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8452511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575641.3

申请日:

20170714

公开号:

CN107375521A

公开日:

2017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04,A61K9/20,A61P17/06,A61K35/36,A61K35/64,A61K35/646

主分类号:

A61K36/804,A61K9/20,A61P17/06,A61K35/36,A61K35/64,A61K35/646

申请人:

四川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思远

地址:

610499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新生村三组

优先权:

CN20171057564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防风80~170g、红花30~120g、蒺藜60~90g、羌活30~100g、全蝎10~20g、赤芍40~120g、蝉蜕50~100g、苦参80~160g、苍术30~100g、白鲜皮100~260g、地肤子60~160g、穿山甲30~100g、熟地黄150~600g、云苓150~260g、白术80~160g,炼蜜适量;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防风80~170g、红花30~120g、蒺藜60~90g、羌活30~100g、全蝎10~20g、赤芍40~120g、蝉蜕50~100g、苦参80~160g、苍术30~100g、白鲜皮100~260g、地肤子60~160g、穿山甲30~100g、熟地黄150~600g、云苓150~260g、白术80~160g,炼蜜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防风90~150g、红花35~105g、蒺藜70~80g、羌活35~90g、全蝎12~17g、赤芍45~105g、蝉蜕60~90g、苦参90~140g、苍术35~90g、白鲜皮115~230g、地肤子70~140g、穿山甲35~90g、熟地黄170~500g、云苓170~230g、白术90~140g,炼蜜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防风130g、红花90g、蒺藜75g、羌活80g、全蝎15g、赤芍90g、蝉蜕80g、苦参120g、苍术80g、白鲜皮200g、地肤子120g、穿山甲80g、熟地黄480g、云苓200g、白术120g,炼蜜适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其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银屑病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疤、白壳疮、松皮癣、蛇虱、顽癣等,是一种慢性炎性、非感染性皮肤病。该病经过缓慢,具有复发倾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遗传及其精神等因素有关,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血热、血燥、血瘀等有关。银屑病患者遍布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均可发病。据文献报道:银屑病的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0.1%~3%,黄种人发病率为0.1%~0.3%,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银屑病患者比1994 年增加了一倍;北方的患病率又高于南方,我国银屑病患者至少在130 万~400 万左右。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为特征。尽管银屑病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但该病由于其慢性、缠绵反复、顽固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造成极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长期以来,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如何治愈银屑病已是世界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银屑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银屑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银屑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以解决银屑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银屑病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80~170g、红花30~120g、蒺藜60~90g、羌活30~100g、全蝎10~20g、赤芍40~120g、蝉蜕50~100g、苦参80~160g、苍术30~100g、白鲜皮100~260g、地肤子60~160g、穿山甲30~100g、熟地黄150~600g、云苓150~260g、白术80~160g,炼蜜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90~150g、红花35~105g、蒺藜70~80g、羌活35~90g、全蝎12~17g、赤芍45~105g、蝉蜕60~90g、苦参90~140g、苍术35~90g、白鲜皮115~230g、地肤子70~140g、穿山甲35~90g、熟地黄170~500g、云苓170~230g、白术90~140g,炼蜜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130g、红花90g、蒺藜75g、羌活80g、全蝎15g、赤芍90g、蝉蜕80g、苦参120g、苍术80g、白鲜皮200g、地肤子120g、穿山甲80g、熟地黄480g、云苓200g、白术120g,炼蜜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炼蜜外,将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蜜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与炼蜜一并放入无菌室中的专用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蜜丸剂(其蜜丸的粒度为:4.8mm~5.0mm),继而晒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蜜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4.5g/次,温开水送服,同时配合外敷药物(处方为:雄黄、土茯苓、白矾、白鲜皮、朱砂、苦参、冰片)。治疗90~138天,症除而愈。已随访一年余,未再见复发。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防风,性味:辛甘、温,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等症;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蒺藜,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羌活,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全蝎,性味:味辛、性平,有毒,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等症;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蝉蜕,性味:甘咸、凉,具有散风热、宣肺、定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苍术,性味: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症;

