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47685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5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79798.8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号:

CN205360034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07,A61L2/26

主分类号:

A61L2/07,A61L2/26

申请人:

浙江杭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敏妤

地址: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登云路525号

优先权:

CN20162007979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锅体,设置于锅体顶端的锅盖,设置于锅盖上的横梁,设置于锅盖和横梁上的手轮,还包括设置于锅盖两端的左立柱和右立柱,横梁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平移,横梁另一端设置有右立柱上,右立柱包括活动部,活动部包括固定于锅体顶部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上的活动件,固定件与活动件通过连接部连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横梁的凹槽,凹槽可沿连接部调节大小。锅盖通过手轮与横梁相连接,右立柱包括活动件与固定件,固定件上的固定块用于支撑横梁,两者活动连接,闭合锅盖时,使右立柱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长度变长,方便带有盖子的横梁移至凹槽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锅体(1),设置于锅体(1)顶端的锅盖(2),设置于锅盖(2)上的横梁(3),设置于锅盖(2)和横梁(3)上的手轮(4),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锅盖(2)两端的左立柱(5)和右立柱(6),所述横梁(3)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转动,所述横梁(3)另一端插接在右立柱(6)上,所述右立柱(6)包括活动部(61),所述活动部(61)包括固定于锅体(1)顶部的固定件(611)以及设置于固定件(611)上的活动件(612),所述固定件(611)与活动件(612)通过连接部(62)连接,所述固定件(611)与活动件(61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横梁(3)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可沿连接部(62)调节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述活动部(61)上还设置有限位件(613),所述限位件(613)固定连接于固定件(611)的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述活动件(612)套设于固定件(611)上且可沿固定件(611)向上移动,所述连接部(62)包括设置于固定件(611)上的长条形开口以及设置于开口上的紧固件(6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述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铰接且活动件(612)可沿铰链(623)向远离横梁(3)的一端翻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述活动件(6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活动件(612)与横梁(3)的连通件(624);所述连通件(624)包括设置于活动件(612)与相应横梁(3)上连通的螺纹孔(6241)以及与螺纹孔(6241)配合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述限位件(613)设置于固定件(611)上且限位件(613)沿设有横梁(3)的一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用于提起锅盖(2)的手提部,所述手提部包括若干个C形手持件(7),所述C形手持件(7)两端与锅盖(2)焊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背景技术

由于高温使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发生障碍,使菌体变性和凝固,使酶失去活性,从而使细菌死亡;或破坏其遗传物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因此,热力消毒灭菌为最常用的杀死细菌等微生物的途径。灭菌法通常可分为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由于湿法灭菌过程中含有大量水蒸气,使菌体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所需的温度降低,使其更易凝固;且湿热灭菌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潜热,使灭菌室内温度进一步提高,且湿热的蒸汽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杀灭包括细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等耐高温的所有微生物,因此,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具有更强的灭菌效果。

高压立式灭菌器利用压力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且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常用语医疗、科研以及农业等领域,可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菌,也适用高原地区作蒸餐设备和企事业单位制取高质量饮用水,也可作为制取高温蒸汽源设备。

授权公告号为CN204699074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0月1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锅体、手轮、左立柱、右立柱、锅盖、横梁、手轮和控制面板以及安装在控制面板上的压力灯和连锁灯,其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加热蒸汽室,所述加热蒸汽室连接有输送管道一和输送管道二,所述输送管道一和所述输送管道二的另一端连接在腔室上,所述加热蒸汽室顶部为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上设有网筒,所述网筒上设有多孔板轨道,所述多孔板设置在多孔板轨道上,所述多孔板通过连接绳连接电机上的卷轴。

