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 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软组织粘合剂、创伤部位的被覆用粘合剂、或 创伤被覆材料,对多种组合物例如含有氰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以 及含有血纤蛋白的组合物及含有白蛋白的组合物等使用了来自生物 体的材料的组合物等进行了研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 2)。
在含有氰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的情况下,虽然在粘合强度大的 方面优异,但缺少生物适合性,其固化物水解生成的甲醛对生物体 显示出较大毒性,妨碍治愈,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不能在直接与 中枢神经、血管等接触的部位使用。另外,由于固化时间极短,所 以有时难以使用。
在含有来自生物体的材料的组合物的情况下,虽然在生物适合 性好、不易妨碍治愈方面优异,但是粘合强度小,而且,尤其是在 将含有血纤蛋白的组合物作为粘合剂等使用时,还存在组合物中含 有的血纤蛋白糊成为细菌的培养基这方面的问题,存在在术后或处 置后发生感染的危险,人们担心其有害性。
此外,在将粘合剂用于皮肤等创伤部位或软组织等时,或在创 伤部位使用创伤被覆材料时,考虑到操作性、防止感染等时,通常 预先在容器等中将各成分混合来制备组合物,然后,将该组合物涂 布到软组织、创伤被覆部位等的表面。但是,有时混合后的状态对 于涂布组合物时的操作性带来影响,例如,若组合物的粘度过高则 难以涂布,或者,若粘度过低则流淌至必要部位之外等。进而,如 果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聚合、固化而形成的膜(即film)的特性 例如弹性、拉伸伸长率不合适,则由于皮肤、软组织等为柔软的被 粘物,所以有时在涂布后引起膜从皮肤剥离等问题。
此外,使用含有有机硼化合物的引发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由于 毒性及有害性低,具有高粘合强度,所以正广泛用于齿科用途(例 如参见专利文献3)。然而,当想要用于其他医疗用途例如外科用途、 软组织粘合用途、创伤被覆用途等时,有时期待进一步提高混合后、 直至涂布至应用部位的组合物的处理稳定性和操作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6165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5112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109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不仅毒性及有 害性低,具有高粘合强度,而且涂布时的操作性优异,由该组合物 形成的膜的特性适于用作软组织用粘合剂、创伤被覆用粘合剂、或 创伤被覆材料。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于适合用作软组织用粘合剂、 创伤被覆用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的组合物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利用下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可以解决 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 组合物是含有单体、聚合物、及特定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的特定的 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更优选包含上述成分的成分 在混合后的粘度在特定的范围内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 合物。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 用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是指通过涂布于由于手术、 事故等而在生物体的皮肤、肌肉、脏器及血管等软组织上产生的创 伤部即离断的组织表面,将创伤部的皮肤粘合、并暂时将创伤部被 覆的材料的组合物。
即,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 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单体(A)、聚合物粒 子(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所述聚合物粒子(B)的重均 分子量为21万以上、150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 90μm以下,所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含有有机硼化合物。作为 上述聚合物(B)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5万以上、140万以下。
作为上述聚合物粒子(B),优选选自下述聚合物粒子中的至少 一种:
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140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 以上、9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1);
重均分子量为75万以上、小于100万、且体积平均粒径大于 30μm、为9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2);
重均分子量为25万以上、95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 以上、3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3);
重均分子量为35万以上、70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径大于30μm、 为9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4);及
重均分子量大于95万、小于100万、且体积平均粒径为30μm 的聚合物粒子(B5)。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优选上述(A)、(B) 及(C)混合后30秒以内的粘度在0.4~75,000cp的范围内。
制备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由24小时后的 该组合物得到的厚0.1μm以上、长25mm以上且宽2mm以上的膜, 优选在试验速度2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弯曲弹性模量为 750MPa以下,并且在试验速度1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时的拉伸伸 长率为5%以上。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也可还含有例如阻 聚剂(D)、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等。
相对于单体(A),上述组合物中的阻聚剂(D)的含量在10~ 5000ppm的范围内是优选的方案之一。
作为上述阻聚剂(D),优选为选自氢醌、二丁基氢醌、氢醌单 甲基醚、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邻苯二酚、连 苯三酚、苯醌、2-羟基苯醌、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邻苯二酚、丁 基化羟基苯甲醚、丁基化羟基甲苯及叔丁基氢醌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也可含有选自 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抗感染剂、抗生素、抗菌剂、抗病毒剂、 镇痛药、镇痛药的配合物、食欲抑制药、抗蠕虫药、抗关节炎药、 平喘药、抗痉挛药、抗抑郁药、抗利尿药、止泻药、抗组胺药、抗 炎药、抗偏头痛药剂、止吐剂、抗肿瘤药、抗帕金森病药、止痒药、 抗精神病药、解热药、镇痉药、抗胆碱能药、交感神经兴奋剂、心 血管用药剂、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 免疫抑制药、肌肉松弛剂、副交感神经阻断药、兴奋剂、镇静剂、 精神稳定剂、拟胆碱药、化疗药物、放射性药物、骨诱导药、膀胱 静态肝素中和剂(heparinneutralizeragentsofstaticbladder)、促凝 剂、止血剂、黄嘌呤衍生物、激素、天然来源或由基因工程合成的 蛋白质、多糖类、糖蛋白、脂蛋白、寡核苷酸、抗体、抗原、后叶 加压素、后叶加压素类似物、肾上腺素、选择蛋白、促凝血性毒物、 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血小板激活剂、及具有止血作用的合成 肽、及
橙油、圆柚油、柠檬油、白柠檬油(limeoil)、丁香油、冬青 油、薄荷油、欧薄荷醑、香蕉馏出物、黄瓜馏出物、蜂蜜馏出物、 蔷薇水、薄荷醇、茴香脑、水杨酸烷基酯、苯甲醛、谷氨酸一钠、 乙基香兰素、百里酚、及香兰素等香料。
本发明的作为软组织用粘合剂、创伤被覆用粘合剂、或创伤被 覆材料使用的试剂盒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件:将上述粘合剂组 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所含的单体(A)、聚合物粒子(B)、 及含有有机硼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各成分以任意组合分 成两部分以上并将它们收纳。
上述试剂盒优选具有如下构成:将单体(A)、聚合物粒子(B)、 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分别独立收纳,首先将单体(A)和含有 有机硼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混合,然后混合聚合物粒子 (B)。
上述试剂盒含有阻聚剂(D)时,所述试剂盒具有如下构件:将 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 料组合物中所含的单体(A)、聚合物粒子(B)、含有有机硼化合 物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及阻聚剂(D)各成分以任意组合分 成两部分以上并将它们收纳。
在含有阻聚剂(D)的上述试剂盒中,优选具有如下构成:将单 体(A)和阻聚剂(D)的混合物、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 剂组合物(C)分别独立收纳,首先将单体(A)和阻聚剂(D)的 混合物、与含有有机硼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混合,然后 混合聚合物粒子(B)。
上述试剂盒中,也可以包括涂布下述组合物时使用的夹具,所 述组合物是将含有上述(A)、(B)、(C)、和根据需要进一步 含有的成分的粘合剂成分或创伤被覆材料成分混合得到的。
作为上述夹具,可以举出例如笔、纤维球、布、海绵球、海绵 片等。
