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布与布粘接的布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背景技术 布粘接装置不是用针和缝线来缝制布, 而是用粘接剂来粘接布与布的。用缝线缝 制布与布时, 缝线会出现在布表面上, 从而会产生凹凸。 布粘接装置是用粘接剂粘接布与布 的, 因此能消除凹凸。利用布粘接装置加工后的布的表面是平滑的。因此, 布粘接装置可制 作与皮肤接触时不会感到不舒服的衣服等。
在日本专利公开 2010 年第 180486 号公报所记载的布粘接装置中, 当操作者踩下 踏板时, 液状的粘接剂从喷嘴排出并附着到布上。操作者在附着有粘接剂的布上重叠其它 布。布粘接装置利用滚筒压紧并移送两片布, 从而将布与布粘接。
操作者在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粘接作业时, 需要用脚操作踏板。不熟悉操作的操作 者不能进行踏板的微细操作, 因此存在不能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的布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
技术方案 1 的布粘接装置包括 : 喷嘴, 该喷嘴朝布排出粘接剂 ; 供给部, 该供给部 朝上述喷嘴供给上述粘接剂 ; 移送部, 该移送部压紧并移送上述布 ; 第一操作部, 该第一操 作部供操作者用脚进行操作 ; 第二操作部, 该第二操作部供操作者用手进行操作 ; 第一判 断部, 该第一判断部判断操作者是否对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了操作 ; 第一驱动部, 该第一驱 动部在上述第一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对上述第一操 作部进行操作的程度来驱动上述供给部和上述移送部 ; 第二判断部, 该第二判断部判断操 作者是否对上述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 ; 以及第二驱动部, 该第二驱动部在上述第一判断 部判断为操作者没有对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操作且上述第二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上述 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上述供给部和上述移送部的驱动条件来驱 动上述供给部和上述移送部。
由于操作者能用手操作第二操作部, 因此, 能对第二操作部进行微细的操作。所 以, 操作者能容易地控制供给部和移送部的驱动, 藉此能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 布粘接装置 在操作者对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驱动条件来驱动供给部和移送 部。供给部和移送部的驱动不依赖于对第二操作部操作的程度。因此, 即便是不熟悉操作 的操作者, 也能可靠地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
技术方案 2 的布粘接装置的上述移送部在较上述喷嘴靠上述布的移送方向下游 侧的位置压紧并移送布, 上述布粘接装置包括 : 检测部, 该检测部在较上述喷嘴靠上述布的 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对布进行检测 ; 第三驱动部, 该第三驱动部在上述检测部从检测到 布的状态变为没有检测到布的状态之后, 驱动上述供给部以朝上述喷嘴供给粘接剂, 并驱 动上述移送部以将布移送第一距离的量 ; 以及停止部, 该停止部在上述第三驱动部驱动上述移送部并将布移送上述第一距离的量之后, 使上述供给部停止驱动以停止朝上述喷嘴供 给粘接剂, 并使上述移送部停止驱动以停止布的移送。 因此, 即便在检测部检测布的位置与 喷嘴之间分离时, 布粘接装置也能将粘接剂排出至布的端部, 且在没有布的状态下, 禁止粘 接剂的排出。因此, 布粘接装置能防止粘接剂附着到底座部。
技术方案 3 的布粘接装置包括第三判断部, 该第三判断部判断操作者是否对上述 第一操作部和上述第二操作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了操作, 上述第三驱动部在上述第三判断 部判断为操作者对上述第一操作部和上述第二操作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了操作的期间, 驱 动上述供给部以朝上述喷嘴供给上述粘接剂, 并驱动上述移送部以将上述布移送上述第一 距离的量。 布粘接装置在操作者对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了操作的期 间, 能驱动供给部和移送部。因此, 即便在变为检测部没有检测到布的状态之后, 操作者也 能按与第一操作部或第二操作部的操作对应的速度进行粘接作业。
技术方案 4 的布粘接装置的上述第三驱动部在上述第三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 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对上述第一操作部操作的程度来驱动上述供给部和上 述移送部, 并在上述第三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上述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基于存储 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驱动条件来驱动上述供给部和上述移送部。 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一操作 部能以所期望的移送速度移送并粘接布。 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二操作部能始终以一定的移送 速度移送并粘接布。因此, 操作者能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来切换操作方法, 藉此, 即便是不 熟悉操作的操作者, 也能可靠地粘接至布的端部。 技术方案 5 的布粘接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部, 该第四驱动部在上述停止部停止上 述供给部的驱动从而停止朝上述喷嘴供给上述粘接剂之后, 再次开始上述移送部的驱动, 以将上述布移送第二距离的量。 第四驱动部在禁止排出粘接剂的状态下将布移送第二距离 的量。因此, 布粘接装置能可靠地压紧至布的端部从而将布与布粘接。
技术方案 6 的布粘接装置的上述第四驱动部在上述第三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 上述第一操作部和上述第二操作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了操作的期间, 驱动上述移送部以将 上述布移送上述第二距离的量。 布粘接装置在操作者对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中的至少 一方进行了操作的期间, 能驱动移送部。 因此, 操作者能自由地调节移动第一距离后的粘接 作业的速度。
