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装置及洗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牙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洗牙装置及洗牙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普遍使用牙膏、 牙刷和牙缸等牙具清洗口腔及牙齿。 在实 际使用中, 存在以下问题 : 一方面, 牙具数量多, 操作复杂, 耗费时间, 致使部分人群洗牙次 数不够, 餐后漱口习惯没有养成, 不利于口腔卫生 ; 另一方面, 牙刷、 牙膏皮等牙具多为化学 材料制成, 用后难以降解, 特别是酒店、 旅馆等住宿场所, 都是一次性牙具, 日使用量较大, 使用成本也较高, 随时使用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牙装置及洗牙方法, 用于优化现有的洗牙装置的结 构, 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牙装置, 其包括 :
储液组件, 所述储液组件中形成有储液腔体, 用于容置并混合洗牙剂和自来水 ;
洗牙组件, 与所述储液组件中的储液腔体连通, 用于利用压力喷出混合后的洗牙 剂和自来水。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其中 :
还包括管组件 ; 所述管组件具有注水管, 以及通过三通阀连通的进水管、 洗牙剂管 和出液管 ;
所述洗牙剂管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组件的储液腔体连通 ; 所述出液 管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洗牙组件连接 ; 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中, 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组件的储液腔体连通 ; 所述三通阀内部设置有能调节位置的阀芯, 用于 调节所述出液管、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洗牙剂管之间的连通关系。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三通阀包括三通阀盖体、 置于所述三通阀盖 体内部的三通阀芯以及与所述三通阀芯连接的三通阀旋钮 ; 所述三通阀盖体上开设有三个 开口以作为所述三通阀的三个通口, 所述三通阀芯呈半球体状, 所述三通阀旋钮伸出所述 三通阀盖体。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洗牙组件为喷嘴, 所述喷嘴包括喷嘴主体和喷嘴外体 ;
所述喷嘴主体内部设置有通道, 所述通道和所述出液管连通, 所述喷嘴主体的出 口端的开口形状为扁平状 ; 所述喷嘴外体旋合在所述喷嘴主体外部, 所述喷嘴外体的出口 端的开口形状也为扁平状。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洗牙组件为牙刷头, 所述牙刷头包括牙刷本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牙刷本体上 的牙刷毛 ;
所述牙刷本体内部设置为空腔, 所述空腔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所述牙刷本体设置 有所述牙刷毛的一端设置有透水孔, 所述透水孔和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透水孔分散设置在 所述牙刷毛周围。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透水孔上镶嵌有中空的橡胶管。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进水管的入口处连接有连接阀 ;
所述连接阀包括阀门本体, 所述阀门本体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 一出水口上设置有压力阀芯, 以在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压力大于设置值时开启 ; 所述第二出 水口为常开出口, 且与所述进水管的入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压力阀芯包括弹簧和止通垫,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止通垫的下方, 以抵顶所 述止通垫与所述阀门本体紧密接触。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止通垫为橡胶材质, 且上部呈半球面, 底部设有凹槽, 所述弹簧的一端容置在 所述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洗牙组件之间设置有手柄, 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止通阀, 所述 止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洗牙组件拆卸式连通。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止通阀包括相互错开的上部管和下部管、 止通阀芯以及与所述止通阀芯连接 的按钮, 所述止通阀芯位于所述上部管和所述下部管之间 ;