上述试剂盒中,也可以还包括含有1~15重量%的柠檬酸、和1~ 5重量%的氯化铁(III)的粘合前处理用水溶液。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 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不仅毒性及有害性低,具有高粘合强度,而 且涂布该组合物时的操作性优异,由该组合物形成的膜的特性适于 用作软组织粘合、创伤被覆用粘合、创伤被覆材料。另外,将上述 组合物应用于创伤部位时,粘合剂可牢固地粘合创伤部。尤其是, 将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应用于外皮创伤部位时,能够使外皮创伤接 合,在治愈后该粘合剂从外皮自然剥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试样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使用YMP猪皮肤的粘合强度评价样品的制作方法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 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含有单体(A)。作为单体(A),只要可利 用下述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进行聚合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 用。此外,作为单体(A),根据使用目的,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 体均可使用。
作为上述单体(A),可列举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其他乙 烯基化合物等。
在这些单体(A)中,从对人体的刺激较低的方面考虑,优选丙 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其中较优选甲基丙烯酸酯(以下,有时将 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统称为(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单体(A)中,从粘合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具有酸性 基团的单体。
因此,作为单体(A),将(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不具有酸性 基团)和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组合进行使用也是优选的方案。
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不具有酸性基团),可以 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 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 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 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基 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基 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戊基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基 酯、单(甲基)丙烯酸1,2-二羟基丙基酯、单(甲基)丙烯酸1, 3-二羟基丙基酯、单(甲基)丙烯酸赤藓醇酯等(甲基)丙烯酸的 羟基烷基酯;
二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 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亚 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
乙二醇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甲基) 丙烯酸酯、二甘醇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单甲基醚(甲 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 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甲基)丙 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基酯等(甲 基)丙烯酸的氟烷基酯;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 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等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 烷基的硅烷化合物;及
(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具有杂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不具有酸性基团),可以 举出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 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链烷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
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丙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 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多氧基链烷多元醇多(甲基)丙烯酸酯;
下述式(1)表示的脂环类或芳香族二(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式(1)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m及n可以相同或不 同,表示0~10的数,R1表示
中的任一种。);
下述式(2)表示的脂环类或芳香族环氧二(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式(2)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表示0~10的数, R1表示
中的任一种。);及
下述式(3)表示的在分子中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多官能(甲基) 丙烯酸酯,
(上述式(3)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
中的任一种。);
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中,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优 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 基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单(甲基)丙烯酸1,3-二 羟基丙基酯、单(甲基)丙烯酸赤藓醇酯等(甲基)丙烯酸的羟基 烷基酯;
三甘醇单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单(甲基)丙烯酸 酯等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外,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优选三甘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分子内具有乙二醇链 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下述式(1)-a表示的化合物,
(式(1)-a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m及n可以相同或不 同,表示0~10的数。);
下述式(2)-a表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2)-a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及
下述式(3)-a表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3)-a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作为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及其 酸酐、1,4-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均苯四酸、6-(甲基)丙烯 酰氧基乙基萘1,2,6-三甲酸、N-(甲基)丙烯酰基对氨基苯甲 酸、N-(甲基)丙烯酰基邻氨基苯甲酸、N-(甲基)丙烯酰基间 氨基苯甲酸、N-(甲基)丙烯酰基-5-氨基水杨酸、N-(甲基) 丙烯酰基-4-氨基水杨酸、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苯三酸 及其酸酐、4-(甲基)丙烯酰氧基丁基偏苯三酸及其酸酐、4-(甲 基)丙烯酰氧基己基偏苯三酸及其酸酐、4-(甲基)丙烯酰氧基癸 基偏苯三酸及其酸酐、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甲酸、3-(甲 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甲酸、4-(甲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甲酸、琥珀 酸β-(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酯、马来酸β-(甲基)丙烯酰基 氧基乙基酯、邻苯二甲酸β-(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酯、11-(甲 基)丙烯酰基氧基-1,1-十一烷二甲酸、对乙烯基苯甲酸等具有羧 基或其酸酐基的单体;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2-(甲基)丙烯酰 氧基乙基苯基)磷酸、10-(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磷酸等具有磷 酸基的单体;及、
对苯乙烯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等具有磺酸基的 单体等。
在上述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中,优选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 苯三酸及其酸酐。
上述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 用。通过使用上述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 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的粘合性 存在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对于上述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来说,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 酸酯(其中不具有酸性基团)及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总量100重量 份,优选含有1~20重量份,较优选1~10重量份,更优选1~8重量 份的量。当不在上述范围内时,有时给粘合强度或对生物体的适应 性带来不良影响。
对于上述单体(A)的添加量来说,相对于单体(A)、以及下 述的聚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总量100重量份,优选 25.9~77.7重量份,较优选25.9~73.0重量份,更优选30.6~63.6 重量份。