技术方案 7 的布粘接装置的上述第四驱动部在上述第三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 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对上述第一操作部操作的程度来驱动上述移送部, 并 在上述第三判断部判断为操作者对上述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基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 的上述驱动条件来驱动上述移送部。 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能以所期望的移送速度移 送并粘接布。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二操作部能始终以一定的移送速度移送并粘接布。因此, 操作者能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来切换操作方法, 藉此, 即便是不熟悉操作的操作者, 也能可 靠地粘接至布的端部。
在技术方案 8 的粘接方法中, 判断操作者是否对用脚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部进行 了操作, 当判断为操作者对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对上述第一操作部操作的 程度, 对朝喷嘴供给粘接剂的供给部和移送布的移送部进行驱动。 另一方面, 判断操作者是 否对用手进行操作的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 当判断为操作者没有对上述第一操作部进行 操作且操作者对上述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获取存储于存储部的驱动条件, 并根据该
驱动条件来驱动上述供给部和上述移送部。
由于操作者能用手操作第二操作部, 因此, 能随意地控制供给部和移送部的驱动。 因此, 操作者能对第二操作部进行精确的操作, 藉此能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布粘接装置 在操作者对第二操作部进行了操作时, 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驱动条件来驱动供给部和移送 部。供给部和移送部的驱动不依赖于对第二操作部操作的程度。因此, 即便是不熟悉操作 的操作者, 布粘接装置也能可靠地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 附图说明
图 1 是布粘接装置 1 整体的立体图。 图 2 是粘接机 2 的立体图。 图 3 是粘接机 2 的左视图。 图 4 是粘接机 2 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 5 是图 2 的 I-I 线箭头方向弯曲剖视图。 图 6 是表示布粘接装置 1 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 7 是粘接作业时的喷嘴 45 附近的立体图。 图 8 是表示参数图表 991 的图。 图 9 是一般粘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 10 是末端粘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 11 是自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 12 是半自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 13 是手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 14 是变形例的手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 15 是变形例的手动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布粘接装置 1 进行说明。图 2 的图纸上侧、 下侧、 右斜上侧、 左斜下侧、 右斜下侧、 左斜上侧分别是粘接机 2 的上侧、 下侧、 右侧、 左侧、 前侧、 后侧。
参照图 1, 对布粘接装置 1 的结构进行说明。 布粘接装置 1 包括粘接机 2、 台板 220。 台板 220 固定粘接机 2。粘接机 2 在相对配置的两层布之间附着粘接剂, 压紧并移送布。两 层布通过该动作而彼此粘接。粘接机 2 的详细结构会在后面记述。
台板 220 在粘接机 2 的右侧包括操作面板 210。 操作面板 210 包括液晶显示部 208 和多个按键 209。液晶显示部 208 显示各种信息。按键 209 进行各种输入。操作者一边观 察液晶显示部 208 一边操作按键 209, 藉此设定布粘接装置 1 的各种动作。踏板 206 可转 动地支撑于台板 220 的下端。操作者通过调节踏板 206 的踩下量能调节布的移送速度。台 板 220 在其背面包括控制箱 3。控制箱 3 将安装有 CPU201( 参照图 6) 等的控制基板予以收 纳。控制箱 3 与粘接机 2、 操作面板 210、 踏板 206 电连接。
参照图 2、 图 3, 对粘接机 2 的结构进行说明。粘接机 2 包括底座部 11、 立柱部 12 和机臂部 13。底座部 11 呈大致长方体状。立柱部 12 从底座部 11 右端朝上方延伸。机臂 部 13 与立柱部 12 上端连接, 并朝立柱部 12 左侧面的左方突出。机臂部 13 左端部从前方起依次支撑泵壳体 31、 贮存室 26、 梁部 14。
泵壳体 31 包括第一泵壳体 32 和第二泵壳体 33。第一泵壳体 32 固定于机臂部 13 左侧面。第一泵壳体 32 在其内部包括齿轮泵 35( 参照图 4、 图 5)。齿轮泵 35 将适量的粘 接剂高精度地朝喷嘴 45 供给。第二泵壳体 33 从第一泵壳体 32 左下端面朝下方延伸。第 二泵壳体 33 在其左侧包括轴部。该轴部与支撑部 40 上端部右侧连接, 将支撑部 40 支撑成 能摆动。泵壳体 31 包括后述的第一流路 51、 第二流路 52( 参照图 5)。
支撑部 40 的形状呈大致长方体状。在支撑部 40 的下端与底座部 11 之间存在极 小的间隙。支撑部 40 在其下端包括喷嘴 45。喷嘴 45 从支撑部 40 朝左侧延伸。支撑部 40 在其上端包括驱动传递部 43。驱动传递部 43 对气缸 41 的可动部 42 予以支撑。当气缸 41 的可动部 42 沿前后移动时, 支撑部 40 以上端的轴部为中心轴在前后方向 ( 图 3 的箭头 A 方向 ) 上摆动。随着支撑部 40 的摆动, 喷嘴 45 在进行布的粘接作业时的位置与进行维修 时的位置之间移动。
