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膜染色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黏膜染色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594767.1 (22)申请日 2015.08.10 A61M 3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天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01122 重庆市两江新区北部新区汇丰 路 1 号 8 栋 4 楼 (72)发明人 王国华 王永贤 龙洪伟 王哲西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普 通合伙 ) 50211 代理人 方洪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黏膜染色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黏膜染色系统, 第一 染色液瓶 (1) 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一接口连接, 。
2、第一三通 (5) 的第二接口通过 第二管道 (4) 与第二染色液瓶 (2) 或冲洗液瓶 (6) 连接, 在第一三通 (5) 的第三接口接有泵管 (7), 该泵管(7)安装于第一动力装置(8)上, 并且 泵管 (7) 与冲洗管 (9) 或 / 和喷洒管 (10) 连接 ; 在第一管道 (3) 与第二管道 (4) 之间连接有第一 转换装置 (11)。本实用新型集冲洗清洁胃肠道黏 膜和胃肠道黏膜染色功能于一身, 并能实现两种 功能的快速转换, 具有多种模式供选择, 可提高胃 肠镜诊疗效率和患者舒适性, 有利于减少漏诊和 误诊, 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 同时有利于消化 内镜下的精准治疗。 (51)I。
3、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205163886 U 2016.04.20 CN 205163886 U 1/1 页 2 1.一种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第一染色液瓶 (1) 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三通 (5)的第一接口连接, 第一三通(5)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4)与第二染色液瓶(2)或冲 洗液瓶 (6) 连接, 在第一三通 (5) 的第三接口接有泵管 (7), 该泵管 (7) 安装于第一动力装 置 (8) 上, 并且泵管 (7) 与冲洗管 (9。
4、) 或 / 和喷洒管 (10) 连接 ; 在所述第一管道 (3) 与第 二管道 (4) 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换装置 (11), 使系统工作时第一管道 (3) 和第二管道 (4) 只 有其中一条管道与所述第一三通 (5)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泵管 (7) 的进口与第一三 通 (5) 的第三接口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 (4) 与第二染色液瓶 (2) 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染色液瓶 (1) 连接, 所述泵管 (7) 的出口与喷洒管 (10)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黏膜染色。
5、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8) 安装于 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 (12) 上, 并通过导线与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制电路由主机 (12) 内 安装的充电电池 (13) 供电, 在所述主机 (12) 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动力装置 (8) 的启停按钮 (14), 该启停按钮(14)的旁边设有第一转换开关(15),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15)通过控制电 路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机 (12) 上还设置有第二 动力装置 (19), 冲。
6、洗管 (9) 安装于该第二动力装置 (19) 上, 冲洗管 (9) 的进口与冲洗液瓶 (6)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8) 和第二 动力装置 (19) 均由主机 (12) 自带的脚踏开关 (18) 控制, 在所述主机 (12) 上装有第二转 换开关 (15 ), 所述第二转换开关 (15 ) 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第一动力装 置 (8) 和第二动力装置 (19)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泵管 (7) 的进口与第一三 通 (5) 的第三接口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