当单体(A)的添加量不足上述范围时,有粘度变高、涂布变困 难的倾向。当单体(A)的添加量超过上述范围时,缺少粘合力,进 而混合物可能流淌至目标部位之外而妨碍治疗。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 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还含有聚合物粒子(B)。上述聚合物粒子(B) 的重均分子量为21万以上、且150万以下,优选为25万以上、且 140万以下。上述聚合物粒子(B)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 且90μm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优选为选自下述(B1)~(B5)中的至 少一种聚合物粒子。
(B1)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140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 径为1.0μm以上、9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
(B2)重均分子量为75万以上、小于100万、且体积平均粒径 为大于30μm、9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
(B3)重均分子量为25万以上、95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径 为1.0μm以上、3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
(B4)重均分子量为35万以上、70万以下、且体积平均粒径 为大于30μm、90μm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4)
(B5)重均分子量为大于95万、小于100万、且体积平均粒径 为30μm的聚合物粒子(B5)
通过使用上述聚合物粒子(B),在容器内将聚合物粒子(B) 与单体(A)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混合时的分散性优异,不仅 如此,上述混合物从容器中挤出的挤出性也优异,进而,进行涂布 时不会扩展到患处之外,涂布性也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合物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是通过超声波 均质器使聚合物粒子分散于分散溶剂(例如优级纯甲醇试剂(折射 率1.33)(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例如 使用MicrotracMT3300EXII[Microtrac公司制]粒度分布计)测定得到 的。
上述聚合物粒子(B1)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万以上、且137 万以下,较优选为100万以上、且135万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2)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78万以上、且小于 100万,较优选为80万以上、且小于100万。
上述聚合物粒子(B3)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5万以上、且94 万以下,较优选为25万以上、且93万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4)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5万以上、且69 万以下,较优选为35万以上、且68万以下。
聚合物粒子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将聚合物粒子(B) 与单体(A)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在容器内混合时的分散性存 在更优异的倾向,不仅如此,上述混合物从容器中挤出的挤出性也 优异,进而,进行涂布时,不会扩展到患处之外,涂布性也存在更 优异的倾向。另外,在聚合物粒子(B)的重均分子量过小、例如小 于25万的情况下,存在涂布性差的倾向。
上述聚合物粒子(B1)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1.5μm以上、75μm 以下,较优选为2.0μm以上、65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50μm 以下,特别优选为2.0μm以上、40μm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2)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大于30μm且为80μm 以下,较优选大于30μm且为70μm以下、更优选大于30μm且为60μm 以下,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50μm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3)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1.5μm以上、30μm 以下,较优选为2.0μm以上、30μm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4)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大于30μm且为85μm 以下,较优选大于30μm且为80μm以下,更优选大于30μm且为70μm 以下,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50μm以下。
聚合物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时,将聚合物粒子(B) 与单体(A)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在容器内混合时的分散性存 在更优异的倾向,不仅如此,上述混合物从容器中挤出的挤出性也 优异,进而,进行涂布时,不会扩展到患处之外,存在涂布性也更 优异的倾向。另外,聚合物粒子(B)的体积平均粒径过小、例如小 于1μm时,存在分散性差的倾向。
上述聚合物粒子(B1)的比表面积通常为0.056m2/g以上、10m2/g 以下,优选为0.067m2/g以上、6.7m2/g以下,较优选为0.077m2/g以 上、5.0m2/g以下,更优选为0.10m2/g以上、5.0m2/g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2)的比表面积通常为0.056m2/g以上、 0.17m2/g以下,优选为0.063m2/g以上、0.17m2/g以下,较优选为 0.070m2/g以上、0.17m2/g以下,更优选为0.083m2/g以上、0.17m2/g 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3)的比表面积通常为0.17m2/g以上、10m2/g 以下,优选为0.17m2/g以上、6.7m2/g以下,较优选为0.17m2/g以上、 5.0m2/g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4)的比表面积通常为0.056m2/g以上、 0.17m2/g以下,优选为0.059m2/g以上、0.17m2/g以下、较优选为 0.063m2/g以上、0.17m2/g以下,更优选为0.070m2/g以上、0.17m2/g 以下。
上述聚合物粒子(B5)的比表面积通常为0.17m2/g。
聚合物粒子的比表面积在上述范围内时,将聚合物粒子(B)与 单体(A)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在容器内混合时的分散性存在 更优异的倾向,不仅如此,上述混合物从容器中挤出的挤出性也优 异,进而,进行涂布时不会扩展到患处之外,存在涂布性也更优异 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比表面积是通过液氮温度下(77K)的氮气 吸附(BET法)求出的值。
作为构成上述聚合物粒子(B)的聚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 烯酸酯聚合物、丙烯酸酯聚合物、苯乙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 体、烯烃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聚酰胺类弹性体、及氨基甲酸 酯类弹性体、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有机硅聚合物等。它们可 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在上述聚合物中,从混合时的均匀性方面考虑,优选甲基丙烯 酸酯聚合物及丙烯酸酯聚合物。以下,有时将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及丙烯酸酯聚合物统称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可以举出例如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 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等非交联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 基)丙烯酸甲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 酸甲酯与丁二烯类单体的共聚物等交联聚合物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聚合物内,通过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等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体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混合使 用,可作为软化剂发挥作用,可提高组合物的柔软性。作为合成橡 胶,可以举出例如EPT(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等。作为上述热塑 性弹性体,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 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聚酰胺类弹性体、及氨基甲酸酯类弹性 体、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有机硅聚合物等。
上述弹性体的分子量通常为1000~100万、优选2000~50万。此 外,上述弹性体的玻璃化温度(Tg)通常为20℃以下、优选为0℃ 以下。
进而,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还含有金属氧化物或 金属盐被上述非交联聚合物或交联聚合物被覆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 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子量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 的换算为标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
相对于单体(A)、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 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聚合物粒子(B)的添加量优选为17.5~72.5 重量份,较优选为22.5~72.5重量份,更优选为32.5~67.5重量份。