高压蒸汽灭菌锅在灭菌前需要将锅盖盖上,对比文件中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在盖上锅盖后需移动调节,其一端与左立柱连接且可沿左立柱移动,另一端需要卡进右立柱上的凹槽处,而锅盖较重,移动困难,易在锅体上倾斜下垂,而右立柱的凹槽较小,要将锅盖边沿移进凹槽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锅盖关闭的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锅体,设置于锅体顶端的锅盖,设置于锅盖上的横梁,设置于锅盖和横梁上的手轮,还包括设置于锅盖两端的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横梁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平移,所述横梁另一端设置有右立柱上,所述右立柱包括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包括固定于锅体顶部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上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与活动件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横梁的凹槽,所述凹槽可沿连接部调节大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锅盖通过手轮与横梁相连接,当移动锅盖时,会带动横梁一起移动。而横梁一端设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转动,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将右立柱拆分成活动件与固定件,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在闭合锅盖时,调整活动件与固定件,使右立柱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长度变长,方便盖子移放至右立柱中,而固定块用于支撑横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部上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于固定件的侧边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固定连接于固定件的侧边上,通过右立柱上的限位件控制横梁的移位,当横梁通过右立柱的凹槽处并碰到限位件时,锅盖与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开口端贴合,即可旋转手轮,将横梁向下方的部件压,使部件将锅盖牢牢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件套设于固定件上且可沿固定件向上移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固定件上的长条形开口以及设置于开口上的紧固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件的一端套设与固定件的内部,且固定件沿竖直方向上设有长条形的开口,在关闭或打开锅盖时,可将活动件可沿长条形开口向上提至适合锅盖移出的位置,再用紧固件固定,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件与固定件铰接且活动件可沿铰链向远离横梁的一端翻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铰链连接,关闭锅盖时,将活动件沿铰链向外侧翻折,即可形成较大空间,便于锅盖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活动件与横梁的连通件;所述连通件包括设置于活动件与相应横梁上连通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手轮拧紧盖子后,通过连通件将活动件与横梁连接,从而使盖子固定更加牢固。闭合锅盖的过程中,将活动件与相应的横梁那端通过螺纹孔和螺栓连接固定,提高了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设置于固定件上且限位件沿设有横梁的一端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锅盖时,当达到限位件时即表明锅盖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的正上方,通过限位件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此时即可将锅盖通过手轮拧紧,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用于提起锅盖的手提部,所述手提部包括若干个C形手持件,所述C形手持件两端与锅盖焊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锅体较高且锅盖较重,且手轮的柄较长,力气小或较矮的人若直接抓住手轮将锅盖往上提起,需要耗费大量力。而在锅盖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可直接握住手持件,将锅盖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的凹槽处,即可将锅盖快速移开,盖上锅盖的操作相反,整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便于各类人群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归纳为:

锅盖通过手轮与横梁相连接,当移动锅盖时,会带动横梁一起移动。而横梁一端设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平移,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并通过右立柱上的限位件控制横梁的移位。将右立柱拆分成活动件与固定件,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在闭合锅盖时,调整活动件与固定件,使右立柱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长度变长,方便盖子移放至右立柱中。在移动锅盖时,当达到限位件时即表明锅盖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的正上方,通过限位件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将横梁放置于固定块上,此时即可将锅盖通过手轮拧紧,操作方便。由于锅体较高且锅盖较重,且手轮的柄较长,力气小或较矮的人若直接抓住手轮将锅盖往上提起,需要耗费大量力。而在锅盖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可直接握住手持件,将锅盖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的凹槽处,即可将锅盖快速移开,盖上锅盖的操作相反,整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便于各类人群操作。

