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贴布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粉末颗粒层的贴布结 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因为从事运动而造成肌肉疼痛,又或者是因为过 度地工作而引起关节或筋骨的酸痛,这些身体伤害多无明显外伤,因此一 般人在第一时间通常不会选择到医院就医治疗,但是如果长时间对于患部 的疼痛置之不理,日后有可能造成身体上难以弥补的永久性伤害。所以为 了减轻肌肉关节等酸痛症状,大多数的伤者多会选择通过按摩、吃药或者 是购买酸痛药布贴覆于患部以舒缓并治疗患部的疼痛。
常见的药用贴布多是在布料上覆以黏结剂以及具有纾缓治疗疼痛功效 的药物所制成,且亦进一步开发了于药物上方黏着如可释放磁力或红外线 的粒子以进一步加强其功效。
然而,本案发明人意外地发现,目前市面上所知的药用贴布中,其上 所分布的颗粒为不均匀地分散于贴布的敷料上,而使用者通常是凭借感觉 将贴布贴覆于患部上,而颗粒的分布不均产生药效程度、磁力或红外线释 放的差异,如此一来,贴布不但无法顺利纾缓并治疗患部的疼痛,同时还 让使用者浪费了贴布及药材,更会拖延了对于患部的治疗时间。
此外,若使用者皮肤较为敏感,若分布于贴布上的颗粒型态较为尖锐, 可能造成使用者皮肤过敏或刺痛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本案发明人发现上述习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 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提供一种贴布结构,以解决习知技术中具有药性的颗粒 因为分布不均而影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并且在改善治疗效果的同时让使 用者减少贴布以及药材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布结构,其包含一第一基 布层以及一贴附于该第一基布层之一侧的第一敷料层,其中该第一敷料层 包含一敷料以及一粉末颗粒层。
进一步地,其中该粉末颗粒层的粉末颗粒选自由磁石粉末、陶瓷负离 子粉末、远红外线粉、锗金属粉末、钛金属粉末、玉石粉末及电气石粉末 所组成的群组。
进一步地,其中该粉末颗粒层中之粉末颗粒的大小介于500~1500微 米。
进一步地,进一步包含一离形纸,该离形纸贴附于第一敷料层未贴附 于该第一基布层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基布层为一不织布层。
进一步地,其进一步包含一密度均匀的大颗粒层,所述大颗粒层设置 于该第一基布层以及该第一敷料层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大颗粒层中颗粒选自由磁石颗粒、陶瓷负离子颗粒、 远红外线颗粒、锗金属颗粒、钛金属颗粒、玉石颗粒及电气石颗粒所组成 的群组。
进一步地,其中该大颗粒层的密度为2x2平方公分面积中具有4至6 个颗粒。
进一步地,其中该大颗粒层中颗粒的直径大小介于0.01~0.1公分。
是以,本实用新型比起习知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贴布结构于敷料层上分布粉末颗粒层之粉末颗 粒,使具有药性或可释放磁力或红外线的粉末颗粒能够均匀分布于贴布上。 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当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具有粉末颗粒层的贴布结构 贴覆于患部上时,不仅能藉由让贴布上的粉末颗粒对于疼痛的患部充分发 挥其功效以达到改善因为大颗粒层的颗粒分布不均匀而导致药性无法完整 发挥的问题,且皮肤敏感的使用者也可使用,不但达到提升舒缓及治疗的 目的,更能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让使用者减少贴布以及药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布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布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布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布结构中大颗粒层排列示意图。
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为:100-贴布结构、10-第一基布层、20-大颗粒 层、21-颗粒、30-敷料、40-粉末颗粒层、50-第一敷料层、60-离形纸、Di- 密度、D-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再 者,本实用新型中的图式,为说明方便,其比例未必照实际比例绘制,该 等图式及其比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在此先行叙明。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贴布结构的侧视图 以及立体图,如图所示: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举一较佳实施态样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贴布结构,得以配合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贴布上。以下针对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贴布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的贴布结构100包含有举例如由一不织布层所制成的一第一基布 层10以及贴附于该第一基布层10之一侧的一第一敷料层50,且于该第一 敷料层50之一侧上贴附有一离形纸60以保护贴覆面避免污染,但该离形 纸60并未贴附于该第一基布层10的另一侧。该离形纸60可为离形塑料膜 或透明离形胶膜,且与该第一敷料层50二者之间为胶合状态,并可相对于 该第一敷料层50单独脱离。其中,该第一敷料层50包含有一敷料30以及 一粉末颗粒层40。
