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4798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3153.4

申请日:

2010.11.05

公开号:

CN102461480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K 67/033登记生效日:201705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湖南天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变更后权利人: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迎丰东路太平洋大厦5层东侧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玉烛变更后权利人:李华平|||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K 67/033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张玉烛变更后:张玉烛 刘洋|||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7/033申请日:20101105|||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33; A01M1/04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张玉烛

发明人:

张玉烛

地址: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魏国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包括集虫箱、装置底座、内置箱,集虫箱的顶部具有漏斗型昆虫入口,集虫箱壁由网状物围成,内置箱箱壁也为网状物,内置箱固定在集虫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集虫箱底部与装置底座上部连接,连接处设置数个天敌逃生孔。本发明利用害虫天敌取食害虫而达到消灭害虫、分离益虫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益虫的存活率;此外,鳞翅目昆虫产下的卵为赤眼蜂繁殖提供了寄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室内繁蜂的成本。显著地增加了田间的害虫天敌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田间的害虫数量,减少甚至脱离化学药剂的使用,是一种生态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专业诱虫设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通过诱虫灯将昆虫收集到集虫箱中, 集 虫箱底部具有天敌逃生孔, 害虫鳞翅目成虫的个体比较大、 不能爬行, 益虫步甲、 隐翅虫、 龙 虱、 瓢虫等则可在泥水中通过天敌逃生孔逃离, 集虫箱的装置底座上安装有内置箱, 内置箱 中央的装置底座上栽有小苗或新鲜秸秆, 内置箱只允许小个体昆虫飞虱、 黑肩绿盲蝽、 蚊子 等进入, 大部分飞虱聚集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 同时害虫飞虱把卵也产在小苗或新鲜秸秆 上, 而黑肩绿盲蝽则以飞虱卵为食, 同样, 集虫箱内的益虫能吃掉里面大多数害虫, 3-5天 后害虫全部死亡, 益虫全部放回田间。
2: 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集虫箱、 装置底座、 内置箱, 集虫箱 的顶部具有漏斗型昆虫入口, 集虫箱壁由网状物围成, 内置箱箱壁也为网状物, 内置箱固定 在集虫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 集虫箱底部与装置底座上部连接, 连接处设置数个天敌逃生 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装置底座上覆有 1 厘 米厚的泥浆或水。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 座上的泥浆或水中栽有一株小苗或新鲜秸秆。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 集虫箱由尼龙网或不 锈钢网围成圆柱形状, 内置箱由不锈钢网或尼龙网围成圆柱筒。