其中,活动件的一端套设与固定件的内部,且固定件沿竖直方向上设有开口,在关闭或打开锅盖时,可将活动件向上提至适合锅盖移出的位置,再用紧固件固定,操作方便。

而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铰链连接,关闭锅盖时,将活动件沿铰链向外侧翻折,即可形成较大空间,便于锅盖移动,且闭合锅盖的过程中,将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螺纹孔和螺栓连接固定,提高了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锅体;2、锅盖;3、横梁;4、手轮;5、左立柱;6、右立柱;61、活动部;611、固定件;612、活动件;613、限位件;62、连接部;621、开口;622、紧固件;623、铰链;624、连通件;6241、螺纹孔;6242、螺栓;7、C形手持件,8、压力显示屏;9、温度显示屏;10、操作按钮;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锅体1,锅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有压力显示屏8、温度显示屏9和操作按钮10,而锅体1侧边有蒸汽出口和排水口,锅体1顶端设置有锅盖2,横梁3设置于锅盖2上,手轮4将锅盖2和横梁3连于一体,锅盖2上焊接有手提部,手提部包括两个C形手持件7,且锅盖2两端设置有左立柱5和右立柱6。其中,横梁3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另一端可置于右立柱6上,右立柱6可拆分成固定件611以及活动件612两部分,固定件611固定于锅体1顶部,活动件612套设于固定件611内部且可沿着固定件611上下移动,且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连接部62连接于一体,固定件611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开口621,开口621处还设置有紧固件622。右立柱6一侧边固定连接有限位件613,且限位件613沿着设有横梁3的一端延伸,突出于右立柱6的侧边。

由于右立柱上的凹槽11空间较小,不易将带有锅盖2的横梁3移至其中。而在锅盖2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7,可直接握住C形手持件7,将锅盖2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6的凹槽11处,即可将锅盖2快速移开,盖上锅盖2的操作相反,整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便于各类人群操作。

锅盖2通过手轮4与横梁3相连接,当移动锅盖2时,会带动横梁3一起移动。而横梁3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2,并通过右立柱6上的限位件613控制横梁3的移位。在移动锅盖2时,当横梁3通过凹槽11达到限位件613时即表明锅盖2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621的正上方,通过限位件613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此时即可将锅盖2通过手轮4拧紧,操作方便。

将右立柱6拆分成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活动件612的一端套设与固定件611的内部,且固定件611设有长条形开口621,在闭合锅盖2时,沿着开口621调整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使右立柱6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11长度变长,方便盖子移放至右立柱6中。且固定件611与活动件612之间的凹槽可放置横梁3,在关闭或打开锅盖2时,可将活动件612向上提至适合锅盖2移出的位置,再用紧固件622固定,操作方便。

实施例2

参考图3和图4,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锅体1,锅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有压力显示屏8、温度显示屏9和操作按钮10,而锅体1侧边有蒸汽出口和排水口,锅体1顶端设置有锅盖2,横梁3设置于锅盖2上,手轮4将锅盖2和横梁3连于一体,锅盖2上焊接有手提部,手提部包括两个C形手持件7,且锅盖2两端设置有左立柱5和右立柱6。其中,横梁3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另一端可置于右立柱6上,右立柱6可拆分成固定件611以及活动件612两部分,固定件611固定于锅体1顶部,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铰链623连接,且活动件612可沿着铰链623翻折,同时,横梁3与活动件612上均设置有螺纹孔6241,两者贴合时螺纹孔6241对齐,可用螺栓拧紧固定。且右立柱6一侧边固定连接有限位件613,且限位件613沿着设有横梁3的一端延伸,突出于右立柱6的侧边。

由于右立柱上的凹槽11空间较小,不易将带有锅盖2的横梁3移至其中。

锅盖2通过手轮4与横梁3相连接,当移动锅盖2时,会带动横梁3一起移动。而横梁3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2,并通过右立柱6上的限位件613控制横梁3的移位。在移动锅盖2时,操作方便。

将右立柱6拆分成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固定件611与活动件612之间的凹槽可放置横梁3,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铰链623连接,关闭锅盖2时,将活动件612沿铰链623向外侧翻折,即可形成较大空间,便于锅盖2移动。当横梁3通过凹槽11达到限位件613时即表明锅盖2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的正上方,通过限位件613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将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螺纹孔6241和螺栓6242连接固定,提高了整体强度,再将锅盖2通过手轮4拧紧。