本文中所称的「第一基布层10」可为任何习知可做为贴布之材质,如 透气性棉布层、透气性化学纤维层、不透气胶膜层或不织布层;其材质的 选用并无限制,而可依照生产者之制程进行选用。
本文所述的第一敷料层50包含有一敷料30,该敷料30上具有多个具 有药性成分或可发射磁力、红外线等粉末颗粒所形成的粉末颗粒层40,且 可进一步视需要包含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黏着剂。本文中所称之「敷料 30」,可为任何具有药性的材料,如水胶性中药材、水胶性精油材料、水 胶性西药等,可依使用者需要选用,此外,该敷料30亦可为包含一吸收渗 出液材料者,其中该吸收渗出液材料可为亲水性水胶、棉垫、甲基碳酸纤 维素钠或具药剂之敷料。
本文所述之粉末颗粒层40,该粉末颗粒层40的粉末颗粒可为选自由 磁石粉末、陶瓷负离子粉末、远红外线粉、锗金属粉末、钛金属粉末、玉 石粉末及电气石粉末等群组所构成,该粉末颗粒之大小介于500~1500微米 之间,如介于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 或1500微米。该粉末颗粒层40随着使用不同的粉末颗粒可以让使用者将 贴布贴覆于患部时产生负离子、红外线或热感效果等作用,因此对于要选 用何种粉末颗粒做为该粉末颗粒层40之粉末颗粒需视所需要的功效进行 选择,而于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该粉末颗粒的种类并不予以设限。
以上之包含有第一基布层10、第一敷料层50(由敷料30及粉末颗粒 层40)的贴布结构10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态样。该第一态样可视需要形 成其它态样。另须注意,该敷料30及粉末颗粒层40的顺序可依照需求而 调换,并非限制如图中所示。
请一并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态样,该贴布结构100第 一基布层10、第一敷料层50(由敷料30及粉末颗粒层40)、离形纸60 以及一密度均匀的大颗粒层20,大颗粒层20设置于第一基布层10以及第 一敷料层50之间。该大颗粒层20由多个颗粒21形成,该颗粒21可为选 自由磁石、陶瓷负离子颗粒、远红外线颗粒、锗金属颗粒、钛金属颗粒、 玉石颗粒及电气石颗粒等群组所构成,该大颗粒层20随着使用不同的颗粒 21可以让使用者将贴布贴覆于患部时产生负离子、红外线或热感效果等作 用,因此对于要选用何种颗粒21做为该大颗粒层20的颗粒21需视所需要 的功效进行选择,而于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该颗粒21的种类并不予以设限。
藉由进一步包含大颗粒层20设置于第一基布层10以及第一敷料层50 之间,此态样的贴布结构100可进一步加强第一态样中粉末颗粒层40之功 效;再者,由于该大颗粒层20设置于第一基布层10以及第一敷料层50之 间,因此使用者当使用该贴布结构100时,大颗粒层20不会直接接触到使 用者皮肤,因此不会造成使用者皮肤敏感或不适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4」,本文所述的大颗粒层20之颗粒21的排列密度 Di为在2x2平方公分的面积中具有4至6个颗粒21的数量分布,该颗粒 21的直径D大小介于0.01~0.1公分之间,如介于0.01、0.02、0.03、0.04、 0.05、0.06、0.07、0.08、0.09或1公分,该颗粒21以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 向的复数排列分布于第一基布层上。所述的颗粒21分布的数量、直径D 的大小可依照生产者的制程或依较佳的效果进行调整,而该颗粒21的排列 方式可为规则或是不规则分布,于本实用新型中并不予以设限。当使用者 将具有粉末颗粒分布之贴布结构100贴覆于患部上时,因该粉末颗粒的分 布改善了大颗粒层20之颗粒21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只要该贴布结构 100有贴覆到的患部位置都能受到该粉末颗粒发挥的药性或物理性质之影 响,而得到纾缓以及治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贴布结构100,其上的粉末颗粒分布 于敷料20上,进而改善贴布结构100因大颗粒层20的颗粒21分布不均的 问题,提升贴布结构100整体的药性发挥性,让使用者能够有效地治疗并 纾缓患部的酸痛症状,而且在治疗效果提高的同时亦能让使用者减少贴布 以及药材的浪费。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惟本实用新型 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一本 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专 利涵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