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消毒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48271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92339.4

申请日:

20170527

公开号:

CN107115542A

公开日:

2017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18

主分类号:

A61L2/18

申请人:

余庆县人民医院

发明人:

赖上俊,蒋大成,鞠泽坤,赵明红,潘兴丽,王治勇

地址:

564499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北街87号

优先权:

CN201710392339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蒙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瓶体的下方设有水槽,瓶体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水槽的下方设有横向的消毒管,水槽与消毒管之间设有空气泵,空气泵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出气阀与水槽内部连通,空气泵的活塞杆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的内部,活塞杆上设有使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弹簧,消毒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上方,限位杆的下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固定件与消毒管固定连接;支架上固设有储存盒,储存盒与消毒管之间设有导料管,导料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杆,导料管上设有滴液孔,滴液孔的正上方设有与水槽连通的滴液管;解决了涂抹垫不方便更换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医用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下方设有水槽,水槽与支架固定连接,瓶体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水槽的下方设有横向的消毒管,水槽与消毒管之间设有竖向的空气泵,空气泵包括气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气缸体的上端与水槽固定连接,气缸体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阀和出气阀均为单向阀,出气阀位于瓶口的正下方并与水槽内部连通,活塞杆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的内部,活塞杆上套设有使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弹簧,消毒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上方,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固定件与消毒管固定连接;支架上固设有储存圆筒形涂抹垫的储存盒,储存盒与消毒管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料管,导料管的一端与消毒管的内部连通,导料管的另一端与储存盒的内部连通,导料管的内部铰接有限位杆,导料管上设有支撑限位杆转动的复位弹簧,限位杆远离消毒管的一侧设有滴液孔,滴液孔的正上方设有滴液管,滴液管的进液端与水槽的内部连通,滴液管的进液端的底部所在水平面高于瓶口所在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内部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罩在出气阀上,导气管的下端与水槽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呈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管的底部靠近夹持机构的位置设有排料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为方形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体进行消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在给病人做体温检测时,体温计的使用比较频繁,为了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体温计使用后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才能给下一个病人使用。现有的消毒方式一般是使用棉球对体温计擦拭酒精。这种涂抹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涂抹也不均匀,费时费力,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有公开号为CN 202982701 U,名称为体温计消毒装置的专利,其结构包括弹性塑料瓶体、设置在弹性塑料瓶体内部的消毒液,所述弹性塑料瓶体上部呈椭圆形、下部呈圆环形,所述圆环形内圆为可插入体温计的体温计孔,在体温计孔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瓶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在体温计孔的内壁上设置一层涂抹垫,所述涂抹垫呈圆环状且其圆环内圆为消毒孔。需要对体温计消毒时,将体温计从消毒孔的一侧伸入并从另一侧取出,即可完成消毒过程。但是,上述消毒装置中存在一个问题,由于不对涂抹垫进行更换,涂抹垫的表面容易发生损坏,同时,随着消毒次数的增加,涂抹垫也会被污染,导致消毒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医用消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涂抹垫不方便进行更换,从而导致消毒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医用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所述瓶体的下方设有水槽,水槽与支架固定连接,瓶体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水槽的下方设有横向的消毒管,水槽与消毒管之间设有竖向的空气泵,空气泵包括气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气缸体的上端与水槽固定连接,气缸体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阀和出气阀均为单向阀,出气阀位于瓶口的正下方并与水槽内部连通,活塞杆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的内部,活塞杆上套设有使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弹簧,消毒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上方,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固定件与消毒管固定连接;支架上固设有储存圆筒形涂抹垫的储存盒,储存盒与消毒管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料管,导料管的一端与消毒管的内部连通,导料管的另一端与储存盒的内部连通,导料管的内部铰接有限位杆,导料管上设有支撑限位杆转动的复位弹簧,限位杆远离消毒管的一侧设有滴液孔,滴液孔的正上方设有滴液管,滴液管的进液端与水槽的内部连通,滴液管的进液端的底部所在水平面高于瓶口所在水平面。

设置瓶体,用于储存消毒液。设置水槽,用于存放从瓶体中流出的消毒液。设置空气泵,用于产生压缩空气,进而通过出气阀往水槽内注入空气。设置消毒管,用于放置浸有消毒液的涂抹垫,从而方便使体温计从涂抹垫内穿过。设置限位机构,用于当体温计从限位机构处穿过时,体温计推动活动件移动。设置导料管,用于将储存盒内的涂抹垫导入到消毒管内。设置限位杆,用于限制涂抹垫的移动。设置滴液管,用于将水槽内的部分消毒液排入都导料管内。