而在锅盖2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7C,可直接握住手持件,将锅盖2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6的凹槽11处,即可将锅盖2快速移开,盖上锅盖2的操作相反,整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便于各类人群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79798.8 (22)申请日 2016.01.27 A61L 2/07(2006.01) A61L 2/26(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杭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登 云路 525 号 (72)发明人 徐敏妤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 锅, 包括锅体, 设置于锅体顶端的锅盖, 设置于锅 盖上的横梁, 设置于锅盖和横梁上的手轮, 还包括 设置于锅盖两端的左立柱和右立柱, 横梁的一端 设置于左立柱上且。

2、可沿左立柱平移, 横梁另一端 设置有右立柱上, 右立柱包括活动部, 活动部包括 固定于锅体顶部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上的 活动件, 固定件与活动件通过连接部连接, 固定件 与活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横梁的凹槽 , 凹槽 可沿连接部调节大小。锅盖通过手轮与横梁相连 接, 右立柱包括活动件与固定件, 固定件上的固定 块用于支撑横梁, 两者活动连接, 闭合锅盖时, 使 右立柱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长度变长, 方便带 有盖子的横梁移至凹槽中。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05360034 U 2016。

3、.07.06 CN 205360034 U 1.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包括锅体 (1) , 设置于锅体 (1) 顶端的锅盖 (2) , 设置于锅 盖 (2) 上的横梁 (3) , 设置于锅盖 (2) 和横梁 (3) 上的手轮 (4) , 其特征是, 还包括设置于锅盖 (2) 两端的左立柱 (5) 和右立柱 (6) , 所述横梁 (3) 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 (5) 上且可沿左立柱 (5) 转动, 所述横梁 (3) 另一端插接在右立柱 (6) 上, 所述右立柱 (6) 包括活动部 (61) , 所述活 动部 (61) 包括固定于锅体 (1) 顶部的固定件 (611) 以及设置于固定件 (611。

4、) 上的活动件 (612) , 所述固定件 (611) 与活动件 (612) 通过连接部 (62) 连接, 所述固定件 (611) 与活动件 (612) 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横梁 (3) 的凹槽 (11) ,所述凹槽 (11) 可沿连接部 (62) 调节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特征是, 所述活动部 (61) 上还设 置有限位件 (613) , 所述限位件 (613) 固定连接于固定件 (611) 的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特征是, 所述活动件 (612) 套设 于固定件 (611) 上且可沿固定件 (611) 向上移动, 。

5、所述连接部 (62) 包括设置于固定件 (611) 上的长条形开口以及设置于开口上的紧固件 (62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特征是, 所述活动件 (612) 与固 定件 (611) 铰接且活动件 (612) 可沿铰链 (623) 向远离横梁 (3) 的一端翻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特征是, 所述活动件 (612) 上设 置有用于连接活动件 (612) 与横梁 (3) 的连通件 (624) ; 所述连通件 (624) 包括设置于活动件 (612) 与相应横梁 (3) 上连通的螺纹孔 (6241) 以及与螺纹孔 (6241) 配。

6、合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特征是, 所述限位件 (613) 设置 于固定件 (611) 上且限位件 (613) 沿设有横梁 (3) 的一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特征是, 所述锅盖 (2) 上设置有 用于提起锅盖 (2) 的手提部, 所述手提部包括若干个C形手持件 (7) , 所述C形手持件 (7) 两端 与锅盖 (2) 焊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60034 U 2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 锅。。

7、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高温使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发生障碍, 使菌体变性和凝固, 使酶失去活性, 从而 使细菌死亡; 或破坏其遗传物质, 导致微生物死亡。 因此, 热力消毒灭菌为最常用的杀死细 菌等微生物的途径。 灭菌法通常可分为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由于湿法灭菌过程中含 有大量水蒸气, 使菌体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所需的温度降低, 使其更易凝固; 且湿热灭菌过 程中释放出大量潜热, 使灭菌室内温度进一步提高, 且湿热的蒸汽具有更强的穿透力, 可杀 灭包括细菌的芽孢, 真菌的孢子等耐高温的所有微生物, 因此,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具 有更强的灭菌效果。 0003 高压立式灭菌器利用压力饱和蒸汽。