当聚合物粒子(B)的添加量不足上述范围时,聚合变得难以进 行,缺乏粘合效果,而且,混合物可能流出至目标部位之外妨碍治 疗。当聚合物粒子(B)的添加量超出上述范围时,存在与单体(A) 的混合变得困难、而且由于粘度急剧上升导致从容器挤出变得困难 的倾向,另外,有时聚合进行、迅速形成聚合固化物,存在作为粘 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的操作性不优异的倾向。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 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的含有有机硼化合物(c1) 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若将有机硼化合物添加至含有单体的组 合物中,则聚合反应在较早阶段即缓慢开始,进行聚合反应,与此 相对,当使用过氧化物作为聚合引发剂时,即使混合聚合引发剂, 直至聚合开始也需要较长时间,聚合反应一旦开始即急剧反应,在 较短时间内完成,在这一点上有很大不同。因此,为了形成适合用 于创伤部、软组织等的组合物,相对于单体(A)以上述说明过的量 来使用本发明的聚合物粒子(B)是重要的。通过使用所述聚合物粒 子(B),不仅可长时间地确保操作性,而且可确保适合用于创伤部、 软组织等的流动性、涂布性。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 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含有有机硼化 合物(c1)作为必需成分,根据需要可含有非质子性溶剂(c2)、 醇(c3)。通过在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中包含上述含有有机硼化合 物(c1)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当将该组合物涂布于创伤部、 软组织等而且该组合物全部固化时,单体(A)的残留倾向于比使用 了过氧化物作为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的情况更少。进而,一部分渗 透至上皮,引发聚合。因此,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适合用于生物体。
作为有机硼化合物(c1),可以举出例如三烷基硼、烷氧基烷 基硼、二烷基硼烷及部分氧化三烷基硼等。
作为三烷基硼,可以举出例如三乙基硼、三丙基硼、三异丙基 硼、三丁基硼、三仲丁基硼、三异丁基硼、三戊基硼、三己基硼、 三庚基硼、三辛基硼、三环戊基硼、三环己基硼等具有碳原子数为 2~8的烷基的三烷基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烷基可以是直链烷基、 支链烷基、环烷基中的任一种,三烷基硼中含有的3个烷基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烷氧基烷基硼,有单烷氧基二烷基硼、二烷氧基单烷基硼 等。作为上述烷氧基烷基硼,可以举出例如丁氧基二丁基硼等单烷 氧基二烷基硼。需要说明的是,烷氧基烷基硼具有的烷基与该烷氧 基的烷基部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二烷基硼烷,可以举出例如二环己基硼烷、二异戊基硼烷 等。需要说明的是,二烷基硼烷具有的两个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 同。此外,上述二烷基硼烷中含有的两个烷基可以键合形成单环结 构或双环结构。作为所述化合物,可以举出9-硼杂双环[3.3.1]壬 烷(9-borabicyclo[3.3.1]nonane)等。
部分氧化三烷基硼是指上述三烷基硼的部分氧化物。作为该部 分氧化三烷基硼,优选部分氧化三丁基硼。此外,作为部分氧化三 烷基硼,可使用相对于1摩尔三烷基硼加成优选0.3~0.9摩尔、较优 选0.4~0.6摩尔的氧而形成的物质。
在上述有机硼化合物中,优选三丁基硼或部分氧化三丁基硼, 较优选部分氧化三丁基硼。当将三丁基硼、部分氧化三丁基硼作为 有机硼化合物(c1)使用时,不仅操作性变好,而且存在对具有水 分的生物体具有适当的反应性的倾向。此外,当将三丁基硼、部分 氧化三丁基硼作为有机硼化合物(c1)使用时,由于即使在生物体 这样的水分多的地方反应也会开始并进行,所以单体难以残留在粘 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与生物体的界面,因此对生物体的危害性极少。 上述有机硼化合物(c1)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中也可还含有非质子性溶剂(c2)。这 样,由于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中含有非质子性溶剂、有机硼化合 物被稀释,所以具有可燃性的有机硼化合物(c1)的放热性变得更 稳定并抑制可燃性,搬运时、保存时、混合时的处理变得容易。此 外,由于放热性的适当降低可抑制在使用极大量的粘合剂或创伤被 覆材料时急剧的放热,所以对与本发明的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相 接触的组织的损伤有变小的倾向。上述非质子性溶剂(c2)在1个 大气压下的沸点通常为30℃~150℃,优选为50℃~120℃。当沸点不 足上述范围时,在搬运时或保存中,会发生非质子性溶剂从聚合引 发剂组合物中挥发、飞散等情况,有机硼化合物(c1)的起火抑制 效果存在降低的倾向。此外,当沸点超出上述范围时,非质子性溶 剂在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形成的固化物 上的残留变多,组合物的粘合性能有降低的倾向。
作为上述非质子性溶剂(c2),优选不与有机硼化合物(c1)反 应、可形成均匀溶液的溶剂。
作为非质子性溶剂(c2),可以举出例如戊烷、己烷、环己烷、 庚烷、苯、甲苯等烃;
氟苯、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所说的flon等卤化 烃;
乙醚、二异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四氢呋喃等醚;
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基酮等酮;及
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等酯等。
其中,优选戊烷、己烷、庚烷等饱和脂肪族烃、醚、及酯,较 优选己烷、二异丙基醚、乙酸乙酯。
上述非质子性溶剂(c2)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 用。
相对于有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 (C)中的非质子性溶剂(c2)的含量优选为30~80重量份。
当非质子性溶剂(c2)的含量不足上述范围时,得不到充分的 稀释效果,存在放热或起火的抑制效果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 当非质子性溶剂(c2)的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聚合引发剂组 合物(C)的聚合引发能力降低至不能满足需要的倾向。
在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中,除了非质子性溶剂(c2)之外, 还可以进一步含有醇(c3)。通过向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中添加 少量醇(c3),可在不降低聚合活性的情况下,使依赖于有机硼化 合物(c1)的反应更稳定地进行,存在即使在空气中与纸等接触也 变得容易抑制焦糊或起火的倾向。
作为醇(c3),可以举出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及其异构体、 正丁醇及其异构体、正戊醇及其异构体、正己醇及其异构体、正庚 醇及其异构体等。
在上述醇(c3)中,优选碳原子数为4以下的醇,即,甲醇、 乙醇、正丙醇及其异构体、以及正丁醇及其异构体,较优选乙醇及 正丙醇。
上述醇(c3)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相对于有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 (C)中的醇(c3)的含量优选为0.2~5重量份,较优选为0.3~4.5 重量份,更优选为0.5~4重量份。
当醇(c3)的含量不足上述范围时,得不到充分的稀释效果, 存在放热或起火的抑制效果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当醇(c3) 的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聚合引发能 力降低至不能满足需要的倾向。
此外,当同时使用醇(c3)和非质子性溶剂(c2)时,相对于有 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中的非 质子性溶剂(c2)的含量优选为5~40重量份,较优选为10~30重量 份,更优选为10~25重量份。
当相对于有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非质子性溶剂(c2) 的含量不足上述范围时,存在放热或起火的抑制效果不充分的倾向。 另一方面,当相对于有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非质子性溶剂 (c2)的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聚合 引发能力降低的倾向。
相对于单体(A)、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 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添加量优选为 1.7~4.9重量份,较优选为1.7~4.6重量份,更优选为2.0~4.0重量 份。
当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添加量不足上述范围时,聚合变得 难以进行,存在缺乏粘合效果的倾向。当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 添加量超过上述范围时,有可能因稀释使粘度降低,对安全性造成 不良影响,另外,假定聚合急剧进行迅速形成聚合固化物,所以存 在作为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的操作性不优异的倾向。
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在不给其性能 带来不良影响的范围内,也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例,可以举出阻聚剂(D)。作为上述阻聚剂 (D),可以举出氢醌、二丁基氢醌等氢醌化合物类、氢醌单甲基醚、 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苯酚类、邻苯二酚、连 苯三酚、苯醌、2-羟基苯醌、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邻苯二酚、丁 基化羟基苯甲醚、丁基化羟基甲苯及叔丁基氢醌等。其中,优选使 用氢醌单甲基醚及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混合物。
在上述阻聚剂(D)中,从其自身稳定性良好方面考虑,有时优 选氢醌单甲基醚。
上述阻聚剂(D)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当添加上述阻聚剂(D)时,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 料组合物总量,优选添加10~5000ppm阻聚剂(D),较优选 50~1000ppm,更优选50~500ppm。
此外,相对于上述单体(A),还优选以10~5000ppm的范围添 加上述阻聚剂(D)。通过形成这样的组合物,例如,与以往相比, 当将粘合剂应用于外科手术时的患部(由于来自切开部等的渗出液 而不干燥的患部)、创伤部位、软组织等被粘物时,在确保涂布性 和适当的固化时间的方面也优异,可作为粘合剂及被覆材料稳定地 操作。而且操作性优异。