工作原理:储存盒内的涂抹垫进入导料管内,并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停留在导料管内,限位机构的活动件和固定件处于接触状态,空气泵中的活塞位于气缸体的下部,气缸体内储存有气体。当体温计从限位机构的活动件和固定件之间穿过时,体温计推动活动件上移,从而使活动件通过活塞杆推动活塞上移,使气缸体内的气体从出气阀排入到水槽内,气体在浮力作用下从瓶口进入到瓶体内,从而使瓶体内的压强增大,使瓶体内的部分消毒液排入到水槽内,从而使水槽内的液面升高,即液面高过滴液管的进液端,进而使水槽内的部分消毒液进入滴液管内,然后滴液管内的消毒液经过滴液孔滴落都被限位杆阻挡住的涂抹垫上,使涂抹垫吸收消毒液。涂抹垫吸收消毒液后重量逐渐增加,从而对限位杆的推力逐渐增大,直到限位杆失去对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的限制作用,使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进入到消毒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当消毒管内的涂抹垫使用结束后,新的涂抹垫会补充到消毒管内,从而保证了对体温计的消毒效果;2、当体温计在消毒管内进行消毒时,体温计同限位机构和空气泵促使瓶体内的消毒液排出并滴入到涂抹垫上,从而使消毒与新的涂抹垫的浸湿消毒液同时进行,利用体温计穿过消毒管的时间完成新的涂抹垫吸收消毒液,从而减小了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效率。

进一步,所述水槽的内部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罩在出气阀上,导气管的下端与水槽的底部连接。设置导气管,对从出气阀喷出的气体进行限制,从而保证气体全部进入瓶体内,进而有利于保证瓶体内消毒液的排出。

进一步,所述导气管呈圆台形。将导气管设置成圆台形,有利于气体往导气管的顶部的中部聚集,方便气体进入到瓶体内。

进一步,所述消毒管的底部靠近夹持机构的位置设有排料孔。方便涂抹垫在使用结束后从排料孔处排出消毒管,从而避免人为取出,有利于减轻操作者的工作负担。

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将复位弹簧设置为扭簧,有利于减少空间的占用,进而方便安装。

进一步,所述导料管为方形管。将导料管设置为方形管,有利于圆筒形的涂抹垫在导料管中滚动,使涂抹垫滚动的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用消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消毒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瓶体1、水槽2、进气阀3、出气阀4、气缸体5、弹簧7、活塞杆8、消毒管9、排料孔91、活动件10、固定件11、滴液管12、限位杆13、涂抹垫14、导料管15、储存盒16、体温计17。

如图1所示的医用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1,瓶体1通过管卡和螺栓固定在支架上。瓶体1的下方设有水槽2,瓶体1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2内。水槽2的右侧的中部设有滴液管12,滴液管12与水槽2的内部连通,滴液管12的进液端的底部所在水平面略高于瓶口所在水平面。水槽2的内底部设有圆台形的导气管,导气管与瓶口同轴设置,导气管的下端与水槽2的底部固定连接。水槽2的下方设有空气泵,空气泵包括气缸体5、活塞和活塞杆8,气缸体5的上端与水槽2固定连接。气缸体5的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气阀3,气缸体5的顶部设有出气阀4,出气阀4与水槽2的内部连通,导气管罩在出气阀4上。进气阀3和出气阀4均为单向阀。活塞与气缸体5滑动连接,活塞杆8的上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8的中部固设有凸块,活塞杆8上套设有螺旋弹簧7,螺旋弹簧7的上端与气缸体5相抵,螺旋弹簧7的下端与凸块相抵。空气泵的下侧设有水平的消毒管9,消毒管9与支架固定连接。活塞杆8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9的内部。消毒管9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件11和活动件10,活动件10包括活动连接架和水平设置的活动转动辊,活动转动辊与活动连接架转动连接,活动连接架与活塞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件11位于活动件10的正下方,固定件11包括固定连接架和固定转动辊,固定转动辊与固定连接架转动连接,固定连接架与消毒管9固定连接。消毒管9的右侧设有倾斜的导料管15,导料管15的左端与消毒管9的内部连通。导料管15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导料管15的上部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导料管15的轴线方形平行,条形孔处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铰接有竖向的限位杆13,限位杆13与支撑块铰接处设有扭簧。限位杆13的下端穿过条形孔并延伸至导料管15的内部。条形孔的右侧设有滴液孔,滴液管12的出液端位于滴液孔的正上方。导料管15的右端设有储存有圆筒形涂抹垫14的储存盒16,储存盒16与支架固定连接,涂抹垫14为海绵垫。