8、对物品进行迅速且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 常用 语医疗、 科研以及农业等领域, 可对医疗器械、 敷料、 玻璃器皿、 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 菌, 也适用高原地区作蒸餐设备和企事业单位制取高质量饮用水, 也可作为制取高温蒸汽 源设备。 0004 授权公告号为CN204699074U、 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0月1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 压蒸汽灭菌锅, 包括锅体、 手轮、 左立柱、 右立柱、 锅盖、 横梁、 手轮和控制面板以及安装在控 制面板上的压力灯和连锁灯, 其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设有内胆, 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加热蒸汽 室, 所述加热蒸汽室连接有输送管道一和输送管道二, 所述输送管道一和所述输送管道二。

9、 的另一端连接在腔室上, 所述加热蒸汽室顶部为多孔板, 所述多孔板上设有网筒, 所述网筒 上设有多孔板轨道, 所述多孔板设置在多孔板轨道上, 所述多孔板通过连接绳连接电机上 的卷轴。 0005 高压蒸汽灭菌锅在灭菌前需要将锅盖盖上, 对比文件中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在盖上 锅盖后需移动调节, 其一端与左立柱连接且可沿左立柱移动, 另一端需要卡进右立柱上的 凹槽处, 而锅盖较重, 移动困难, 易在锅体上倾斜下垂, 而右立柱的凹槽较小, 要将锅盖边沿 移进凹槽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锅盖关闭的立式 高压蒸汽灭菌锅。 0007 为实现上。

10、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包括锅体, 设置于锅体顶端的锅盖, 设置于锅盖上的横 梁, 设置于锅盖和横梁上的手轮, 还包括设置于锅盖两端的左立柱和右立柱, 所述横梁的一 端设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平移, 所述横梁另一端设置有右立柱上, 所述右立柱包括 活动部, 所述活动部包括固定于锅体顶部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上的活动件, 所述固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5360034 U 3 定件与活动件通过连接部连接, 所述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横梁的凹槽,所 述凹槽可沿连接部调节大小。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锅盖通过手。

11、轮与横梁相连接, 当移动锅盖时, 会带动横梁一起 移动。 而横梁一端设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转动, 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 将右 立柱拆分成活动件与固定件, 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在闭合锅盖时, 调整活动件与固定 件, 使右立柱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长度变长, 方便盖子移放至右立柱中, 而固定块用于支 撑横梁。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活动部上还设置有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 于固定件的侧边上。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限位件固定连接于固定件的侧边上, 通过右立柱上的限位件 控制横梁的移位, 当横梁通过右立柱的凹槽处并碰到限位件时, 锅盖与立式高压蒸汽灭菌 锅。

12、的开口端贴合, 即可旋转手轮, 将横梁向下方的部件压, 使部件将锅盖牢牢固定住。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活动件套设于固定件上且可沿固定件向上移动,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固定件上的长条形开口以及设置于开口上的紧固件。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活动件的一端套设与固定件的内部, 且固定件沿竖直方向上 设有长条形的开口, 在关闭或打开锅盖时, 可将活动件可沿长条形开口向上提至适合锅盖 移出的位置, 再用紧固件固定, 操作方便。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活动件与固定件铰接且活动件可沿铰链向远离横 梁的一端翻折。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铰链。

13、连接, 关闭锅盖时, 将活动件沿铰链 向外侧翻折, 即可形成较大空间, 便于锅盖移动。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活动件与横梁的连通 件; 所述连通件包括设置于活动件与相应横梁上连通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栓。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当手轮拧紧盖子后, 通过连通件将活动件与横梁连接, 从而使 盖子固定更加牢固。 闭合锅盖的过程中, 将活动件与相应的横梁那端通过螺纹孔和螺栓连 接固定, 提高了整体强度。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限位件设置于固定件上且限位件沿设有横梁的一 端延伸。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移动锅盖时, 当达到。