所述止通阀芯上设置有挡块, 当所述按钮处于按下状态, 所述挡块与所述上部管 和所述下部管错开, 所述上部管和所述下部管连通 ; 当所述按钮处于抬起状态, 所述挡块堵 在所述上部管上, 所述上部管和所述下部管断开 ;
所述下部管和所述出液管固定连接, 所述上部管与所述洗牙组件拆卸式连接。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止通阀包括阀体、 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 以及与所述阀芯嵌套的推钮 ;
所述阀体内部为连通的第一阶梯管和第二阶梯管, 所述第一阶梯管的内孔尺寸大 于所述第二阶梯管的内孔尺寸, 所述阀芯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挡块以和所述第二阶梯管密封 接触 ; 所述阀芯上邻近所述密封挡块处径向开设有通水孔, 当所述推钮处于推出状态, 所述 通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阶梯管内, 所述止通阀处于连通状态 ; 当所述推钮处于原始状态, 所述 通水孔位于所述第二阶梯管内, 所述止通阀处于关闭状态 ;
所述阀体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手柄内部, 所述推钮伸出所述手柄。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储液组件包括拆卸式连接的储液器本体和储液器盖体, 所述储液器盖体上设 有出液管接口以连接所述出液管 ; 所述注水管、 所述进水管、 所述洗牙剂管、 所述三通阀与 所述储液器盖体一次挤铸成型。
如上所述的洗牙装置, 优选的是 :
所述出液管为软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牙方法, 其中, 包括 :
将洗牙剂和自来水置入洗牙装置的储液组件的储液腔体中 ;
利用压力将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合液体压出与储液腔体连通的洗牙组件。
如上所述的洗牙方法, 优选的是, 在利用压力将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合液体压出 之前, 还包括 :
控制输出至所述洗牙组件的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合比例。
本发明提供的洗牙装置及洗牙方法, 利用自来水自身的压力, 将自来水通入洗牙 装置, 以输送至洗牙组件, 进而实现洗牙。 进一步地, 设置储液组件时, 进水管与自来水龙头 接通, 自来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储液器, 并将储液器内的洗牙剂稀释, 通过旋转三通阀的阀芯 位置, 调整来自进水管的自来水流量和来自洗牙剂管的洗牙剂流量, 从而控制从出液管流 向洗牙组件的洗牙剂液体的流出浓度, 以清洗牙齿。 不设置储液组件时, 自来水直接沿着出 液管达到洗牙组件。 该洗牙装置无需设置动力装置, 即可实现洗牙剂的输出, 且可以通过调 节三通阀的阀芯位置, 来选择出液管中输出的是自来水, 或洗牙剂, 或自来水与洗牙剂的混 合液。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该洗牙装置, 在需要使用洗牙剂时, 只需要定期填加洗牙剂 ( 固体或液体 ), 不需要频繁更换洗牙装置, 可减少牙具数量, 简化操作程序, 方便实现洗牙 操作, 且无需再使用牙缸、 也无需挤牙膏, 即保护了牙齿, 又减少化学污染和浪费, 还提高了 洗牙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和操作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 1a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1b 示意了图 1a 中的三通阀顺时针旋转 90°时的情况 ;
图 1c 示意了图 1a 中的三通阀顺时针旋转 180°时的情况 ;
图 2a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b 为图 2a 的俯视图 ;
图 2c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洗牙装置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d 为图 2c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