喷嘴 45 呈圆筒形。喷嘴 45 具有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操作者进行布的粘接作业 时, 排出口与底座部 11 相对。操作者进行粘接作业时, 将喷嘴 45 插入相对配置的两层布之 间。齿轮泵 35 将粘接剂经由支撑部 40 内的第三流路 53( 参照图 5) 供给到喷嘴 45。喷嘴 45 从排出口朝布排出粘接剂。粘接剂附着在位于喷嘴 45 下方的布的表面上。 支撑部 40 在其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包括操作部 47。操作部 47 是按钮式开关。操作 者通过按下操作部 47 能进行粘接作业。操作部 47 与控制箱 3 电连接。支撑部 40 在其前 侧包括开闭阀汽缸 49。开闭阀汽缸 49 对用于切断第三流路 53( 参照图 5) 的阀 55( 参照图 5) 进行操作。
贮存室 26 呈大致长方体状。贮存室 26 从机臂部 13 左侧的泵壳体 31 后方部分朝 上方延伸。贮存室 26 包括主体部 27、 盖部 28、 盖轴部 29。主体部 27 的形状是上部开口的 有底筒状。盖部 28 覆盖主体部 27 的上部开口。主体部 27 在其上端具有盖轴部 29。盖轴 部 29 将盖部 28 支撑成可开闭。贮存室 26 将粘接剂贮存在主体部 27 的内部。贮存室 26 根据需要将所贮存的粘接剂朝喷嘴 45 供给。
梁部 14 包括主体部 15、 弹簧支撑部 16、 柱部 17。主体部 15 从机臂部 13 左侧后端 部朝左方水平延伸。弹簧支撑部 16 呈板状, 从主体部 15 的左后端部朝前方水平延伸。柱 部 17 以与水平面大致成 45 度的角度从主体部 15 朝斜前下方延伸。柱部 17 的下端部与底 座部 11 分离。
弹簧支撑部 16 在其前方端部具有孔。弹簧支撑部 16 将轴部 19 支撑成可上下移 动。轴部 19 贯穿弹簧 18。轴部 19 上端部分插入弹簧支撑部 16 的孔中。在弹簧支撑部 16 前端设有板状的固定夹具 63。固定夹具 63 的后端部与弹簧支撑部 16 左侧端部连接。固 定夹具 63 朝前方延伸, 并在其前端朝右方折弯且朝右方延伸, 然后在其右端朝前方折弯且 朝前方延伸。传感器 61 设于固定夹具 63 前端部分。传感器 61 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检测部。 反射板 62 设于喷嘴 45 前方附近的底座部 11。传感器 61 的光发射部朝反射板 62 的前后方 向大致中央位置发射光。反射板 62 反射从传感器 61 发射的光。传感器 61 的光检测部检 测被反射板 62 反射的光。粘接机 2 使用传感器 61 判断在反射板 62 的上方是否有布。
柱部 17 在其下端部分的左侧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该轴部支撑滚筒保持 部 20 的后端部 21。滚筒保持部 20 使前端部 22 以该轴部为摆动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主体部 15 在弹簧支撑部 16 的右侧包括气缸 41。气缸 41 对支撑部 40 的位置进行切换。
滚筒保持部 20 的前端部 22 将圆柱状的上移送滚筒 24 支撑成能旋转。上移送滚 筒 24 位于喷嘴 45 后方附近。滚筒保持部 20 在其前方上表面具有轴支撑部 23。轴支撑部 23 支撑轴部 19。弹簧 18 设于弹簧支撑部 16 与轴部 19 的下部之间。弹簧 18 朝下方对轴 部 19 施力, 藉此朝下方对与轴部 19 连接的滚筒保持部 20 施力。
参照图 4, 对粘接机 2 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粘接机 2 在其内部包括马达 91 ~ 93 等。马达 91 通过转轴 121 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齿轮泵 35, 藉此驱动齿轮泵 35。齿轮泵 35 包括齿轮 36 和齿轮 37。齿轮 36 与转轴 121 一起旋转。齿轮 37 与齿轮 36 啮合。齿轮 36 和齿轮 37 将适量的粘接剂朝喷嘴 45 供给。
马达 92 通过转轴 126 ~ 128 和皮带 129、 130 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上移送滚筒 24, 藉此驱动上移送滚筒 24。上移送滚筒 24 随着马达 92 的旋转而旋转。马达 93 通过转轴 141 和皮带 142 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下移送滚筒 25, 藉此驱动下移送滚筒 25。 下移送滚筒 25 呈 圆柱状, 固定于转轴 141。下移送滚筒 25 位于上移送滚筒 24 的下方, 且位于底座部 11 内。 下移送滚筒 25 随着马达 93 的旋转而旋转。
参照图 5, 对粘接剂的流路进行说明。贮存室 26 的主体部 27 具有周壁和底壁。主 体部 27 在由周壁和底壁围起的空间内贮存粘接剂。第一流路 51 是从贮存室 26 侧的周壁 朝泵壳体 31 侧延伸的通孔。第一流路 51 是将主体部 27 所贮存的粘接剂朝齿轮泵 35 引导 的通路。第一流路 51 从贮存室 26 延伸至泵壳体 31 的第一泵壳体 32 内的中央。第一流路 51 在第一泵壳体 32 的中央部分朝右方直角折弯, 到达驱动齿轮 36 与从动齿轮 37 的啮合部 分的上侧。 第二流路 52 是将通过齿轮泵 35 的粘接剂朝支撑部 40 的第三流路 53 引导的通 路。第二流路 52 从驱动齿轮 36 与从动齿轮 37 的啮合部分的下端朝左方延伸。朝左方延 伸的第二流路 52 在其左端朝下方折弯, 并在其下端朝左方折弯, 到达支撑部 40 的上端部的 内部。第三流路 53 是将流经第二流路 52 的粘接剂朝喷嘴 45 引导的通路。第三流路 53 在 支撑部 40 内从上端部延伸至下端部, 与喷嘴 45 连接。阀 55 设于第三流路 53 下端。开闭 阀汽缸 49 使阀 55 开闭, 来打开或阻断第三流路 53。
参照图 6, 对布粘接装置 1 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布粘接装置 1 包括 CPU201、 ROM202、 RAM203、 存储装置 99。 CPU201 执行接收处理和控制处理。 接收处理是指接收来自按 键 209、 踏板 206 等的输入信息的处理。 控制处理是控制马达等的处理。 ROM202 存储 CPU201 所执行的程序和各种初始设定参数等。RAM203 临时存储计时值、 计数值、 标志等数据。存 储装置 99 至少存储后述的参数图表、 马达 91、 92、 93 的转速、 动作模式。CPU201 与 ROM202、 RAM203、 存储装置 99 分别电连接。
踏板 206 与 CPU201 电连接。操作者在调节布的移送速度时使用踏板 206。CPU201 可识别踏板 206 的踩下量。操作部 47 与 CPU201 电连接。操作者通过对踏板 206 和操作部 47 进行操作来进行粘接作业。
按键 209 与 CPU201 电连接。操作者在输入存储于后述参数图表中的参数、 马达 91、 92、 93 的转速、 动作模式时, 使用按键 209。CPU201 识别操作者对按键 209 的按下状态。 CPU201 根据识别出的按键 209 的按下状态将输入的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 99。
传感器 61 与 CPU201 电连接。CPU201 在传感器 61 利用光检测部检测出反射光时,
判断为在反射板 62 的上方不存在布。 CPU201 在传感器 61 利用光检测部没有检测出反射光 时, 判断为在反射板 62 的上方存在布。
显示驱动用驱动器 205 与 CPU201 电连接。显示驱动用驱动器 205 与液晶显示部 208 电连接。CPU201 通过显示驱动用驱动器 205 将期望的信息显示于液晶显示部 208。
