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04025.3 (22)申请日 2017.07.25 (73)专利权人 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满村工 业区 (72)发明人 刘灵飞 刘安成 范丽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玄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M 39/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
2、体外吸引连 接管, 包括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外壁上固定连接 有若干加固条, 所述连接管内壁上以中心轴为中 心环布阵列连接有四个半圆凸头, 所述连接管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 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 定连接有连接块, 所述调节阀和所述连接块远离 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所述连 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 并且对应所述凹 槽位置设置有卡座, 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第一阀套、 第二阀套、 阀芯密封圈和调 节杆, 所述第一阀套的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套的端 口卡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连 接方便、 密封性好、 便于调节、 抗扭结性强、 防止 管体粘连的优点。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8389059 U 2019.01.18 CN 208389059 U 1.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接管(1), 所述连接管(1)外壁上固 定连接有若干加固条(2), 所述连接管(1)内壁上以中心轴为中心环布阵列连接有四个半圆 凸头(3), 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4), 所述连接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有连接块(5), 所述调节阀(4)和所述连接块(5)远离所述连接管(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 接头(6), 所述连接头(6)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7), 并且对应所述凹槽(7)位置设置有 卡座(8)。
4、; 所述调节阀(4)包括第一壳体(9)、 第二壳体(10)、 第一阀套(11)、 第二阀套(12)、 阀芯 (13)、 密封圈(14)和调节杆(15), 所述第一阀套(11)的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套(12)的端口卡 接, 所述阀芯(13)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套(11)与所述第二阀套(12)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阀芯 (13)中心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6), 所述连接柱(16)远离所述阀芯(13)的一端分 别贯穿第一阀套(11)与所述第二阀套(12)连接有柱套(17), 所述第一阀套(11)、 第二阀套 (12)和阀芯(13)上均对应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8), 所述第一壳体(9)端口和所述第二壳体。
5、 (10)的端口焊接, 所述第一阀套(11)和第二阀套(12)外侧套接所述密封圈(14), 并通过所 述密封圈(14)卡接在所述第一壳体(9)与所述第二壳体(10)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第一壳体 (9)与所述第二壳体(10)焊接处和对应的所述密封圈(14)上均开设有调节口(19), 所述调 节杆(15)的端口贯穿所述调节口(1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套(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条(2)以蛇形 态攀附在所述连接管(1)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座(8)包括凸座 (20)、 活动柱(21)和。
6、卡片(22), 所述连接柱(16)插接在所述凸座(20)内, 所述卡片(22)通过 所述凸座上开设的连接口与所述活动柱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22)分为平卡 片和斜卡片, 且, 所述平卡片与所述凹槽在同一水平上, 所述斜卡片与所述连接头的倾斜角 为2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孔(18)数量大 于等于五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口(19)的调节 范围可将所述调节孔(18)从完全封闭到完全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
7、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头(6)的端口 处设置为梯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89059 U 2 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 涉及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背景技术 0002 吸引连接管作为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方便实用的医疗器具, 已经得到了广 泛的使用, 然而, 现有的吸引连接管不能够直接对连接管的流量进行调节, 这样非常的不方 便, 影响使用的效果, 现有的吸引连接管也容易出现管道粘连, 造成连接管的堵塞, 而且, 吸 引连接管在使用过程中, 容易出现折弯, 容易受到使用的空间影响。 00。
8、03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以克服现 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包括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加 固条, 所述连接管内壁上以中心轴为中心环布阵列连接有四个半圆凸头, 所述连接管的一 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 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所述调节阀和所述连接块 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 并且 对应所述凹槽位置设置有。
9、卡座。 0007 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第一阀套、 第二阀套、 阀芯、 密封圈和调节 杆, 所述第一阀套的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套的端口卡接, 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套与所 述第二阀套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阀芯中心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远离 所述阀芯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阀套与所述第二阀套连接有柱套, 所述第一阀套、 第二阀套 和阀芯上均对应开设有若干调节孔, 所述第一壳体端口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端口焊接, 所述 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外侧套接所述密封圈, 并通过所述密封圈卡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 第二壳体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焊接处和对应的所述密封圈上均开。