图 2e 为图 2d 的 A 向示意图 ;
图 2f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洗牙装置的连接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a 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牙刷头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b 为图 3a 的俯视剖面图 ;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洗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
图 8 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 管组件 ; 2- 储液组件 ; 3- 三通阀 ;
4- 喷嘴 ; 5- 手柄 ; 6- 止通阀 ;6CN 102462560 A
说明书9- 牙刷头 ; 13- 洗牙剂管 ; 22- 储液器盖体 ; 25- 喷嘴密封圈 ; 28- 阀芯密封圈 ; 32- 三通阀盖体 ; 42- 喷嘴外体 ; 45- 止挡 ; 48- 护套 ; 52- 卡扣 ; 61- 止通阀芯 ; 64- 下部管 ; 262- 第二阶梯管 ; 83- 第二出水口 ; 86- 调整螺母 ;4/10 页7- 密封圈 ; 11- 注水管 ; 14- 出液管 ; 23- 手柄壳体 ; 26- 阀体 ; 29- 密封圈 ; 33- 三通阀旋钮 ; 43- 通道 ; 46- 弹簧 ; 49- 挡环 ; 53- 手柄支架 ; 62- 按钮 ; 65- 挡块 ; 81- 阀门本体 ; 84- 止通垫 ; 87- 直通连接体 ; 92- 牙刷毛 ; 95- 连通管 ; 444- 连接管 ; 447- 出水软管 ; 510- 进水阀门 ; 96- 通水孔 ;8- 连接阀 ; 12- 进水管 ; 21- 储液器本体 ; 24- 喷嘴卡环 ; 27- 阀芯 ; 31- 三通阀芯 ; 41- 喷嘴主体 ; 44- 卡槽 ; 47- 推钮 ; 51- 卡环 ; 54- 喷嘴弹簧 ; 63- 上部管 ; 261- 第一阶梯管 ; 82- 第一出水口 ; 85- 弹簧 ;88- 锁紧螺母 ; 91- 牙刷本体 ; 93- 空腔 ; 94- 透水孔 ; 442- 连通管子 ; 443- 通水小孔 ; 445- 水箱 ; 446- 填加剂箱 ; 448- 调节阀 ; 449- 清洗头 ; 511- 水箱盖 ; 512- 扳手 ; 271- 密封挡块。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牙装置, 其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压力, 将洗牙剂 ( 也称洗牙填 加剂或填加剂 ) 和自来水混合稀释并压出, 清洗牙齿、 清除牙齿间的污物或按摩牙龈, 辅助 清理鼻腔。 该洗牙装置包括储液组件和洗牙组件 ; 储液组件中形成有储液腔体, 用于容置并 混合洗牙剂和自来水 ; 洗牙组件与储液组件中的储液腔体连通, 用于利用压力喷出混合后 的洗牙剂和自来水。压力可以来自于自来水管中水的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 储液组件和洗牙组件可以一体成型, 也可以分体设置。 储液组件可 以形成在洗牙组件的内部或外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 以储液组件和洗牙组件为独立可拆 卸的两个部件为例进行说明。 洗牙组件的形式也有多种,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 给出了洗牙组 件为牙刷头和喷嘴的两种实现形式, 当然, 洗牙组件也可采用其他的实现形式。另外, 储液 组件也给出了多种实现形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储液组件独立于洗牙组件设置 ; 在本 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 洗牙组件的腔体即作为储液组件的腔体, 当然, 储液组件也可采用其 他的实现形式。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各实施例。
参见图 1a、 图 1b 和图 1c, 图 1a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洗牙装置, 其中包括管组件 1、 储液组件 2 和洗牙组件 ; 管组件 1 具有注水管 11, 以及通过三通阀 3 连通的进水管 12、 洗牙剂管 13 和出液管 14 ; 洗牙剂管 13远离三通阀 3 的一端与储液组件 2 的储液腔体连通 ; 出液管 14 远离三通阀 3 的一端与洗牙 组件连接 ; 注水管 11 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 12 中, 另一端与储液组件 2 的储液腔体连通, 以 将自来水注入储液组件 2 ; 三通阀 3 内部设置有能调节位置的三通阀芯 31, 用于调节出液管 14、 进水管 12 和洗牙剂管 13 之间的连通关系。此处, 洗牙组件具体以喷嘴 4 示意, 但不限 于此。图 1a 中的箭头示意了液体的流向。三通阀可以选用现有产品, 也可以单独设计, 只 要是能够通过调整阀芯的位置来调节三个通路之间的连通关系即可。本实施例中, 储液组 件独立于洗牙组件设置。
