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7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25764 A (21)申请号 201410444778.1 (22)申请日 2014.09.03 A61M 25/14(2006.01) A61M 3/02(2006.01) (71)申请人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城港路 37 号 (72)发明人 朱蔚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54) 发明名称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
2、孔冲洗 引流管, 包括胶管, 胶管包括短臂和长导管, 短臂 中部与长导管相互垂直并连通, 短臂与长导管的 整体外形为 T 形, 长导管与短臂连接中空处对应 的短臂另一侧上设置有引流孔a, 引流孔a的开口 设置为内凹弧形开口 ; 短臂两端末端分别设置有 引流孔 b 和引流孔 c, 引流孔 b 和引流孔 c 的开口 设置成斜面向下的开口。本发明的这种慢性硬膜 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在冲洗过程中与脑组织 接触的主要为引流管的短臂, 由传统导尿管的尖 头 “点” 接触变成了 “线” 接触, 避免了脑组织、 皮 层桥静脉的损伤 ; 降低了冲洗过程中的水压, 避 免了蛛网膜被冲破、 脑脊液与血肿腔相通,。
3、 最终降 低了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764 A CN 104225764 A 1/1 页 2 1.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包括胶管, 所述胶管包括短臂和长导管, 短臂 中部与长导管相互垂直并连通, 短臂与长导管的整体外形为 T 形,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长导管 与短臂连接中空处对应的短臂另一侧上设置有引流孔 a, 引流孔 a 的开口设置为内凹弧形 开口 ; 所述短臂两端末。
4、端分别设置有引流孔 b 和引流孔 c, 引流孔 b 和引流孔 c 的开口设置 成斜面向下的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短臂总 长度为 : 颅骨孔直径数值加 0.8 , 两侧短臂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引流孔b 和引流孔 c 的斜面向下的开口角度为 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引流孔a 的内凹弧形开口的直径为长导管外直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胶。
5、管为 乳胶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25764 A 2 1/3 页 3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 尤其涉及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属于医 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规采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 具体方法是采用颅骨钻孔, 插入硅胶引流管, 冲洗引流出血肿, 术后保留硅胶引流管48-72h。 而引流是本病十分重要的 治疗环节。但是目前钻孔冲洗引流术常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 :(1) 易出现置管位置不良, 引 流不畅, 调整置管必须重新手术 ;(2) 老年病人术后常卧床, 置管头端朝下, 术后颅骨。
6、上部 积气难以排出, 甚至引起张力性气颅, 导致颅内压增高, 需要再次手术 ;(3) 如置管头端朝 上, 则颅骨下部积血积液引流不良, 易导致血肿复发。 0003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外伤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颅内血肿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 之间, 具有包膜的血肿。它属于神经外科的常见病, 好发于老年人和小儿。血肿常发生于大 脑半球凸面。 临床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 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 多数人有头痛、 乏力、 智力下降、 偏瘫及眼底水肿, 偶有癫痫或卒中样发作。老年人以痴呆、 精神异常和锥体束体 征阳性为多。 0004 传统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采用的引流管是普通硅胶管或橡胶导尿 管。
7、, 其在术中冲洗及术后引流中存在以下不足 : 1. 质地略硬韧, 术中容易插入过深、 导致脑组织损伤、 损伤皮层桥静脉、 颅内出血。 0005 2. 引流管置入时, 也容易损伤蛛网膜, 冲洗时水压冲破蛛网膜 , 也可使脑脊液与 血肿腔相通 , 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0006 3. 术后引流管需要置入硬模下腔一定长度以利充分引流, 因此在术后保留引流的 过程中, 引流管会刺激大脑皮层可以引起继发性癫痫。 0007 4. 术后引流过程中易出现引流管堵塞的情况。 0008 目前, 中国专利文献 CN 201020137068.1 公开了一种用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 穿刺外引流术的引流管, 可以减小引流。
