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8895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04 CN 202288957 U *CN202288957U* (21)申请号 201120422933.1 (22)申请日 2011.10.31 A61L 9/03(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乐丰路 (72)发明人 余锡辉 谈志成 吴鹰花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张海文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 器, 。
2、包括底座及上盖, 底座内设有中心发热体, 中 心发热体内设有上导板及下导板, 上导板及下导 板间设有基板, 基板上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上导 板和下导板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 且基板 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基板通 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 多个热敏电阻设置于基 板上, 只要拨动基板转动, 使不同的热敏电与上导 板和下导板接触连通, 就能够得到需要的温度, 该 方式调节档位温度相对较为明确, 且调节方便, 能 够实现大幅度的温度调节, 而且通过承热板高度 的调节可以实现温度的细调, 两者协同作用使得 加热器温度调节范围广且准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包括底座及上盖, 底座内设有中心发热体, 其特征在 于 : 中心发热体内设有上导板及下导板, 上导板及下导板间设有基板, 基板上设有多个能够 分别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 且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 所 述上导板与电源的正或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下导板与电源的负或正极电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枢转机构包 括设置于基板上的轴孔及设置于底。
4、座上的枢轴, 且枢轴穿设于轴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板上设有 调节把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底座及上盖 通过卡扣卡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上设有 承热板, 且该承热板通过螺钉安装于上盖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导板及下 导板采用了金属片, 且金属片具有弧形凸起 ; 所述热敏电阻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 槽。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卫熏。
5、蒸制剂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底座内设有 导体触头及固定导体触头的导体触片, 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片连接 , 所 述上导板及下导板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头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288957 U 2 1/3 页 3 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 特别是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家用卫生用品行业中, 由于电热熏蒸类消杀产品配方不一等原因, 使得不同企 业生产的电热熏蒸器械加热温度不一, 各厂家生产的电热消杀用品都需要与本企业的加热 器配套使用, 才能达到较优的效果, 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配方的产品。
6、对于加热温度的要求 都有所差异。 且很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都意识到, 由于使用场所和环境的差异, 固定不可调 节的熏蒸温度缺乏灵活适用性和针对性。 0003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大量各类型的可调温加热器, 但大都存在不足或可完善的空 间。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 可调温加热器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其不足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 发 热体采用可变电阻, 通过调整其电阻值的大小来实现发热功率的变化 ; 串联分压电阻或二 极管, 通过适当地电路设计, 以多触点开关调节电流的大小, 从而实现发热功率的变化 ; 其 不足在于上述加热器的发热体均采用常规发热电阻, 发热功率稳定性差, 受电压波动影响 大, 安全性不高。
7、。 0004 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 各类型加热器均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发热体, 其安 全、 稳定等优点已不用赘述, 因此有些厂家也推出了采用上述发热体的可调温加热器, 其原 理有以下两种 : 一是将两个热敏电阻并联, 通过开关控制接通一个热敏电阻发热或两个热 敏电阻同时发热, 从而实现发热功率的调节 ; 二是通过集成电路、 电子开关、 充放电电路及 其手控件来实现间歇性加热, 通过调节占空比而调节发热功率。上述一的方案存在可调档 位单一, 无法细调的问题 ; 而上述二方案功能较为完善, 但加热器的结构较为复杂, 不易加 工, 成本高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0005 此外, 还有。
8、一些其他可调温加热器调节温度的原理是 : 发热电阻功率保持不变, 通 过调节受热面积来改变加热器的有效发热功率。 该方法简单有效, 但也有不足 : 调节稳定 性不高, 对于发热体不同位置的发热均匀性有较高要求, 易造成熏蒸制剂的有效成分局部 挥发不均匀和挥发有残留的情况, 资源利用不充分 ; 温度的可调节幅度有限 ; 发热体 一直处于最高发热温度, 只有部分热量被用于加热熏蒸制剂, 其余热量处于浪费状态, 不环 保。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调节方便、 可调范围大 且调节精度高的家卫熏蒸制剂加热器。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
9、技术方案是 : 0008 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包括底座及上盖, 底座内设有中心发热体, 其特征在 于 : 中心发热体内设有上导板及下导板, 上导板及下导板间设有基板, 基板上设有多个能够 分别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 且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 所 说 明 书 CN 202288957 U 3 2/3 页 4 述上导板与电源的正或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下导板与电源的负或正极电性连接。 0009 所述枢转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轴孔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枢轴, 且枢轴穿设于轴 孔内。 0010 所述基板上设有调节把手。 0011 所述底座及上盖通过卡扣卡接。 0012 所述上。