参见图 1a, 优选的是, 三通阀 3 包括三通阀盖体 32、 置于三通阀盖体 32 内部的三 通阀芯 31 以及与三通阀芯 31 连接的三通阀旋钮 ( 图未示出 ) ; 三通阀盖体 32 上开设有三 个开口以作为三通阀 3 的三个通口, 三通阀芯 31 呈半球体状, 三通阀旋钮伸出三通阀盖体 32。
三通阀 3 上三通阀芯 31 的位置可以通过旋转三通阀旋钮来设置。 参见图 1a, 常态 时, 三通阀芯 31 凹槽底平面与水平线成 θ = 135°, 此时阀芯 31 堵住注水管 11 和出液管 14, 出液管 14 既不和进水管 12 连通, 也不和洗牙剂管 13 连通, 出液管 14 中无液体喷出, 三 通阀 3 处于关闭状态。参见图 1b, 将三通阀旋钮顺时针旋转 90°, 此时进水管 12 和出液管 14 连通, 此时三通阀 3 打开, 进水管 12 中的自来水绝大部分经由三通阀 3 进入出液管 14, 然后从洗牙组件中喷出 ; 进水管 12 中的少部分自来水会沿着注入管 11 进入到储液组件 2 中, 但由于洗牙剂管 13 此时处于不通状态, 不会有太多自来水进入储液组件 2。参见图 1c, 将三通阀旋钮顺时针旋转 180°, 此时出液管 14 和洗牙剂管 13 连通。进水管 12 中的水经 由注水管 11 进入储液组件 2 中, 在水压的作用下, 仅稀释后的洗牙剂沿着洗牙剂管 13 进入 出液管 14, 再从洗牙组件中喷出。若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介于 90° -180°之间, 来自进水管 12 中的自来水和洗牙剂管 13 中的稀释后的洗牙剂同时通过出液管 14 从洗牙组件中喷出, 此时, 可通过调节三通阀旋钮位置控制来自进水管 12 的自来水和洗牙剂管 13 中的稀释后 的洗牙剂从出液管 14 中喷出的混合比例, 旋转角度越大混合液浓度越高。另外, 三通阀 3 可以置于储液组件 2 内部, 亦可位于储液组件 2 外部, 本实施例中以设置在内部示意, 但并 不局限于此。
可选的是 : 出液管 14 与洗牙组件之间设置有手柄 5, 手柄 5 内部设置有止通阀, 止 通阀的一端与出液管 14 连通, 另一端与洗牙组件拆卸式连通。手柄作为中空的把持件, 设 置止通阀在于控制出液管和洗牙组件之间的液体流出通路的导通或关闭, 当然, 也可以采 用其他方式实现, 或者直接使用三通阀上的阀芯控制。 止通阀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 也可以选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
储液组件中储存的洗牙剂可以为液体牙膏或固体牙膏。 洗牙装置的进水管与自来 水龙头接通, 自来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储液器, 并将储液器内的洗牙剂稀释, 通过旋转三通阀 的阀芯位置, 调整来自进水管的自来水流量和来自洗牙剂管的洗牙剂流量, 从而控制从出 液管流向洗牙组件的洗牙剂液体的流出浓度, 以清洗牙齿。 该洗牙装置无需设置动力装置, 即可实现洗牙剂的输出, 且可以通过调节三通阀的阀芯位置, 来选择出液管中输出的是自 来水, 或洗牙剂, 或自来水与洗牙剂的混合液。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只需单独使用洗牙装 置即可实现洗牙操作, 无需再使用牙缸、 也无需进行挤牙膏操作, 提高了洗牙装置的使用便 利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图 2a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b 为图 2a 的俯视图, 图 2c 为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 2d 为图 2c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 2e 为图 2d 的 A 向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基础之上, 优选的是, 洗牙组件采用以下 实现方式 : 如图 2c 和 2d 所示, 洗牙组件为喷嘴 4, 喷嘴 4 包括喷嘴主体 41 和喷嘴外体 42 ; 喷嘴主体 41 内部设置有通道 43, 通道 43 和出液管 14 连通, 此处具体通过止通阀 6, 喷嘴主 体 41 的出口端的开口形状为扁平状 ; 喷嘴外体 42 旋合在喷嘴主体 41 外部, 喷嘴外体 42 的 出口端的开口形状也为扁平状。具体地, 喷嘴主体 41 的外部还一体成型有卡槽 44 和止挡 45, 止挡 45 可以限制喷嘴 4 相对于手柄 5 的位置, 喷嘴本体 41 插入止通阀 6 的出口中并通 过卡扣 52 卡入卡槽 44, 将喷嘴 4 锁定, 按压卡扣 52, 喷嘴 4 可取出。喷嘴 4 与止通阀 6 密 封连接。喷嘴外体 42 的开口和喷嘴主体 41 的开口的相对位置关系参见图 2e。