14、限位件时即表明锅盖的位置正好位于 灭菌锅开口的正上方, 通过限位件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 此时即可将锅盖通过手轮拧紧, 操 作方便。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用于提起锅盖的手提部, 所述手提 部包括若干个C形手持件, 所述C形手持件两端与锅盖焊接。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锅体较高且锅盖较重, 且手轮的柄较长, 力气小或较矮的 人若直接抓住手轮将锅盖往上提起, 需要耗费大量力。 而在锅盖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 可 直接握住手持件, 将锅盖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的凹槽处, 即可将锅盖快速移开, 盖 上锅盖的操作相反, 整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 便于各类人群操。

15、作。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归纳为: 0023 锅盖通过手轮与横梁相连接, 当移动锅盖时, 会带动横梁一起移动。 而横梁一端设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5360034 U 4 置于左立柱上且可沿左立柱平移, 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 并通过右立柱上的限位 件控制横梁的移位。 将右立柱拆分成活动件与固定件, 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在闭合锅盖 时, 调整活动件与固定件, 使右立柱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长度变长, 方便盖子移放至右立 柱中。 在移动锅盖时, 当达到限位件时即表明锅盖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的正上方, 通 过限位件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 将横梁放置于固定块上, 此。

16、时即可将锅盖通过手轮拧紧, 操 作方便。 由于锅体较高且锅盖较重, 且手轮的柄较长, 力气小或较矮的人若直接抓住手轮将 锅盖往上提起, 需要耗费大量力。 而在锅盖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 可直接握住手持件, 将锅 盖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的凹槽处, 即可将锅盖快速移开, 盖上锅盖的操作相反, 整 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 便于各类人群操作。 0024 其中, 活动件的一端套设与固定件的内部, 且固定件沿竖直方向上设有开口, 在关 闭或打开锅盖时, 可将活动件向上提至适合锅盖移出的位置, 再用紧固件固定, 操作方便。 0025 而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铰链连接, 关闭锅盖时, 将活动件沿铰链向外侧翻折。

17、, 即可 形成较大空间, 便于锅盖移动, 且闭合锅盖的过程中, 将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螺纹孔和螺栓 连接固定, 提高了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中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实施例2中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3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 1、 锅体; 2、 锅盖; 3、 横梁; 4、 手轮; 5、 左立柱; 6、 右立柱; 61、 活动部; 611、 固定件; 612、 活动件; 613、 限位件; 62、 连接部; 621、 开口; 622、 紧固件; 623、 铰链。

18、; 624、 连通 件; 6241、 螺纹孔; 6242、 螺栓; 7、 C形手持件, 8、 压力显示屏; 9、 温度显示屏; 10、 操作按钮; 1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2 实施例1 0033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包括锅体1, 锅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上有压力显示屏8、 温度显示屏9和操作按钮10, 而锅体1侧边有蒸汽出口和排水 口, 锅体1顶端设置有锅盖2, 横梁3设置于锅盖2上, 手轮4将锅盖2和横梁3连于一体, 锅盖2 上焊接有手提部, 手提部包括两个C形手持件7, 且锅盖2两端。

19、设置有左立柱5和右立柱6。 其 中, 横梁3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 另一端可置于右立柱6上, 右立柱6 可拆分成固定件611以及活动件612两部分, 固定件611固定于锅体1顶部, 活动件612套设于 固定件611内部且可沿着固定件611上下移动, 且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连接部 62连 接于一体, 固定件611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开口621, 开口621处还设置有紧固件622。 右立柱 6一侧边固定连接有限位件613, 且限位件613沿着设有横梁3的一端延伸, 突出于右立柱6的 侧边。 0034 由于右立柱上的凹槽11空间较小, 不易将带有锅盖2的横梁3移至其中。 。