如图2所示,导料管15的底部设有排料孔91,排料孔91靠近固定件11的右侧。

使用时,储存盒16内的涂抹垫14进入导料管15内,并在限位杆13的作用下停留在导料管15内,限位机构的活动件10和固定件11处于接触状态,空气泵中的活塞位于气缸体5的下部,气缸体5内储存有气体。当体温计17从限位机构的活动件10和固定件11之间穿过时,体温计17推动活动件10上移,从而使活动件10通过活塞杆8推动活塞上移,使气缸体5内的气体从出气阀4排入到水槽2内,气体在浮力作用下从瓶口进入到瓶体1内,从而使瓶体1内的压强增大,使瓶体1内的部分消毒液排入到水槽2内,从而使水槽2内的液面升高,即液面高过滴液管12的进液端,进而使水槽2内的部分消毒液进入滴液管12内,然后滴液管12内的消毒液经过滴液孔滴落都被限位杆13阻挡住的涂抹垫14上,使涂抹垫14吸收消毒液。涂抹垫14吸收消毒液后重量逐渐增加,从而对限位杆13的推力逐渐增大,直到限位杆13失去对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14的限制作用,使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14进入到消毒管9内。

医用消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用消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用消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消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消毒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92339.4 (22)申请日 2017.05.27 (71)申请人 余庆县人民医院 地址 564499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 北街87号 (72)发明人 赖上俊 蒋大成 鞠泽坤 赵明红 潘兴丽 王治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蒙捷 (51)Int.Cl. A61L 2/18(2006.01) (54)发明名称 医用消毒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消毒装置, 包括支架, 支 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

2、的瓶体, 瓶体的下方设有 水槽, 瓶体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 水槽的下 方设有横向的消毒管, 水槽与消毒管之间设有空 气泵, 空气泵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 出气 阀与水槽内部连通, 空气泵的活塞杆的下端延伸 至消毒管的内部, 活塞杆上设有使活塞杆向下运 动的弹簧, 消毒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 限位机 构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 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上 方, 限位杆的下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 固定件与 消毒管固定连接; 支架上固设有储存盒, 储存盒 与消毒管之间设有导料管, 导料管的内部设有限 位杆, 导料管上设有滴液孔, 滴液孔的正上方设 有与水槽连通的滴液管; 解决了涂抹垫不方便更 换的问题。。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7115542 A 2017.09.01 CN 107115542 A 1.医用消毒装置, 包括支架, 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 的下方设有水槽, 水槽与支架固定连接, 瓶体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 水槽的下方设有横 向的消毒管, 水槽与消毒管之间设有竖向的空气泵, 空气泵包括气缸体、 活塞和活塞杆, 气 缸体的上端与水槽固定连接, 气缸体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 进气阀和出气阀均为单 向阀, 出气阀位于瓶口的正下方并与水槽内部连通, 活塞杆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的内部, 活 塞杆上套设有使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弹簧, 消。

4、毒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 限位机构包括活动 件和固定件, 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上方, 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 固定件与消毒管 固定连接; 支架上固设有储存圆筒形涂抹垫的储存盒, 储存盒与消毒管之间设有倾斜的导 料管, 导料管的一端与消毒管的内部连通, 导料管的另一端与储存盒的内部连通, 导料管的 内部铰接有限位杆, 导料管上设有支撑限位杆转动的复位弹簧, 限位杆远离消毒管的一侧 设有滴液孔, 滴液孔的正上方设有滴液管, 滴液管的进液端与水槽的内部连通, 滴液管的进 液端的底部所在水平面高于瓶口所在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的内部设有导气管, 。

5、导 气管罩在出气阀上, 导气管的下端与水槽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呈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毒管的底部靠近夹持机构 的位置设有排料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料管为方形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15542 A 2 医用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体进行消毒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院在给病人做体温检测时, 体温计的使用比较频繁, 。

6、为了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 感染, 体温计使用后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 才能给下一个病人使用。 现有的消毒方式一般 是使用棉球对体温计擦拭酒精。 这种涂抹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涂抹也不均匀, 费时费 力, 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3 现有公开号为CN 202982701 U, 名称为体温计消毒装置的专利, 其结构包括弹性 塑料瓶体、 设置在弹性塑料瓶体内部的消毒液, 所述弹性塑料瓶体上部呈椭圆形、 下部呈圆 环形, 所述圆环形内圆为可插入体温计的体温计孔, 在体温计孔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瓶体 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 在体温计孔的内壁上设置一层涂抹垫, 所述涂抹垫呈圆环状且其圆。

