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负压引流组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680618.7 (22)申请日 2015.09.02 A61M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招商局 光明科技园 B6 栋 2A (72)发明人 李丽花 田茂财 敖鹏 谭荣伟 佘振定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唐致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负压引流组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组件, 包括 敷料、 吸盘、 引流管、 冲洗管与生物半透膜, 其中, 吸盘具有独立的引流通道。
2、与冲洗通道, 二者分别 与引流管和冲洗管连通, 引流通道与冲洗通道在 吸盘上形成引流口与冲洗口 ; 吸盘与敷料固接, 且敷料包覆引流口与冲洗口 ; 生物半透膜贴附于 吸盘上, 且其超出吸盘的部分可与敷料贴合, 从 而在创面处形成密封空间 ; 冲洗管带有一可拆卸 的密封管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引流通道被堵塞 导致引流补偿的问题, 大大提升了负压引流效果 ; 同时, 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吸盘和半透膜固定在敷 料表面, 使用方便、 快捷。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0页 CN 205041955 U 2016.02。
3、.24 CN 205041955 U 1/1 页 2 1.一种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敷料、 吸盘、 引流管、 冲洗管与生物半透膜, 其 中, 所述吸盘具有独立的引流通道与冲洗通道, 二者分别与所述引流管和冲洗管连通, 所 述引流通道与冲洗通道在所述吸盘上形成引流口与冲洗口 ; 所述吸盘与所述敷料固接, 且敷料包覆所述引流口与冲洗口 ; 所述生物半透膜贴附于所述吸盘上, 且其超出所述吸盘的部分可与敷料贴合, 从而在 创面处形成密封空间 ; 所述冲洗管带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管帽。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吸盘包括基盘以及连接部, 所述引流通道与冲洗。
4、通道设于该连接部内, 并在所述基盘的下表面形成所述引流口与冲洗 口。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燕尾槽镶块, 所述燕尾槽镶 块固定于所述敷料上, 所述基盘的底部设有燕尾槽, 其通过该燕尾槽与所述燕尾槽镶块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燕尾槽镶块包括一燕尾形 的头部, 以及用于承接该头部的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敷料的上表面设有凹槽, 所 述燕尾槽镶块通过所述底板搁置于该凹槽内, 且所述头部自所述凹槽内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5、 所述敷料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在 敷料的上、 下表面均形成开口, 且所述通孔的上端设有一台阶结构, 以使位于上表面的所述 开口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 所述底板设于该通孔内, 并被所述台阶结构抵持, 所述头部自 所述通孔内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吸盘包括与基盘下表面固 接的伸出部, 所述冲洗通道自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伸出部, 并在该伸出部的下表面形成 所述冲洗口。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伸出部埋入所述敷料中。 9.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吸盘上设有 若干缝。
6、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负压引流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生物半透膜 超出所述吸盘的部分设有保护膜或离型纸。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041955 U 2 1/3 页 3 一种负压引流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负压治疗的负压引流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 慢性深度或感染创面, 传统的治疗方法需按照程序进行 初次清创、 期间多次手术清创或换药、 培养肉芽创面后植皮或转移组织瓣来最终封闭创面, 导致创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治疗积极程度也不尽如人意, 同时多次的换药给患者带 也带了极大。
7、的痛苦。 000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已经较为成熟的治疗技术, 目 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大多采用多孔泡沫材料包裹有多侧孔的引流管, 将医用泡沫材料置 于创面, 并用半通透性的薄膜密闭创面, 通过引流瓶连接负压源, 将负压传导到创面进行负 压治疗。在负压状态下, 泡沫材料被压缩变形, 使得引流管的多侧孔容易被堵塞, 影响治疗 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组件, 解决了引流通道 被堵塞导致引流补偿的问题, 大大提升了负压引流效果。 同时, 本发明直接将吸盘和半透膜 固定在敷料表面, 使用方便、 快捷。 0005 本实。
8、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负压引流组件, 包括敷料、 吸盘、 引流管、 冲洗管与生物半透膜, 其中, 0007 吸盘具有独立的引流通道与冲洗通道, 二者分别与引流管和冲洗管连通, 引流通 道与冲洗通道在吸盘上形成引流口与冲洗口 ; 0008 吸盘与敷料固接, 且敷料包覆引流口与冲洗口 ; 0009 生物半透膜贴附于吸盘上, 且其超出吸盘的部分可与敷料贴合, 从而在创面处形 成密封空间 ; 0010 冲洗管带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管帽。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吸盘包括基盘以及连接部, 引流通道与冲洗通 道设于该连接部内, 并在基盘的下表面形成引流口与。
9、冲洗口。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包括燕尾槽镶块, 燕尾槽镶块固定于敷料上, 基 盘的底部设有燕尾槽, 其通过该燕尾槽与燕尾槽镶块连接。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燕尾槽镶块包括一燕尾形的头部, 以及用于承 接该头部的底板。 0014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敷料的上表面设有凹槽, 燕尾槽镶块通过底板 搁置于该凹槽内, 且头部自凹槽内伸出。 001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敷料设有通孔, 通孔在敷料的上、 下表面均形成 开口, 且通孔的上端设有一台阶结构, 以使位于上表面的开口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 底板 说 明 书 CN 205041955。
10、 U 3 2/3 页 4 设于该通孔内, 并被台阶结构抵持, 头部自通孔内伸出。 001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吸盘包括与基盘下表面固接的伸出部, 冲洗通 道自连接部延伸至伸出部, 并在该伸出部的下表面形成冲洗口。 001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伸出部埋入敷料中。 001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吸盘上设有若干缝线孔。 0019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生物半透膜超出吸盘的部分设有保护膜或离型 纸。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21 解决了引流通道被堵塞而导致引流补偿的问题, 大大提升了负压引流效果 ; 同时, 本发明直接将吸盘和半透膜固。
