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 的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每值经前或经期, 头面四肢浮肿者, 称为 “经行浮肿” , 或称为 “经来遍身浮肿” , 属 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围, 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主要症状是 : 行经前后或正值 经期出现胫踝虚浮、 压之凹痕, 并感双腿困乏沉重, 以及眼睑颜面甚至全身浮肿。其主要病 机是脾肾阳虚, 水湿运化不良, 或肝气郁滞, 水湿宣泄不通所至, 值经期血气下注冲任, 脾肾 俞虚或气血雍滞, 水湿泛溢肌肤而浮肿。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 3-5 天即开始浮肿, 经净后 浮肿自然消退。除浮肿外无心、 肝、 肾等功能方面的损害。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 势。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 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经行浮肿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标本兼治, 虚实并治, 内外通调, 缓急兼收, 筛选出健脾温肾、 理气行滞、 利水消肿的天然植物药, 根据 中医理论组方, 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 成本低廉、 毒副作用极 小的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 例如崩解 剂、 润滑剂、 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例如可以 是: 丸剂、 胶囊剂、 片剂、 散剂、 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 提供一种疗效显著、 成本低 廉、 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经行浮的中药组合物, 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 麻黄 1 ~ 50 份、 桂枝 1 ~ 100 份、 干姜 1 ~ 100 份、 薄荷 1 ~ 30 份、 蝉蜕 1 ~ 30 份、 柴 胡 1 ~ 120 份、 天花粉 1 ~ 100 份、 黄芩 1 ~ 120 份、 黄连 1 ~ 100 份、 秦皮 1 ~ 120 份、 苦参 1 ~ 100 份、 白癣皮 1 ~ 100 份、 金银花 1 ~ 100 份、 连翘 1 ~ 100 份、 蒲公英 1 ~ 100 份、 地 丁 1 ~ 100 份、 茯苓 1 ~ 150 份、 地骨皮 1 ~ 100 份、 大黄 1 ~ 100 份、 莱菔子 1 ~ 100 份、 苍术 1 ~ 100 份、 厚朴 1 ~ 100 份、 关木通 1 ~ 50 份、 车前子 1 ~ 100 份、 薏苡仁 1 ~ 150 份、 泽泻 1 ~ 100 份、 冬瓜皮 1 ~ 120 份、 玉米须 1 ~ 100 份、 泽漆 1 ~ 100 份、 滑石 1 ~ 100
份、 地肤子 1 ~ 100 份、 海金沙 1 ~ 100 份、 石韦 1 ~ 100 份。
优选为 : 麻黄 15 份、 桂枝 30 份、 干姜 30 份、 薄荷 10 份、 蝉蜕 10 份、 柴胡 30 份、 天花粉 20 份、 黄 芩 30 份、 黄连 20 份、 秦皮 30 份、 苦参 20 份、 白癣皮 20 份、 金银花 20 份、 连翘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地丁 20 份、 茯苓 100 份、 地骨皮 20 份、 大黄 20 份、 莱菔子 30 份、 苍术 20 份、 厚朴 20 份、 关木通 15 份、 车前子 30 份、 薏苡仁 100 份、 泽泻 30 份、 冬瓜皮 50 份、 玉米须 20 份、 泽漆 20 份、 滑石 20 份、 地肤子 20 份、 海金沙 30 份、 石韦 30 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 茵陈 1 ~ 100 份、 金钱草 1 ~ 120 份、 珍珠草 1 ~ 100 份、 虎杖 1 ~ 100 份、 枳实 1 ~ 150 份、 陈皮 1 ~ 150 份、 广木香 1 ~ 120 份、 川楝子 1 ~ 150 份、 香附子 1 ~ 150 份、 桃仁 1 ~ 50 份、 红花 1 ~ 50 份、 三棱 1 ~ 50 份、 莪术 1 ~ 50 份、 穿山甲 1 ~ 50 份、 大腹皮 1 ~ 100 份、 白术 1 ~ 100 份、 山药 1 ~ 150 份。