空气驱动用驱动器 204 与 CPU201 电连接。气缸 41 和开闭阀汽缸 49 分别与空气 驱动用驱动器 204 电连接。CPU201 对通过空气驱动用驱动器 204 送入气缸 41 和开闭阀汽 缸 49 的空气的压力进行控制。
马达驱动用驱动器 207 与 CPU201 电连接。马达 91 ~ 93 分别与马达驱动用驱动 器 207 电连接。CPU201 通过马达驱动用驱动器 207 来控制马达 91 ~ 93。
参照图 7, 对将上布 151 与下布 152 粘接的粘接作业时粘接机 2 的动作进行说明。 进行粘接作业时, 粘接机 2 使气缸 41( 参照图 2) 的可动部 42 朝前方移动, 并使支撑部 40 朝使用位置移动。操作者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重叠配置。操作者在布的要粘接部分配置 喷嘴 45。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在喷嘴 45 后方夹持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操作者通过对踏板 206( 参照图 1) 或操作部 47 进行操作来进行粘接作业。当操 作者踩下踏板 206 或按下操作部 47 时, 齿轮泵 35( 参照图 4、 图 5) 旋转。粘接剂经由流路 51 ~ 53( 参照图 5) 从喷嘴 45 的排出口朝下方排出, 并附着于下布 152。上移送滚筒 24 和 下移送滚筒 25 朝着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从前方朝后方移送的方向旋转。弹簧 18 朝下方 对上移送滚筒 24 施力。因此,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将上布 151 朝附着有粘接剂 的下布 152 压紧, 并使它们粘接。 当操作者踩下踏板 206 时, 布的移送速度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而变化。当操作 者按下操作部 47 时, 布的移送速度是一定的。因此, 操作者根据粘接作业的内容分开使用 踏板 206 和操作部 47, 藉此, 能随意地移送布来进行粘接作业。
进行粘接作业时, 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的移送方向上游侧端部 ( 以下称为 “布 端” )153 朝后方移动。当布端 153 通过反射板 62 的上方时, 传感器 61( 参照图 2) 从检测 有布的状态变成没有检测出布的状态。当传感器 61 从检测有布的状态变成没有检测出布 的状态时, 布粘接装置 1 判断为检测到了布端 153。当检测出布端 153 时, 为了将上布 151 与下布 152 可靠地粘接直至布端 153, 布粘接装置 1 如下所述地驱动。
传感器 61 照射光的位置是反射板 62 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该反射板 62 的 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与喷嘴 45 隔开距离 94。布粘接装置 1 在检测出布端 153 后, 也使上 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旋转, 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移送距离 94。布端 153 从反射 板 62 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上方移动到喷嘴 45 下方。布粘接装置 1 继续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 因此, 粘接剂附着至下布 152 的布端 153。以下, 将布端 153 从反射板 62 的前 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上方移动到喷嘴 45 下方的期间称为 “第一期间” 。
布粘接装置 1 在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移送距离 94 后, 停止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 剂。上移送滚筒 24 和上布 151 接触的部分与喷嘴 45 隔开距离 95。布粘接装置 1 使上移 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旋转, 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移送距离 95。布端 153 从喷嘴 45 下方移动到上移送滚筒 24 下方。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压紧直至布端 153。尽管在喷嘴 45 的下方已经不存在下布 152, 但由于已经停止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 因此, 粘接剂不会附着到底座部 11 上。布粘接装置 1 能防止粘接剂附着到底
座部 11 上, 且能可靠地将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压紧并粘接直至布端 153。以下, 将布端 153 从喷嘴 45 下方移动到上移送滚筒 24 下方的期间称为 “第二期间” 。
参照图 8 对存储于存储装置 99 的参数图表的一例即参数图表 991 进行说明。 参数 图表 991 列出有第一距离、 第二距离、 与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对应的马达 91 ~ 93 的转速、 停止时间。第一距离相当于距离 94( 参照图 7)。第二距离相当于距离 95( 参照图 7)。与 第一期间对应的转速是在第一期间中旋转的马达 91 ~ 93 各自的转速。以下, 将在第一期 间中旋转的马达 91 ~ 93 的转速总称为 “第一转速” 。与第二期间对应的转速是在第二期间 中旋转的马达 92、 93 的转速。以下, 将在第二期间中旋转的马达 92、 93 的转速总称为 “第二 转速” 。另外, 对于停止时间将在后面进行叙述。操作者通过操作按键 209 能输入存储于参 数图表 991 的参数和改变参数。布粘接装置 1 将操作者经由按键 209 输入的参数存储于参 数图表 991。
参照图 9 ~图 13, 对布粘接装置 1 的一般粘接处理和末端粘接处理进行说明。一 般粘接处理是为了进行一般的粘接作业的处理。 末端粘接处理是为了进行布端附近的粘接 作业的处理。操作者通过按键 209 进行了开始粘接作业的操作时, CPU201 启动并执行一般 粘接处理和末端粘接处理。CPU201 并行执行一般粘接处理和末端粘接处理。