喷头主体 41 出口端的开口形状为扁平状, 喷嘴外体 42 出口端的开口形状也为扁 平状, 且喷嘴外体 42 可相对于喷嘴主体 41 旋转, 当喷嘴外体 42 的出口端与喷头主体 41 的 出口端的方向重合时, 通道 43 中的液体水呈扁平扇面状喷出 ; 当两个出口端相垂直时, 通 道 43 中的液体呈方型柱状喷出。
参见图 2a, 下面介绍储液组件的优选实现方式。 优选的是, 储液组件包括拆卸式连 接的储液器本体 21 和储液器盖体 22, 具体为螺纹连接, 储液器盖体 22 上设有出液管接口 以连接出液管 14 ; 注水管 11、 进水管 12、 洗牙剂管 13、 三通阀 3 与储液器盖体 22 一次挤铸 成型。在本实施例中, 进水管 12 的外侧还设置了连通管 95。进水管 12 与连通管 95 紧固 连接并与三通阀 3 和注水管 11 连通, 注水管 11 和洗牙剂管 13 直接置于储液器本体 21 内 并与三通阀 3 连通, 出液管接口与出液管 14 紧固连接并与三通阀 3 连通。储液器盖体 22 和储液器本体 21 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 防止储液器内的液体泄露。储液器盖体便于从储 液器本体上拆卸下来, 可以方便向储液器内添加洗牙剂。 在本实施例中, 注水管、 进水管、 洗 牙剂管、 三通阀与储液器盖体一次挤铸成型, 使得洗牙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且可以简化安 装, 提高洗牙装置的集成化程度。在本实施例中, 三通阀 3 的外部罩设有三通阀盖体 32, 用 于轴向固定三通阀芯 31。三通阀旋钮 33 与三通阀芯 31 扣压连接。
为便于拆装洗牙组件, 洗牙组件与止通阀 6 之间可为拆卸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洗 牙组件此处具体为喷嘴 4。止通阀 6 卡在手柄 5 内, 手柄 5 由上下两个半壳可拆卸连接。止 通阀 6 的下端与出液管 14 固定连接, 上端为开口, 便于喷嘴 4 插入并采用密封圈 7 密封连 接。具体地, 止通阀 6 的上方卡压有卡环 51, 喷嘴 4 插入止通阀 6 上方开口处, 将卡环 51 下 的喷嘴弹簧 54 压下, 按下卡扣 52, 在喷嘴弹簧 54 的作用下喷嘴 4 被弹出, 然后即可更换为 新的喷嘴或空腔的牙刷头以刷牙。手柄 5 平时悬挂在手柄支架 53 上, 使用时取下。出液管 14 用软管连接头固定在储液组件 2 上, 此处具体为储液器盖体上, 长度能够满足从洗牙装 置安放位置到不同使用者灵活调整喷嘴使用位置的需要。可选的是, 出液管 14 为软管。实 际使用中, 单独拿起手柄即可实现洗牙, 所以出液管的长度可以尽量长一些, 为了便于放置 出液管, 可以将其设置为软管, 以便于盘旋放置, 当然设置为弹性管亦可。
参见图 2a, 可选的是, 止通阀 6 包括相互错开的上部管 63 和下部管 64、 止通阀芯 61 以及与止通阀芯 61 连接的按钮 62, 止通阀芯 61 位于上部管 63 和下部管 64 之间 ; 止通 阀芯 61 上设置有挡块 65, 当按钮 62 处于按下状态, 挡块 65 与上部管 63 和下部管 64 错开, 上部管 63 和下部管 64 连通 ; 当按钮 62 处于抬起状态, 挡块 65 堵在上部管 63 上, 上部管 63和下部管 64 断开 ; 下部管 64 和出液管 14 固定连接, 上部管 63 与洗牙组件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 手柄内 5 中的止通阀 6 常态时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 即便三通阀 3 处于打开状态, 出液管 14 中的液体也无法流出。 需要使用洗牙装置时, 只需按下按钮 62, 止 通阀芯 61 左移, 管组件 1 处于开通状态, 出液管 14 中的液体通过洗牙组件喷出。松开按钮 62 即常态时, 止通阀芯 61 在弹簧作用下右移, 止通阀 6 关闭, 管组件 1 处于关闭状态。止通 阀 6 的按钮 62 与止通阀芯 61 为一体结构。此处方位参照图示方向。
参见图 2f, 为了便于与水龙头连接, 优选的是, 进水管 12 的入口处连接有连接阀 8; 连接阀 8 包括阀门本体 81, 阀门本体 81 具有第一出水口 82 和第二出水口 83, 第一出水 口 82 上设置有压力阀芯, 以在第一出水口 82 的压力大于设置值时开启 ; 第二出水口 83 为 常开出口, 且与进水管 12 的入口连通。压力阀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选择。需要说明的是, 在此处, 进水管 12 上连接有连通管 95, 连接阀 8 紧固连接在连通管 95 的前端。压力阀芯下 方的弹簧压力可以设定为 1.5N, 只要出液管 14 处于闭塞状态, 第二出水口 83 就无法输出自 来水, 第一出水口 82 中的自来水的压力增大, 在增大至 1.5N 以上时, 压力阀芯开启, 自来水 经由第一出水口 82 输出。
