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用的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液用的支架.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04844.3 (22)申请日 2016.12.20 (73)专利权人 孟伟伦 地址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锦书清 华里1幢202室 (72)发明人 孟伟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张海英 林波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16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包括 底板, 底板的底部安装。
2、有万向轮, 万向轮连接有 制动器; 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主杆, 主杆的顶部设 置有电动铰接盘, 电动铰接盘的外周均匀铰接有 四个辅杆, 每个辅杆上挂设有一个挂钩; 主杆上 部固定有滴管固定夹, 滴管固定夹对齐其中一个 辅杆, 滴管固定夹处设置有红外液面监测器, 红 外液面监测器连接有控制器, 控制器连接有蜂鸣 器, 控制器连接电动铰接盘, 当红外液面监测器 监测到滴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滴管的底部出口时 发出信号至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 并 控制电动铰接盘转动以使另一个挂设有待输液 的输液瓶的辅杆对齐滴管固定夹; 其能够有效解 决输液中途换药不够及时的问题, 减少输液回血 率, 降低护士压力。。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06792734 U 2017.12.26 CN 206792734 U 1.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所述万 向轮连接有制动器; 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主杆, 所述主杆可上下伸缩; 所述主杆的顶部设 置有电动铰接盘, 所述电动铰接盘能够以所述主杆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单向转动, 所述电动 铰接盘的外周均匀铰接有四个辅杆, 所述辅杆能够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变换, 每个 所述辅杆上挂设有一个挂钩; 所述主杆上部固定有滴管固定夹, 所述滴管固定夹对齐其中 一个所述辅杆, 所述滴管固定夹处设置有红外液面监测。
4、器, 所述红外液面监测器正对输液 管的滴管, 所述红外液面监测器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动铰接盘, 当所述红外液面监测器监测到滴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滴管的底部出口时发 出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 并控制所述电动铰接盘转动以使另一 个挂设有待输液的输液瓶的所述辅杆对齐所述滴管固定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杆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且内部中空 的第一杆, 所述第一杆的内部套设有第二杆, 所述第二杆的外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 置有多个径向孔, 每个所述径向孔中设置有前端伸出所述径向孔的定位柱, 所述定位柱的 末端连。
5、接有弹簧, 所述第一杆的内部对应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凹穴, 所述凹穴与不同所述定 位柱配合, 以调节所述第二杆伸出所述第一杆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的外周套设有套杆, 所述套杆 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下滑动, 所述套杆的侧部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 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水杯的凹槽和用于倾斜放置电子设备的支撑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铰接盘包括固定套设于 所述主杆上的棘轮和可转动套设于所述主杆上的外轮, 所述棘轮的外周设有棘齿, 所述外 轮包括环形的轮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轮本体的内顶部的连接环, 所述棘轮位于。
6、所述轮本体的 内侧, 所述轮本体的内部一位置处铰接有棘爪, 所述棘爪与所述棘齿配合; 所述连接环与所 述主杆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本体的外周开设有四个铰接槽, 一 个所述铰接槽中铰接有一个所述辅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槽中安装有能够将所述辅杆固定 于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的限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的内底部与所述主杆之间设置 有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的内顶部套设有传动轴, 所述 传动轴连接有步进电机, 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本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环的内 径, 所述轮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环的外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92734 U 2 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挂水, 是由静脉滴注将大剂量注射液输入体内。 注射液通常包 装在输液瓶中, 使用时通过输液器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 以补充体液、 电解质或提供营养 物质。 0003 现有技术中, 一般是将输液瓶悬挂于一支架上, 从而可以实现长时、 平稳输液。 每 输入完一瓶注射液之后。
