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5254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9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7126.9

申请日:

2009.12.22

公开号:

CN101747355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F 5/02公开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F 5/02申请日:20091222|||公开

IPC分类号:

C07F5/02; C09K11/06; G01N21/64

主分类号:

C07F5/02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张宏; 刘洋; 王彦广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乏氧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10∶1的丁二酸酐、2,4-二甲基吡咯、三氟化硼乙醚,反应;依次滴加三乙胺、三氟化硼乙醚,摩尔比为5∶6~8,反应;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减压蒸除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2∶1~2∶0.1~0.2的上述中间产物、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的合成简便,成本低廉,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灵敏度,在荧光分子成像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具有如下结构式: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10∶1的丁二酸酐、2,4-二甲基吡咯和三氟化硼乙醚,反应12~24h;在5~10℃下依次滴加摩尔比为5∶6~8的三乙胺和三氟化硼乙醚,,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24~36h;用饱和食盐水洗2~3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
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2∶1~2∶0.1~0.2的上述中间产物、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1~2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乏氧细胞的检测分析。

说明书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生物分析,临床医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乏氧是实体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研究表明,肿瘤的抗药性与乏氧密切相关。对肿瘤乏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许多体内或体外检测肿瘤乏氧组织的方法,如氧敏感微电极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这些方法均为损伤性检测方法。另外,一些无损检测技术如磁共振(MRI)分子显像技术、PET分子显像技术等,也被应用于肿瘤乏氧的显像研究,但其设备昂贵,且检测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探针的开发,因此在基础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针对现有技术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乏氧检测的荧光探针,其检测手段简便,灵敏度高,适合于配备荧光检测仪器的常规实验室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荧光探针具有如下结构式:

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10∶1的丁二酸酐、2,4-二甲基吡咯和三氟化硼乙醚,反应12~24h;在5~10℃下依次滴加摩尔比为5∶6~8的三乙胺和三氟化硼乙醚,,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24~36h;用饱和食盐水洗2~3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
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2∶1~2∶0.1~0.2的上述中间产物、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1~2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
荧光探针用于乏氧细胞的检测分析。
本发明的优点是:1)荧光探针的合成简便,原料易得,成本低廉;2)该荧光探针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灵敏度,适合微量检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该探针适合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光光度计、荧光酶标仪等多种荧光检测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探针被还原后的荧光变化情况,维生素C溶液用磷酸缓冲液PBS(pH7.4)配制,终浓度分别为0μM,50μM,100μM,150μM(从左至右),加入探针,使其终浓度为5μM。反应5分钟后紫外光激发,拍设图像;
图2(a)是细胞用氯化钴(浓度50μM)处理48h,PBS洗后,加入探针溶液(浓度5μM),15分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摄;
图2(b)是细胞用PBS处理48h,加入探针溶液(浓度5μM),15分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摄,作为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合成方程式:

实施例1
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0∶1的丁二酸酐(10mmol)、2,4-二甲基吡咯(100mmol)、三氟化硼乙醚(10mmol),反应24h;在5~10℃下依次滴加三乙胺(50mmol)、三氟化硼乙醚(80mmol),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36h;用饱和食盐水洗3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0.25g,产率7.8%;
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2∶0.2的上述中间产物(0.2mmol)、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0.4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4mmol)、4-二甲氨基吡啶(0.04mmol),反应2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0.020g,产率18.6%。
实施例2
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1的丁二酸酐(10mmol)、2,4-二甲基吡咯(20mmol)、三氟化硼乙醚(10mmol),反应12h;在5~10℃下依次滴加三乙胺(50mmol)、三氟化硼乙醚(60mmol),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24h;用饱和食盐水洗2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0.22g,产率6.8%;
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1∶0.1的上述中间产物(0.2mmol)、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0.2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2mmol)、4-二甲氨基吡啶(0.02mmol),反应1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最终得到中间产物0.019g,产率18.5%。
实施例3
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1的丁二酸酐、2,4-二甲基吡咯、三氟化硼乙醚,反应12h;在5~10℃下依次滴加三乙胺、三氟化硼乙醚,摩尔比为5∶6,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24h;用饱和食盐水洗2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
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1∶0.1的上述中间产物、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1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
实施例4
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0∶1的丁二酸酐、吡咯、三氟化硼乙醚,反应24h;在5~10℃下依次滴加三乙胺、三氟化硼乙醚,摩尔比为5∶8,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36h;用饱和食盐水洗3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
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2∶0.2的上述中间产物、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2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荧光探针。
实施例5
1)将丁二酸酐(10mmol)、2,4-二甲基吡咯(20mmol)、BF3·OEt2(10mmol)加入到三颈烧瓶中,氮气保护下注入100ml二氯甲烷;搅拌反应12小时后,在5~10℃下依次小心滴加三乙胺(50mmol)、三氟化硼乙醚(60mmol),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反应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两次(2×20mL),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真空旋干有机溶剂。得到的黑色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1)。最终得到中间产物0.32g,产率10%。mp 190-192℃;1H NMR(400MHz,CDCl3)6.09(s,2H),3.33(t,J=8.8Hz,2H),2.64(t,J=8.8Hz,2H),2.53(s,6H),2.46(s,6H);13C NMR(100MHz,CDCl3):δ173.1,154.0,144.9,141.4,131.0,122.3,35.3,23.8,16.2,14.5;IR(film)v/cm-1:2913,1702,1549,1510,1475,1305,1199,1155,1076,974;MS(ESI):m/z=319.2;HRMS(ESI):m/z calcd for(M-H)-319.1435,found 319.1433.
2)将上述中间产物(0.2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2mmol)、4-二甲氨基吡啶(0.02mmol)、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溶解在干燥的二氯甲烷中(10ml).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旋转蒸干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得最终产物21mg,产率19%。MS(ESI):m/z=475.5
实施例6
探针被还原后的荧光变化情况。维生素C溶液用磷酸缓冲液PBS(pH7.4)配制,终浓度分别为0μM,50μM,100μM,150μM。加入探针,使其终浓度为5μM。反应5分钟后紫外光激发,拍设图像。
实施例7
以氯化钴处理的乏氧细胞模型为例,使用探针对乏氧细胞进行成像。细胞用氯化钴(浓度50μM)处理24h,PBS洗后,加入探针溶液(浓度5μM)。15分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摄。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乏氧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2101的丁二酸酐、2,4-二甲基吡咯、三氟化硼乙醚,反应;依次滴加三乙胺、三氟化硼乙醚,摩尔比为568,反应;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减压蒸除溶剂,用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产物;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12120.10.2的上述中间产物、4-氨基-2,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