8、管与颅骨内板的成角, 避免了术后引流管插入逐渐 膨起的脑组织内, 无需咬除骨孔周颅骨外板 ; 中国专利文献 CN 201120294982.1 公开了一 种亚急性、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 可以方便冲洗和引流, 冲洗操作中能使颅内压保持稳 定, 避免了脑组织损伤, 但是以上的这些引流管不仅存在上面共同的问题, 而且作用效果单 一, 有利疾病的因素不全, 因此可以避免的手术后处理有害因素较少, 不能满足临床上手术 后的病人全面调理和康复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在冲洗过程中与脑组 织接触的主要为引流管的短臂, 由传统导尿管的尖头 “点” 。
9、接触变成了 “线” 接触, 避免了脑 组织、 皮层桥静脉的损伤。 说 明 书 CN 104225764 A 3 2/3 页 4 0010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包括胶管, 所述 胶管包括短臂和长导管, 短臂中部与长导管相互垂直并连通, 短臂与长导管的整体外形为 T 形, 其创新点在于 : 所述长导管与短臂连接中空处对应的短臂另一侧上设置有引流孔 a, 引 流孔 a 的开口设置为内凹弧形开口 ; 所述短臂两端末端分别设置有引流孔 b 和引流孔 c, 引 流孔 b 和引流孔 c 的开口设置成斜面向下的开口。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短臂总长度为颅骨孔直径。
10、数值加 0.8 , 两侧短臂长度相等。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引流孔 b 和引流孔 c 的斜面开口角度为 30-45。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引流孔 a 的内凹弧形开口的直径为长导管外直径长度。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胶管为乳胶管。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1) 本发明的这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在冲洗过程中与脑组织接触的主 要为引流管的短臂, 由传统导尿管的尖头 “点” 接触变成了 “线” 接触, 避免了脑组织、 皮层 桥静脉的损伤 ; (2) 可以同时多方向冲洗, 降低了冲洗过程中的水压, 避免了蛛网膜被冲破、 脑脊液与 血肿腔相通 , 最终降低了术后脑。
11、脊液漏的发生率 ; (3) 同时多方向冲洗, 冲洗更彻底, 并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通过减少了手术时间减 少了术后感染、 癫痫的发生 ; (4) 臂的三个引流孔与长臂引流腔不在一直线, 减少了术后管腔堵塞的发生 ; (5) 术后引流管通过 T 型管的短臂紧贴颅骨放置, 避免了传统导尿管需放置一定长度 的做法, 减少了引流管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继发性癫痫 ; (6) 短臂中间的孔既能起到术中冲洗、 术后引流作用, 又利于拔管。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为术后引流管放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 0019 如图 1 所示 :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包括乳胶管, 乳胶管包括短臂 1 和长导管 2, 短臂 1 中部与长导管 2 相互垂直并连通, 短臂 1 与长导管 2 的整体外形为 T 形, 其创新点在于 : 长导管 2 与短臂 1 连接中空处对应的短臂另一侧上设置有引流孔 a3, 引 流孔 a3 的开口设置为内凹弧形开口 ; 短臂 1 两端末端分别设置有引流孔 b4 和引流孔 c5, 引流孔 b4 和引流孔 c5 的开口设置成斜面向下的开口。 0020 其中, 短臂 1 长度为颅骨孔直径数值加 0.8 , 两侧短臂长度相等, 引流孔 b4 和引 流孔c5的斜面开口角度为4。
13、5, 引流孔a3的内凹弧形开口的直径为长导管外直径长度, 引 流孔 a3 的内凹弧形开口的深度 5 视当时患者情况而定。 0021 将本实施例中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放置在如图 2 所示的硬膜下腔 8 的颅骨 6 中间, 术后引流管通过 T 型管的短臂 1 紧贴颅骨 6 放置, 避免了传统导尿管需放置 一定长度的做法, 减少了引流管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继发性癫痫, 同时避免了脑组织 7 等 说 明 书 CN 104225764 A 4 3/3 页 5 的损伤。 0022 作用 : 本实施例的这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管, 可以同时进行多方向冲 洗, 不仅降低了冲洗过程中的水压, 避免了蛛网膜被冲破、 脑脊液与血肿腔相通 , 最终降低 了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冲洗更彻底, 而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 术后感染、 癫痫的发生。本发明的短臂中间的孔既能起到术中冲洗、 术后引流作用, 又利于 拔管。 0023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都 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225764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25764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