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3974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16 CN 203539743 U (21)申请号 201320650813.6 (22)申请日 2013.10.21 A61L 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华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 道白花社区第一工业区华尔特工业园 B 栋 1 层 (72)发明人 江国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 化除臭装置, 其中, 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分别 输出电信号至主控板, 主。
2、控板对其接收的数据进 行处理, 并且根据处理结果发出控制指令, 第一电 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接收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分别 产生通断动作, 超声波雾化器执行主控板的控 制指令而对雾化腔内的水溶液进行雾化, 水泵执 行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将水箱之内的水溶液抽取 至雾化腔。该装置通过两组相互配合的电磁阀和 流量计来控制自来水量和除臭剂量, 以令二者按 预设比例进行混合, 从而免除了人工配制除臭剂 水溶液的工序, 更加便于使用。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39743 U CN 203539743 U 1/1 页 2 1. 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机柜, 所述机柜包括有柜 门和位于柜门上方的面板, 所述机柜之内与面板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雾化腔, 所述雾化腔 之内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机柜之内与柜门相对应的位置放置有用于盛装除臭剂水溶 液的水箱, 所述水箱与雾化腔之间连接有水泵, 所述机柜的顶部固定有风机, 该机柜的顶部 还开设有出雾口, 所述出雾口和风机均与雾化腔相连通 ; 所述机柜内设有依次连接的除臭剂罐、 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流量计, 机柜内还设。
4、有依次 连接的自来水接头、 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 所述自来水接头与外部自来水管道相连, 所 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输出口相互连通后, 再与水箱的入水口相连 ; 所述机柜内还设有主控板, 第一电磁阀、 第一流量计、 第二电磁阀、 第二流量计、 水泵和 超声波雾化器分别电连接于主控板, 其中 : 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分别输出电信号至主控板 ; 所述主控板用于对其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且根据处理结果发出控制指令 ;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用于执行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分别产生通断动作 ; 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用于执行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对雾化腔内的水溶液进行雾化 ; 所述水泵用于执行主控板。
5、的控制指令而将水箱之内的水溶液抽取至雾化腔。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柜的底 部设有脚轮。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柜为不 锈钢机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39743 U 2 1/3 页 3 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雾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超声波雾化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 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 将液态水分子结 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 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
6、负离子, 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 雾、 粉尘等产生静电式反应, 使其沉淀, 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甲醛、 一氧化碳、 细菌等有害物 质, 使空气得到净化, 减少疾病的发生, 尤其适合在垃圾处理厂等环境下使用。现有的雾化 装置通常利用水箱对超声波雾化器供水, 在一些特殊场合, 比如垃圾处理厂, 则需要对除臭 剂水溶液进行雾化, 因此, 用户需定期向水箱注入除臭剂水溶液, 注水工序中, 用户需提前 配置预设浓度的除臭剂水溶液, 之后倒入水箱中, 使得操作工序增多, 带来了不必要的麻 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自配溶剂式 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7、 该装置通过两组相互配合的电磁阀和流量计来控制自来水量和除臭 剂量, 以令二者按预设比例进行混合, 从而免除了人工配制除臭剂水溶液的工序, 更加便于 使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其包括有机柜, 机柜包括有柜门和位于柜 门上方的面板, 机柜之内与面板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雾化腔, 雾化腔之内放置有超声波雾 化器, 机柜之内与柜门相对应的位置放置有用于盛装除臭剂水溶液的水箱, 水箱与雾化腔 之间连接有水泵, 机柜的顶部固定有风机, 该机柜的顶部还开设有出雾口, 出雾口和风机均 与雾化腔相连通 ; 机柜内设有依次连接。