10、 设有调节口, 所述调节杆的端口贯穿所述调节口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套上。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加固条以蛇形态攀附在所述连接管外壁上。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卡座包括凸座、 活动柱和卡片, 所述连接柱插接在所述凸座内, 所 述卡片通过所述凸座上开设的连接口与所述活动柱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卡片分为平卡片和斜卡片, 且, 所述平卡片与所述凹槽在同一水平 上, 所述斜卡片与所述连接头的倾斜角为25 。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孔数量大于等于五个。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口的调节范围可将所述调节孔从完全封闭到完全打开。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头的端口处设。
11、置为梯形。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所述半圆凸头使得所述连接管在使用时内部不易粘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89059 U 3 连, 通过所述加固条加强了所述连接管的韧性, 在使用中不易弯曲变形, 在设置所述调节 阀, 通过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调节孔的大小对流量进行控制, 所述连接头与其他导管连接 时可通过按压排除所述凹槽内的空气, 使得连效果更好防止漏气漏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有 效的解决所述连接管在使用时的流量调节问题, 保证了所述连接管在使用中不会出现堵塞 的问题, 同时加强了所述连接管的抗弯曲性, 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 且大大提高了本实用 新型的实用性。 附。
12、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的连接管截面结构示意 图; 0018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的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的调节阀的截。
13、面结构示意 图; 0020 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中: 0022 1、 连接管; 2、 加固条; 3、 半圆凸头; 4、 调节阀; 5、 连接块; 6、 连接头; 7、 凹槽; 8、 卡 座; 9、 第一壳体; 10、 第二壳体; 11、 第一阀套; 12、 第二阀套; 13、 阀芯; 14、 密封圈; 15、 调节 杆; 16、 连接柱; 17、 柱套; 18、 调节孔; 19、 调节口; 20、 凸座; 21、 活动柱; 22、 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14、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0025 如图1-5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包括连接管1, 所 述连接管1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固条2, 所述连接管1内壁上以中心轴为中心环布阵列 连接有四个半圆凸头3, 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4, 所述连接管1的另一端固 定连接有连接块5, 所述调节阀4和所述连接块5远离所述连接管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 头6, 。
15、所述连接头6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7, 并且对应所述凹槽7位置设置有卡座8。 0026 所述调节阀4包括第一壳体9、 第二壳体10、 第一阀套11、 第二阀套 12、 阀芯13、 密 封圈14和调节杆15, 所述第一阀套11的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套12的端口卡接, 所述阀芯13设 置于所述第一阀套11与所述第二阀套 12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阀芯13中心位置两侧均固定 连接有连接柱16, 所述连接柱16远离所述阀芯13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阀套11与所述第二阀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89059 U 4 套 12连接有柱套17, 所述第一阀套11、 第二阀套12和阀芯13上均对应开设有。
16、若干调节孔 18, 所述第一壳体9端口和所述第二壳体10的端口焊接, 所述第一阀套11和第二阀套12外侧 套接所述密封圈14, 并通过所述密封圈14卡接在所述第一壳体9与所述第二壳体10形成的 空腔内, 所述第一壳体9与所述第二壳体10焊接处和对应的所述密封圈14上均开设有调节 口19, 所述调节杆15的端口贯穿所述调节口1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套 12上。 0027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加固条2来说, 所述加固条2以蛇形态攀附在所述连接 管1外壁上。 通过蛇形纹路使得导管使用时不易弯曲变形。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卡座8来说, 所述卡座8包括凸座20、 活动柱21和卡片 。
17、22, 所述连接柱16插接在所述凸座20内, 所述卡片22通过所述凸座上开设的连接口与所述 活动柱固定连接。 便于连接头与其他导管连接后, 在需要分离时更加轻松。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卡片22来说, 所述卡片22分为平卡片和斜卡片, 且, 所 述平卡片与所述凹槽在同一水平上, 所述斜卡片与所述连接头的倾斜角为25 。 在需要分离 连接的其他导管时轻轻按压所述斜卡片, 使得所述平卡片翘起, 进去空气, 使得分离更加便 利。 0030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调节孔18来说, 所述调节孔18数量大于等于五个。 使得 调节流量的范围更广。 0031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调节口。
18、19来说, 所述调节口19的调节范围可将所述调 节孔18从完全封闭到完全打开。 便于对所述连接管1内的流量进行调节。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连接头6来说, 所述连接头6的端口处设置为梯形。 使得 与其他导管连接时更加的方便快速。 0033 综上所述, 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所述半圆凸头3使得所述连接 管1在使用时内部不易粘连, 通过所述加固条2加强了所述连接管的韧性, 在使用中不易弯 曲变形, 在设置所述调节阀4, 通过所述调节杆15调节所述调节孔18的大小对流量进行控 制, 所述连接头6与其他导管连接时可通过按压排除所述凹槽7内的空气, 使得连接效果更 好防止漏。
19、气漏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所述连接管1在使用时的流量调节问题, 保证 了所述连接管1在使用中不会出现堵塞的问题, 同时加强了所述连接管的抗弯曲性, 有效的 提高了使用寿命, 且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8905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8389059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8389059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838905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