血、 液体。
6、导 引至体外, 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 要注意护理。 但是引流管 的长短不一, 如果长的话就需要有捆绑装置将其捆绑方便使用, 现在所使用的引流管直接 连接引流袋, 没有将其捆束的装置, 引流管就直接挂在引流袋上边, 容易被其他物品勾住, 如果引流袋挂在病人身上的话病人行动的时候引流管因为没有捆绑会来回摆动, 使用特别 不方便而且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引流管没有捆绑使用不方便而且影响美观的缺陷提 供了一种引流管收纳粘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实用价值很高, 解决了现有的 引流管没有捆束的缺陷。 0004 本实用新型的。
7、目的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一种便携式引流袋, 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 包括别针、 引流管、 袋体和粘扣带, 所述 袋体和粘扣带均挂在所述别针上, 所述引流管成回形盘卷并通过粘扣带缠绕捆绑固定。 0006 优选地, 所述粘扣带中间设置有挂孔。 0007 优选地, 所述粘扣带还包括用于悬挂粘扣带的吊环, 所述吊环与挂孔连接。 0008 优选地,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包括两个相邻的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各 从一个通孔穿过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相互连接。 0009 优选地,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为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通孔 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结成扣, 软管两端。
8、结成的扣的外轮廓大于通孔的直径。 0010 优选地, 所述粘扣带勾面的射出钩的形状为Y形。 0011 一种粘扣带, 包括用于悬挂粘扣带的吊环, 所述粘扣带中间设置有挂孔, 所述吊环 与所述挂孔连接。 0012 优选地,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包括两个相邻的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各 从一个通孔穿过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相互连接。 0013 优选地, 所述吊环由软管制成, 所述挂孔为通孔, 所述软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通孔 并在粘扣带的另一侧结成扣, 软管两端结成的扣的外轮廓大于通孔的直径。 0014 优选地, 所述粘扣带勾面的射出钩的形状为Y形。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6261881。
9、 U 3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解决了引流袋使用过程中引流管引没有捆绑而 来回摆动影响使用和影响美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引流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孔粘扣带平面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孔粘扣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 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 如图1所示,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便携式引流袋, 包括。
10、别针1、 袋体4、 引流 管3和粘扣带9, 粘扣带包括软管2, 袋体4上设置有挂绳8。 别针1用来钩挂挂绳8和软管2, 别 针1别挂在使用者衣服底部, 引流管3一端和袋体4连接, 由于引流管3长度比较长, 所以需要 回形缠绕处理, 就需要粘扣带9来缠绕固定引流管3。 0022 如图2所示为单孔粘扣带的平面示意图, 粘扣带9设置有通孔7, 软管2两端均穿过 单通孔7并在粘扣带9另一侧结成扣, 单通孔7的直径小于两端结成扣的外轮廓的大小, 防止 所打结脱孔。 0023 设置一个通孔, 工艺步骤少, 直接将软管两端穿过通孔, 然后在粘扣带另一侧结成 扣, 这样是根据结成扣的外轮廓的大小大于通孔的直径。
11、从而使结成扣不至从通孔脱出的原 理设置的。 0024 如图3所示为双孔粘扣带的立体示意图, 软管2的两端各自从一个孔穿过将两端在 粘扣带另一侧相互连接, 勾面6的射出勾为Y形。 0025 设置两个通孔, 软管的两端分别从一个通孔穿过, 然后在粘扣带另一侧相互连接, 这样是根据两个通孔之间有一段间隔, 软管两端分别从两个通孔穿过然后相互连接, 连接 之后被两个通孔之间的间隔卡住从而通过软管可以将粘扣带挂起的原理设置的。 002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管还可以是曲别针, 粘扣带不带挂孔, 曲别针直接别在粘扣 带上, 然后别在和衣服别在一起的别针上。 00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管还可以是绳子, 将绳。
12、子两端直接缝在粘扣带上, 形成吊环, 然后挂在别针上。 0028 本实用新型的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9 把别针1钩挂在使用者上衣底部, 然后把袋体4通过挂绳8钩挂在别针1上, 引流管3 一端连接袋体4, 引流管3经过回形缠绕之后用粘扣带9将其缠绕固定, 然后通过吊环将粘扣 带挂在别针1上。 0030 以上, 仅为本实用新型/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实用新型/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 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 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6261881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06261881 U 5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0626188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