7、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 (4) 与冲洗液瓶 (6) 连接, 所述泵管 (7) 的出口与第二三通 (16) 的第一接口连接, 第二三通 (16) 的第二接口与冲洗 管 (9) 连接, 第二三通 (16) 的第三接口与喷洒管 (10) 连接 ; 在所述冲洗管 (9) 与喷洒管 (10) 之间连接有第二转换装置 (17), 使系统工作时冲洗管 (9) 和喷洒管 (10) 只有其中一 条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 (16) 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8) 安装于 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12)上, 并通过导线与主机(12)内的控制电路连接, 第一动。
8、力 装置 (8) 由主机 (12) 自带的脚踏开关 (18) 控制 ; 在所述主机 (12) 上安装第三转换开关 (15” ), 所述第三转换开关 (15” ) 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及第二转换装置 (17) 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8) 和 第二动力装置 (19) 均为蠕动泵。 10.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任一所述的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第一染色液瓶 (1) 和第二染色液瓶 (2) 上均设有保温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163886 U 2 1/7 页 3 一种黏膜染色系。
9、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第说, 特别涉及一种黏膜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色素内镜检查是在常规内镜检查的基础上, 对黏膜进行染色, 从而使病灶与正常 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 有助于病变的辨认、 活检和镜下诊疗。 临床常用的黏膜染色剂有靛 胭脂、 复方碘溶液、 亚甲蓝和结晶紫等。 临床常用的染色方法是注射器和喷洒管对可疑病灶 部位进行喷洒染色。 0003 临床现有的染色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 0004 (1) 用注射器对病灶部位进行染色方法一般只有看见病灶才喷洒, 容易漏诊, 实施 全肠道染色很困难 ; 0005 (2) 用注射器进行染色方法对染色剂。
10、的用量很难掌控, 一般不是多就是少, 多了浪 费、 少了可致漏诊 ; 0006 (3) 双重染色或染色后用染色中和剂 ( 如硫代硫酸钠溶液 ) 清洗, 还要更换注射 器, 比较麻烦 ; 0007 (4) 用注射器染色的方法涉及到推注的力度掌控、 护士和医生间的配合, 要达到力 度恰到好处、 配合默契一般较难 ; 0008 (5) 染色前用临时配制的祛泡祛黏液溶液对病灶部位用注射器进行的黏膜清洁准 备方法比较复杂且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黏膜染色系统。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黏膜染色系统, 其特征在于 : 第一染色液。
11、瓶 (1) 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一接口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 道(4)与第二染色液瓶(2)或冲洗液瓶(6)连接, 在第一三通(5)的第三接口接有泵管(7), 该泵管 (7) 安装于第一动力装置 (8) 上, 并且泵管 (7) 与冲洗管 (9) 或 / 和喷洒管 (10) 连 接 ; 在所述第一管道 (3) 与第二管道 (4) 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换装置 (11), 使系统工作时第 一管道 (3) 和第二管道 (4) 只有其中一条管道与所述第一三通 (5) 连通。 0011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第一染色液瓶用于盛装染色液 A, 第二染色液瓶用于盛装染。
12、色 液 B 或染色中和剂, 冲洗液瓶用于盛装冲洗液。动力装置提供动力, 使染色液或染色中和剂 或冲洗液从对应的容器中泵出, 然后经管路流向需要的地方。 第一转换装置起切换的作用, 当第一管道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将第二管道关闭 ; 当第二管道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 将第一管道关闭。 0012 由此可见,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即 : 1) 独立染色模式 ; 2) 染色与冲洗复 合模式。 本实用新型既可单独进行染色又可集冲洗清洁胃肠道黏膜和胃肠道黏膜染色功能 于一身, 并能实现两种功能的快速转换, 可减少诊疗时间 ( 上消化道内镜可减少检查时间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
13、U 3 2/7 页 4 近 20; 结肠镜减少 25左右 ), 提高胃肠镜诊疗效率和患者舒适性, 有利于减少漏诊 ( 减 少近 10 ) 和误诊, 对微小病变, 特别是对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尤为重要, 可提高消化道癌症 的早期诊断率, 在以前基础上可提高 5-30 个百分点 ; 同时有利于消化内镜下的精准治疗。 0013 所述泵管 (7) 的进口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三接口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二接口 通过第二管道 (4) 与第二染色液瓶 (2) 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染色液瓶 (1) 连接, 所述泵管 (7) 的出口与喷洒管 (10) 连接。以。