参照图 9, 对一般粘接处理进行说明。CPU201 判断操作者是否用脚踩下了踏板 206(S11)。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踩下了踏板 206 时 (S11 : 是 ), 设定踏板 206 的踩下量 (S13)。CPU201 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来设定布的移送速度。踏板 206 的踩下量越大, 则 移送速度变得越快。踏板 206 的踩下量越小, 则移送速度变得越慢。CPU201 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来设定单位时间内粘接剂的排出量。踏板 206 的踩下量越大, 则单位时间内粘接 剂的排出量变得越多。踏板 206 的踩下量越小, 则单位时间内粘接剂的排出量变得越少。 CPU201 设定按设定好的移送速度移送布时的马达 92、 93 的转速 (S 15)。CPU201 设定按设 定好的单位时间内的排出量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时的马达 91 的转速 (S15)。
CPU201 按设定好的转速使马达 91 旋转, 藉此来驱动齿轮泵 35。此外, CPU201 按 设定好的转速使马达 92、 93 旋转, 藉此来驱动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S17)。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以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速度移动。此外, 从喷嘴 45 排出与踏板的踩 下量对应的排出量的粘接剂。随后, 处理返回到 S11。
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没有踩下踏板 206 时 (S11 : 否 ), 判断操作者是否用手按 下了操作部 47(S19)。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按下了操作部 47 时 (S19 : 是 ), 从存储装置 99 读取并获得马达 91 ~ 93 的转速 (S21)。CPU201 按获取的转速使马达 91 旋转, 藉此来 驱动齿轮泵 35。此外, CPU201 按获取的转速使马达 92、 93 旋转, 藉此来驱动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S23)。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按固定速度移动。此外, 从喷嘴 45 排出一定 排出量的粘接剂。随后, 处理返回到 S11。
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没有按下操作部 47 时 (S19 : 否 ), 使马达 91 停止旋转, 并 停止驱动齿轮泵 35(S25)。 此外, CPU201 使马达 92、 93 停止旋转, 并停止驱动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S25)。上布 151 和下布 152 停止。粘接剂不从喷嘴 45 排出。随后, 处理 返回到 S11。
如上所述, 操作者能用手对操作部 47 进行操作, 因此, 能对操作部 47 进行精确地 操作。 操作者能随意地驱动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下移送滚筒 25, 因此能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当操作者对操作部 47 进行了操作时, 齿轮泵、 上移送滚筒 24、 下移送滚筒 25 按一 定速度驱动。因此, 即便是不熟悉操作的操作者, 也能可靠地进行精确的粘接作业。
参照图 10 ~图 13, 对末端粘接处理进行说明。操作者在开始粘接作业之前, 通过 按键 209 输入自动模式、 半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中的任一种动作模式。在自动模式下, 布粘 接装置 1 不依赖于踏板 206 和操作部 47 的操作而自动进行第一期间中和第二期间中的粘 接作业。在半自动模式下, 布粘接装置 1 根据踏板 206 和操作部 47 的操作来进行第一期间 中的粘接作业, 且不依赖于踏板 206 和操作部 47 的操作而自动进行第二期间中的粘接作 业。在手动模式下, 布粘接装置 1 根据踏板 206 和操作部 47 的操作来进行第一期间中和第 二期间中的粘接作业。
如图 10 所示, CPU201 读取并获得存储于存储装置 99 的动作模式 (S111)。CPU201 在所获取的动作模式是自动模式时 (S113 : 是 ), 执行自动处理 ( 参照图 11)(S115)。 自动处 理结束后, 末端粘接处理即结束。CPU201 在所获取的动作模式是半自动模式时 (S113 : 否, S117 : 是 ), 执行半自动处理 ( 参照图 12)(S119)。半自动处理结束后, 末端粘接处理即结 束。CPU201 在所获取的动作模式是手动模式时 (S117 : 否, S121 : 是 ), 执行手动处理 ( 参照 图 13)(S123)。手动处理结束后, 末端粘接处理即结束。CPU201 在所获取的动作模式不属 于上述任一种动作模式时 (S121 : 否 ), 结束末端粘接处理。 参照图 11, 对自动处理进行说明。 CPU201 从存储于存储装置 99 的参数图表 991 获 取第一距离、 第二距离、 第一转速、 第二转速、 停止时间。CPU201 判断传感器 61 是否检测到 了布 (S31)。 当 CPU201 判断为传感器 61 检测到了布时 (S31 : 是 ), 处理返回到 S31。 CPU201 执行一般粘接处理 ( 参照图 9), 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驱动 (S17、 S23、 参照图 9), 藉此使布朝后方移动。当布端 153( 参照图 7) 通过反射板 62 的前后方向大致中 央位置的上方时, CPU201 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 (S31 : 否 )。 CPU201 使马达 91、 92、 93 以第一转速旋转。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驱动 (S33)。 粘接剂从喷嘴 45 排出一定量, 并附着在布上。上移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 移送布, 将其压紧以进行粘接。
CPU201 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后, 判断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一距离的量 (S35)。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后, 布的移动 距离没有达到第一距离时 (S35 : 否 ), 处理返回到 S33。 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 后, 布的移动距离达到第一距离以上时 (S35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1 ~ 93 停止旋转。齿轮 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37)。藉此, 停止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布 在布端 153 位于喷嘴 45 下方的状态下停止。布粘接装置 1 在布端 153 通过反射板 62 的前 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上方之后, 将布移送第一距离的量, 并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 藉此 粘接剂能可靠地附着到布端 153。