上述阻聚剂(D)的添加量如上所述,但相对于单体(A)较优 选以50~1000ppm、更优选50~500ppm的范围进行添加。通过形成上 述组合物,例如,存在不仅可在应用组合物时稳定地处理而且可在 应用后高效地固化组合物的倾向。当阻聚剂(D)的含量不足上述范 围时,在单体(A)、聚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刚混 合后即固化,存在涂布变困难的倾向。另一方面,当阻聚剂(D)的 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使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聚合引发能 力降低、固化时间不必要地延长、难以用于医疗用途的倾向。
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个例子,可以进一步举出紫外线吸收剂。作 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例如2-(2’-羟基-5’-甲基苯基) 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 (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1, 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 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 -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仲丁基-5’-叔丁基-2’ -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 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 5’-双(α,α-二甲基苄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 -叔丁基-2’-羟基-5’-(2-辛基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 苯并三唑、2-(3’-叔丁基-5’-[2-(2-乙基己基氧基)羰基 乙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 -羟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 (3,-叔丁基-2’-羟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 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辛基氧基羰基乙基) 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2-(2-乙基己基氧基) 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十二烷基-2’- 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 -(2-异辛基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和2,2’-亚甲基双 [4-(1,1,3,3-四甲基丁基)-6-苯并三唑-2-基苯酚]的 混合物、2-[3’-叔丁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 苯基]苯并三唑和聚乙二醇300的酯交换反应生成物、[R-CH2CH2-COOCH2]3]2-(式中,R=3’-叔丁基-4’-羟基-5’-2H-苯 并三唑-2-基苯基)等苯并三唑化合物;
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 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癸基氧基二苯甲酮、2-羟 基-4-十二烷基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 2’,4,4’-四羟基二苯甲酮及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 苯甲酮等二苯甲酮化合物;
水杨酸4-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苯基酯、水杨酸辛基苯基酯、 二苯甲酰基间苯二酚、双(4-叔丁基苯甲酰基)间苯二酚、苯甲酰 基间苯二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 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甲酸十八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 -甲基-4,6-二叔丁基苯基酯及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 苯基酯;
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酯、琥珀酸双(2,2, 6,6-四甲基哌啶基)酯、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哌啶 基)酯、双(1,2,2,6,6-五甲基哌啶基)正丁基-3,5-二叔 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酯、1-羟基乙基-2,2,6,6-四甲基 -4-羟基哌啶与琥珀酸的缩合产物、N,N’-双(2,2,6,6-四 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与4-叔辛基氨基-2,6-二氯-1,3,5 -均三嗪的缩合产物、三(2,2,6,6-四甲基-4-哌啶基)次氮 基三乙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 -丁烷四酸酯(butanetetraoate)、1,1’-(1,2-亚乙基)双(3, 3,5,5-四甲基哌嗪酮)、4-苯甲酰基-2,2,6,6-四甲基哌 啶、4-硬脂酰基氧基(stearyloxy)-2,2,6,6-四甲基哌啶、双 (1,2,2,6,6-五甲基-4-哌啶基)2-正丁基-2-(2-羟基 -3,5-二叔丁基苄基)丙二酸酯、3-正辛基-7,7,9,9-四甲 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癸二酸双(1- 辛基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酯、琥珀酸双(1-辛基氧 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酯、N,N’-双(2,2,6,6-四 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与4-吗啉代-2,6-二氯-1,3,5-三 嗪的缩合产物、2-氯-4,6-二(4-正丁基氨基-2,2,6,6- 四甲基哌啶基)-1,3,5-三嗪与1,2-双(3-氨基丙基氨基) 乙烷的缩合产物、2-氯-4,6-二(4-正丁基氨基-1,2,2,6, 6-五甲基哌啶基)-1,3,5-三嗪与1,2-双(3-氨基丙基氨基) 乙烷的缩合产物、8-乙酰基-3-十二烷基-7,7,9,9-四甲基 -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3-十二烷基- 1-(2,2,6,6-四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2,5-二酮、及3 -十二烷基-1-(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 2,5-二酮等受阻胺化合物;
4,4’-二辛基氧基草酰二苯胺、2,2’-二乙氧基草酰二苯胺、 2,4’-二乙氧基草酰二苯胺、4,4’-二乙氧基草酰二苯胺、2,2’ -二甲氧基草酰二苯胺、2,4’-二甲氧基草酰二苯胺、4,4’-二甲 氧基草酰二苯胺、2,2’-二辛基氧基-5,5’-二叔丁基草酰二苯胺、 2,2’-双十二烷基氧基-5,5’-二叔丁基草酰二苯胺、2-乙氧基 -2’-乙基草酰二苯胺、N,N’-双(3-二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 2-乙氧基-5-叔丁基-2’-乙基草酰二苯胺、2-乙氧基-5-叔丁 基-2’-乙基草酰二苯胺与2-乙氧基-2’-乙基-5,4’-二叔丁基 草酰二苯胺的混合物等草酰胺化合物;
2,4,6-三(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1,3,5-三嗪、 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 -1,3,5-三嗪、2-(2,4-二羟基苯基)-4,6-双(2,4- 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羟基-4-丙基氧基 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 基-4-辛基氧基苯基)-4,6-双(4-甲基苯基)-1,3,5-三 嗪、2-(2-羟基-4-十二烷基氧基苯基)-4,6-双(2,4-二 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 丁基氧基丙基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 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辛基氧基丙基氧基) 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及2- [4-十二烷基/十三烷基氧基-(2-羟基丙基)氧基-2-羟基苯基] -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等2-(2-羟基 苯基)-1,3,5-三嗪化合物;
三苯基亚磷酸酯、二苯基烷基亚磷酸酯、苯基二烷基亚磷酸酯、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月桂基亚磷酸酯、三(十八烷基)亚 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二异癸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 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 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异癸基氧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 -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6 -三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硬脂基山梨醇三亚磷酸 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6-异 辛基氧基-2,4,8,10-四-叔丁基-12H-二苯并[d,g]-1, 3,2-二氧磷杂八环、6-氟-2,4,8,10-四叔丁基-12-甲基 二苯并[d,g]-1,3,2-二氧磷杂八环、双-(2,4-二叔丁基 -6-甲基苯基)甲基亚磷酸酯及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 基)乙基亚磷酸酯等亚磷酸酯化合物或亚膦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优选苯并三唑化合物。
当添加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时,相对于单体(A),优选添加 10~1,000ppm,较优选100~800ppm。通过这样添加紫外线吸收剂, 可抑制含有单体的液体着色,存在提高单体本身的保存稳定性的倾 向。