14、上结构为独立染色 模式, 通过第一转换装置的切换, 能够使任一染色液瓶中的染色液或染色中和剂由第一动 力装置泵出, 经泵管及喷洒管流向指定的地方, 不仅结构简单, 成本低, 管路连接及布置方 便, 而且能够对黏膜进行两种颜色染色, 着色牢固, 染色分布均匀, 可有效减少诊疗时间, 并 有利于防止漏诊和误诊。 0014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8)安装于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12)上, 并通过导线与 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采用中国专利 ZL201210128223.7 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所公开的结构, 这样本实用新型将冲洗和染色两种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15、 通过冲洗管路、 再经胃肠镜副送水通道或钳管通道, 给胃肠镜及时按需提供 37具有祛泡 祛粘液功效的冲洗液, 清洁胃肠道黏膜上的气泡、 黏液、 血液、 胆汁以及其他的一些污物等 ; 在胃肠道黏膜清洁后, 再通过染色剂喷洒管路对指定的胃肠道黏膜范围进行喷洒染色。由 此, 显著提高了染色的效果。 0015 为了方便操作, 所述控制电路由主机(12)内安装的充电电池(13)供电, 在所述主 机 (12) 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动力装置 (8) 的启停按钮 (14), 该启停按钮 (14) 的旁边设有第 一转换开关(15),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15)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转换装置(11)连接, 第一转 换装置的。
16、动作由第一转换开关进行控制。 0016 所述主机(12)上还设置有第二动力装置(19), 冲洗管(9)安装于该第二动力装置 (19) 上, 冲洗管 (9) 的进口与冲洗液瓶 (6) 连接。以上结构为染色与冲洗复合模式的一种 情形, 即 : 在染色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套冲洗系统, 该冲洗系统中的冲洗管路与染色管路各 自独立, 互不影响。 0017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8)和第二动力装置(19)均由主机(12)自带的脚踏开关(18) 控制, 在所述主机 (12) 上装有第二转换开关 (15 ), 所述第二转换开关 (15 ) 通过控制电 路与第一转换装置(11)、 第一动力装置(8)和第二动力装置(1。
17、9)连接。 以上结构通过第二 转换开关来进行切换, 第二转换开关控制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其中之一的选择、 以及选择第一动力装置的情况下, 控制第一转换装置, 这样系统可以处于染色液工作模式 或染色中和剂工作模式或冲洗工作模式, 在各工作模式下, 由操作者踩动脚踏开关来控制 对应的动力装置运转, 操作非常简单, 不仅诊疗时间短, 而且染色效果好。 0018 所述泵管 (7) 的进口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三接口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二接口 通过第二管道 (4) 与冲洗液瓶 (6) 连接, 所述泵管 (7) 的出口与第二三通 (16) 的第一接口 连接, 第二三通 (16) 的第二接。
18、口与冲洗管 (9) 连接, 第二三通 (16) 的第三接口与喷洒管 (10)连接 ; 在所述冲洗管(9)与喷洒管(10)之间连接有第二转换装置(17), 使系统工作时 冲洗管 (9) 和喷洒管 (10) 只有其中一条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 (16) 连通。以上结构为染色 与冲洗符合模式的另一种情形, 通过两个转换装置的切换, 能够使冲洗管路畅通或染色管 路畅通, 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 ; 将冲洗管路与染色管路有机结合在一起, 能够使结构更紧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U 4 3/7 页 5 凑, 管道用料少, 管路布置更容易, 成本更低。 0019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8) 安装于视野。
19、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 (12) 上, 并通过导线 与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 第一动力装置 (8) 由主机 (12) 自带的脚踏开关 (18) 控 制 ; 在所述主机 (12) 上安装第三转换开关 (15” ), 所述第三转换开关 (15” ) 通过控制电路 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及第二转换装置 (17) 连接。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采用中国专利 ZL 201210128223.7 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所公开的结构, 这样本实用新型利用视野清晰度增强 系统主机自带的冲洗管路与染色管路进行复合, 在原有视野清晰度增强的功能上, 增加了 染色功能, 并且经冲洗后再染色, 能。