CPU201 监视自马达 91 ~ 93 停止旋转时起经过的时间 (S39)。当经过时间没有达 到停止时间时 (S39 : 否 ), 处理返回到 S39。当经过时间达到停止时间以上时 (S39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2、 93 以第二转速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驱动 (S41)。 上移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移送布, 将其压紧并粘接直至布端 153。 此时, 布端 153 已经通过喷嘴 45 的下方, 处于喷嘴 45 的下方没有布的状态。不过, 由于已 经停止粘接剂的排出, 因此, 粘接剂不会附着到底座部 11 上。
在 S41 中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CPU201 判断上移 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二距离的量 (S43)。当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没有达到第二距离时 (S43 : 否 ), 处理返回 到 S43。 当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达到第二距 离以上时 (S43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2、 93 停止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 止 (S45)。布在布端 153 位于上移送滚筒 24 下方的状态下停止。布粘接装置 1 在布端 153 通过喷嘴 45 下方之后将布移送第二距离的量, 藉此,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能可 靠地压紧至布端 153。至此, 自动处理结束, 处理返回到末端粘接处理 ( 参照图 10)。
在如上所述的自动模式下, 即便在反射板 62 与喷嘴 45 之间分离时, 布粘接装置 1 也能可靠地将粘接剂排出至布的端部 153, 并压紧以进行粘接。在变为喷嘴 45 下方没有布 的状态之后, 布粘接装置 1 禁止粘接剂的排出。因此, 布粘接装置 1 能防止粘接剂附着到底 座部 11 上。由于布粘接装置 1 自动进行第一期间中和第二期间中的粘接作业, 因此, 无需 操作者的操作就能可靠地粘接布端 153。
参照图 12, 对半自动处理进行说明。 对与上述自动处理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符号, 并省略或简化说明。CPU201 判断传感器 61 是否检测到了布 (S51)。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检 测到了布时 (S51 : 是 ), 处理返回到 S51。 CPU201 执行一般粘接处理 ( 参照图 9), 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驱动 (S17、 S23、 参照图 9), 藉此使布朝后方移动。当布端 153 通过反射板 62 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上方时, CPU201 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 到布 (S51 : 否 )。 CPU201 判断操作者是否踩下了踏板 206(S53)。在判断为操作者踩下了踏板 206 时 (S53 : 是 ), CPU201 设定踏板 206 的踩下量。CPU201 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来设定马达 91 ~ 93 的转速。此外, CPU201 按设定的转速使马达 91 ~ 93 旋转, 藉此来驱动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S55)。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量的粘接剂从喷嘴排 出, 并附着到布上。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速度移 送并压紧布。
CPU201 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后, 判断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一距离的量 (S59)。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后, 布的移 动距离没有达到第一距离时 (S59 : 否 ), 处理返回到 S53。在判断为布的移动距离没有达到 第一距离且操作者没有踩下踏板 206 时 (S53 : 否 ), CPU201 判断操作者是否按下了操作部 47(S54)。当判断为操作者按下了操作部 47 时 (S54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1 ~ 93 以第一 转速旋转。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驱动 (S56)。粘接剂从 喷嘴 45 排出一定量, 并附着在布上。上移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移送布, 将其压紧以进行粘接。随后, 处理转入 S59。当判断为操作者没有按下操作部 47 时 (S54 : 否 ), CPU201 使马达 91 ~ 93 停止旋转。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57)。随后, 处理返回到 S53。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达到 第一距离以上时 (S59 : 是 ), 处理转入 S61。
当布的移动距离达到第一距离以上时, CPU201 使马达 91 ~ 93 停止旋转。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61)。布在布端 153 位于喷嘴 45 下方的状态下 停止。CPU201 对操作者是否解除了踏板 206 的踩下或是否解除了操作部 47 的按下进行判