10、盖上设有承热板, 且该承热板通过螺钉安装于上盖上。 0013 所述上导板及下导板采用了金属片, 且金属片具有弧形凸起 ; 所述热敏电阻上设 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014 所述底座内设有导体触头及固定导体触头的导体触片, 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 对应的导体触片连接 , 所述上导板及下导板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头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的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 多个热 敏电阻设置于基板上, 只要拨动基板转动, 使不同的热敏电阻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连通, 就能够得到需要的温度, 该方式调节档位温度相对较为明确, 且调节方便, 能够实现大幅度 的温度调节, 而。
11、且通过承热板高度的调节可以实现温度的细调, 两者协同作用使得加热器 温度调节范围广且准确。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 001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 0018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 0019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 0020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参照图 1 至图 4, 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包括底座 1 及上盖 2, 底座 1 内设有 中心发热体 3, 中心发热体 3 内设有上导板 4 及下导板 5, 上导板 4 及下导板 5 间设有基板 。
12、6, 基板6上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上导板4和下导板5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7, 且基板 6 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 1 连接, 所述上导板 4 与电源的正或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下导板 5 与 电源的负或正极电性连接。 0022 如图所示,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 本方案设计的加热器,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 上盖 2、 中心发热体 3、 底座 1。上盖 2 与底座 1 以卡扣卡接, 卡扣的截面为半圆形凸出, 易于组装, 也易于拆卸 (本方案的发热体关键结构完全嵌于固定材料中, 在不破坏发热体的前提下, 能 够保证组装和拆卸的安全性) 。中心发热体 3 以底座 1 为支撑, 其热敏电阻 7 调节基板 6 。
13、的 枢轴设于底座 1 上, 电源的接入也是设于底座 1 上的, 中心发热体 3 与底座 1 电流的接通是 通过条形的导体触头 8 与导体触片 9 结合来实现的, 导体触头 8 固定于中心发热体 3 上, 导 体触片 9 固定于底座 1 上, 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片 9 连接 , 上导板 4 及下导 板 5 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头 8 连接。导体触片 9 壁为两个内凸的半圆弧, 以固定导体触头 8 并保持良好接触。承热板 11 固定于上盖 2 上, 为了使中心发热体 3 的热量集中地向上传 导, 以加热承热板 11 上的熏蒸制剂, 中心发热体 3 的架构和涂覆材料主要以导热性差的的 说 。
14、明 书 CN 202288957 U 4 3/3 页 5 塑料为主, 但热敏电阻 7 上方与承热板 11 接触的部分应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 (如导热 绝缘陶瓷等, 或采用导热硅脂) 。 0023 上盖 2 设有通风孔 10 和气流挡板, 以营造利于有效成分挥发的气流运动方式。为 了使承热板 11 能够与中心发热体 3 接触良好, 充分吸收热量, 本方案将承热板 11 通过螺钉 14 可调节地固定于上盖 2 上, 该设计实现了调节受热面积、 受热距离的作用, 与更替热敏电 阻 7 协同发挥调节加热温度的功能。 0024 三个热敏电阻 7 嵌于调节基板 6 上, 调节基板 6 形状不定, 本实例。
15、中优选扇形 ; 通 过枢转机构与底座 1 连接, 在另一端拨动调节把手 12 即可实现热敏电阻 7 的移动更换, 该 调节把手 12 位置处于加热器外部, 便于使用 ; 上述嵌于调节基板 6 上的热敏电阻 7 应以枢 转机构的旋转中心为圆心, 扇形排布于调节基板 6 上。 0025 如图所示, 枢转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6上的轴孔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枢轴13, 且枢 轴 13 穿设于轴孔内, 当然上述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上述结构的等同替代方案还可为基板 6 上设置枢轴 13, 底座 1 上设置轴孔。 0026 如图所示, 上导板 4 及下导板 5 采用了金属。
16、片, 且金属片具有弧形凸起 ; 所述热敏 电阻 7 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槽。热敏电阻 7 通过上下方的金属片, 及金属片所连 接的导体触头 8 接入电路。热敏电阻 7 上下方的导体采用金属片的原因在于, 金属的弹性 较佳, 有一定的形变恢复能力。为了充分实现热敏电阻 7 的替换, 需要保证热敏电阻 7 与金 属片之间有良好接触, 并且能够适应长期的磨损, 因而本方案将上下金属片及其固定结构 设计为圆弧形, 并保持金属片有一定的形变空间 (形变空间结构较为细微, 后文附图中未予 明示) , 从而解决了热敏电阻7与金属片硬接触, 要么结合不够紧密接触不良, 要么结合紧密 易磨损的两难问题。进。
17、一步, 为了使调节准确, 本方案在热敏电阻 7 圆心处设计有浅圆弧凹 槽 (凹槽结构较为细微, 后文附图中未予明示) , 使其与弧形金属片具备一定的吻合度, 从而 便于消费者清晰地掌握调节位点。 0027 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288957 U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88957 U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88957 U 7 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88957 U 8 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8895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