说明书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除虫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 随着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农产品的优质 安全问题、 农业与农村的生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既要满足人口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多样化 食物消费需求, 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物卫生安全, 又要减少和控制农业和农村的污染, 有效 遏制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 这些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提 出了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 人们经常在田间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某些农 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 在土壤中积累, 引起了环境污染。 农药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积 累的结果, 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农药, 污染了食品, 危害人类的健康 ; 而 某些化学药剂 (有机氯农药等) 不仅对害虫有杀伤毒害作用, 同时对害虫的 “天敌” 及传粉昆 虫等益虫益鸟也有杀伤作用, 因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寻求农业 可持续发展, 科学家们提出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 市场上出现了各式 各样的田间杀虫设备, 其中杀虫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然而杀虫灯在诱杀害虫 的同时, 把益虫 (主要是害虫天敌) 也全部杀死, 造成田间害虫天敌基数严重减少, 当害虫大 规模发生时, 由于田间的天敌数量严重不足而无法控制田间的虫害, 只能使用其他方法消 灭害虫, 例如喷洒化学药剂等, 这必然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对生态农业生产也是 一种很大的损失。为此, 如何做到有选择性地杀死害虫, 但又不伤害益虫, 成为杀虫灯推广 应用的一个技术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针对杀虫灯无选择地杀死昆虫这一技术缺陷, 而 提供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既杀死害虫, 又保护益虫, 进一步优化杀虫灯杀虫 效果, 有利我国农业向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这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是 : 通过诱虫灯将昆虫收 集到集虫箱中, 集虫箱底部具有天敌逃生孔, 害虫鳞翅目成虫的个体比较大、 不能爬行, 益 虫步甲、 隐翅虫、 龙虱、 瓢虫等则可在泥水中通过天敌逃生孔逃离, 集虫箱的装置底座上安 装有内置箱, 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栽有小苗或新鲜秸秆, 内置箱为网状, 只允许小个体 昆虫飞虱、 黑肩绿盲蝽、 蚊子等进入, 大部分飞虱聚集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 同时害虫飞虱 把卵也产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 而黑肩绿盲蝽则以飞虱卵为食, 同样, 集虫箱内的益虫能吃 掉里面大多数害虫, 3 - 5 天后害虫全部死亡, 益虫全部放回田间。
     这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包括集虫箱、 装置底座、 内置箱, 集虫箱的顶部具有 漏斗型昆虫入口, 集虫箱壁由网状物围成, 内置箱箱壁也为网状物, 内置箱固定在集虫箱中 央的装置底座上, 集虫箱底部与装置底座上部连接, 连接处设置数个天敌逃生孔。上述技术方案中, 装置底座上覆有 1 厘米厚的泥浆或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 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的泥浆或水中栽有一株小苗或新鲜秸秆。 上述技术方案中, 集虫箱由尼龙网或不锈钢网围成圆柱形状, 内置箱由尼龙网或 不锈钢网围成圆柱筒。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扇吸式高效诱虫灯 (中国专利 200910042916.2) 等诱虫 灯把昆虫诱集到集虫箱, 鳞翅目成虫的个体一般比较大, 益虫主要包括步甲、 隐翅虫、 龙虱、 瓢虫等多可在泥水中爬行, 可以通过装置下部天敌逃生孔逃离, 而鳞翅目害虫则不能 ; 内置 箱也只允许小个体昆虫进入, 如飞虱、 黑肩绿盲蝽、 蚊子等, 而中央的小苗或新鲜秸秆对飞 虱有种诱导作用, 集虫箱中大部分飞虱则聚集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 同时飞虱把卵也产在 小苗或新鲜秸秆上, 而黑肩绿盲蝽则以飞虱卵为食, 同样, 集虫箱里的益虫能吃掉里面大多 数害虫, 3-5 天后害虫全部死亡, 则把益虫全部放回田间。
     本发明的优点 : 第一, 辅助室内繁殖赤眼蜂。 通过扇吸式高效诱虫灯等类型诱虫灯 诱集的鳞翅目昆虫把卵产在集虫箱周围的尼龙网上, 每只鳞翅目昆虫能产 100-200 粒卵, 平常每个晚上能诱到 90-100 只鳞翅目昆虫, 虫害高峰期能诱到 600-700 只鳞翅目昆虫, 这 些鳞翅目卵能繁殖 1 万到 7 万只赤眼蜂, 能省下 1 亩田到 7 亩田的赤眼蜂种, 在很大程度上 降低了田间的放蜂成本, 同时避免了在虫害高峰期带来的危害。 第二, 保护田间的主要害虫 天敌。集虫箱底部设置了 6 个天敌逃生孔, 歩甲、 隐翅虫、 瓢虫、 龙虱等可以从这些孔中爬出 去; 再者, 有些益虫能以集虫箱里的害虫为食, 而黑肩绿盲蝽主要吃飞虱的卵, 3-5 天后里 面的害虫全部死完亡后再将益虫放回田间, 这完全避免了杀虫灯的 “误杀” , 有利于田间虫 害的有效控制, 对防止虫害大规模发生提供了天敌保障。因此, 本发明应该加快推广, 以解 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虫害的防治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 : 1—漏斗型昆虫入口 2—集虫箱 5—天敌逃生孔 6—水稻苗。3—装置底座4—内置箱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 本发明主要由漏斗型昆虫入口 1、 集虫箱 2、 装置底座 3、 内置箱 4、 天敌 逃生孔 5 和水稻苗 6 组成, 其中集虫箱 2 固定在装置底座 3 上, 6 个天敌逃生孔 5 均匀地分 布在装置底座 3 上部与集虫箱 2 底部的相接处, 装置底座 3 上覆盖 1 厘米厚的泥土, 内置箱 4 则放在集虫箱 2 的中间且插入装置底座 3 上的泥土 0.5 厘米深, 在内置箱 4 的中央、 装置 底座 3 上的泥土上插上一株小苗或新鲜秸秆。当扇吸式高效诱虫灯工作时, 诱集的昆虫进 入集虫箱 2, 由于鳞翅目昆虫只能飞而不能在地上爬, 所以它们大部分停留在集虫箱 2 周围 的尼龙网上, 并且把卵也产在尼龙网上, 在集虫箱 2 里面贴一张赤眼蜂卵卡, 这样赤眼蜂能 在尼龙网上能找到它们的寄主 ; 而大部分益虫如歩甲、 龙虱、 隐翅虫、 瓢虫等在集虫箱 2 里 面到处爬, 它们可以在集虫箱 2 里吃害虫, 也可以从天敌逃生孔 5 爬出去 ; 飞虱等小个体昆虫能飞进内置箱 4 里面并停留在水稻苗 6 上取食、 产卵, 而黑肩绿盲蝽也能飞进内置箱 4 里 面并以飞虱产的卵为食 ; 将一个晚上收集的昆虫放入田间 3-5 天, 飞虱等害虫已死亡, 则把 装置中所有益虫放回田间。 一盏扇吸式高效诱虫灯配置 3-4 个该装置, 1-2 天向扇吸式高效 诱虫灯换一个该装置。 如此, 达到了益害虫分离和益虫保护与回放的目的, 从而保证了田间 益虫的基数, 有效地控制了田间虫害的发生, 有利于生态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1480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1480ACN102461480A21申请号201010533153422申请日20101105A01K67/033200601A01M1/0420060171申请人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地址410125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申请人张玉烛72发明人张玉烛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代理人魏国先54发明名称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57摘要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包括集虫箱、装置底座、内置箱,集虫箱的顶部具有漏斗型昆虫入口,集虫箱壁由网状物围成,内置箱箱壁也为网状物,内置箱固定在集虫箱中央。