断 (S63)。当 CPU201 判断为操作者继续踩下踏板 206 或继续按下操作部 47 时, 处理返回 到 S63。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解除了踏板 206 的踩下或解除了操作部 47 的按下时 (S63 : 是 ), 判断操作者是否再次踩下了踏板 206(S65)。当 CPU201 判断为操作者没有再次踩下 踏板 206 时 (S65 : 否 ), 处理返回到 S65。当判断为操作者踩下了踏板 206 时 (S65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2、 93 以第二转速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驱动 (S41)。由于马达 91 不旋转, 因此, 齿轮泵 35 不驱动, 从而不会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
CPU201 在 S41 中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判断上移 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二距离的量 (S43)。当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达到第二距离以上时 (S43 : 是 ), CPU201 使 马达 92、 93 停止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45)。布在布端 153 位于上 移送滚筒 24 下方的状态下停止。因此,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能可靠地压紧至布 端 153。至此, 半自动处理结束, 处理返回到末端粘接处理 ( 参照图 10)。
在如上所述的半自动模式下, 根据操作者对踏板 206 或操作部 47 的操作执行第一 期间中的粘接作业。操作者通过调节踏板 206 的踩下量能调节第一期间中的布的移送速 度。因此, 操作者能在所期望的时间以所期望的移送速度进行粘接作业。当布端 153 接近 喷嘴 45 时, 上布 151 与下布 152( 参照图 7) 容易错位。不过, 由于操作者能在所期望的时 间以所期望的移送速度移送布, 因此, 能一边用手按压以防止上布 151 与下布 152 错位, 一 边可靠地进行粘接作业。由于布粘接装置 1 自动进行第二期间中的粘接作业, 因此, 无需操 作者的操作就能可靠地粘接布端 153。但也可在 S65 中检测到操作部 47 的按下后转入 S41 的处理。
参照图 13, 对手动处理进行说明。 对与上述半自动处理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符号, 并简化说明。CPU201 判断传感器 61 是否检测到了布 (S51)。CPU201 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 有检测到布之后 (S51 : 否 ), 判断操作者是否踩下了踏板 206(S53)。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 者踩下了踏板 206 时 (S53 : 是 ), 使马达 91 ~ 93 以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转速旋转。 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量的粘接剂从喷嘴排出, 并附着到布上。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 送滚筒 25 以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速度移送并压紧布 (S55)。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 者按下了操作部 47 时 (S53 : 否, S54 : 是 ), 使马达 91 ~ 93 以第一转速旋转。齿轮泵 35、 上 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驱动 (S56)。
CPU201 在判断为传感器 61 没有检测到布之后, 判断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一距离的量 (S59)。当布的移动距离达到第一距离以上时 (S59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1 ~ 93 停止旋转, 齿轮泵 35、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61)。 CPU201 待机至操作者解除了踏板 206 的踩下或解除了操作部 47 的按下 (S63)。CPU201 在 判断为操作者解除了踏板 206 的踩下或解除了操作部 47 的按下时 (S63 : 是 ), 判断操作者 是否再次踩下了踏板 206(S81)。 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再次踩下了踏板 206 时 (S81 : 是 ), 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设定马达 92、 93 的转速。CPU201 使马达 92、 93 以设定的转速旋转, 藉此来驱动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S83)。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与踏 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速度移送并压紧布。由于马达 91 不旋转, 因此, 齿轮泵 35 不驱动, 从而不会从喷嘴 45 排出粘接剂。此时, 布端 153 已经通过喷嘴 45 的下方, 处于喷嘴 45 的 下方没有布的状态。不过, 由于已经停止粘接剂的排出, 因此, 粘接剂不会附着到底座部 11上。随后, 处理返回到 S81。
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没有踩下踏板 206 时 (S81 : 否 ), 使马达 92、 93 停止旋转。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85)。CPU201 在 S83 中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 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判断上移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二距离 的量 (S87)。 当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没有达 到第二距离时 (S87 : 否 ), 处理返回到 S81。当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 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达到第二距离以上时 (S87 : 是 ), 手动处理结束, 处理返回到末端 粘接处理 ( 参照图 10)。
