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80676.2 (22)申请日 2015.12.23 A61L 2/04(2006.01) A61L 2/18(2006.01) (73)专利权人 青岛市中心医院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四流南路 127 号 (72)发明人 袁明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37230 代理人 董尚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包括锅体以及与锅体相 匹配的锅盖, 锅盖上开设有出气孔,。
2、 其特征在于 : 锅体内壁的中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起, 凸起 上设置有与锅体内壁相贴合的置物架 ; 所述的置 物架包括底盘、 提杆和限位盘, 所述的底盘上均匀 开设有透气孔和置物孔, 所述的置物孔直径小于 负压瓶的底部直径, 底盘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提 杆, 提杆上活动套连有限位盘, 所述的限位盘上均 匀开设有透气孔以及与置物孔位置相对应的限位 孔, 所述的限位孔直径介于负压瓶口部直径和瓶 身直径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 方便操作 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252094。
3、 U 2016.05.25 CN 205252094 U 1.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包括锅体以及与锅体相匹配的锅盖, 锅盖上开设有出气 孔, 其特征在于: 锅体内壁的中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起, 凸起上设置有与锅体内壁相贴 合的置物架; 所述的置物架包括底盘、 提杆和限位盘, 所述的底盘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和置 物孔, 所述的置物孔直径小于负压瓶的底部直径, 底盘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提杆, 提杆上活 动套连有限位盘, 所述的限位盘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以及与置物孔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孔, 所述的限位孔直径介于负压瓶口部直径和瓶身直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的锅盖为透明锅 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锅体内底部设置有电 加热器, 电加热器与锅体外壁上电源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置物孔的数量为12 24个。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52094 U 2 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药用的一类玻璃瓶, 适用于盛装直接分装的注射用、 冻干用无菌粉末或无菌液 体药品及血液血浆制品, 一般称作为医用负压瓶。 某些盛装药品在使用前, 要。
5、求将该负压瓶 放置于沸水中煮35分钟, 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0003 目前, 一般的做法是将负压瓶直接放置于煮沸的沸水中, 几分钟之后再捞出, 或者 用两条铁丝钩住负压瓶的头部再放到沸水中。 上述方法都存在较大的缺点, 并且操作不便, 第一种方法再放入和取出负压瓶的过程中, 经常发生碰撞导致瓶身破裂, 第二种方法也会 经常出现负压瓶从铁丝上脱落掉入锅底的情形。 综上所述, 目前还没有一种针对于医用负 压瓶加热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具有结构 简单, 方便操作的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6、, 包括锅体以及与锅体相匹配的锅 盖, 锅盖上开设有出气孔, 其特征在于: 锅体内壁的中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起, 凸起上 设置有与锅体内壁相贴合的置物架; 所述的置物架包括底盘、 提杆和限位盘, 所述的底盘上 均匀开设有透气孔和置物孔, 所述的置物孔直径小于负压瓶的底部直径, 底盘顶部中央固 定连接有提杆, 提杆上活动套连有限位盘, 所述的限位盘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以及与置物 孔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孔, 所述的限位孔直径介于负压瓶口部直径和瓶身直径之间。 0006 其中, 优选方案如下: 0007 所述的锅盖为透明锅盖。 便于观察锅体内的加热情况。 0008 所述的锅体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器, 电加。
7、热器与锅体外壁上电源接口相连。 电加 热区别于传统的明火加热, 方便取电, 不需要特意寻找火源, 便于使用。 0009 所述的置物孔的数量为1224个。 0010 使用时, 向锅体倒入水, 加热至煮沸, 然后将置有负压瓶的置物架放入到锅体内, 且保证沸水完全没过负压瓶, 煮35分钟后, 提拉置物架的提杆, 将置物架取出即可。 0011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 方便操作, 负压瓶集中固定于置物架 上, 放入和取出过程中不会移动, 操作者只需要操作提杆即可,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操作安 全。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底盘的俯视图; 说 明。
8、 书 1/2 页 3 CN 205252094 U 3 0014 图3为限位盘的俯视图; 0015 图中: 1、 锅体 2、 锅盖 3、 出气孔 4、 凸起 5、 底盘 6、 提杆7、 限位盘 8、 透气孔 9、 置物孔 10、 电加热器 11、 电源接口 12、 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7 实施例1: 0018 如图1和2所示, 一种医用负压瓶加热装置, 包括锅体1以及与锅体1相匹配的锅盖 2, 锅盖2上开设有出气孔3, 锅体1内壁的中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起4, 凸起4上设置有与 锅体1内壁相贴合的置物架; 所述的置物架包括底。
9、盘5、 提杆6和限位盘7, 所述的底盘5上均 匀开设有透气孔8和置物孔9, 所述的置物孔9直径小于负压瓶的底部直径, 底盘5顶部中央 固定连接有提杆6, 提杆6上活动套连有限位盘7, 所述的限位盘7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8以及 与置物孔9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孔12, 所述的限位孔12直径介于负压瓶口部直径和瓶身直径 之间。 0019 所述的锅盖2为透明锅盖。 便于观察锅体1内的加热情况。 0020 所述的锅体1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0, 电加热器10与锅体1外壁上电源接口11相 连。 电加热区别于传统的明火加热, 方便取电, 不需要特意寻找火源, 便于使用。 0021 所述的置物孔9的数量为12个。 0022 使用时, 向锅体1倒入水, 加热至煮沸, 然后将置有负压瓶的置物架放入到锅体1 内, 且保证沸水完全没过负压瓶, 煮35分钟后, 提拉置物架的提杆6, 将置物架取出即可。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252094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25209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