8、, 往往需要病人或者家属通过床头的呼叫按钮来提醒护士过来换 药。 当病人较多时, 经常会出现液体输完了护士还没来, 容易造成回血, 或者护士来的早, 液 体还有一些剩余, 直接换掉造成浪费, 而病人或者家属自行换液时, 却难以辨识该换哪一 瓶, 从而导致换药不及时。 0004 因此, 亟需一种能够解决输液中途及时换药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能够有效解决输液中途换药不够 及时的问题, 减少输液回血率, 降低护士压力。 0006 为达此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输液用的支架, 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
9、所述万向轮连接有 制动器; 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主杆, 所述主杆可上下伸缩; 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有电动铰 接盘, 所述电动铰接盘能够以所述主杆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单向转动, 所述电动铰接盘的外 周均匀铰接有四个辅杆, 所述辅杆能够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变换, 每个所述辅杆上 挂设有一个挂钩; 所述主杆上部固定有滴管固定夹, 所述滴管固定夹对齐其中一个所述辅 杆, 所述滴管固定夹处设置有红外液面监测器, 所述红外液面监测器正对输液管的滴管, 所 述红外液面监测器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动铰 接盘, 当所述红外液面监测器监测到滴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滴管的底部出口时发。
10、出信号至所 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 并控制所述电动铰接盘转动以使另一个挂设有待 输液的输液瓶的所述辅杆对齐所述滴管固定夹。 0008 其中, 所述主杆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且内部中空的第一杆, 所述第一杆的内部套 设有第二杆, 所述第二杆的外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孔, 每个所述径向 孔中设置有前端伸出所述径向孔的定位柱, 所述定位柱的末端连接有弹簧, 所述第一杆的 内部对应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凹穴, 所述凹穴与不同所述定位柱配合, 以调节所述第二杆伸 出所述第一杆的高度。 0009 其中, 所述第一杆的外周套设有套杆, 所述套杆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杆的中心轴线 方向上下滑动,。
11、 所述套杆的侧部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水杯的凹槽 和用于倾斜放置电子设备的支撑架。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792734 U 3 0010 其中, 所述电动铰接盘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主杆上的棘轮和可转动套设于所述主 杆上的外轮, 所述棘轮的外周设有棘齿, 所述外轮包括环形的轮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轮本体 的内顶部的连接环, 所述棘轮位于所述轮本体的内侧, 所述轮本体的内部一位置处铰接有 棘爪, 所述棘爪与所述棘齿配合; 所述连接环与所述主杆可转动连接。 0011 其中, 所述轮本体的外周开设有四个铰接槽, 一个所述铰接槽中铰接有一个所述 辅杆。 0012 其中, 所。
12、述铰接槽中安装有能够将所述辅杆固定于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的限位装 置。 0013 其中, 所述连接环的内底部与所述主杆之间设置有轴承。 0014 其中, 所述连接环的内顶部套设有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连接有步进电机, 所述步进 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5 其中, 所述轮本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环的内径, 所述轮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连 接环的外径。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用的支架, 通过在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万向轮连接 有制动器, 因而在输液时病人可以推动支架移动, 方便活动, 也不耽误输液, 提高输液时的 舒适度, 制动器可以用于任何时候的制动,。
13、 当移动中途停下来后通过制动器将万向轮固定, 避免意外滑动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主杆可上下伸缩, 能够用于满足不同高度的输液, 也方便 护士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 另外, 主杆的顶部设置有电动铰接盘, 电动铰接盘能够以主杆的 中心轴线为中心单向转动, 电动铰接盘的外周均匀铰接有四个辅杆, 辅杆能够在水平位置 与竖直位置之间变换, 每个辅杆上挂设有一个挂钩; 主杆上部固定有滴管固定夹, 滴管固定 夹对齐其中一个辅杆, 滴管固定夹处设置有红外液面监测器, 红外液面监测器正对输液管 的滴管, 红外液面监测器连接有控制器, 控制器连接有蜂鸣器, 控制器连接电动铰接盘, 当 红外液面监测器监测到滴管中的液面。
14、下降至滴管的底部出口时发出信号至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蜂鸣器报警以提醒病人或家属需要换液, 同时, 控制器控制电动铰接盘转动以使另一 个挂设有待输液的输液瓶的辅杆对齐滴管固定夹, 正是由于电动铰接盘的单向转动, 因而 护士可以在初始时将所有待输液的输液瓶按照电动铰接盘的旋转方向的次序依次挂设, 当 电动铰接盘在转动后, 可以直接将下一个需要输液的输液瓶转动至与滴管固定夹对齐的位 置, 之后, 病人或者家属可以将输液管从前一个输液瓶拔出后插入当前输液瓶, 进行持续输 液, 整个过程能够有效解决输液中途换药不够及时的问题, 减少输液回血率, 降低护士压 力。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
15、述的输液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架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792734 U 4 0024 1、 底板; 2-万向轮; 3-主杆; 4-支撑板; 5-辅杆; 6-挂钩; 7-电动铰接盘; 8-滴管固定 夹; 0025 31-第一杆; 32-套杆; 33-第二杆; 0026 71-棘轮; 72-外轮; 73-棘齿; 74-棘爪; 7。