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例,可进一步举出增塑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可以举出柠檬酸酯、异柠檬酸酯、酒石酸酯、 苹果酸酯、乳酸酯、甘油酸酯及羟基乙酸酯等羟基羧酸酯;偏苯三 酸三甲基酯、二苯甲酸二甘醇酯、丙二酸二乙基酯、邻乙酰基柠檬 酸三乙基酯、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二苯甲酸双丙甘醇酯、己二 酸二乙基酯、邻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癸二酸二甲基酯、以及亚 烷基二醇二酯等。
上述增塑剂的添加量可根据材料的种类适当选择,通常如下使 用:在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总量中,通常含有 0~30wt%,优选0~20wt%,较优选0~10wt%。
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例,可进一步举出防腐剂。
作为上述防腐剂,可以举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 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 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甲酚、氯甲酚;
间苯二酚、4-正己基间苯二酚、3a,4,7,7a-四氢-2-((三 氯甲基)硫基)-1H-异吲哚-1,3(2H)-二酮;
苯扎氯铵、苯扎氯铵钠(benzalkoniumsodiumchloride)、苄索 氯铵;
苯甲酸、苄醇、西吡氯铵、氯丁醇、脱氢乙酸、邻苯基苯酚、 苯酚、苯乙醇、苯甲酸钾、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丙 酸钠、山梨酸、硫柳汞、百里酚;
硼酸苯汞、硝酸苯汞及乙酸苯汞等苯汞化合物;
甲醛等。
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例,可进一步举出抗感染剂、抗生素、抗菌 剂、抗病毒剂、镇痛药、镇痛药的配合物、食欲抑制药、抗蠕虫药、 抗关节炎药、平喘药、抗痉挛药、抗抑郁药、抗利尿药、止泻药、 抗组胺药、抗炎药、抗偏头痛药剂、止吐剂、抗肿瘤药、抗帕金森 病药、止痒药、抗精神病药、解热药、镇痉药、抗胆碱能药、交感 神经兴奋剂、心血管用药剂、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 血管扩张剂、免疫抑制药、肌肉松弛剂、副交感神经阻断药、兴奋 剂、镇静剂、精神稳定剂、拟胆碱药、化疗药物、放射性药物、骨 诱导药、膀胱静止性的肝素中和剂、促凝剂、止血剂、黄嘌呤衍生 物、激素、天然来源或由基因工程合成的蛋白质、多糖类、糖蛋白、 脂蛋白、寡核苷酸、抗体、抗原、后叶加压素、后叶加压素类似物、 肾上腺素、选择蛋白、促凝血性毒物、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 血小板激活剂、及具有止血作用的合成肽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 含有上述成分,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用于给药系统(drugdelievery system)和再生医疗用途。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 作为上述蛋白质,也可进一步含有以促进组织修复等为目的的血管 形成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
作为上述抗菌剂,可以举出元素碘、固体聚维酮碘、聚维酮碘;
三溴苯酚、三氯苯酚、四氯苯酚、硝基苯酚、3-甲基-4-氯 苯酚、3,5-二甲基-4-氯苯酚、苯氧基乙醇、双氯酚、邻苯基苯 酚、间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2-苄基-4-氯苯酚、2,4-二氯 -3,5-二甲基苯酚、4-氯百里酚、苄氯酚、三氯生、芬替克洛、 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2, 4-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3,4-二甲基苯酚、2,6-二 甲基苯酚、4-正丙基苯酚、4-正丁基苯酚、4-正戊基苯酚、4- 叔戊基苯酚、4-正己基苯酚、4-正庚基苯酚、单烷基卤酚、多烷 基卤酚、芳香族卤酚、及其铵盐、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苯酚化 合物;
硝酸银、六氯酚、汞溴红、四环素·HCl、四环素水合物及红霉 素等。
作为上述其他成分的一例,可进一步举出橙油、圆柚油、柠檬 油、白柠檬油、丁香油、冬青油、薄荷油、欧薄荷醑、香蕉馏出物、 黄瓜馏出物、蜂蜜馏出物、蔷薇水、薄荷醇、茴香脑、水杨酸烷基 酯、苯甲醛、谷氨酸一钠、乙基香兰素、百里酚、及香兰素等香料。
此外,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例,也可进一步含有无机填充剂、有 机填充剂、有机复合填料、填充剂着色剂等。
作为无机填充材料,可以举出例如锆氧化物、铋氧化物、钛氧 化物、氧化锌、氧化铝粒子等金属氧化物粉末;
碳酸铋、磷酸锆、硫酸钡等金属盐粉末;
石英玻璃、含铝玻璃、含钡玻璃、含锶玻璃、硅酸锆玻璃等玻 璃填料;
具有银缓释性的填料;
及具有氟缓释性的填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从在固化后的无机填充材料和单体(A)之间形 成牢固的结合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实施过硅烷处理、聚合物涂覆 等表面处理的无机填充材料。
上述无机填充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此外,作为其他成分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硫酸钡、氧化锆等X 射线造影剂等。作为上述X射线造影剂,本发明中优选氧化锆。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或 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优选上述(A)、(B)、(C)及根据需要含 有的成分混合后30秒以内(从混合开始到混合后30秒为止的期间 内)的粘度在0.4~75,000cp的范围内。
通过使粘度在上述范围内,作为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易于涂 布。
从操作性、流动性方面考虑,上述粘度优选在0.4~10,000cp的 范围内,更优选在1~10,000cp的范围内。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来说, 上述(A)、(B)、(C)及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混合后60秒的时 间点下的粘度优选在10~1,000,000cp的范围内,较优选在20~ 1,000,000cp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0cp~800,000cp的范围内。
通过使粘度在上述范围内,作为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可容 易地从容器挤出,而且易于涂布等操作性优异。
本发明的组合物作为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的操作性即流动性 等涂布性优异。此外,即使与将过氧化物用作引发剂成分的组合物 相比,存在手术员可确保长于进行混合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的时间的 倾向,在这一点上操作性也优异。
在制备本发明的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24小 时后,由该组合物得到具有1μm以上、优选1cm以下厚度的且长 25mm以上宽2mm以上的膜,对于该膜来说,在试验速度2mm/分钟 条件下测定时的弯曲弹性模量可以优选为750MPa以下,较优选为 740MPa以下,更优选为730MPa以下。此外,在制备上述组合物24 小时后,由该组合物得到具有1μm以上、优选1cm以下厚度的且长 25mm以上、宽2mm以上的膜,对于上述膜来说,在试验速度2mm/ 分钟条件下测定时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为750MPa以下,较优选为 600MPa以下,更优选为550MPa以下。
另外,上述膜的弯曲弹性模量可以优选为100MPa以上,较优选 为150MPa以上,更优选为200MPa以上。
另外,在制备本发明的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 物24小时后,由该组合物得到具有1μm以上、优选1cm以下厚度 的且长25mm以上并且宽2mm以上的膜,对于该膜来说,在试验速 度1mm/分钟条件下测定时的拉伸伸长率优选为5%以上,较优选为 15%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
此外,上述拉伸伸长率可以优选为5%以上,较优选为7%以上, 更优选为9%以上。进而,上述拉伸伸长率可以优选30%以上,较优 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由本发明的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得到的固 化物在对于软组织和皮肤的涂布膜(film)的物性方面优异,对于关 节等弯曲位置的皮肤的粘合性也优异。
本发明中,可预先将上述单体(A)、聚合物粒子(B)、聚合 引发剂组合物(C)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混合来制备粘合剂组 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将该组合物涂布于创伤部位(外科手 术时的患部、创伤被覆部位)、软组织等处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将上述各成分混合时,对混合顺序没有限制, 但从可稳定均匀地混合方面考虑,优选首先将单体(A)及聚合引发 剂组合物(C)混合,然后混合聚合物粒子(B)。
此外,当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含有阻 聚剂(D)时,从使得到的组合物的稳定性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 首先将单体(A)与阻聚剂(D)的混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 混合,然后混合聚合物粒子(B)。
此外,在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固化 前或固化过程中,可进一步照射可见光、电离射线(例如γ射线)、 电子束等电磁波进行杀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从不使固化条件大 幅变化的观点考虑,有时也优选可见光照射。此外,也可利用环氧 乙烷(EO)及过氧化氢等气体、干热、蒸汽、过滤、利用液体等的 处理、高压釜灭菌处理等进行杀菌处理。
此外,也可在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 涂布在创伤部位、软组织等之前,预先用醇等消毒液对创伤部位、 软组织等的表面进行消毒。
进而,在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涂布 在创伤部位、软组织等部位前,出于改善粘合性等目的,也可进行 前处理。作为上述前处理的处理液,例如可以举出含有1~15重量% 的柠檬酸、和1~5重量%的氯化铁(III)的水溶液等。
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涂布于创伤部 时,所述组合物聚合并固化而形成膜、例如形成膜状,可用于粘合 创伤部、被覆创伤面(即,可这样使用:在使伤口边缘合在一起后, 将粘合剂涂布于创伤部表面,与表面粘合并固化)。此外,为了固 定、保护上述膜状固化体的端部、或整体、维持、增强粘合力,在 向创伤部位、软组织表面等涂布时或涂布后,也可使用膜、片材或 纸、橡皮膏、绷带、纱布等被覆用品。上述被覆用品可具有粘合性, 也可具有接合性。