优选为 : 茵陈 30 份、 金钱草 30 份、 珍珠草 20 份、 虎杖 20 份、 枳实 50 份、 陈皮 100 份、 广木香 30 份、 川楝子 100 份、 香附子 10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三棱 15 份、 莪术 15 份、 穿山甲 20 份、 大腹皮 30 份、 白术 30 份、 山药 50 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 例如崩解 剂、 润滑剂、 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例如可以是 丸剂、 胶囊剂、 片剂、 散剂、 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 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 “万病归宗理论” 、 “五脏阴阳辨证纲领” 、 “三维守恒调控法则” 和临床治疗 “双合原 则” 作为指导, 结合疾病发生、 发展及转变的规律, 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 形成以 “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 阴阳平衡协调方” 为君, “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 为臣, “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 “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 为使的中药成药 “创新药物体系” 。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 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 : 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 病人年龄、 体重、 健康状况等因素。 作 为指导 : 内服 : 1) 胶囊剂 : 每天三次, 每次服 2 ~ 5 粒, 每粒含药量 0.4 克, 温水送服。2) 片 剂: 每天三次, 每次 2 ~ 4 片, 每片含药量 0.5 克, 温水送服。3) 丸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4) 颗粒剂 : 每天三次。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经行浮肿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 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 最大程度发挥药效, 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 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 症状, 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 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应该理解的是,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 证的目的, 绝不限于本发明。
[ 实施例 1 ] 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麻黄 15 份、 桂枝 30 份、 干姜 30 份、 薄荷 10 份、 蝉蜕 10 份、
柴胡 30 份、 天花粉 20 份、 黄芩 30 份、 黄连 20 份、 秦皮 30 份、 苦参 20 份、 白癣皮 20 份、 金银 花 20 份、 连翘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地丁 20 份、 茯苓 100 份、 地骨皮 20 份、 大黄 20 份、 莱菔 子 30 份、 苍术 20 份、 厚朴 20 份、 关木通 15 份、 车前子 30 份、 薏苡仁 100 份、 泽泻 30 份、 冬 瓜皮 50 份、 玉米须 20 份、 泽漆 20 份、 滑石 20 份、 地肤子 20 份、 海金沙 30 份、 石韦 30 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 1500 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 实施例 2 ] 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麻黄 15 份、 桂枝 30 份、 干姜 30 份、 薄荷 10 份、 蝉蜕 10 份、 柴胡 30 份、 天花粉 20 份、 黄芩 30 份、 黄连 20 份、 秦皮 30 份、 苦参 20 份、 白癣皮 20 份、 金银 花 20 份、 连翘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地丁 20 份、 茯苓 100 份、 地骨皮 20 份、 大黄 20 份、 莱菔 子 30 份、 苍术 20 份、 厚朴 20 份、 关木通 15 份、 车前子 30 份、 薏苡仁 100 份、 泽泻 30 份、 冬 瓜皮 50 份、 玉米须 20 份、 泽漆 20 份、 滑石 20 份、 地肤子 20 份、 海金沙 30 份、 石韦 30 份。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 碾成细粉过 1500 目筛后, 加入乙醇做黏合剂, 加入淀 粉做填充剂, 压制成颗粒剂。
[ 实施例 3 ] 片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麻黄 15 份、 桂枝 30 份、 干姜 30 份、 薄荷 10 份、 蝉蜕 10 份、 柴胡 30 份、 天花粉 20 份、 黄芩 30 份、 黄连 20 份、 秦皮 30 份、 苦参 20 份、 白癣皮 20 份、 金银 花 20 份、 连翘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地丁 20 份、 茯苓 100 份、 地骨皮 20 份、 大黄 20 份、 莱菔 子 30 份、 苍术 20 份、 厚朴 20 份、 关木通 15 份、 车前子 30 份、 薏苡仁 100 份、 泽泻 30 份、 冬 瓜皮 50 份、 玉米须 20 份、 泽漆 20 份、 滑石 20 份、 地肤子 20 份、 海金沙 30 份、 石韦 30 份。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 碾成细粉过 800 ~ 1200 目细筛后, 制成片剂即得。