白鲜皮,性味:苦咸、寒,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等症;

地肤子,性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法风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痢、风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疮毒;

穿山甲,性味:味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云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认为:就银屑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银屑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130g、红花90g、蒺藜75g、羌活80g、全蝎15g、赤芍90g、蝉蜕80g、苦参120g、苍术80g、白鲜皮200g、地肤子120g、穿山甲80g、熟地黄480g、云苓200g、白术120g,炼蜜适量。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150g、红花105g、蒺藜80g、羌活90g、全蝎17g、赤芍105g、蝉蜕90g、苦参140g、苍术90g、白鲜皮230g、地肤子140g、穿山甲90g、熟地黄500g、云苓230g、白术140g,炼蜜适量。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170g、红花120g、蒺藜90g、羌活100g、全蝎20g、赤芍120g、蝉蜕100g、苦参160g、苍术100g、白鲜皮260g、地肤子160g、穿山甲100g、熟地黄600g、云苓260g、白术160g,炼蜜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银屑病患者共785例,年龄为20岁以上的395例,只有390例为20岁以下。785例患者中痊愈的734例,显效的的51例,总有效率达100%。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75641.3 (22)申请日 2017.07.14 (71)申请人 四川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499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新 生村三组 (72)发明人 孙思远 (51)Int.Cl. A61K 36/804(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K 35/36(2015.01) A61K 35/64(2015.01) A61K 35/646(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

2、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目的是根据中医 对银屑病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银 屑病的丸剂药物,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 份比如下: 防风80170g、 红花30120g、 蒺藜60 90g、 羌活30100g、 全蝎1020g、 赤芍40 120g、 蝉蜕50100g、 苦参80160g、 苍术30 100g、 白鲜皮100260g、 地肤子60160g、 穿山 甲30100g、 熟地黄150600g、 云苓150260g、 白术80160g, 炼蜜适量;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 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

3、107375521 A 2017.11.24 CN 107375521 A 1.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 如下所示: 防风80170g、 红花30120g、 蒺藜6090g、 羌活30100g、 全蝎1020g、 赤芍40 120g、 蝉蜕50100g、 苦参80160g、 苍术30100g、 白鲜皮100260g、 地肤子60160g、 穿 山甲30100g、 熟地黄150600g、 云苓150260g、 白术80160g, 炼蜜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 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

4、示: 防风90150g、 红花35105g、 蒺藜7080g、 羌活3590g、 全蝎1217g、 赤芍45 105g、 蝉蜕6090g、 苦参90140g、 苍术3590g、 白鲜皮115230g、 地肤子70140g、 穿山 甲3590g、 熟地黄170500g、 云苓170230g、 白术90140g, 炼蜜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 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130g、 红花90g、 蒺藜75g、 羌活80g、 全蝎15g、 赤芍90g、 蝉蜕80g、 苦参120g、 苍术 80g、 白鲜皮200g、 地肤子120。

5、g、 穿山甲80g、 熟地黄480g、 云苓200g、 白术120g, 炼蜜适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75521 A 2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具体涉及其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特别是 供银屑病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医者认为: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疤、 白壳疮、 松皮癣、 蛇虱、 顽癣等, 是一种慢性 炎性、 非感染性皮肤病。 该病经过缓慢, 具有复发倾向。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 代谢障碍、 免疫功能、 遗传及其精神等因素有关, 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6、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血热、 血燥、 血瘀等有关。 银屑病患者遍布世界各地, 不同民族、 性别、 年龄均可发病。 据文献报道: 银屑病的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0.1%3%, 黄种人发病率为0.1%0.3%, 该病在人群中的发 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 黑种人次之, 截止到2000年底, 我国银屑病患者比1994 年增 加了一倍; 北方的患病率又高于南方, 我国银屑病患者至少在130 万400 万左右。 银屑病 可分为寻常型、 脓疱型、 关节病型、 红皮病型, 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以白色鳞 屑、 薄膜现象、 点状出血为特征。 尽管银屑病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但该病由于其慢性、 缠绵 。