7、 环内圆为消毒孔。 需要对体温计消毒时, 将体温计从消毒孔的一侧伸入并从另一侧取出, 即 可完成消毒过程。 但是, 上述消毒装置中存在一个问题, 由于不对涂抹垫进行更换, 涂抹垫 的表面容易发生损坏, 同时, 随着消毒次数的增加, 涂抹垫也会被污染, 导致消毒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涂抹垫不方便进行更换, 从而导致消毒效果下降的问题。 0005 本方案中的医用消毒装置, 包括支架, 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 所述瓶体 的下方设有水槽, 水槽与支架固定连接, 瓶体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 水槽的下方设有横 向的消毒管, 水槽与消毒管。

8、之间设有竖向的空气泵, 空气泵包括气缸体、 活塞和活塞杆, 气 缸体的上端与水槽固定连接, 气缸体的上部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 进气阀和出气阀均为单 向阀, 出气阀位于瓶口的正下方并与水槽内部连通, 活塞杆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的内部, 活 塞杆上套设有使活塞杆向下运动的弹簧, 消毒管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 限位机构包括活动 件和固定件, 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上方, 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 固定件与消毒管 固定连接; 支架上固设有储存圆筒形涂抹垫的储存盒, 储存盒与消毒管之间设有倾斜的导 料管, 导料管的一端与消毒管的内部连通, 导料管的另一端与储存盒的内部连通, 导料管的 内部铰接有限位杆, 。

9、导料管上设有支撑限位杆转动的复位弹簧, 限位杆远离消毒管的一侧 设有滴液孔, 滴液孔的正上方设有滴液管, 滴液管的进液端与水槽的内部连通, 滴液管的进 液端的底部所在水平面高于瓶口所在水平面。 0006 设置瓶体, 用于储存消毒液。 设置水槽, 用于存放从瓶体中流出的消毒液。 设置空 气泵, 用于产生压缩空气, 进而通过出气阀往水槽内注入空气。 设置消毒管, 用于放置浸有 消毒液的涂抹垫, 从而方便使体温计从涂抹垫内穿过。 设置限位机构, 用于当体温计从限位 机构处穿过时, 体温计推动活动件移动。 设置导料管, 用于将储存盒内的涂抹垫导入到消毒 管内。 设置限位杆, 用于限制涂抹垫的移动。 设。

10、置滴液管, 用于将水槽内的部分消毒液排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15542 A 3 都导料管内。 0007 工作原理: 储存盒内的涂抹垫进入导料管内, 并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停留在导料管 内, 限位机构的活动件和固定件处于接触状态, 空气泵中的活塞位于气缸体的下部, 气缸体 内储存有气体。 当体温计从限位机构的活动件和固定件之间穿过时, 体温计推动活动件上 移, 从而使活动件通过活塞杆推动活塞上移, 使气缸体内的气体从出气阀排入到水槽内, 气 体在浮力作用下从瓶口进入到瓶体内, 从而使瓶体内的压强增大, 使瓶体内的部分消毒液 排入到水槽内, 从而使水槽内的液面升高, 即液面高过。

11、滴液管的进液端, 进而使水槽内的部 分消毒液进入滴液管内, 然后滴液管内的消毒液经过滴液孔滴落都被限位杆阻挡住的涂抹 垫上, 使涂抹垫吸收消毒液。 涂抹垫吸收消毒液后重量逐渐增加, 从而对限位杆的推力逐渐 增大, 直到限位杆失去对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的限制作用, 使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 涂抹垫进入到消毒管内。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1、 当消毒管内的涂抹垫使用结束后, 新的涂 抹垫会补充到消毒管内, 从而保证了对体温计的消毒效果; 2、 当体温计在消毒管内进行消 毒时, 体温计同限位机构和空气泵促使瓶体内的消毒液排出并滴入到涂抹垫上, 从而使消 毒与新的涂抹垫的浸湿。

12、消毒液同时进行, 利用体温计穿过消毒管的时间完成新的涂抹垫吸 收消毒液, 从而减小了时间间隔, 有利于提高效率。 0009 进一步, 所述水槽的内部设有导气管, 导气管罩在出气阀上, 导气管的下端与水槽 的底部连接。 设置导气管, 对从出气阀喷出的气体进行限制, 从而保证气体全部进入瓶体 内, 进而有利于保证瓶体内消毒液的排出。 0010 进一步, 所述导气管呈圆台形。 将导气管设置成圆台形, 有利于气体往导气管的顶 部的中部聚集, 方便气体进入到瓶体内。 0011 进一步, 所述消毒管的底部靠近夹持机构的位置设有排料孔。 方便涂抹垫在使用 结束后从排料孔处排出消毒管, 从而避免人为取出, 有。