[ 实施例 4 ] 丸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麻黄 15 份、 桂枝 30 份、 干姜 30 份、 薄荷 10 份、 蝉蜕 10 份、 柴胡 30 份、 天花粉 20 份、 黄芩 30 份、 黄连 20 份、 秦皮 30 份、 苦参 20 份、 白癣皮 20 份、 金银 花 20 份、 连翘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地丁 20 份、 茯苓 100 份、 地骨皮 20 份、 大黄 20 份、 莱菔 子 30 份、 苍术 20 份、 厚朴 20 份、 关木通 15 份、 车前子 30 份、 薏苡仁 100 份、 泽泻 30 份、 冬 瓜皮 50 份、 玉米须 20 份、 泽漆 20 份、 滑石 20 份、 地肤子 20 份、 海金沙 30 份、 石韦 30 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 碾成细粉后过 600 ~ 1000 目筛后, 制成丸剂即得。
[ 实施例 5 ] 口服液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麻黄 15 份、 桂枝 30 份、 干姜 30 份、 薄荷 10 份、 蝉蜕 10 份、 柴胡 30 份、 天花粉 20 份、 黄芩 30 份、 黄连 20 份、 秦皮 30 份、 苦参 20 份、 白癣皮 20 份、 金银 花 20 份、 连翘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地丁 20 份、 茯苓 100 份、 地骨皮 20 份、 大黄 20 份、 莱菔 子 30 份、 苍术 20 份、 厚朴 20 份、 关木通 15 份、 车前子 30 份、 薏苡仁 100 份、 泽泻 30 份、 冬 瓜皮 50 份、 玉米须 20 份、 泽漆 20 份、 滑石 20 份、 地肤子 20 份、 海金沙 30 份、 石韦 30 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 经三次煎煮后, 将三次滤液混合, 滤过, 浓缩至 规定浓度, 放冷,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检验后,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即得。
[ 实验例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经行浮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 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 : 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例 15 患者, 其中男 0 例, 女 15 例; 年龄最大者 50 岁, 年龄最小者只有 21 岁。二、 治疗方法 : 用法用量 :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 其用法与用量如下 : 1) 胶囊剂 : 每天三 次, 每次服 2 ~ 5 粒, 每粒含药量 0.4 克, 温水送服。2) 片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2 ~ 4 片, 每片 含药量 0.5 克, 温水送服。3) 丸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4) 颗粒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
疗程 : 一个月为一疗程, 共治疗 3 疗程。
三、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 : 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 心情舒畅, 身体轻松, 精神焕发。
显效 : 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 心情舒畅, 身体轻松, 精神很好。
有效 : 体征及症状有改变, 身体比较轻松。
无效 : 体征无改变, 症状如前。
四、 典型病例 : 1、 张某某, 女, 35 岁。 患者自述六年来每至月经前则全身浮肿, 月经干净后, 浮肿渐消。 此次经前浮肿发 作较重, 主要以面部及双下肢肿甚, 伴全身困重酸痛, 纳呆, 便塘, 咳嗽痰多。以往月经来潮 八日方净, 量多色淡。 查患者面部浮肿, 眼睑肿甚, 下肢浮肿按之凹陷, 舌质淡, 苔薄微黄, 脉 儒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0 日, 面部浮肿基本消退, 下肢浮肿减轻, 食欲有所改善, 经色转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5 日, 月经干净, 浮肿消失。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 理 2 个月, 次月临经时已无浮肿现象。
2、 李某, 女, 21 岁。