20、显著提高染色效果。 0020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8) 和第二动力装置 (19) 均为蠕动泵。蠕动泵不接触液体, 不 会造成冲洗液或染色液污染 ; 同时, 管道易更换、 清洗。 0021 在所述第一染色液瓶 (1) 和第二染色液瓶 (2) 上均设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能够 使进入人体的染色液温度保持在 37左右, 而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能确保进入人体的冲洗 液温度也保持在 37左右, 这样更有利于黏膜染色, 并且可避免凉水引起的胃肠壁痉挛或 腹痛。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23 1) 本系统既可用于有副送水功能的胃肠镜, 也可用于无此功能的普通胃肠镜, 能 与临床主要品牌的胃肠镜。
21、配套使用, 适用范围广。 0024 2) 本系统集冲洗清洁胃肠道黏膜和染色胃肠道黏膜功能于一身, 并能实现两种 功能的快速转换, 具有多种模式供选择, 可减少诊疗时间, 提高胃肠镜诊疗效率和患者舒适 性, 有利于减少漏诊和误诊, 对微小病变, 特别是对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尤为重要 ; 同时有利 于消化内镜下的精准治疗。 0025 3) 用本系统自动配置的的具有祛泡祛黏液功效的 37恒温冲洗液冲洗, 可达到 更清晰的视野和更好的冲洗效率, 更有利于粘膜染色, 使着色更牢固、 分布更均匀, 同时可 避免凉水引起的胃肠壁痉挛或腹痛。 0026 4) 用本系统进行食管胃肠道黏膜染色时, 需要多少喷洒多少、。
22、 何时开始何时停止 由内镜医生决定 ; 染色前肠道准备好、 染色效果好、 染色后冲洗方便 ; 减少了内镜医师工 作, 节约了染色液成本 ; 同时减少了内镜操作和检查时间, 提高了患者舒适性, 有利于染色 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更有助于临床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 0027 5) 本系统所用管路, 对各种染色液均有好的相容性, 使用后经清洗消毒灭菌后, 可 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为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2 为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3 为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4 为实施例 3 的变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
23、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U 5 4/7 页 6 0033 实施例 1 0034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由第一染色液瓶 1、 第二染色液瓶 2、 第一管道 3、 第二管道 4、 第一三通 5、 泵管 7、 第一动力装置 8、 喷洒管 10、 第一转换装置 11、 主机 12、 充电电池 13、 启停按钮 14 和第一转换开关 15 等构成。其中, 第一染色液瓶 1 用于盛装染色液 A, 第二染 色液瓶 2 用于盛装染色液 B 或染色中和剂, 染色液 A、 染色液 B 和染色中和剂具体选用何种 液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第一染色液瓶 1 和第。
24、二染色液瓶 2 上均设有保温装置, 保温装 置可以设置于对应染色液瓶的底部或侧壁, 使染色液瓶内的液体温度保持在 30-38。 0035 如图 1 所示, 第一染色液瓶 1 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一接口连接, 第 一三通5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4与第二染色液瓶2连接, 第一三通5的第三接口与泵管 7 的进口连接, 泵管 7 安装于第一动力装置 8 上, 泵管 7 的出口与喷洒管 10 连接。第一动力 装置 8 优选为蠕动泵, 泵管 7 从蠕动泵中通过。在第一管道 3 与第二管道 4 之间连接有第 一转换装置 11, 第一转换装置 11 起切换的作用, 当第一管道 3 为通路时,。
25、 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二管道 4 关闭 ; 当第二管道 4 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一管道 3 关闭。第一转 换装置 11 可以采用二位四通电磁阀或其它类似的装置, 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赘述。 0036 如图 1 所示, 第一动力装置 8 安装于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 12 上, 视野清晰 度增强系统采用中国专利 ZL 201210128223.7 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所公开的结构, 在此不 做赘述。第一动力装置 8 通过导线与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 控制电路由主机 12 内安 装的充电电池 13 供电。在主机 12 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动力装置 8 的。
26、启停按钮 14, 该启停按 钮 14 的旁边设有第一转换开关 15, 第一转换开关 15 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连 接。当然, 作为等同的变换, 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动力装置安装于独立设置的主机上。 0037 本实施例为独立染色模式, 其工作原理如下 : 0038 需要进行 A 液染色时, 先按动第一转换开关 15, 使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二管道 4 关闭, 而第一管道3为通路, 然后再按动启停按钮14, 使第一动力装置8工作, 将第一染色液 瓶 1 内的染色液 A 泵出, 使染色液 A 依次经过第一管道 3、 泵管 7 和喷洒管 10, 对胃肠道黏 膜进行染色。 0039 当。
