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302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300132.8

申请日:

2010.01.08

公开号:

CN101724826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23C 16/2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吴学林 郭建彬 董先君变更后:吴学林 董先君 刘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3C 16/24申请日:20100108|||公开

IPC分类号:

C23C16/24; C23C16/32; C23C16/44; C23C16/56; C01B33/035

主分类号:

C23C16/24

申请人: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学林; 郭建彬; 董先君

地址:

443007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南玻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成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涉及多晶硅生产工艺,通过采用原氢化生产设备,采用新工艺参数,在C-C发热体孔隙及表面生成一层单质硅,再通过高温扩散生成SiC薄膜,其有益效果在于:原材料氢气和四氯化硅高纯特点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生成的SiC性能稳定、电性能好,SiC薄膜不易破坏或脱落,抗腐蚀、抗冲蚀,有效保护C-C发热体,延长C-C发热体寿命,使用寿命从原来的2500个小时,延长到现在的4500个小时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使用价值,对多晶硅闭环连续稳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氢化炉内装入C-C发热体(3),以N2置换炉内空气,给C-C发热体(3)通电,赶氮气空烧,逐步提温到800℃;H2置换N2,升温至1080-1200℃空烧1小时;然后按摩尔配比10~20∶1通入H2与SiCl4混合气,化学气相沉积多晶硅,1-1.5小时后停混合气,并通H2升温至1250℃以上维持4小时,高温扩散,促使C-C发热体(3)表面生成SiC薄膜,得到表面生成SiC薄膜的C-C发热体。

说明书


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生产工艺,C-C发热体是西门子法多晶硅闭环生产的氢化工艺中的重要部件,即将多晶硅生产中的副产物SiCl4转化为SiHCl3,其中SiHCl3是生产多晶硅的重要原料。特别是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俄罗斯稀有金属研究院设计的氢化炉炉内用的发热体为C-C发热体材料,俄罗斯公司提供的C-C发热体材料非常昂贵,国内能提供这种发热体厂家也不到4家,他们仅承诺C-C发热体材料只有2500小时的使用寿命。而且每次使用寿命到后,需更换新的发热体材料,造成生产停顿,并且费用较高,致使生产成本高,极大地限制多晶硅的闭环生产。

    氢化炉生产用的C-C发热体是用针刺炭布准三向结构预制体,通过高温碳化、纯化、机加工,然后通过气相裂解表面沉积一层碳粉而成。其制作工艺本身决定了该发热体材料存在内部孔隙缺陷,虽然通过表面涂层可延长其寿命,但事实证明这种涂层在冷热交替情况下极易脱落、并且在高温下受工艺介质腐蚀,寿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以通过采用现有氢化生产设备,在C-C发热体表面生成不易脱落的SiC薄膜,延长C-C发热体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在氢化炉内装入C-C发热体,以N2置换炉内空气,给C-C发热体通电,赶氮气空烧,逐步提温到800℃;H2置换N2,升温至1080-1200℃空烧1小时;然后按摩尔配比10~20∶1通入H2与SiCl4混合气,化学气相沉积多晶硅,1-1.5小时后停混合气,并通H2升温至1250℃以上维持4小时,高温扩散,促使C-C发热体表面生成SiC薄膜,得到表面生成SiC薄膜的C-C发热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通过采用原氢化生产设备,采用新工艺参数,在C-C发热体孔隙及表面生成一层单质硅,再通过高温扩散生成SiC薄膜,其有益效果在于:原材料氢气和四氯化硅高纯特点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生成的SiC性能稳定、电性能好,SiC薄膜不易破坏或脱落,抗腐蚀、抗冲蚀,有效保护C-C发热体,延长C-C发热体寿命,使用寿命从原来的2500个小时,延长到现在的4500个小时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使用价值,对多晶硅闭环连续稳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氢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氢化工艺设备,促使H2和SiCl4在适当的温度下,在C-C发热体材料表面生成致密地多晶硅,然后在氢气环境下,通过调整温度促使多晶硅与C-C发热体的C发生反应,生成SiC保护膜,以达到延长C-C发热体的寿命的目的。

    2H2+SiCl4→Si+4HCl

    Si+C→SiC

    如图1中,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在氢化炉的炉体2内装入C-C发热体3,从工艺气体入口1以N2置换炉体2内空气,给C-C发热体3通电,赶氮气空烧,逐步提温到800℃;从工艺气体入口1以H2置换N2,升温至1080-1200℃空烧1小时;然后按一定摩尔配比10~20∶1通入H2与SiCl4混合气,化学气相沉积多晶硅,1-1.5小时后停混合气,并通H2升温至1250℃以上维持4小时,高温扩散,促使C-C发热体(3)表面生成SiC薄膜,得到表面生成SiC薄膜的C-C发热体3。反应后的气体从工艺气体出口4排出。

    经过表面处理后的C-C发热体3使用寿命延长到4500个小时以上。

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C-C发热体表面处理的方法,涉及多晶硅生产工艺,通过采用原氢化生产设备,采用新工艺参数,在C-C发热体孔隙及表面生成一层单质硅,再通过高温扩散生成SiC薄膜,其有益效果在于:原材料氢气和四氯化硅高纯特点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生成的SiC性能稳定、电性能好,SiC薄膜不易破坏或脱落,抗腐蚀、抗冲蚀,有效保护C-C发热体,延长C-C发热体寿命,使用寿命从原来的2500个小时,延长到现在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