患者素来月经推迟, 40 天左右行经 1 次, 近两年经前有双侧乳房作胀、 食欲欠佳现 象, 并出现遍身浮肿, 劳累或睡眠不足则水肿加重, 至经净后数日内逐渐消退。患者经水将 临之际来诊, 症见面部浮肿已较显, 面色白,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沉细而弦。 自诉平时怕冷、 疲倦, 现感乳胀腰酸, 纳差, 经来时全身浮肿, 经色紫暗, 量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3 日, 第二日月经已来潮, 虽有浮肿, 症状较轻, 较上次有 改善, 食欲增加, 经量增多, 色鲜红, 查脉缓滑, 舌质淡红, 苔滑白少。 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肿消月经干净。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 个月, 临经时已无水肿现象。
3、 牛某某, 女, 32 岁。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 近半年月经 37-45 日一行, 经量少, 色红有血块, 四肢面目浮 肿, 手指麻胀, 难以握固, 经后肿势减轻, 伴经行腹痛, 腰酸乏力, 大便不成形, 小便短少。今 日月经来潮, 四肢面目明显浮肿, 舌质淡红, 边有瘀斑, 苔白而滑, 脉弦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5 日, 四肢面目浮肿逐渐消退, 其余诸症大为减轻。继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20 日, 经行已过, 诸症皆消。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 个月, 次月经 行已无浮肿现象, 经色经量正常, 无血块, 睡眠及饮食无异常, 二便调。随访 3 个月, 经行浮 肿未复发。
4、 陈某, 女, 41 岁。
患者自诉, 近一年来每逢经行则全身浮肿, 以腿部浮肿较甚, 自经来前一天开始, 经净后浮肿自行消退。来诊时正值月经来潮, 症见神疲乏力, 面浮肢肿, 下肢尤甚, 按之没 指, 腰膝酸软, 食少便溏,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沉缓。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5 日, 浮肿逐渐消退, 食欲增加, 大便成形。继服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 15 日, 腰膝酸软等症较前明显减轻, 6 日经净诸症消。 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 个月, 次月经行未出现浮肿, 大便有形, 食欲尚可。随访 3 个月, 痊愈。
5、 朱某某, 女, 27 岁。
患者自去年冬天起, 每至月经来潮前 2-3 天即开始出现浮肿, 四肢浮肿明显, 双腿 有困乏沉重感, 经净则浮肿随之消退, 如此发作至今已 1 年余。来诊症见肢体肿胀, 按之凹 陷, 随手而起, 面色灰暗, 胸闷胁胀, 经来色紫, 杂有血块, 少腹胀痛, 经行不畅, 舌暗红, 苔薄 腻, 脉象细涩。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5 日, 浮肿逐渐消退, 双腿困乏沉重感减轻, 经色暗红有血 块。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少腹胀痛不明显, 经行顺畅, 5 日经净诸症消。继服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 个半月, 次月临经时已无浮肿现象, 经色红, 无血块, 经行顺畅, 痊愈。 6、 王某, 女, 33 岁。
患者 3 个月来每至经行则出现全身浮肿, 下肢为甚, 经净后浮肿自然消退。来诊症 见全身水肿, 下肢肿甚, 按之没指, 肢体沉重, 困倦乏力, 胸闷泛恶, 食少纳呆, 小便短少, 苔 腻, 脉濡。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5 日, 全身浮肿逐渐消退, 肢体沉重、 困倦乏力感减轻。继 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25 日, 胸闷消失, 饮食尚可, 小便正常。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 个半月, 次月经行未出现浮肿, 经行 5 日净, 身体无明显不适, 感觉轻松。
7、 程某某, 女, 42 岁。
患者既往月经正常, 两年来月经后期, 月经来潮前出现全身浮肿, 月经干净后浮肿 自然消退。来诊症见面目四肢浮肿, 下肢尤甚, 按之凹陷不起, 腰骶冷痛, 大便溏薄, 量少色 淡, 舌淡, 苔薄, 脉沉弱。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5 日, 浮肿症状较前减轻, 腰骶冷痛有所缓解, 经量稍增 多, 大便成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5 日, 次月经行已无浮肿现象, 经量增多, 色转 红, 腰骶冷痛感消失, 经行顺畅, 大便有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 1 个月, 经行浮肿未 复发。
五、 治疗结果 : 所收治的 15 例病例中, 经 3 个月治疗, 其中治愈 5 例, 显效 5 例, 有效 2 例, 无效 3 例, 总有效率达 80%。结果表明,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经行浮肿患者有极显著疗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