13、利于减轻操作者的工作负担。 0012 进一步, 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 将复位弹簧设置为扭簧, 有利于减少空间的占用, 进而方便安装。 0013 进一步, 所述导料管为方形管。 将导料管设置为方形管, 有利于圆筒形的涂抹垫在 导料管中滚动, 使涂抹垫滚动的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医用消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消毒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瓶体1、 水槽2、 进气阀3、 出气阀4、 气缸体5、 弹簧7、 活塞 杆8、 消毒管9、 排料孔91、 活动件10、 固定件11。

14、、 滴液管12、 限位杆13、 涂抹垫14、 导料管15、 储 存盒16、 体温计17。 0016 如图1所示的医用消毒装置, 包括支架, 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1, 瓶体1 通过管卡和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瓶体1的下方设有水槽2, 瓶体1以瓶口朝下倒扣在水槽2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15542 A 4 水槽2的右侧的中部设有滴液管12, 滴液管12与水槽2的内部连通, 滴液管12的进液端的底 部所在水平面略高于瓶口所在水平面。 水槽2的内底部设有圆台形的导气管, 导气管与瓶口 同轴设置, 导气管的下端与水槽2的底部固定连接。 水槽2的下方设有空气泵, 空气泵包括气。

15、 缸体5、 活塞和活塞杆8, 气缸体5的上端与水槽2固定连接。 气缸体5的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气 阀3, 气缸体5的顶部设有出气阀4, 出气阀4与水槽2的内部连通, 导气管罩在出气阀4上。 进 气阀3和出气阀4均为单向阀。 活塞与气缸体5滑动连接, 活塞杆8的上端与活塞固定连接, 活 塞杆8的中部固设有凸块, 活塞杆8上套设有螺旋弹簧7, 螺旋弹簧7的上端与气缸体5相抵, 螺旋弹簧7的下端与凸块相抵。 空气泵的下侧设有水平的消毒管9, 消毒管9与支架固定连 接。 活塞杆8的下端延伸至消毒管9的内部。 消毒管9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 限位机构包括固 定件11和活动件10, 活动件10包括活动连接架和水。

16、平设置的活动转动辊, 活动转动辊与活 动连接架转动连接, 活动连接架与活塞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 固定件11位于活动件10的正下 方, 固定件11包括固定连接架和固定转动辊, 固定转动辊与固定连接架转动连接, 固定连接 架与消毒管9固定连接。 消毒管9的右侧设有倾斜的导料管15, 导料管15的左端与消毒管9的 内部连通。 导料管15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 导料管15的上部设有条形孔, 条形孔的长度方 向与导料管15的轴线方形平行, 条形孔处设有支撑块, 支撑块上铰接有竖向的限位杆13, 限 位杆13与支撑块铰接处设有扭簧。 限位杆13的下端穿过条形孔并延伸至导料管15的内部。 条形孔的右侧设有滴。

17、液孔, 滴液管12的出液端位于滴液孔的正上方。 导料管15的右端设有 储存有圆筒形涂抹垫14的储存盒16, 储存盒16与支架固定连接, 涂抹垫14为海绵垫。 0017 如图2所示, 导料管15的底部设有排料孔91, 排料孔91靠近固定件11的右侧。 0018 使用时, 储存盒16内的涂抹垫14进入导料管15内, 并在限位杆13的作用下停留在 导料管15内, 限位机构的活动件10和固定件11处于接触状态, 空气泵中的活塞位于气缸体5 的下部, 气缸体5内储存有气体。 当体温计17从限位机构的活动件10和固定件11之间穿过 时, 体温计17推动活动件10上移, 从而使活动件10通过活塞杆8推动活塞。

18、上移, 使气缸体5内 的气体从出气阀4排入到水槽2内, 气体在浮力作用下从瓶口进入到瓶体1内, 从而使瓶体1 内的压强增大, 使瓶体1内的部分消毒液排入到水槽2内, 从而使水槽2内的液面升高, 即液 面高过滴液管12的进液端, 进而使水槽2内的部分消毒液进入滴液管12内, 然后滴液管12内 的消毒液经过滴液孔滴落都被限位杆13阻挡住的涂抹垫14上, 使涂抹垫14吸收消毒液。 涂 抹垫14吸收消毒液后重量逐渐增加, 从而对限位杆13的推力逐渐增大, 直到限位杆13失去 对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14的限制作用, 使吸收了大量消毒液的涂抹垫14进入到消毒 管9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15542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711554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