11、定在敷料表面, 使用方便、 快捷。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视图 ; 0024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吸盘第一实施例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 0025 图 3 是图 2 中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 0026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吸盘第一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 0027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燕尾槽镶块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 0028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燕尾槽镶块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 0029 图 7 是吸盘与敷料连接的第一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 0030 图 8 是吸盘与敷料连接的第一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 ; 0031 图 。
12、9 是吸盘与敷料连接的第二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 0032 图 10 是吸盘与敷料连接的第二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 ; 0033 图 11 是吸盘第二实施例与敷料连接的侧向剖视图 ; 0034 图 12 是吸盘第二实施例与敷料连接的正向剖视图 ; 0035 图 13 是吸盘第二实施例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方案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 需要说明的是, 如无特殊说明, 当某一特征被称。
13、为 “固定” 、“连接” 在另一个特征, 它可以直接固定、 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也可以间接地固定、 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此外, 本 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 下、 左、 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 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8 此外,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 而不 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 / 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 的组合。 说 明 书 CN 205041955 U 4 3/3 页 5 0039 参照图 1, 示出。
14、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侧视图, 其包括敷料 1、 吸盘 2、 引流管 3、 冲 洗管 4 与生物半透膜 5, 其中, 冲洗管 4 带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管帽 41, 吸盘 2 贴合在敷料 1 上方, 其上设有引流管 3 与冲洗管 4。 0040 生物半透膜 5 通过其中心部位固接于吸盘 2 上, 其超出吸盘 2 的部分可与敷料 1 贴合, 从而在创面处形成密封空间。在实际使用时, 敷料 1 包覆在创口的表面, 冲洗管 4 通 过管帽 41 暂时封闭, 生物半透膜 5 贴合在敷料 1 上进行密封, 再将引流管与引流容器、 负压 源 (未示出) 连接, 便可对创口进行负压引流操作。 0041 参照图 2。
15、 至图 4, 示出了吸盘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吸盘 2 具有独立的引流通道 21 与冲洗通道 22, 引流管 3、 冲洗管 4 分别与引流通道 21、 冲洗通道 22 连通。所述引流通 道与冲洗通道在吸盘 1 上形成引流口 23 与冲洗口 24, 且当吸盘 2 与敷料 1 连接时, 引流口 23 与冲洗口 24 被敷料 1 包覆。具体的, 吸盘具有一圆形的基盘 25 以及固接在基盘上的连 接部26, 连接部26内设有上述的引流通道21与冲洗通道22, 该引流通道21与冲洗通道22 在基盘 25 的下表面形成所述的引流口与冲洗口。基盘 25 上还设有若干缝线孔 27, 利用缝 合线穿过该线孔便。
16、可将吸盘 2 固定在敷料 1 的表面。 0042 吸盘 2 与敷料 1 有多种固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燕尾槽与燕尾槽镶块 连接, 参照图 5 与图 6, 燕尾槽镶块 6 包括一燕尾形的头部 61, 以及用于承接该头部的底板 62, 该底板可为方形、 圆形、 椭圆形和半圆形等。参照图 3、 图 7 与图 8, 燕尾槽 251 设于基盘 25 的底部, 燕尾槽镶块 6 与敷料 1 固接。在本实施例中, 敷料 1 的上表面设有凹槽, 燕尾槽 镶块 6 的底板 62 搁置在凹槽内, 其头部 61 自凹槽内伸出后与燕尾槽 251 插接。 0043 参照图9与图10, 示出了吸盘2与敷料1连接的。
17、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与第一 实施例的区别在与敷料 1 上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在敷料 1 的上、 下表面均形成开口, 且该通 孔的上端设有一台阶结构, 从而使得位于上表面的开口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 这样将镶 块 6 从通孔的下部开口置入, 底板 62 被台阶结构抵持, 头部 61 自通孔内伸出后与燕尾槽插 接, 便可完成吸盘 2 与敷料 1 的固定。 0044 参照图11至图13, 示出了吸盘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吸盘2包括与基盘25下表 面固接的伸出部 28, 冲洗通道 22 自连接部 26 延伸至伸出部 28, 并在该伸出部的下表面形 成冲洗口 24。伸出部 28 埋入在敷料 1,。
18、 基盘 25 的下表面与敷料贴合, 这样冲洗口 24 位于 在敷料 1 内部, 使冲洗口更靠近创面, 从而具有更好的冲洗效果。 0045 伸出部 28 的两侧设有固定板 29, 其与燕尾槽镶块的底板类似, 可将吸盘 2 固定在 敷料1上, 优选的, 固定板29上均匀分步有若干孔291, 所述的孔可以避免固定板29堵塞引 流通道, 在有效固定吸盘的同时不影响引流操作。 0046 参照图 1, 生物半透膜 5 中心部分黏贴在基盘的上表面, 其超出基盘的部分贴上易 撕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为保护膜或离型纸, 使用时只需揭开保护层便可实现半透 膜与敷料的贴合, 方便使用。此外, 整个生物半透膜的。
19、保护层可由若干块单独的保护层组 成, 使用时可分区域逐步揭开, 防止整体剥离后生物半透膜之间发生粘黏。 0047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 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 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 或替换, 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5041955 U 5 1/10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6 2/10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7 3/10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
20、CN 205041955 U 8 4/10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9 5/10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10 6/10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11 7/10 页 12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12 8/10 页 13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13 9/10 页 14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14 10/10 页 15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41955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