8、的除臭剂罐、 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流量计, 机柜内还设 有依次连接的自来水接头、 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 自来水接头与外部自来水管道相连, 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输出口相互连通后, 再与水箱的入水口相连 ; 机柜内还设有主 控板, 第一电磁阀、 第一流量计、 第二电磁阀、 第二流量计、 水泵和超声波雾化器分别电连接 于主控板, 其中 : 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分别输出电信号至主控板 ; 主控板用于对其接 收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且根据处理结果发出控制指令 ; 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用于执行 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分别产生通断动作 ; 超声波雾化器用于执行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对 雾化腔内的水溶液进行雾化。
9、 ; 水泵用于执行主控板的控制指令而将水箱之内的水溶液抽取 至雾化腔。 0006 优选地, 机柜的底部设有脚轮。 0007 优选地, 机柜为不锈钢机柜。 0008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中, 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流量计 说 明 书 CN 203539743 U 3 2/3 页 4 用于控制除臭剂的剂量, 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用于控制自来水的剂量, 在主控板的控 制下定期向水箱内注入自来水和除臭剂, 使得二者配比为预设浓度的溶剂, 从而免除了人 工配制除臭剂水溶液的工序, 使得该除臭装置更加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机柜的立体图。 0010 图 2 为本实用新。
10、型的正视图。 0011 图 3 为柜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4 为雾化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5 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1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配溶剂式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 结合图1至图6所示, 其 包括有机柜 1, 机柜 1 为不锈钢机柜, 机柜 1 的底部设有脚轮 6。机柜 1 包括有柜门 2 和位 于柜门 2 上方的面板 3, 机柜 1 之内与面板 3 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雾化腔, 雾化腔之内放置 有超声波雾化器7, 机柜1之内与柜门2相对应的。
11、位置放置有用于盛装除臭剂水溶液的水箱 20, 水箱 20 与雾化腔之间连接有水泵 12, 机柜 1 的顶部固定有风机 4, 该机柜 1 的顶部还开 设有出雾口 5, 出雾口 5 和风机 4 均与雾化腔相连通, 出雾口 5 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喷雾 管道 50, 喷雾管道 50 的长度大于等于 1.5m, 使得喷雾管道 50 的输出口远离机柜 1, 以避免 水滴对机柜1之内的电气元件的影响, 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 喷雾管道50优选为 PVC 管。 0017 机柜 1 内设有依次连接的除臭剂罐 21、 第一电磁阀 22 和第一流量计 23, 机柜 1 内 还设有依次连接的自来水接头 2。
12、4、 第二电磁阀 25 和第二流量计 26, 自来水接头 24 与外部 自来水管道相连, 第一流量计 23 和第二流量计 26 的输出口相互连通后, 再与水箱 20 的入 水口相连。 0018 机柜 1 内还设有主控板 10, 第一电磁阀 22、 第一流量计 23、 第二电磁阀 25、 第二流 量计 26、 水泵 12 和超声波雾化器 7 分别电连接于主控板 10, 其中 : 0019 第一流量计23和第二流量计26分别输出电信号至主控板10 ; 主控板10用于对其 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且根据处理结果发出控制指令 ; 第一电磁阀22和第二电磁阀25用 于执行主控板 10 的控制指令而分别产。
13、生通断动作 ; 超声波雾化器 7 用于执行主控板 10 的控制指令而对雾化腔内的水溶液进行雾化 ; 水泵 12 用于执行主控板 10 的控制指令而将 水箱 20 之内的水溶液抽取至雾化腔。 0020 上述超声波雾化除臭装置中, 第一电磁阀 22 和第一流量计 23 用于控制除臭剂的 剂量, 第二电磁阀 25 和第二流量计 26 用于控制自来水的剂量, 在主控板 10 的控制下向水 箱 20 内注入自来水和除臭剂, 使得二者配比为预设浓度的溶剂。通过主控板 10 的控制, 可 以定期向水箱内注入自来水与除臭剂, 从而免除了人工配制除臭剂水溶液的工序, 使得该 除臭装置更加便于使用。 说 明 书 CN 203539743 U 4 3/3 页 5 0021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 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539743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39743 U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39743 U 7 3/3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3974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