20、而在锅盖2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5360034 U 5 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7, 可直接握住C形手持件7, 将锅盖2向上提起一点并平移出右立柱6 的凹槽11处, 即可将锅盖2快速移开, 盖上锅盖2的操作相反, 整个移动过程节省了力, 便于 各类人群操作。 0035 锅盖2通过手轮4与横梁3相连接, 当移动锅盖2时, 会带动横梁3一起移动。 而横梁3 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 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2, 并通过右立柱 6上的限位件613控制横梁3的移位。 在移动锅盖2时, 当横梁3通过凹槽11达到限位件613时 即表明锅盖2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621的正。

21、上方, 通过限位件613的控制即可停止移 动, 此时即可将锅盖2通过手轮4拧紧, 操作方便。 0036 将右立柱6拆分成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 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活动件612的 一端套设与固定件611的内部, 且固定件611设有长条形开口621, 在闭合锅盖2时, 沿着开口 621调整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 使右立柱6上沿竖直方向上的凹槽11长度变长, 方便盖子 移放至右立柱6中。 且固定件611与活动件612之间的凹槽可放置横梁3, 在关闭或打开锅盖2 时, 可将活动件612向上提至适合锅盖2移出的位置, 再用紧固件622固定, 操作方便。 0037 实施例2 0038 参。

22、考图3和图4, 一种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包括锅体1, 锅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上有压力显示屏8、 温度显示屏9和操作按钮10, 而锅体1侧边有蒸汽出口和排水 口, 锅体1顶端设置有锅盖2, 横梁3设置于锅盖2上, 手轮4将锅盖2和横梁3连于一体, 锅盖2 上焊接有手提部, 手提部包括两个C形手持件7, 且锅盖2两端设置有左立柱5和右立柱6。 其 中, 横梁3的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 另一端可置于右立柱6上, 右立柱6 可拆分成固定件611以及活动件612两部分, 固定件611固定于锅体1顶部, 活动件612与固定 件611通过铰链623连接, 且活动件612可沿着。

23、铰链623翻折, 同时, 横梁3与活动件612上均设 置有螺纹孔6241, 两者贴合时螺纹孔6241对齐, 可用螺栓拧紧固定。 且右立柱6一侧边固定 连接有限位件613, 且限位件613沿着设有横梁3的一端延伸, 突出于右立柱6的侧边。 0039 由于右立柱上的凹槽11空间较小, 不易将带有锅盖2的横梁3移至其中。 0040 锅盖2通过手轮4与横梁3相连接, 当移动锅盖2时, 会带动横梁3一起移动。 而横梁3 一端设置于左立柱5上且可沿左立柱5平移, 另一端可用于移开或合上锅盖2, 并通过右立柱 6上的限位件613控制横梁3的移位。 在移动锅盖2时, 操作方便。 0041 将右立柱6拆分成活动。

24、件612与固定件611, 使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且固定件611 与活动件612之间的凹槽可放置横梁3, 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铰链623连接, 关闭锅盖 2时, 将活动件612沿铰链623向外侧翻折, 即可形成较大空间, 便于锅盖2移动。 当横梁3通过 凹槽11达到限位件613时即表明锅盖2的位置正好位于灭菌锅开口的正上方, 通过限位件 613的控制即可停止移动, 将活动件612与固定件611通过螺纹孔6241和螺栓6242连接固定, 提高了整体强度, 再将锅盖2通过手轮4拧紧。 0042 而在锅盖2上直接焊接C形手持件7C, 可直接握住手持件, 将锅盖2向上提起一点并 平移出右立柱。

25、6的凹槽11处, 即可将锅盖2快速移开, 盖上锅盖2的操作相反, 整个移动过程 节省了力, 便于各类人群操作。 004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5360034 U 6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5360034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8 CN 205360034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9 CN 205360034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0 CN 205360034 U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1 CN 205360034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