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废气收集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497652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16708.5

申请日:

20160318

公开号:

CN205549188U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22

主分类号:

A61M16/22

申请人: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明人:

陈受琳,卢俊,肖凡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民德路1号

优先权:

CN20162021670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气体消毒装置、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制造成本低,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气体消毒装置、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具有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的上部安装进气口,下部安装有出气口,所述活塞结构下部套装在活塞结构上部外层,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塞结构上部内侧壁安装有只与一侧壁相连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活塞结构上部空间分隔成折线型;所述隔板为中空结构,表面有通孔,中间填装吸附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消毒装置顶部安装有进气口,出气口和不连接底板的竖直隔板;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内安装有紫外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顶部安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安装有竖直向下,且不连接底板的上隔板,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底板靠近上隔板安装有竖直向上且不连接顶部的下隔板,上、下两个隔板将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中注有废气吸收液,所述废气吸收液液面高于上隔板与底板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的活塞结构下部还安装有正压安全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间安装有单向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吸入麻醉剂在手术中被广泛采用,麻醉气体导致手术室空气污染,手术室医护人员普遍担心,医护人员在污染的环境中长期工作,经常接触麻醉气体,即使麻醉污染浓度低,仍能影响身体健康。而国外麻醉药物毒性研究资料也表明:吸入麻醉药对人体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生育能力减弱等影响。因此,对麻醉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很有必要。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麻醉呼吸机的废气端施加负压的方法来对废气进行收集。此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必须保证气体收集装置内的气压恒定,避免由于气压波动而造成废气回流,影响麻醉呼吸机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废气收集装置气压不稳,容易波动,影响麻醉呼吸机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气体消毒装置、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具有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的上部安装进气口,下部安装有出气口,所述活塞结构下部套装在活塞结构上部外层,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塞结构上部内侧壁安装有只与一侧壁相连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活塞结构上部空间分隔成折线型;所述隔板为中空结构,表面有通孔,中间填装吸附剂。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消毒装置顶部安装有进气口,出气口和不连接底板的竖直隔板;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内安装有紫外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顶部安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安装有竖直向下,且不连接底板的上隔板,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底板靠近上隔板安装有竖直向上且不连接顶部的下隔板,上、下两个隔板将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第二气体吸收装置中注有废气吸收液,所述废气吸收液液面高于上隔板与底板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的活塞结构下部还安装有正压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间安装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制造成本低,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包括进气管1、出气管5、气体消毒装2、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进气管1一端连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21;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22与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33相连接,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34连接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41,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42连接出气管5。

气体消毒装置2顶部安装有进气口21,出气口22和不连接底板的竖直隔板23;气体消毒装置2内安装有紫外灯24。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具有活塞结构,活塞结构上部31安装进气口33,活塞结构下部32安装有出气口34,活塞结构下部32套装在活塞结构上部31外层,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活塞结构上部31内侧壁安装有只与一侧壁相连的隔板35,隔板35将活塞结构上部31分隔成折线型;隔板35为中空结构,表面有通孔(图中未画出),内部填装活性炭(也可以是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其他具有吸附性的材料)。活塞结构下部32上还安装有正压安全阀6。

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顶部安装有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还安装有竖直向下,且不连接底板的上隔板43,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底板靠近上隔板43安装有竖直向上且不连接顶部的下隔板44,上隔板43和下隔板44将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中注有废气吸收液45,废气吸收液45液面高于上隔板43与底板的间隙。

出气管5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7。

气体消毒装置2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间安装有单向阀8。

使用时将进气管1连接在麻醉机的废气出气口,出气口5连接抽气机或 废气收集袋。麻醉机产生的废气通过进气管1进入本装置中,废气首先从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21进入气体消毒装置2,气体消毒装置2中的紫外灯能24能有有效杀灭废气中携带的各种细菌,竖直隔板23延长了废气流动的路径,增加了紫外线消毒的时间。紫外杀菌后的废气经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22,通过单向阀8,再由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33进入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初始时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活塞结构处于收缩状态,废气进入后沿隔板35分隔出的折线型通路从活塞结构上部31向活塞结构下部32运动,废气和隔板35中填装的活性炭等吸附剂发生反应,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其吸附。通过隔板35,进入活塞结构下部32的废气从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34,经过连接管道,从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41进入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进入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的废气从上隔板43和下隔板44分隔出的左侧腔进入中间腔,然后通过吸废气吸收液45进入右侧腔,再从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42进入出气管5,被抽气机抽走或进入废气收集袋。