2、的装置底座上,集虫箱底部与装置底座上部连接,连接处设置数个天敌逃生孔。本发明利用害虫天敌取食害虫而达到消灭害虫、分离益虫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益虫的存活率;此外,鳞翅目昆虫产下的卵为赤眼蜂繁殖提供了寄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室内繁蜂的成本。显著地增加了田间的害虫天敌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田间的害虫数量,减少甚至脱离化学药剂的使用,是一种生态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专业诱虫设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诱虫灯将昆虫收集到集虫箱中,集虫箱底部具有天敌逃生孔,。

3、害虫鳞翅目成虫的个体比较大、不能爬行,益虫步甲、隐翅虫、龙虱、瓢虫等则可在泥水中通过天敌逃生孔逃离,集虫箱的装置底座上安装有内置箱,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栽有小苗或新鲜秸秆,内置箱只允许小个体昆虫飞虱、黑肩绿盲蝽、蚊子等进入,大部分飞虱聚集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同时害虫飞虱把卵也产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而黑肩绿盲蝽则以飞虱卵为食,同样,集虫箱内的益虫能吃掉里面大多数害虫,35天后害虫全部死亡,益虫全部放回田间。2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虫箱、装置底座、内置箱,集虫箱的顶部具有漏斗型昆虫入口,集虫箱壁由网状物围成,内置箱箱壁也为网状物,内置箱固定在集虫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集虫箱底部。

4、与装置底座上部连接,连接处设置数个天敌逃生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底座上覆有1厘米厚的泥浆或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的泥浆或水中栽有一株小苗或新鲜秸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虫箱由尼龙网或不锈钢网围成圆柱形状,内置箱由不锈钢网或尼龙网围成圆柱筒。权利要求书CN102461480A1/3页3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除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当前,随着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5、的提高,使农产品的优质安全问题、农业与农村的生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既要满足人口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多样化食物消费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物卫生安全,又要减少和控制农业和农村的污染,有效遏制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这些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人们经常在田间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某些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在土壤中积累,引起了环境污染。农药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积累的结果,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农药,污染了食品,危害人类的健康;而某些化学药剂(有机氯农药等)不仅对害虫有杀伤毒害作用,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传粉昆虫等益虫益鸟也有杀伤。

6、作用,因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家们提出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在最近的十几年里,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田间杀虫设备,其中杀虫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然而杀虫灯在诱杀害虫的同时,把益虫(主要是害虫天敌)也全部杀死,造成田间害虫天敌基数严重减少,当害虫大规模发生时,由于田间的天敌数量严重不足而无法控制田间的虫害,只能使用其他方法消灭害虫,例如喷洒化学药剂等,这必然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对生态农业生产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为此,如何做到有选择性地杀死害虫,但又不伤害益虫,成为杀虫灯推广应用的一个技术性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是针对杀虫灯无选择地杀死昆虫这一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既杀死害虫,又保护益虫,进一步优化杀虫灯杀虫效果,有利我国农业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发展。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是通过诱虫灯将昆虫收集到集虫箱中,集虫箱底部具有天敌逃生孔,害虫鳞翅目成虫的个体比较大、不能爬行,益虫步甲、隐翅虫、龙虱、瓢虫等则可在泥水中通过天敌逃生孔逃离,集虫箱的装置底座上安装有内置箱,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栽有小苗或新鲜秸秆,内置箱为网状,只允许小个体昆虫飞虱、黑肩绿盲蝽、蚊子等进入,大部分飞虱聚集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同时害虫飞虱把卵也产在小苗或新鲜秸秆。