27、需要进行 B 液染色或使用染色中和剂时, 按动第一转换开关 15 进行切换, 使第 一转换装置11将第一管道3关闭, 第二管道4成为通路, 然后再按动启停按钮14, 使第一动 力装置 8 工作即可。 0040 实施例 2 0041 如图 2 所示, 0042 本实施例由第一染色液瓶1、 第二染色液瓶2、 第一管道3、 第二管道4、 第一三通5、 泵管7、 第一动力装置8、 冲洗管9、 喷洒管10、 第一转换装置11、 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 12、 第二转换开关 15 、 脚踏开关 18 和第二动力装置 19 等构成。其中, 第一染色液瓶 1 用于 盛装染色液 A, 第二染色液瓶 2 用于盛。
28、装染色液 B 或染色中和剂, 染色液 A、 染色液 B 和染色 中和剂具体选用何种液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第一染色液瓶 1 和第二染色液瓶 2 上均设 有保温装置, 保温装置可以设置于对应染色液瓶的底部或侧壁, 使染色液瓶内的液体温度 保持在 30-38。 0043 如图 2 所示, 第一染色液瓶 1 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一接口连接, 第 一三通5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4与第二染色液瓶2连接, 第一三通5的第三接口与泵管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U 6 5/7 页 7 7 的进口连接, 泵管 7 安装于第一动力装置 8 上, 泵管 7 的出口与喷洒管 10 连接。
29、。第一动力 装置 8 优选为蠕动泵, 泵管 7 从蠕动泵中通过。在第一管道 3 与第二管道 4 之间连接有第 一转换装置 11, 第一转换装置 11 起切换的作用, 当第一管道 3 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二管道 4 关闭 ; 当第二管道 4 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一管道 3 关闭。第一转 换装置 11 可以采用二位四通电磁阀或其它类似的装置, 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赘述。 0044 如图 2 所示, 第一动力装置 8 安装于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 12 上, 视野清晰 度增强系统采用中国专利 ZL 201210128223.7 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
30、所公开的结构, 在此不 做赘述。第一动力装置 8 通过导线与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 在主机 12 上还设置有第 二动力装置 19, 第二动力装置 19 也通过导线与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第二动力装置 19 优选为蠕动泵, 冲洗管 9 安装于该第二动力装置 19 上, 冲洗管 9 的进口与冲洗液瓶 6 连 接。 0045 如图 2 所示, 第一动力装置 8 和第二动力装置 19 均由主机 12 自带的脚踏开关 18 控制, 在主机12上装有第二转换开关15 , 第二转换开关15 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第一动力装置 8 及第二动力装置 19 连接。 0046 本实用新。
31、型为染色与冲洗复合模式的一种情形, 其工作原理如下 : 0047 第二转换开关 15 具有三档, 一档控制 A 液染色, 二档控制 B 液染色或染色中和, 三档控制冲洗。A 液染色和 B 液染色 / 染色中和剂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 1 相类似, 在此不做 赘述, 只是第一动力装置 8 的动作由脚踏开关 18 控制。当需要进行冲洗时, 将第二转换开 关 15 调至三档, 再脚踩脚踏开关 18, 使第二动力装置 19 工作即可。 0048 当然, 作为等同的替换, A 液染色、 B 液染色或染色中和、 冲洗可以由各自独立的开 关来进行控制。 0049 实施例 3 0050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
32、由第一染色液瓶 1、 第一管道 3、 第二管道 4、 第一三通 5、 冲 洗液瓶 6、 泵管 7、 第一动力装置 8、 冲洗管 9、 喷洒管 10、 第一转换装置 11、 视野清晰度增强 系统的主机 12、 第三转换开关 15” 、 第二三通 16、 第二转换装置 17 和脚踏开关 18 等构成。 其中, 第一染色液瓶 1 用于盛装染色液, 冲洗液瓶 6 用于盛装冲洗液。在第一染色液瓶 1 上 设有保温装置, 保温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染色液瓶1的底部或侧壁, 使第一染色液瓶1内的 液体温度保持在 30-38。 0051 如图 3 所示, 第一染色液瓶 1 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三通 5 的第一。
33、接口连接, 第 一三通 5 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 4 与冲洗液瓶 6 连接, 第一三通 5 的第三接口与泵管 7 的进口连接, 泵管 7 安装于第一动力装置 8 上, 第一动力装置 8 优选为蠕动泵, 泵管 7 从蠕 动泵中通过。泵管 7 的出口与第二三通 16 的第一接口连接, 第二三通 16 的第二接口与冲 洗管 9 连接。 0052 如图3所示, 在第一管道3与第二管道4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换装置11, 第一转换装 置 11 起切换的作用, 当第一管道 3 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二管道 4 关闭 ; 当第二 管道 4 为通路时, 第一转换装置 11 将第一管道 3 关闭。在冲。