7、反复、 顽固难愈、 复发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 造成极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对 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0003 长期以来, 因该病顽固难治, 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也是 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如何治愈银屑病已是世界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 0004 那么, 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在治疗银屑病上,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 银屑病的优点, 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 见效快、 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银 屑病的现状,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

8、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以解决银屑病患 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 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 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 可有效治疗上述银屑病一证。 0006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 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80170g、 红花30120g、 蒺藜6090g、 羌活30100g、 全蝎1020g、 赤芍40 120g、 蝉蜕50100g、 苦参80160g、 苍术30100g、 白鲜皮100260g、 地肤子60160g、 穿 山甲30100g、 熟地黄150600g、 云。

9、苓150260g、 白术80160g, 炼蜜适量。 0007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 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90150g、 红花35105g、 蒺藜7080g、 羌活3590g、 全蝎1217g、 赤芍45 105g、 蝉蜕6090g、 苦参90140g、 苍术3590g、 白鲜皮115230g、 地肤子70140g、 穿山 甲3590g、 熟地黄170500g、 云苓170230g、 白术90140g, 炼蜜适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375521 A 3 0008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

10、特征在于, 所述 “最佳方案” 的 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防风130g、 红花90g、 蒺藜75g、 羌活80g、 全蝎15g、 赤芍90g、 蝉蜕80g、 苦参120g、 苍术 80g、 白鲜皮200g、 地肤子120g、 穿山甲80g、 熟地黄480g、 云苓200g、 白术120g, 炼蜜适量。 0009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制备而成: A、 除炼蜜外, 将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 粉尘及干燥后, 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 用; B、 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蜜丸剂的方法, 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 与炼蜜一并放入 。

11、无菌室中的专用药器中混合拌均, 然后制备成蜜丸剂 (其蜜丸的粒度为: 4.8mm5.0mm) , 继 而晒干, 分装密封即可。 0010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用方法为: 将 制备好的蜜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 早中晚各服一次, 给药量4.5g/次, 温开水送服, 同时 配合外敷药物 (处方为: 雄黄、 土茯苓、 白矾、 白鲜皮、 朱砂、 苦参、 冰片) 。 治疗90138天, 症 除而愈。 已随访一年余, 未再见复发。 0011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 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 记载。 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 充分。

12、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防风, 性味: 辛甘、 温, 具有发表、 祛风、 胜湿、 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风寒、 头痛、 目 眩、 项强、 风寒湿痹、 骨节酸痛、 四肢挛急、 破伤风等症; 红花, 性味: 味辛、 性温, 具有活血能经、 祛瘀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经闭、 痛经、 产后瘀 阻腹痛、 胞痹心痛症瘕积聚、 跌打损伤、 关节疼痛、 中风偏竣、 斑疹等症; 蒺藜, 性味: 辛、 苦、 微温, 有小毒, 具有平肝解郁、 活血祛风、 明目、 止痒之功效, 用于治 疗头痛眩晕、 胸胁胀痛、 乳闭乳痈、 目赤翳障、 风疹瘙痒; 羌活, 性味: 味辛、 苦、 性温, 具有散表寒、 祛风湿、 利关。

13、节、 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风 寒、 头痛无汗、 油印寒湿痹、 风水浮肿、 疮疡肿毒; 全蝎, 性味: 味辛、 性平, 有毒, 具有祛风止痉、 通络止痛、 玫毒散结之功效, 用于治疗主 小儿惊风、 抽搐痉挛、 中风口、 半身不遂、 破伤风、 风湿顽痹、 偏正头痛、 牙痛、 耳聋、 痈肿疮 毒、 瘰疬痰核、 蛇咬伤、 烧伤、 风疹、 顽癣等症; 赤芍, 性味: 苦、 微寒, 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之功效, 用于治疗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肠风下血、 目赤肿痛、 痈肿疮疡、 闭经、 痛经、 崩带淋浊、 瘀滞胁痛、 疝瘕积聚、 跌扑损伤; 蝉蜕, 性味: 甘咸、 凉, 具有散风热、 宣肺、 定。