8、上,而黑肩绿盲蝽则以飞虱卵为食,同样,集虫箱内的益虫能吃掉里面大多数害虫,35天后害虫全部死亡,益虫全部放回田间。0005这种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包括集虫箱、装置底座、内置箱,集虫箱的顶部具有漏斗型昆虫入口,集虫箱壁由网状物围成,内置箱箱壁也为网状物,内置箱固定在集虫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集虫箱底部与装置底座上部连接,连接处设置数个天敌逃生孔。说明书CN102461480A2/3页4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底座上覆有1厘米厚的泥浆或水。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内置箱中央的装置底座上的泥浆或水中栽有一株小苗或新鲜秸秆。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集虫箱由尼龙网或不锈钢网围成圆柱形状,内置箱由尼龙。

9、网或不锈钢网围成圆柱筒。0009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扇吸式高效诱虫灯(中国专利2009100429162)等诱虫灯把昆虫诱集到集虫箱,鳞翅目成虫的个体一般比较大,益虫主要包括步甲、隐翅虫、龙虱、瓢虫等多可在泥水中爬行,可以通过装置下部天敌逃生孔逃离,而鳞翅目害虫则不能;内置箱也只允许小个体昆虫进入,如飞虱、黑肩绿盲蝽、蚊子等,而中央的小苗或新鲜秸秆对飞虱有种诱导作用,集虫箱中大部分飞虱则聚集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同时飞虱把卵也产在小苗或新鲜秸秆上,而黑肩绿盲蝽则以飞虱卵为食,同样,集虫箱里的益虫能吃掉里面大多数害虫,35天后害虫全部死亡,则把益虫全部放回田间。0010本发明的优点第一,辅助室内。

10、繁殖赤眼蜂。通过扇吸式高效诱虫灯等类型诱虫灯诱集的鳞翅目昆虫把卵产在集虫箱周围的尼龙网上,每只鳞翅目昆虫能产100200粒卵,平常每个晚上能诱到90100只鳞翅目昆虫,虫害高峰期能诱到600700只鳞翅目昆虫,这些鳞翅目卵能繁殖1万到7万只赤眼蜂,能省下1亩田到7亩田的赤眼蜂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田间的放蜂成本,同时避免了在虫害高峰期带来的危害。第二,保护田间的主要害虫天敌。集虫箱底部设置了6个天敌逃生孔,歩甲、隐翅虫、瓢虫、龙虱等可以从这些孔中爬出去;再者,有些益虫能以集虫箱里的害虫为食,而黑肩绿盲蝽主要吃飞虱的卵,35天后里面的害虫全部死完亡后再将益虫放回田间,这完全避免了杀虫灯的“误杀”。

11、,有利于田间虫害的有效控制,对防止虫害大规模发生提供了天敌保障。因此,本发明应该加快推广,以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虫害的防治问题。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1漏斗型昆虫入口2集虫箱3装置底座4内置箱5天敌逃生孔6水稻苗。具体实施方式0012参照附图本发明主要由漏斗型昆虫入口1、集虫箱2、装置底座3、内置箱4、天敌逃生孔5和水稻苗6组成,其中集虫箱2固定在装置底座3上,6个天敌逃生孔5均匀地分布在装置底座3上部与集虫箱2底部的相接处,装置底座3上覆盖1厘米厚的泥土,内置箱4则放在集虫箱2的中间且插入装置底座3上的泥土05厘米深,在内置箱4的中央、装置底座3上的泥土上插上一株小苗或。

12、新鲜秸秆。当扇吸式高效诱虫灯工作时,诱集的昆虫进入集虫箱2,由于鳞翅目昆虫只能飞而不能在地上爬,所以它们大部分停留在集虫箱2周围的尼龙网上,并且把卵也产在尼龙网上,在集虫箱2里面贴一张赤眼蜂卵卡,这样赤眼蜂能在尼龙网上能找到它们的寄主;而大部分益虫如歩甲、龙虱、隐翅虫、瓢虫等在集虫箱2里面到处爬,它们可以在集虫箱2里吃害虫,也可以从天敌逃生孔5爬出去;飞虱等小个体昆说明书CN102461480A3/3页5虫能飞进内置箱4里面并停留在水稻苗6上取食、产卵,而黑肩绿盲蝽也能飞进内置箱4里面并以飞虱产的卵为食;将一个晚上收集的昆虫放入田间35天,飞虱等害虫已死亡,则把装置中所有益虫放回田间。一盏扇吸式高效诱虫灯配置34个该装置,12天向扇吸式高效诱虫灯换一个该装置。如此,达到了益害虫分离和益虫保护与回放的目的,从而保证了田间益虫的基数,有效地控制了田间虫害的发生,有利于生态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说明书CN102461480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6148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