当整个废气收集装置内部气压过高时,单向阀8锁闭,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活塞结构打开,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内部体积增大,使整个废气收集装置的气压得到缓冲。如果压力继续增大,超出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调节范围,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活塞结构下部32上的正向安全阀6打开,将废气排出,使系统压力恢复正常。此时排出的废气已经经过气体消毒装置2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消毒和吸附,其有毒有害性已经较小。

当整个废气收集装置内部气压过低时,出气管5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7打开,外界空气进入系统,补足系统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制造成本低,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同一个组件可能会有不同名词来称呼。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 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麻醉废气收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麻醉废气收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麻醉废气收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废气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废气收集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16708.5 (22)申请日 2016.03.18 (73)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民德路1 号 (72)发明人 陈受琳 卢俊 肖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15 代理人 刘戈 (51)Int.Cl. A61M 16/2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包。

2、括进气管、 出气管、 气体消毒装置、 第一气体吸 收装置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 所述进气管一端连 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 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消毒 装置进气口;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与所述第 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吸 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 口,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 管。 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结构简单, 易于组装, 制造成本低, 稳定性高, 使用方便, 易 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549188 U 2016.09.07 CN 205549188 U 1.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气管。

3、、 出气管、 气体消毒装置、 第一气体吸收 装置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 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 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 消毒装置进气口;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相连接, 所述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 口连接所述出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具有活 塞结构, 所述活塞结构的上部安装进气口, 下部安装有出气口, 所述活塞结构下部套装在活 塞结构上部外层, 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 所述活塞结构上部内侧壁安装有只与一侧壁 相连的隔板, 所述隔板将活塞结。

4、构上部空间分隔成折线型; 所述隔板为中空结构, 表面有通 孔, 中间填装吸附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 二氧 化硅和氧化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顶部安装有 进气口, 出气口和不连接底板的竖直隔板;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内安装有紫外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顶部安 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还安装有竖直向下, 且不连接底板的上隔板,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 底板靠近上隔板安装有竖直向上且不连接顶部的下隔板, 上、 下两个隔板将第二气体吸收 。

5、装置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中注有废气吸收液, 所述废气吸 收液液面高于上隔板与底板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的活塞 结构下部还安装有正压安全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负压安全 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和第一气体 吸收装置间安装有单向阀。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49188 U 2 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麻醉废气收。

6、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吸入麻醉剂在手术中被广泛采用, 麻醉气体导致手术室空气污染, 手术室医 护人员普遍担心, 医护人员在污染的环境中长期工作, 经常接触麻醉气体, 即使麻醉污染浓 度低, 仍能影响身体健康。 而国外麻醉药物毒性研究资料也表明: 吸入麻醉药对人体具有致 突变性, 致癌性, 致生育能力减弱等影响。 因此, 对麻醉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很有必要。 0003 现有技术中, 通常采用在麻醉呼吸机的废气端施加负压的方法来对废气进行收 集。 此法的关键之处在于, 必须保证气体收集装置内的气压恒定, 避免由于气压波动而造成 废气回流, 影响麻醉呼吸机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

7、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废气收集装置气压不稳, 容易波 动, 影响麻醉呼吸机工作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包括进气管、 出气管、 气体消毒装置、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 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麻醉 机废气出气口, 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与所述第 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 进气口,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具有活塞结构, 。

8、所述活塞结构的上部安装进气 口, 下部安装有出气口, 所述活塞结构下部套装在活塞结构上部外层, 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 移动; 所述活塞结构上部内侧壁安装有只与一侧壁相连的隔板, 所述隔板将活塞结构上部 空间分隔成折线型; 所述隔板为中空结构, 表面有通孔, 中间填装吸附剂。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 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顶部安装有进气口, 出气口和不连接底板的竖直隔 板;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内安装有紫外灯。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顶部安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还安装有竖直向 下, 且不连接底板的上隔板,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