参见图 2f, 可选的是, 压力阀芯包括弹簧 85 和止通垫 84, 弹簧 85 设置在止通垫 84 的下方, 以抵顶止通垫 84 与阀门本体 81 紧密接触。
此处, 连接阀 8 的阀门本体 81 外部还可安装调整螺母 86。第二出水口 83 上连接 有直通连接体 87, 直通连接体 87 外侧安装有锁紧螺母 88, 以便于将连接阀 8 安装在连通管 95 上。 设置调节螺母后, 压力阀芯的弹簧远离止通垫的一端可以由调节螺母支撑, 调节螺母 还可以起到调节弹簧设置弹力值的作用。连接阀在连接洗牙装置同时, 可以起着根据阀门 本体内的水压的变化自动控制自来水流经路径的作用。 水龙头连接阀与水龙头之间螺纹连 接, 第一出水口是用于盥洗的出水口, 第二个出水口则与洗牙装置连通管连接, 这样只需一 个水龙头既使用洗牙装置, 又不影响使用该水龙头进行其他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 由于第二出水口为常开口, 只要洗牙装置的管组件处于开通状态, 第一出水口的压力就难以达到设定值。自来水水龙头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下, 当洗牙装置中 的液体通过洗牙组件流出时, 阀门本体中的自来水通过直通连接体进入连通管和洗牙装置 中的进水管、 三通阀、 出液管、 洗牙组件等卸压, 阀门本体内自来水的压力变小, 作用在止通 垫上表面的水压减小, 弹簧止通垫将抵顶在阀门本体的内壁紧密接触, 第一出水口封闭, 自 来水只能通过直通连接体流入到洗牙装置。当管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 自来水管中水的压 力全部作用在止通垫上表面, 并通过止通垫将弹簧压下, 止通垫向下移动, 阀门本体中的自 来水通过止通垫周遍缝隙从调整螺母内孔流出, 进行正常盥洗。 止通垫采用橡胶材料, 且上 部呈半球面, 便于弹簧将其顶起时准确复位到阀门本体的内孔下方, 并将其上方的管路封 堵, 下底部设有圆形凹槽, 弹簧的一端容置在该凹槽内, 以便于安放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洗牙组件、 连接阀、 止通阀、 手柄、 管组件以及储液组 件, 可以单独选择使用, 也可以组合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本实施例中以组 合设置来示意, 其并不意味着上述部件必须同时选择使用,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具体 选择使用哪些部件, 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洗牙装置, 洗牙组件设置为喷嘴形式, 便于清洁口腔 ; 且喷 嘴与手柄之间为拆卸式连接, 便于更换。参见图 3a 和图 3b, 本发明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洗牙组件的实现 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 洗牙组件为牙刷头 9, 牙刷头 9 包括牙刷本体 91, 以及设置在牙刷 本体 91 上的牙刷毛 92 ; 牙刷本体 91 内部设置为空腔 93, 空腔 93 与出液管 14 连通, 牙刷本 体 91 设置有牙刷毛 92 的一端设置有透水孔 94, 透水孔 94 和空腔 93 连通, 透水孔 94 分散 设置在牙刷毛 92 周围。在本实施例中, 透水孔均匀分散设置, 以提高洗牙组件中输出的溶 液的均匀性。
为了使透水孔中输出的液体能直接到达牙齿表面或牙刷毛的顶端, 透水孔 94 上 可镶嵌中空的橡胶管 ( 图未示出 )。
牙刷头本体的外侧也可设置止挡和凹槽, 具体原理与喷头上的止挡和凹槽原理相 同, 此处不再赘述。另外, 本实施例中提及事项, 请参阅本发明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洗牙装置, 将洗牙组件设置为牙刷头, 便于进行刷牙操作 ; 将牙刷头与手柄之间的连接设置为拆卸式卡扣连接, 便于更换牙刷头。
参见图 4, 本发明实施例四再提供一种洗牙装置, 其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不同 之处在于, 止通阀采用的实现方式不同, 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 为缩小手柄直径, 止通阀可 以采用下述结构 : 止通阀 6 包括阀体 26、 置于阀体 26 内部的阀芯 27、 以及与阀芯 27 嵌套的 推钮 47 ; 阀体 26 内部为连通的第一阶梯管 261 和第二阶梯管 262, 第一阶梯管 261 的内孔 尺寸大于第二阶梯管 262 的内孔尺寸, 阀芯 27 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挡块 271 以和第二阶梯管 262 密封接触 ; 阀芯 27 上邻近密封挡块 271 处径向开设有通水孔 96, 当推钮 47 处于推出状 态, 通水孔 96 位于第一阶梯管 261 内, 止通阀 6 处于连通状态 ; 当推钮 47 处于原始状态, 通 水孔 96 位于第二阶梯管 262 内, 止通阀 6 处于关闭状态 ; 阀体 26 与手柄 5 固定连接且位于 手柄 5 内部, 推钮 47 伸出手柄 5。 由上述内容可知, 本实施例中手柄内设置的止通阀为直通式止通阀, 手柄 5 由轴 向对称的上下两部分手柄壳体 23 构成卡接式扣接在一起, 止通阀 6 镶嵌在手柄壳体 23 内。 止通阀 6 包括喷嘴卡环 24、 喷嘴密封圈 25、 阀体 26、 阀芯 27、 阀芯密封圈 28、 密封圈 29、 弹 簧 46、 推钮 47、 护套 48、 挡环 49 等。图 4 中主要示意了止通阀和手柄。