16、5-轴承; 76-步进电机; 77-传动轴; 721-轮 本体; 722-连接环; 723-铰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8 如图1至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用的支架, 包括底板1, 底板 1的底部安装 有万向轮2, 万向轮2连接有制动器; 因而在输液时病人可以推动支架移动, 方便活动, 也不 耽误输液, 提高输液时的舒适度, 制动器可以用于任何时候的制动, 当移动中途停下来后通 过制动器将万向轮固定, 避免意外滑动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0029 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主杆3, 主杆3可上下伸缩; 能够用于满足不同高度。
17、的输液, 也 方便护士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 0030 主杆3的顶部设置有电动铰接盘7, 电动铰接盘7能够以主杆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单 向转动, 电动铰接盘7的外周均匀铰接有四个辅杆5, 每个辅杆5上挂设有一个挂钩6; 在输液 开始时, 护士可以一次性将待输液的输液瓶按照输液的顺序并根据电动铰接盘7的旋转顺 序依次挂设于相应的挂钩上, 当电动铰接盘转动时, 就可以按顺序将输液瓶送至输液位置, 实现自动化调整, 无需人为判断, 防错性更好。 0031 优选的, 辅杆5能够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变换, 在使用时, 辅杆处于水平位 置, 收纳时, 辅杆竖直并紧靠主杆设置。 0032 主杆3上部固定有滴。
18、管固定夹8, 滴管固定夹8对齐其中一个辅杆5, 滴管固定夹8处 设置有红外液面监测器, 红外液面监测器正对输液管的滴管, 红外液面监测器连接有控制 器, 控制器连接有蜂鸣器, 控制器连接电动铰接盘7。 当红外液面监测器监测到滴管中的液 面下降至滴管的底部出口时发出信号至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以提醒病人或家属 需要换液, 同时, 控制器控制电动铰接盘转动以使另一个挂设有待输液的输液瓶的辅杆对 齐滴管固定夹, 正是由于电动铰接盘的单向转动, 因而护士可以在初始时将所有待输液的 输液瓶按照电动铰接盘的旋转方向的次序依次挂设, 当电动铰接盘在转动后, 可以直接将 下一个需要输液的输液瓶转动至与。
19、滴管固定夹对齐的位置, 之后, 病人或者家属可以将输 液管从前一个输液瓶拔出后插入当前输液瓶, 进行持续输液, 整个过程能够有效解决输液 中途换药不够及时的问题, 减少输液回血率, 降低护士压力。 0033 其中, 主杆3包括连接于底板1且内部中空的第一杆31, 第一杆31的内部套设有第 二杆33, 第二杆33的外周沿着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孔, 每个径向孔中设置有 前端伸出径向孔的定位柱, 定位柱的末端连接有弹簧, 第一杆31的内部对应定位柱设置有 凹穴, 凹穴与不同定位柱配合, 以调节第二杆33伸出第一杆31的高度。 当需要升高时, 提拉 第二杆使得位于下部的定位柱上滑卡入凹穴中,。
20、 当需要降低时, 下压第二杆使得位于上部 的定位柱下滑卡入凹穴中, 这种操作方式简便, 容易实现。 0034 进一步地, 第一杆31的外周套设有套杆32, 套杆32能够沿着第一杆 31的中心轴线 方向上下滑动, 套杆32的侧部设置有支撑板4, 支撑板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水杯的凹槽和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792734 U 5 于倾斜放置电子设备的支撑架。 利用支撑板可以有效扩展支架的功能, 因而病人在输液时 可以看书或者看电子产品, 避免长时间输液造成烦躁。 0035 其中, 电动铰接盘7包括固定套设于主杆3上的棘轮71和可转动套设于主杆3上的 外轮72, 棘轮71的外周设有。
21、棘齿73, 外轮72包括环形的轮本体721和设置于轮本体721的内 顶部的连接环722, 棘轮71位于轮本体 721的内侧, 轮本体721的内部一位置处铰接有棘爪 74, 棘爪74与棘齿73 配合; 连接环722与主杆3可转动连接。 连接环722的内底部与主杆3之 间设置有轴承75, 连接环722的内顶部套设有传动轴77, 传动轴77连接有步进电机76, 步进 电机76与控制器连接; 轮本体721的内径大于连接环722 的内径, 轮本体721的外径大于连 接环722的外径。 0036 当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时, 步进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 传动轴带动连接环 722转动, 连接环带动整个外轮转。
22、动, 从而带动棘爪在棘齿之间滑动, 并在辅杆对齐滴管固 定夹时停止, 而棘爪则卡入相应的棘齿中, 防止逆转。 0037 优选的, 轮本体721的外周开设有四个铰接槽723, 一个铰接槽723中铰接有一个辅 杆5。 其中, 铰接槽723中安装有能够将辅杆5固定于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的限位装置。 通过 限位装置能够较好的固定辅杆, 无论是使用还是收纳, 都能够更加稳定。 003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 适用于门诊输液使用, 能够有效解决换药不及时的 问题, 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整个输液等待时长, 也能缓解护士换药的压力, 提高门诊输液的效 率。 0039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
23、术原理。 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 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基于此处的解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792734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206792734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206792734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206792734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206792734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206792734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