14、痉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风热、 咳嗽音哑、 麻 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 小儿惊痫、 目赤、 翳障、 疔疮肿毒、 破伤风; 苦参, 性味: 苦、 寒, 具有清热、 燥湿、 杀虫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毒血痢、 肠风下血、 黄疸、 赤白带下、 小儿肺炎、 疳积、 急性扁桃体炎、 痔漏、 脱肛、 皮肤瘙痒、 疥癞恶疮、 阴疮湿痒、 瘰 疬、 烫伤, 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苍术, 性味: 辛、 苦、 温, 具有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之功效, 用于治疗脘腹胀满、 泄 泻、 水肿、 脚气痿躄、 风湿痹痛、 风寒感冒、 夜盲等症; 白鲜皮, 性味: 苦咸、 寒, 具有祛风、 燥湿、 清热、 解毒之功效, 。

15、用于治疗风热疮毒、 疥癣、 皮肤痒疹、 风湿痹痛、 黄疸等症;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375521 A 4 地肤子, 性味: 苦、 性寒, 具有清热利湿、 法风止痒之功效, 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淋浊、 带 下、 血痢、 风疹、 湿疹、 疥癣、 皮肤瘙痒、 疮毒; 穿山甲, 性味: 味咸、 性微寒, 具有活血散结、 通经下乳、 消痈溃坚之功效, 用于治疗血瘀 经闭、 症瘕、 风湿痹痛、 乳汁不下、 痈肿、 瘰疬; 熟地黄, 性味: 甘、 微温, 具有滋阴补血、 益精填髓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腰膝酸 软、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 心悸怔忡、 月经不。

16、调、 崩漏下血、 眩晕、 耳鸣、 须发早白; 云苓, 性味: 甘、 淡、 平, 具有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之功效, 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痰饮咳逆、 呕吐、 脾虚食少、 泄泻、 心悸不安、 失眠健忘、 遗精白浊; 白术, 性味: 味苦、 甘、 性温, 具有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气 虚弱、 神疲乏力、 食少少腹胀、 大便溏薄、 水饮内停、 小便不利、 水肿、 痰饮眩晕、 温痹酸痛、 气 虚自汗、 胎动不安。 0012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原则, 从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认为: 就银 屑病,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

17、 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银屑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 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 物药效好, 见效快, 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特别适合临床使用。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防风130g、 红花90g、 蒺藜75g、 羌活80g、 全蝎15g、 赤芍90g、 蝉蜕80g、 苦参120g、 苍术 80g、 白鲜皮200g、 地肤子120g、 穿山甲80g、 熟地黄480g、 云苓200g、 白术120g, 炼蜜适量。 。

18、0014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防风150g、 红花105g、 蒺藜80g、 羌活90g、 全蝎17g、 赤芍105g、 蝉蜕90g、 苦参140g、 苍术 90g、 白鲜皮230g、 地肤子140g、 穿山甲90g、 熟地黄500g、 云苓230g、 白术140g, 炼蜜适量。 0015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防风170g、 红花120g、 蒺藜90g、 羌活100g、 全蝎20g、 赤芍120g、 蝉蜕100g、 苦参160g、 苍 术100g、 白鲜皮260g、 地肤子160g、 穿山甲100g、 熟地黄600g、 云苓260g、 白术160g, 炼蜜适 量。 0016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银屑病患者共785例, 年龄为20岁以上的395例, 只有390例为20岁以 下。 785例患者中痊愈的734例, 显效的的51例, 总有效率达100%。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37552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