图 4 中, 阀体 26 的左部分直接嵌套在手柄壳体 23 内, 阀体 26 的尾端镶嵌在手柄 壳体 23 内的凹槽中, 阀芯 27 上设置了密封挡块 271, 阀体 26 与阀芯 27 通过阀芯密封圈 28 和密封圈 29 密封连接, 阀芯 27 可在阀体 26 内轴向移动, 推钮 47 嵌套在阀芯 27 上, 挡环 49 卡在阀芯 27 尾端凹槽内阻止推钮 47 脱离阀芯 27, 阀体 26 与推钮 47 中间设有套在阀芯 27 上的弹簧 46 以便于常态时将推钮 47 推向图 4 所示的右方并带动阀芯 27 一并向图示右方 移动, 推钮 47 的外圈嵌入在手柄壳体 23 的外表面以便于方便图示方向左右推动, 护套 48 与阀芯 27 螺纹连接或固定连接以便于出液管能够紧密与阀芯 27 末端固定并密封连接。阀 芯 27 此处采用中空设计, 阀芯 27 邻近密封挡块 271 处径向开设有通水孔 96。喷嘴 4 通过 固定在手柄壳体 23 内壁上的喷嘴卡环 24 卡扣式连接, 按下喷嘴卡环 24 喷嘴 4 可从手柄上 取下更换新的喷嘴或牙刷头。
图 4 中, 常态时, 即原始状态, 阀芯 27 在弹簧 46 作用下被压向右侧, 阀芯密封圈 28 将阀体 26 的内腔液体通道封闭, 止通阀 6 处于关闭状态 ; 向左侧推动推钮 47, 阀芯 27 向左 移动, 阀芯 27 向左移动并带动阀芯密封圈 28 一并左移远离阀体 26 内腔的凸台, 阀体 26 的 内腔液体通道被打开, 止通阀 6 处于打开状态, 出液管 14 中的液体流向喷嘴 4 并通过喷嘴
4 喷出。松开推钮 47, 阀芯 27 在弹簧 46 的作用下复原, 止通阀 6 恢复关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洗牙装置, 由于采用了直通式止通阀, 结构更加紧凑, 体积 更加小巧, 携带更加便捷。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除上述实施例之外, 洗牙 装置还可以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 在洗牙装置中分别设有两个相互连通的盛装洗牙 剂 ( 固体或液体 ) 和自来水的容器, 此处, 储液组件包括两部分, 一分部盛自来水, 另一部分 盛洗牙剂, 一端 ( 自来水入口 ) 接入自来水管道, 另一端 ( 洗牙水出口 ) 接有可调节喷出压 力、 流量和方式的调节阀的软管和清洗头。 使用时, 利用自来水管中的压力抽出盛有洗牙剂 容器内的洗牙剂 ( 固体或液体 ) 和自来水, 在附有调节阀和清洗头的管道内混合成稀释的 洗牙水, 并通过调整调节阀随时控制洗牙液体的喷出压力、 流量和方式, 实现简单快捷的清 洗牙齿、 清除牙齿间的污物或按摩牙龈的目的, 节约费用, 减少污染, 预防口腔损伤。 本实施 例中, 清洗头即为上述的洗牙组件, 具体可以为喷嘴或牙刷头, 此处以喷嘴示意。该洗牙装 置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原理相同, 也是利用自来水自身压力, 将洗牙剂 ( 固体或液体 ) 和自来水混合的洗牙方式。
在图 5 中, 自来水通过连通管子 442 注入到水箱 445 中, 并在水箱 445 和填加剂箱 446 中形成与进水管道相同的压力。当打开调节阀 448 后, 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压力, 将填 加剂箱 446 中的填加剂通过通水小孔 443 和水箱 445 中的自来水一并抽出, 并在出水软管 447 中形成稀释的洗牙水, 通过清洗头 449 喷出。 储液组件 441 用于容置洗牙剂以及自来水 等; 在本实施例中, 清洗头和洗牙水出口通过出液管连通, 出液管具体分为连接管 444 和出 水软管 447。 该洗牙装置适合所有人群的日常牙齿清洁, 且可替代传统刷牙方式, 使用简便快 捷, 节约费用, 减少污染, 预防口腔损伤。 通过清洗头喷出方式的调整, 还可替代牙签清除齿 缝间的残留物或按摩牙龈。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洗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以实施例五的 技术方案为基础, 在图 6 所示实施例中, 使用前, 关闭进水阀门 510, 将连通管子 442 接入自 来水管道, 盖上水箱箱体后盖板, 打开水箱盖 511, 在填加剂箱 446 中加入填加剂, 关闭水箱 盖 511, 旋转阀门扳手 512 打开进水阀门 510。 阀门扳手 512 打开时自动将水箱盖 511 压紧, 保证使用时无法打开水箱盖 511。