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焦油粗煤气的除焦油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行业的煤气净化工艺,具体的涉及一种含煤焦油粗煤气的除焦油工艺。
背景技术
煤气化(固定层气化)和炼焦过程生产的粗煤气中通常含有部分煤焦油,在进入下游工序之前需要先将粗煤气净化以清除含有的煤焦油,目前煤气净化过程通常利用水洗的方法来洗涤、冷却粗煤气,洗涤煤气水及煤气冷凝液混合形成大量含有焦油、酚、氨等杂质的废水,这种废水排放前必须先将水中的油、酚、氨等进行分离、回收,才能达到一般废水处理方法的进水要求。
以鲁奇固定层气化工艺过程为例,气化炉产生的含煤焦油粗煤气(约650℃)首先进入文丘里洗涤冷却器被高压喷射水洗涤、除尘、降温,在此粗煤气被激冷至200℃,然后粗煤气进废热锅炉回收热量,煤气冷凝液与洗涤煤气水汇合后的工艺洗涤冷却水经过焦油、轻油分离后部分经煤气水循环泵送至文丘里洗涤冷却器循环洗涤粗煤气,多余的部分作为废水排至废水水处理工序。参照图2,作为废水的多余部分逐步经过酚、氨回收,生化处理等工艺过程处理后排放。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为处理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需要增加一系列复杂的废水处理装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成本低、设备投资小、对粗煤气中的煤焦油清除效果好、无废水产生的含煤焦油粗煤气的除焦油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首先将含煤焦油粗煤气送入激冷塔与来自冷却器的煤焦油逆流接触进行洗涤、冷却,初步除焦冷却后的粗煤气由塔顶进入电捕焦油器再次进行煤焦油捕集后送入下游工序;激冷塔底的煤焦油经循环泵送至冷却器冷却后再送入激冷塔循环使用。
控制所述初步除焦冷却后的粗煤气出激冷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5~8℃。
所述冷却器内冷却后的煤焦油的一部分送入煤焦油贮罐作为副产品。
采用煤焦油代替水作为洗涤和冷却粗煤气的介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洗涤焦油更容易将煤气中的煤焦油等有机物洗涤下来;控制煤气出激冷塔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之上,以避免煤气中水分的冷凝,从源头上控制不产生废水,减少废水处理难度和成本,所述露点温度可根据测得的粗煤气中的水分含量计算得到。另外,将初步除焦冷却后的粗煤气在电捕焦油器中进一步除焦油,可以保证送入下游工序的粗煤气中焦油含量小于1ppm。由于冷却器中为纯度高的煤焦油,除保证供给激冷塔用于洗涤冷却粗煤气外,多余部分可直接作为副产品送往煤焦油贮罐。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工艺采用煤焦油代替水进入激冷塔对粗煤气进行洗涤,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清除煤焦油效果好,再利用电捕焦油器进行二次捕焦,可有效地将粗煤气中的煤焦油清除,处理后粗煤气中的煤焦油含量小于1ppm。本工艺无论是低温炼焦过程产生的粗煤气还是煤气化领域例如鲁奇气化过程产生的含煤焦油粗煤气均可适用。
2,采用煤焦油作为冷却、洗涤介质,不消耗新鲜水,对粗煤气洗涤冷却后也不产生废水,从而彻底省去了整个废水处理工艺,不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并且还能获得煤焦油副产品,与现有粗煤气除煤焦油工艺相比,在节水、节能、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优势,特别适用于煤焦油含量高的粗煤气净化。以投煤量950吨/天的鲁奇气化工艺为例,如采用本技术净化粗煤气,由于省去油水分离、氨酚回收和废水处理装置,可节省投资约3000万元,节省生产运行费用约200万元/年,副产品煤焦油可产生效益约1700万元/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其中,1‑激冷塔、2‑循环泵、3‑冷却器、4‑电捕焦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低温炼焦过程产生的粗煤气为例,参照图1,低温炼焦过程产生的含焦油粗煤气(约361℃)进入激冷塔1,与循环来自冷却器3的煤焦油(约71℃)逆流接触,含焦油粗煤气被洗涤、冷却至76‑78℃(本实施例中,经计算露点温度为73℃),其中大部分煤焦油溶入循环来的煤焦油中沉入激冷塔1底部,初步除焦油冷却后的粗煤气由激冷塔1塔顶进入电捕焦油器4,在此粗煤气中的煤焦油几乎被全部捕集下来,捕集下来的煤焦油回流至激冷塔1底部,出电捕焦油器4的粗煤气送往下游工序;激冷塔1底部洗涤换热后煤焦油及来自电捕焦油器的煤焦油混合(约146℃)后经循环泵2送入冷却器3,被循环冷却水进一步冷却(冷却至约71℃,所述循环冷却水来自低温炼焦的其它工序),冷却后的煤焦油在保证循环至激冷塔1用于洗涤冷却含煤焦油粗煤气的用量之外,多余部分送往煤焦油贮罐作为煤焦油副产品。所述激冷塔1顶可设温度传感器,根据测得的出塔粗煤气温度的变化控制进入激冷塔1循环的煤焦油量,以保证出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通过激冷塔1内设置液位计检测塔内液量,从而控制送往煤焦油贮罐的多余部分的煤焦油量。所述冷却器3可采用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激冷塔1可采用填料塔。所述循环泵2可采用离心泵。开车时的煤焦油可先使用外购的煤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