进而,在创伤部应用海藻酸盐被覆材料、水凝胶及氢化聚合物 时或应用后,也可涂布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
当担忧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由于长期 保存、保管而发生形态或性能变化,有损于本发明的效果时,可将 包括单体(A)、聚合物粒子(B)、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及阻 聚剂(D)等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各成分单独收纳或以任意组 合分割收纳在两个以上的部件中,形成作为软组织用粘合剂、创伤 被覆用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使用的试剂盒,以所述试剂盒形式 保存并在使用前进行混合以形成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 组合物。作为上述收纳用部件,为了防止单体(A)或聚合引发剂组 合物(C)的挥散、飞散,可以举出例如具有气体阻隔性的可密闭的 树脂容器、或玻璃注射器(syringe)等。作为用于收纳聚合物粒子 (B)的部件,可以举出用于防止吸湿的密闭良好的树脂及玻璃制容 器。对于其收纳量,有将一次用完的使用量收纳在容器的情况和将 多次使用的量收纳的情况。
作为保存上述各成分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分成(A)及其他根 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B)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 合物、和(C)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三份进行保存的 方法;分成(A)、(B)、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 和(C)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A)及(B)的混合物、和(C)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 (A)、(B)、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一部分的混合物、和 (C)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剩余部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 的方法;分成(A)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和(B) 及(C)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A)、和(B)、(C)、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A)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一部分的混合物、和(B)、(C)、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剩余部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 法等。
此外,当含有阻聚剂(D)时,可以举出例如分成(A)及其他 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B)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 混合物、(C)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三份进行保存的 方法;分成(A)、(B)、(D)、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 混合物、和(C)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A)、(B)、及(D) 的混合物、和(C)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 存的方法;分成(A)、(B)、(D)、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 分的一部分的混合物、和(C)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剩余部 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A)、(D)及其他根据需 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和(B)及(C)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 方法;分成(A)及(D)的混合物、和(B)、(C)、及其他根据 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A)、(D)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一部分的混合物、和(B)、(C)、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剩余部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 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单体(A),当使用含有具有酸性基团的单 体和不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的混合物时,除了上述保存方法之外, 也可利用以不使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与聚合引发剂组合物接触的状 态进行保存的方法进行保存,例如,分成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B)、 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和不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及 (C)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及 (B)的混合物、和不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C)、及其他根据需 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具有酸性基团的 单体、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和不具有酸性基团的 单体、(B)、及(C)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分成具有酸 性基团的单体、和不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B)、(C)、及其他 根据需要含有的成分的混合物两份进行保存的方法等。
上述分成两份的物质可装入各自的部件、例如注射器等容器等, 收纳至作为软组织用粘合剂、创伤被覆用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 使用的试剂盒中以产品形式提供。
对于上述试剂盒来说,只要没有由于保管而形态或性能发生变 化、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危险就不特别限制其构成,但优选下述构 成:将单体(A)、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 分别独立收纳,首先将单体(A)和含有有机硼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 组合物(C)混合,然后混合聚合物粒子(B)。通过为上述构成, 容易得到具有更稳定的性能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 物。
作为上述试剂盒,可以举出例如:
具有分别独立收纳单体(A)、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 剂组合物(C)的部件(例如容器、注射器等)、和用于将它们从收 纳它们的部件中取出并混合的部件(例如混合容器、混合皿等)的 试剂盒;
将单体(A)、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 分别独立收纳于在一个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的3个以上的室中,通 过破坏隔板或移动隔板使单体(A)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通过 预先在注射器中设置的路径,与聚合物粒子(B)混合的具有搅拌单 元的试剂盒等。
此外,当上述试剂盒含有阻聚剂(D)时,优选构成如下:分别 独立收纳含有单体(A)和阻聚剂(D)的混合物、聚合物粒子(B)、 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首先将含有单体(A)和阻聚剂(D) 的混合物和含有有机硼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混合,然后 混合聚合物粒子(B)。通过为这样的构成,容易得到具有更稳定的 性能的软组织用粘合剂、创伤被覆用粘合剂、或创伤被覆材料。
作为上述试剂盒,可以举出例如:
具有分别独立收纳含有单体(A)和阻聚剂(D)的混合物、聚 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部件(例如,容器、注射 器等)、和用于将它们从收纳它们的部件中取出并混合的部件(例 如,混合容器、混合皿等)的试剂盒;
将含有单体(A)和阻聚剂(D)的混合物、聚合物(B)、及 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分别独立收纳于在一个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 的3个以上的室中,通过破坏隔板或移动隔板使含有单体(A)和阻 聚剂(D)的混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通过预先在注射器中 设置的路径,与聚合物(B)混合的具有搅拌单元的试剂盒等。
与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分别存放于两个以上的部件、典型地为容 器中,并在即将使用时进行混合来使用的方法相比,由在上述分隔 成3个以上的室内收纳各成分的一个容器形成的试剂盒省时省力, 而且,从容器中仅取出必要量的组合物并使其直接与海绵等夹具接 触而不使用混合容器等,由此可经济地使用。
此外,也可预先使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成分的一部分或全部 包含于在将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涂布于创伤部位、 软组织等时使用的夹具中,在即将使用时使单体(A)或含有单体(A) 和阻聚剂(D)的混合物、聚合物粒子(B)、及其他根据需要含有 的成分与夹具接触,当场制备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 料组合物,直接涂布于创伤部位、软组织等。
作为向创伤部位、软组织等涂布的夹具,可以举出例如笔、纤 维球、布、海绵球、海绵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试剂盒也可包括上述醇等消毒液、以改善 粘合性等为目的的用于前处理用的溶液、被覆用品等。
此外,当以上述试剂盒保存时,可优选在各成分不变质(例如, 单体不固化)的条件下,利用可见光等电磁波等进行灭菌处理。