使用时, 调节调节阀 448 调整出水压力和流量, 利用自来 水管中水的压力, 将填加剂箱 446 中的填加剂通过通水小孔 443 和水箱 445 中的自来水一 并抽出, 并在出水软管 447 中形成稀释的洗牙水, 通过清洗头 449 喷出, 达到清洗牙齿、 清除 牙齿间的污物或按摩牙龈的目的。洗牙装置的水箱盖 511 开启, 进水阀门 510 自动呈关闭 状态, 箱体内的液体无法喷出。进水阀门 510 打开, 洗牙装置的水箱盖 511 无法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洗牙装置, 利用自来水自身压力, 将洗牙剂 ( 固体或液体 ) 和自来水混合, 并通过调节清洗头附带的调节阀调整洗牙水喷出的压力、 流量和方式 ( 水 流成柱状、 扁平状或分散状 )。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一种洗牙方法, 其优选的是使用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 供的洗牙装置, 当然也可以使用类似结构的其他洗牙装置, 参见图 7, 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741, 将洗牙剂和自来水置入洗牙装置的储液组件的储液腔体中。 洗牙剂可以 为固体牙膏或液体牙膏。
步骤 742, 利用压力将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合液体压出与储液腔体连通的洗牙组 件。 该步骤具体可以为 : 通过连接自来水管的储液组件, 将通入的自来水管中的水作为自来 水, 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压力将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合液体压出与储液腔体连通的洗牙组 件。
为了便于调节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合比例, 实际应用中, 在利用压力将洗牙剂和 自来水的混合液体压出之前还可以包括 : 控制输出至所述洗牙组件的洗牙剂和自来水的混 合比例。具体可以通过调节三通阀旋钮来调节阀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洗牙方法, 利用自来水的压力作为洗牙剂的输出动力, 无 需再设置别的动力装置, 节省了能源, 也简化了洗牙操作。
参见图 8, 本发明实施例八还提供一种洗牙装置, 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 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洗牙装置中, 储液组件和洗牙组件一体设置, 具体地, 将洗牙组件的腔 体作为储液组件的储液腔体。该洗牙装置具体包括储液组件和洗牙组件, 储液组件中形成 有储液腔体, 用于容置并混合洗牙剂和自来水 ; 洗牙组件与储液组件中的储液腔体连通, 用 于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喷出混合后的洗牙剂和自来水。
本实施例中, 洗牙组件通过出液管与水龙头连通, 出液管可以为软管或弹性管。 以 洗牙组件为喷嘴为例, 当储液组件和洗牙组件一体设置时, 喷嘴的腔体即作为储液组件的 腔体,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洗牙装置更加便于携带, 当然, 可以理解的是, 由于喷嘴腔体体积 较小, 此时能容置的洗牙剂较少, 故本实施例提供的洗牙装置更加适用于漱口等无需或只 需少量洗牙剂的情况。 为了便于控制出液管中的水流的导通与断开, 优选的是, 洗牙装置还包括手柄和 止通阀, 手柄设置在止通阀外侧, 止通阀的一端与出液管连通, 另一端与洗牙组件拆卸式连 通, 止通阀用于控制出液管的导通或关闭。图 8 中, 手柄和止通阀的结构与图 2a 相同, 详细 的介绍也请参见图 2a 所在实施例, 附图标记也与图 2a 中相同以便于理解, 此处不再赘述。 出液管还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连接阀与水龙头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 止通阀、 手 柄、 洗牙组件等部件的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图 8 所示的形式。实际应用中, 在不设置手柄的 情况下, 为便于手持, 只需将洗牙组件的外部设置为便于手持的形状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洗牙装置的使用方法非常简便, 将出液管直接与水龙头或 进水管道连接, 手持手柄和洗牙组件部分, 即可用于清洗牙齿及口腔。 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 的洗牙装置, 使用更加便捷, 且结构紧凑小巧, 便于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 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