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33472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7CN201933472U*CN201933472U*(21)申请号 201020687051.3(22)申请日 2010.12.29E02B 8/06(2006.01)(73)专利权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址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东大路158号(72)发明人陈敏岩 林琳 杨首龙 何承农郑蜀闽(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代理人翁素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
2、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包括一坝体、复数个宽尾墩和复数个设于坝体上方的闸墩,所述坝体含有一具有坡度的溢流面,每相邻两所述闸墩之间均形成一闸室,每个所述闸室下游端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该宽尾墩,所述溢流面上各该闸室出口的位置上均设有一坝面小挑坎,且所述坝体是一个堰体小于WES堰的溢流坝。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提高宽尾墩对水流的压缩能力,而且还可具有较大的水坝行洪能力及保护宽尾墩之后的溢流面,另外,还能减少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201933474 U 1/1页。
3、21.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包括一坝体、复数个宽尾墩和复数个设于坝体上方的闸墩,所述坝体含有一具有坡度的溢流面,每相邻两所述闸墩之间均形成一闸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闸室下游端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该宽尾墩,所述溢流面上各该闸室出口的位置上均设有一坝面小挑坎,且所述坝体是一个堰体小于WES堰的溢流坝。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面的底端设置为有一反弧段,且该反弧段内邻近下游的一侧设有一水平挑流鼻坎。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宽尾墩分别是横断面为。
4、直角三角形的楔体,且每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紧贴着闸室内侧壁设置,另一直角边与闸墩邻近下游的边缘处于同一直线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33472 UCN 201933474 U 1/2页3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坝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其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利发电、改善航运等。而在水坝应用于水利水电时,水坝的泄洪所产生的巨大水动能常常会对下游河床。
5、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对下泄的水流进行消能,我国自行研究宽尾墩泄洪消能技术,我国在安康水电站室内模型试验中开始研究宽尾墩-戽池消能技术方案,后来,在潘家口水库的室内模型试验中又研究了宽尾墩与挑流相结合的联合消能方案,其中福建省重点工程水东水电站水坝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工的工程。宽尾墩与传统挑流消能相结合可以增加水流掺气,提高消能率,宽尾墩与传统底流或戽流消能相结合,可以减少下游消能水垫和消力池的开挖量,缩短消力池长度,节省工程投资,但这种现有的消能技术均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宽尾墩的存在影响水坝的行洪能力,一般而言,宽尾墩对水流的收缩比越大,消能效果越好,但大。
6、的行洪能力却又要求有小的收缩比,这对矛盾始终影响着宽尾墩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宽尾墩之后的溢流面仍然存在气蚀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宽尾墩对水流的压缩能力,而且还可具有较大的水坝行洪能力及保护宽尾墩之后的溢流面。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包括一坝体、复数个宽尾墩和复数个设于坝体上方的闸墩,所述坝体含有一具有坡度的溢流面,每相邻两所述闸墩之间均形成一闸室,每个所述闸室下游端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该宽尾墩,。
7、所述溢流面上各该闸室出口的位置上均设有一坝面小挑坎,且所述坝体是一个堰体小于WES堰的溢流坝。0005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面的底端设置为一反弧段,且该反弧段内邻近下游的一侧设有一水平挑流鼻坎。0006 进一步地,各所述宽尾墩分别是横断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楔体,且每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紧贴着闸室内侧壁设置,另一直角边与闸墩邻近下游的边缘处于同一直线上。0007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闸墩与宽尾墩形成的入口大于出口的闸室,能够加大宽尾墩对水流的收缩比,即增大了对水流的压缩能力,提高宽尾墩的消能效果,而坝体采用堰体小于WES堰的溢流坝可解决因闸室。
8、入口大于出口造成的水坝行洪能力减小的问题,另外,坝面小挑坎的设置可将从闸室出口出来的水流挑离溢流面,从而使宽尾墩之后的溢流面成为无水区,进而让最说 明 书CN 201933472 UCN 201933474 U 2/2页4易遭受气蚀破坏的溢流面区域受到保护。【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请结合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包括一坝体1、复数个宽尾墩2和复数个设于坝体1上方的闸墩3,坝体1含有一具有坡度的溢。
9、流面11,每相邻两个闸墩3之间均形成一闸室4,每个闸室4下游端的两内侧壁41上分别设有一宽尾墩2,因为宽尾墩2的存在,使得闸室4的出口42小于入口41,溢流面11上各该闸室4出口42的位置上均设有一坝面小挑坎5,且所述坝体1是一个堰体小于WES堰的溢流坝。在本实施例中,溢流面11的底端设置为一反弧段12,且该反弧段12内邻近下游的一侧设有一水平挑流鼻坎6;各宽尾墩2分别是横断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楔体,且每个楔体的一直角边21紧贴着闸室4的内侧壁设置,另一直角边22与闸墩3邻近下游的边缘31处于同一直线上。0012 其中,由一闸墩3与两宽尾墩2形成的闸室4,因其入口41大于出口42,不仅使水流在闸室。
10、4出口42的流速大于入口41的流速、加大宽尾墩2对水流的压缩能力,而且能够降低水流的动能;坝体1采用堰体小于WES堰的溢流坝可解决因闸室4入口41大于出口42造成的水坝行洪能力减小的问题,另外,可减小工程量、节省节省工程投资;紧邻闸室4出口42的溢流面11上设置的坝面小挑坎5能够将闸室4出口42出来的水流挑离溢流面11,从而使宽尾墩2之后的溢流面11成为无水区,进而让最易遭受气蚀的溢流面11区域受到保护;另外,本实施例中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宽尾墩2,其一直角边21紧贴着闸室4的内侧壁设置,另一直角边22与闸墩3邻近下游的边缘31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的设计能够避免宽尾墩2的端角受到水流的气蚀而使。
11、宽尾墩2受损;反弧段12的设计使水流可平滑下泄。00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水坝泄洪时,先打开各闸墩3的闸门(未图示),水流从闸室4的入口41流入闸室4中;接着水流从出口42流出,因出口42小于比入口41,水流的流出速度大于流入速度,则能够使水流被宽尾墩2压缩;然后流出的水流被坝面小挑坎5挑离溢流面11,使宽尾墩2之后的溢流面11成为无水区,从而让最易遭受气蚀的溢流面区域受到保护;接着被挑起的水流直接射入溢流面11底端的反弧段12中;最后由水平挑流鼻坎6挑向下游河床。说 明 书CN 201933472 UCN 201933474 U 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33472 UCN 201933474 U 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3347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