34、洗管 9 与喷洒管 10 之间连接 有第二转换装置 17, 第二转换装置 17 起切换的作用, 当冲洗管 9 为通路时, 第二转换装置 17 将喷洒管 10 关闭 ; 当喷洒管 10 为通路时, 第二转换装置 17 将冲洗管 9 关闭。第一转换 装置 11 和第二转换装置 17 均可以采用二位四通电磁阀或其它类似的装置, 其结构及工作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U 7 6/7 页 8 原理在此不做赘述。 0053 如图 3 所示, 第一动力装置 8 安装于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的主机 12 上, 视野清晰 度增强系统采用中国专利 ZL 201210128223.7 于 2012 年 8。
35、 月 15 日所公开的结构, 在此不 做赘述。第一动力装置 8 通过导线与主机 12 内的控制电路连接, 第一动力装置 8 由主机 12 自带的脚踏开关 18 控制。在主机 12 上安装第三转换开关 15” , 第三转换开关 15” 通过控制 电路与第一转换装置 11 及第二转换装置 17 连接。 0054 本实施例为染色与冲洗符合模式的另一种情形, 其工作原理为 : 0055 当需要进行冲洗时, 先按动第三转换开关15” , 使第一转换装置11将第一管道3关 闭, 而第二转换装置17将喷洒管10关闭, 然后脚踩脚踏开关18, 使第一动力装置8启动, 第 一动力装置 8 将冲洗瓶 6 内的冲洗。
36、液泵出, 使冲洗液经第二管道 4、 泵管 7 和冲洗管 9, 最后 对胃肠道黏膜进行冲洗。 0056 当需要染色时, 按动第三转换开关15” 进行切换, 使第一转换装置11将第二管道4 关闭, 而第二转换装置 17 将冲洗管 9 关闭, 然后脚踩脚踏开关 18, 使第一动力装置 8 启动, 第一动力装置 8 将第一染色液瓶 1 内的染色液泵出, 使染色液经第一管道 3、 泵管 7 和喷洒 管 10, 最后对胃肠道黏膜进行染色。 0057 当然, 作为等同的替换, 第一转换装置11和第二转换装置17可以由各自独立的开 关来进行控制。 0058 本实用新型既可单独进行染色又可集冲洗清洁胃肠道黏膜和。
37、胃肠道黏膜染色功 能于一身, 并能实现两种功能的快速转换, 可减少诊疗时间 ( 上消化道内镜可减少检查时 间近 20 ; 结肠镜减少 25左右 ), 提高胃肠镜诊疗效率和患者舒适性, 有利于减少漏诊 ( 减少近 10 ) 和误诊, 对微小病变, 特别是对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尤为重要, 可提高消化道 癌症的早期诊断率, 在以前基础上可提高 5-30 个百分点 ; 同时有利于消化内镜下的精准治 疗。 0059 试验例一 : 某个医疗机构, 对 99 例平均年龄为 51.3 岁体检人员实施了结肠镜检 查, 染色剂为 0.2靛胭脂溶液, 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 全肠道染色、 本技术实施例二清 洁染色、 。
38、33 例 )、 对照组一 ( 全肠道染色、 普通清洁染色、 33 例 ) 和对照组二 ( 普通清洁、 33 例 ), 其结果为 : 实验组结肠镜总操作平均时间为 23.8 分钟, 比对照组一的平均 32.9 分钟 减少近 28, 比对照组二的平均时间 21.2 分钟仅增加了 12.2; 实验组的染色剂用量比对 照组一的平均减少 19.4 ; 实验组肠道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 尤其是扁平和小 的腺瘤。 0060 试验例二 : 某个医疗机构, 对82例平均年龄为54.6岁体检人员实施了上消化道内 镜检查, 食道染色剂为 2复方碘溶液、 中和剂为 5硫代硫酸钠溶液, 胃肠染色剂为 0.2 靛。
39、胭脂溶液, 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全食道胃肠染色、 本技术实施例二清洁染色、 41例)、 对照组(全食道胃肠染色、 普通清洁染色、 41例), 其结果为 : 实验组胃镜总操作平均时间为 9.7 分钟, 比对照组的平均 11.6 分钟减少 16.4, 实验组的染色剂用量比对照组的平均减 少 21。 0061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 可以作出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U 8 7/。
40、7 页 9 多种类似的表示, 如用独立主机替代视野清晰度增强系统主机, 或者改变转换装置的结构, 或者将实施例 3 进行以下变换 : 如图 4 并结合图 3 所示, 将第一三通用四通 5 替换, 四通 5 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 3 与第一染色液瓶 1 连接, 四通 5 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 4 与 冲洗液瓶 6 连接, 四通 5 的第三接口与泵管 7 的进口连接, 四通 5 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三管 道 20 与第二染色液瓶 2 连接, 在第一管道 3、 第二管道 4 和第三管道 20 三者之间连接第一 转换装置11, 第一转换装置11优选为三位六通电磁阀。 类似以上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5163886 U 9 1/3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63886 U 10 2/3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63886 U 11 3/3 页 12 图 3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63886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