本发明的软组织用粘合剂组合物、创伤被覆用粘合剂组合物、 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可用于例如创伤部位的封闭、保护、闭塞、 固定(粘合)软组织移植片、止血、血管吻合、血管闭塞、支气管 吻合、支气管闭塞、眼科手术等生物组织粘合等。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来说,通过将其直接涂布于形 成于生物体的皮肤、粘膜等外皮的创伤,可容易地接合创伤部的开 口部等,另外,在皮肤移植时,也可用于将移植片固定在移植部位 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将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作为创伤被覆用粘合 剂使用时,通常如下使用:不涂布于创面,而在将伤口边缘合在一 起后,将粘合剂涂布于创伤部表面,与表面粘合并进行固化。另一 方面,在擦伤或挤压伤、挫伤等没有切开面的创伤部的情况下,也 可直接涂布于患部来被覆创伤。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 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29、比较例1~26]
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下述“试剂”项中记载的单体(A)、 聚合物粒子(B)、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根据下述表2~表7 中记载的配合比制作组合物,根据下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试剂)
实施例中,作为单体(A)、聚合物粒子(B)、及聚合引发剂 组合物(C),使用以下物质。
单体(A):4-META/MMA: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苯三 酸酸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重量比约5%)
聚合物粒子(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1)~(13) 的分子量、性状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体积平均粒径 重均分子量 比表面积 PMMA(1) 8.2μm 127万 0.87m2/g PMMA(2) 8.2μm 26万 0.87m2/g PMMA(3) 24.6μm 122万 0.40m2/g PMMA(4) 24.6μm 29万 0.40m2/g PMMA(5) 37.5μm 98.7万 0.15m2/g PMMA(6) 40.1μm 35.9万 0.18m2/g PMMA(7) 19.7μm 84.3万 0.33m2/g PMMA(8) 4.6μm 112.7万 1.29m2/g PMMA(9) 6.8μm 102.4万 1.38m2/g PMMA(10) 0.4μm 41.4万 12.49m2/g PMMA(11) 102.7μm 6.4万 0.058m2/g PMMA(12) 109.1μm 60万 0.060m2/g PMMA(13) 99.0μm 5万 0.055m2/g
需要说明的是,PMMA(折射率1.49)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如 下测定:使用优级纯甲醇试剂(折射率1.33)(和光纯药工业公司 制)作为分散溶剂,用装置内置超声均质器分散5分钟(功率25W), 在装置LoadingIndex在适当范围内的浓度条件下,以循环速度50% (100%时,65ml/秒),使用MicrotracMT3300EXII(Microtrac公司 制粒度分布计)进行测定。
此外,比表面积是通过使用Autosorb3(Quantachrome公司制), 由液氮温度下(77K)的氮气吸附(BET法)求得的。
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TBBA型,即部分氧化三丁基硼80 重量份、己烷19重量份、乙醇1重量份
(分散性的评价)
按照下述表1的实施例1~29及比较例1~26中记载的配合比, 将聚合物粒子(B)称量于在路厄部(Luer部)带有塑料帽(Osaka Chemical公司制)的5ml带有路厄锁(Luer-lock)的非乳胶注射器 (latex-freesyringe)(HENKESASSWOLF公司制)中。接着,将 按照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记载的配合比在10ml玻璃制样品管内混 合的单体(A)和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注入到上述注射器内,在 25℃下用手剧烈振荡20秒,由此将其搅拌混合。在振荡开始5秒后 及振荡开始20秒后(混合结束时)目视确认注射器内的混合物的状 态。如下进行评价:将振荡开始5秒后没有确认到聚合物粒子(B) 的粉末的情况作为4,将振荡开始20秒后没有确认到聚合物粒子(B) 的粉末的情况作为3,将振荡开始20秒后稍微确认到聚合物粒子(B) 的粉末的情况作为2,将振荡开始20秒后大量确认到聚合物粒子(B) 的粉末的情况作为1。需要说明的是,分散性为1的情况下,不进行 挤出性及涂布性的评价,不进行粘度的测定,在结果的表中记作斜 线。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2~表7。
(挤出性及涂布性的评价)
按照下述表2~表7的实施例1~29及比较例1~26中记载的配 合比,将聚合物粒子(B)称量于在路厄部带有塑料帽(OsakaChemical 公司制)的5ml注射器(HENKESASSWOLF公司制)中。接着, 将按照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记载的配合比在样品管内混合的单体 (A)和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注入到上述注射器内,在25℃下用 手剧烈振荡20秒,由此将它们混合。之后,取下注射器的帽,安装 开口部为宽1cm、厚0.5mm的喷嘴,将所得粘合剂组合物(被覆材 料组合物)1ml以4cm的长度涂布于聚乙烯制片材上。从注射器中 挤出的挤出性的评价如下进行:将可以容易地挤出的情况作为3;将 如果双手用力则可挤出的情况作为2;将不能挤出,或混合后聚合物 粒子(B)与单体(A)和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的混合物分离, 不均匀地液体部分首先被挤出的情况,以及即使均匀地分散但是聚 合物粒子(B)在涂布后也与液体部分分离的情况作为1。评价结果 示于表2~表7。另外,涂布性的评价根据确认涂布物的铺展的程度 (涂布物的宽度)来进行。涂布物的宽度为1~1.2cm时为5,为 1.2cm~1.4cm时为4,为1.4cm~1.6cm时为3,为1.6cm~1.8cm时 为2,为1.8cm~3cm时为1,为3cm以上时为0。需要说明的是, 挤出性为1的情况不进行涂布性的评价、粘度的测定,在结果的表 中记作斜线。评价结果示于表2~表7。
(粘度的评价)
按照下述表1的实施例1~29及比较例1~26中记载的配合比, 将聚合物粒子(B)称量于在路厄部带有塑料帽(OsakaChemical公 司制)的5ml带有路厄锁的非乳胶注射器(HENKESASSWOLF公 司制)中。接着,将按照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记载的配合比在10ml 玻璃制样品管内混合的单体(A)和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注入到 上述注射器内,在25℃下用手剧烈振荡20秒,由此将其搅拌混合。 之后,取下注射器的帽,从注射器内挤出所得粘合剂组合物(被覆 材料组合物),使用流变仪(HAAKE公司制、RS600)在35℃下测 定制备后60秒后的粘合剂组合物(被覆材料组合物)的粘度。需要 说明的是,粘度在制备时为0.4cp以上,确认到粘度经时上升。评价 结果示于下述表2~表7。
另外,上述含有(A)、(B)、及(C)的粘合剂组合物或创 伤被覆材料组合物中,确认到30秒后的粘度小于0.4cp时涂布物的 宽度过大,及在该组合物中,30秒后的粘度超过75000cp时无法用 注射器进行涂布。
(综合评价)
分散性、从容器挤出的挤出性(挤出性)、涂布物的铺展(涂 布性)的评价中,涂布性为4以上时为AA,涂布性为2及3时为A, 涂布性为1时为B,涂布性为0及无法涂布时为C。评价结果示于表 2~表7。
(聚合并固化后的膜(film)的制作)
按照下述表2~表7的实施例1~29及比较例1~26中记载的配 合比,将聚合物粒子(B)称量于在路厄部带有塑料帽(OsakaChemical 公司制)的5ml带有路厄锁的非乳胶注射器(HENKESASSWOLF 公司制)中。接着,将按照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记载的配合比在 样品管内混合的单体(A)和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注入到上述注 射器内,在25℃下用手剧烈地振荡20秒由此进行混合。之后,按照 图1所列举的以下顺序,将所得粘合剂组合物(被覆材料组合物) 立即填充于模具框架中来制作试样膜。在玻璃板上以PE制Lumirror (商标)片材、厚0.5mm的氟树脂制模具框架(模具框架内尺寸: 长25mm×宽2mm)的顺序叠合放置。向该模具框架内填充所制备的 粘合剂组合物(被覆材料组合物)。进行操作,注意在填充时不混 入气泡。填充结束后,在其上进一步按照PE制Lumirror(商标)片 材、玻璃板的顺序叠合放置,用夹子固定外侧2片玻璃板的4角。 之后,在25℃(室温)下静置24小时,然后,从模具框架中取出膜。 当所得膜的表面存在凹凸时,用耐水砂纸#600研磨表面除去凹凸, 来制作试样膜。所得试样膜的尺寸为:长25mm、宽2mm、厚0.5mm。
用Autograph(岛津制作所公司制EZ-S)求出上述试样膜的弯 曲弹性模量(试验速度2mm/分钟)、拉伸伸长率(试验速度1mm/ 分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膜的弯曲弹性模量及拉伸伸长率的值 是用4片试样膜测定的值的平均值。结果确认到实施例的组合物作 为软组织用粘合剂、创伤被覆用粘合剂及创伤被覆材料具有充分的 弯曲弹性模量和拉伸伸长率。
(使用YMP皮肤的粘合强度的评价)
使用YMP猪皮肤(日本CharlesRiver(株)公司制),基于ASTM F2255-05进行试验。即,如图2所示,将去除脂肪层、制成的厚2~ 3mm的YMP皮肤切割成25mm(宽)×20(长)mm,用纸擦拭两面 后,将25mm的宽度与25mm(宽)×80mm(长)的丙烯酸板的一端 对齐,使外皮在上,用东亚合成(株)公司制AronAlpha(商标) 将真皮侧贴附于丙烯酸板。之后,将Teflon膏涂布于距丙烯酸板的 纵向端长10mm以上的皮肤(外皮)及皮肤侧面,规定“粘合剂的涂 布面(25mm(宽)×10mm(长度))”形成被粘物。用在生理盐水 中浸泡过的纱布包裹该被粘物,并将其装入密闭容器,在37℃下保 温30分钟。之后,按照下述表2~表7的实施例1~29及比较例1~ 26中记载的配合比,将聚合物粒子(B)称量于在路厄部带有塑料 帽(OsakaChemical公司制)的5ml带有路厄锁的非乳胶注射器 (HENKESASSWOLF公司制)中。接着,将按照上述实施例及比 较例中记载的配合比在样品管内混合的单体(A)和聚合引发剂组合 物(C)注入到上述注射器内,在25℃下用手剧烈地振荡20秒由此 进行混合。之后,按照图2中列举的顺序,将所得粘合剂组合物(被 覆材料组合物)立即涂布于上述粘合剂的涂布面(25mm×10mm)。 制作2片,使粘合剂的涂布面彼此重合,施加140g的砝码,静置1 小时。之后,用在生理盐水中浸泡过的纱布包裹,贮存于容器中, 然后在37℃下静置24小时,制作粘合强度评价样品。
用Autograph(岛津制作所(株)公司制EZ-S)以试验速度5mm/ 分钟对上述评价样品进行拉伸试验,求出使用4个试验片测定的值 的平均值作为粘合强度。结果确认到实施例的组合物作为软组织用 粘合剂、创伤被覆用粘合剂及创伤被覆材料具有充分的粘合性。
符号说明
11:玻璃板
12:Lumirror(商标)
13:氟树脂模具框架(中央白色部分示出长25mm×宽2mm的空 间,向此处填充粘合剂组合物或创伤被覆材料组合物)
21:Teflon膏涂布部
22:YMP皮肤(外皮在上侧)
23:丙烯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