9、置底板靠近上隔板安装有竖直向上且不 连接顶部的下隔板, 上、 下两个隔板将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 第二 气体吸收装置中注有废气吸收液, 所述废气吸收液液面高于上隔板与底板的间隙。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气体吸收装置的活塞结构下部还安装有正压安全阀。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间安装有单向阀。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4 1)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结构简单, 易于组装, 制造成本低, 稳定性高,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

10、05549188 U 3 使用方便, 易于推广。 0015 当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 果。 附图说明 001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 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7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麻醉废气收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藉此对本实用新型 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9 如图。

11、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 包括进气管1、 出气管5、 气体消毒装 2、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和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 进气管1一端连接麻醉机废气出气口, 另一端 连接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21; 气体消毒装置出气口22与第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33相连 接,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34连接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41, 第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 口42连接出气管5。 0020 气体消毒装置2顶部安装有进气口21, 出气口22和不连接底板的竖直隔板23; 气体 消毒装置2内安装有紫外灯24。 0021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具有活塞结构, 活塞结构上部31安装进气口33, 活塞结构下部 32安装有出。

12、气口34, 活塞结构下部32套装在活塞结构上部31外层, 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 动。 活塞结构上部31内侧壁安装有只与一侧壁相连的隔板35, 隔板35将活塞结构上部31分 隔成折线型; 隔板35为中空结构, 表面有通孔(图中未画出), 内部填装活性炭(也可以是二 氧化硅或氧化铝等其他具有吸附性的材料)。 活塞结构下部32上还安装有正压安全阀6。 0022 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顶部安装有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 还安装有竖直向下, 且不连 接底板的上隔板43, 所述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底板靠近上隔板43安装有竖直向上且不连接 顶部的下隔板44, 上隔板43和下隔板44将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分隔成相互连。

13、通的三个腔室; 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中注有废气吸收液45, 废气吸收液45液面高于上隔板43与底板的间隙。 0023 出气管5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7。 0024 气体消毒装置2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间安装有单向阀8。 0025 使用时将进气管1连接在麻醉机的废气出气口, 出气口5连接抽气机或废气收集 袋。 麻醉机产生的废气通过进气管1进入本装置中, 废气首先从气体消毒装置进气口21进入 气体消毒装置2, 气体消毒装置2中的紫外灯能24能有有效杀灭废气中携带的各种细菌, 竖 直隔板23延长了废气流动的路径, 增加了紫外线消毒的时间。 紫外杀菌后的废气经气体消 毒装置出气口22, 通过单向阀8, 再由第。

14、一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33进入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 初始时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活塞结构处于收缩状态, 废气进入后沿隔板35分隔出的折线 型通路从活塞结构上部31向活塞结构下部32运动, 废气和隔板35中填装的活性炭等吸附剂 发生反应, 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其吸附。 通过隔板35, 进入活塞结构下部32的废气从第一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549188 U 4 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34, 经过连接管道, 从第二气体吸收装置进气口41进入第二气体吸收 装置4, 进入第二气体吸收装置4的废气从上隔板43和下隔板44分隔出的左侧腔进入中间 腔, 然后通过吸废气吸收液45进入右侧腔, 再从第。

15、二气体吸收装置出气口42进入出气管5, 被抽气机抽走或进入废气收集袋。 0026 当整个废气收集装置内部气压过高时, 单向阀8锁闭,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活塞 结构打开,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内部体积增大, 使整个废气收集装置的气压得到缓冲。 如果 压力继续增大, 超出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调节范围, 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活塞结构下部32 上的正向安全阀6打开, 将废气排出, 使系统压力恢复正常。 此时排出的废气已经经过气体 消毒装置2和第一气体吸收装置3的消毒和吸附, 其有毒有害性已经较小。 0027 当整个废气收集装置内部气压过低时, 出气管5上安装有负压安全阀7打开, 外界 空气进入系统, 补。

16、足系统压力。 0028 本实用新型的麻醉废气收集装置结构简单, 易于组装, 制造成本低, 稳定性高, 使 用方便, 易于推广。 0029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 可理解, 同一个组件可能会有不同名词来称呼。 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 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 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如在通篇说明书及 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 “包含” 为一开放式用语, 故应解释成 “包含但不限定于” 。“大致” 是 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基 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说明书后续描述为。

17、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然所述描述乃 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30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 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 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 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1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 但如前所述, 应当理解本 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 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 其他组合、 修改和环境, 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 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 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 围, 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54918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549188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