在如上所述的手动模式下, 操作者能在踩下踏板 206 或按下操作部 47 时执行第一 期间中和第二期间中的粘接作业。操作者能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来调节粘接剂的排出量 和布的移送速度。此外, 操作者能通过按下操作部 47 来以规定的移送速度执行粘接作业。 因此, 操作者能一边自由地移送布, 一边执行粘接作业。当布端 153 通过喷嘴 45 下方时, 喷 嘴 45 按压布的力消失, 因此, 上布 151 与下布 152 容易错位。不过, 由于操作者能在所期望 的时间以所期望的移送速度移送布, 因此, 能一边按压以防止上布 151 与下布 152 错位, 一 边进行粘接作业。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可进行各种变形。设置操作部 47 的位置并不限 定于支撑部 40。布粘接装置 1 也可设置多个操作部 47, 并对各操作部 47 分配不同的转速。 当齿轮泵 35 停止时, 布粘接装置 1 也可同时关闭阀 55 以切断第三流路 53。
在半自动模式下, 布粘接装置 1 可调换第一期间的控制与第二期间的控制。此时, 布粘接装置 1 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量或操作部 47 的操作来驱动第二期间中的齿轮泵 35、 上 移送滚筒 24、 下移送滚筒 25。
操作部 47 也可包括 LED。例如, 可以使 LED 在第一期间中灭灯, 在第二期间中亮 灯。藉此, 布粘接装置 1 能将作业状态通知操作者。因此, 操作者能一边容易地把握作业状 态, 一边进行粘接作业。
布粘接装置 1 还可包括指示允许和禁止粘接剂的供给的操作构件 ( 例如按钮式开 关 )。 当操作者操作操作构件来禁止粘接剂的供给时, 布粘接装置 1 可根据踏板 206 的踩下 而仅驱动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但停止粘接剂的供给。较为理想的是, 操作构件 配置于操作部 47 附近。操作构件也可设置 LED。例如, 布粘接装置 1 也可在禁止粘接剂的 供给时使 LED 亮灯。当操作者手动进行一般粘接作业时, 能在允许和禁止粘接剂的供给之 间进行适当的切换。操作者通过观察 LED 的亮灯或灭灯, 能容易地把握作业状态。
可以使操作部 47 的 LED 和操作构件的 LED 闪烁。也可以使用能发出多种颜色的 LED, 使其根据作业状态而发出不同的颜色。还可以使用 LED 以外的发光器。
参照图 14 ~图 15, 对手动处理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由于图 14 的处理是与上述手 动处理相同的处理, 因此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 15 所示, CPU201 在将布移送了 第一距离的量以后, 对操作者是否踩下了踏板 206 进行判断 (S93)。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 者踩下了踏板 206 时 (S93 : 是 ), 使马达 92、 93 以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转速旋转。上 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与踏板 206 的踩下量对应的速度移送并压紧布 (S95)。随 后, 处理转入 S98。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按下了操作部 47 时 (S93 : 否, S94 : 是 ), 使马达 92、 93 以第二转速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以一定速度驱动 (S96)。随后, 处理转入 S98。CPU201 在判断为操作者没有按下操作部 47 时 (S94 : 否 ), 使马达 92、 93 停止 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97)。随后, 处理返回到 S93。
CPU201 在 S95 或 S96 中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判 断上移送滚筒 24 与下移送滚筒 25 是否将布移送了第二距离的量 (S98)。当再次开始上移 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没有达到第二距离时 (S98 : 否 ), 处 理返回到 S93。 当再次开始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的驱动之后, 布的移动距离达到 第二距离以上时 (S98 : 是 ), CPU201 使马达 92、 93 停止旋转。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停止 (S99)。布在布端 153 位于上移送滚筒 24 下方的状态下停止。布粘接装置 1 在布 端 153 通过喷嘴 45 下方之后将布移送第二距离的量, 藉此, 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滚筒 25 能可靠地压紧至布端 153。至此, 手动处理结束, 处理返回到末端粘接处理 ( 参照图 10)。
图 4 和图 5 的齿轮泵 35 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部。图 4 的上移送滚筒 24 和下移送 滚筒 25 相当于本发明的移送部。 图 1 的踏板 206 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操作部, 操作部 47 相 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操作部。进行图 9 的 S11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判断部, 进 行 S17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驱动部, 进行 S19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 的第二判断部, 进行 S21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的获取部, 进行 S23 处理的 CPU201 相 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驱动部。图 2 的传感器 61 相当于本发明的检测部。进行图 11 的 S33、 图 12 和图 13 的 S55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驱动部。进行图 11 的 S37、 图 12 和图 13 的 S61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的停止部。进行图 15 的 S95、 S96 处理的 CPU201 相 当于本发明的第四驱动部。进行图 12 和图 13 的 S53、 S54、 图 15 的 S93、 S94 处理的 CPU201 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判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