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软胶囊的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软胶囊, 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急性传染性肝炎, 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的中药软胶囊, 同时,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软胶囊 的制备方法和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 是我国医药宝库的宝贵遗产。 紫珠属植物, 据我国已有的记 载来看计约有 46 种, 其中裸花紫珠 ( 拉丁名 : Gallicarpa nudifloraHook.et Arn.) 自古以 来就入药治病, 且应用范围较广。七十年代, 该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止血、 治疗烧伤、 治疗痔疮、 预防流感和代替碘酒、 酒精作皮肤及粘膜消毒等方面, 均有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 裸花紫珠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福氏痢疾杆菌引起的肠炎、 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等 病症。现有的临床剂型为裸花紫珠片, 裸花紫珠片是一种较好的抗菌消炎、 止血药, 对上呼 吸道感染和呼吸道、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且毒性较小, 长期服用安全。
但普通的片剂, 作为抗菌消炎、 止血药存在起效速度慢, 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 需 要一种更好的剂型来代替 ; 另一方面, 软胶囊剂囊心液以液体形式存在, 进入体内能快速被 人体吸收, 起效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且软胶囊剂具有密闭性好、 药物分散均匀、 掩盖不良气 味、 外形美观等优点, 正成为中药领域新兴的剂型, 它代表中成药新的发展方向。因而如果 能将裸花紫珠制剂制成软胶囊, 将是极大的进步。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的特点, 将中药提取物 制成软胶囊时, 如处理不当, 就会出现囊液分层, 囊壳硬化、 渗油等变质现象。因而, 要想成 功地制成中药软胶囊, 必须对每一种药都进行系统地研究。 经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 至今未 发现有将裸花紫珠制成软胶囊的文献, 所以必须进行制备方法及稳定性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 稳定性好、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生物利 用度高、 口感好、 服用方便的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急性传染性肝炎, 呼吸道和消化道 出血的中药软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验及创造性的劳 动设计出一种新的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急性传染性肝炎, 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 的中药软胶囊, 包括囊壳和囊液, 所述的囊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6-15 分散剂 12-16 助悬剂 0.4 ~ 0.7 ;
所述的囊壳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
明胶 80 ~ 120 甘油 30 ~ 60 水 80 ~ 120 羟苯乙脂 8 ~ 16
铁的氧化物 0.5 ~ 5
所述的囊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1、 分散剂 1.3 ~ 1.5、 助悬剂 0.05 ~ 0.07。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类或植物油 ; 所述的助悬剂为蜂蜡、 卵磷脂、 单硬脂酸 铝、 乙基纤维素、 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植物油为花生油、 大豆油、 芝麻油、 菜籽油或其他食用性植物油的一种或其 中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囊液中含有常规量的防腐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防腐剂为尼泊金类或单硬脂酸甘油 ; 所述的表面活性为吐温或司盘。
一种制备上述中药软胶囊的方法, 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
将裸花紫珠加水煎煮 2-3 次, , 每次 1-3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 对密度为 1.05 ~ 1.15 的清膏 (60 ℃ ), 干燥, 干浸膏粉通过 120 目筛, 得裸花紫珠干浸膏 粉;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和助悬剂,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
③囊壳的制备
将明胶置于水中使其吸水膨胀, 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加热至 70-80℃, 混合均匀, 加入膨胀的明胶, 搅拌, 熔融, 保温 0.5-1.5 小时, 真空抽气去除气泡, 过滤, 加入羟苯乙脂、 氧化铁红, 混匀, 75℃保温待用 ; ④采用压制法或滴制法, 制成软胶囊。
优选地, 所述的囊液的制备是将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 助悬剂、 防腐剂 和 / 或表面活性剂,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所述的步骤③中的真空抽气的真空度为 -0.08MPa。
以下为本发明的研究过程 :
软胶囊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囊液的制备, 为保证囊液的均匀稳定, 一般囊液是由 药物、 分散剂和助悬剂组成。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助悬剂, 需做创造性的研究。
一、 分散剂的选择 : 药物分散剂的选择是研制软胶囊的关键之一, 它应能保证含量 的准确性和制剂的稳定性, 从而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目前常用分散剂有食用性植物油 和聚乙二醇 -400(PEG-400), 发明人通过实验对以上二者做了筛选。
取三份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分别加入足量的大豆油、 花生油和聚乙二醇 -400, 充分 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 30 分钟, 置 2000 转 / 分钟的离心机中离心 20 分钟, 观察两混合液的 沉淀情况, 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分散剂沉降情况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可知, 两种食用性植物油与聚乙二醇 -400 均可作为本处方的分散剂。 但研究发现, 聚乙二醇 -400 对囊壳有硬化作用, 需加入丙二醇加以调节 ; 另外, 以聚乙二
醇 -400 为分散剂时干燥过程比较快, 必须恰当掌握干燥时间, 时间过长会使囊壳破裂, 时 间太短, 由于软胶囊内液体含水, 则导致贮存期内软胶囊渗漏 ; 以植物油作为分散剂则不存 在上述缺点。所以, 植物油是最优选择, 为保证软胶囊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处方制剂 选用食用性植物油作为分散剂。 经实验证实, 所用植物油还可以是芝麻油、 菜籽油及其他可 食用的植物油, 均能取得基本相同的效果。
二、 分散剂比例的选择 : 分散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软胶囊的成品率以及装量。 分散 剂比例过低, 稳定性好, 但流动性差, 不易压丸, 成品率低 ; 分散剂比例过大, 触变值低, 流动 性好, 但装量大且易于渗漏。因此筛选不同比例的分散剂, 从而确定最佳比例。取三份等量 的药粉, 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植物油, 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 30 分钟, 观察其状态, 结果见 表 2。
表 2 分散剂比例的选择试验结果
由表中结果可知, 当分散剂和药粉的比例为 1.5 ∶ 1 时, 药液的流动性可以满足软 胶囊压制法的要求。 在进一步试验后确定, 在比例为 1.2 ∶ 1 ~ 1.6 ∶ 1 时, 均有较好效果, 以 1.4 ∶ 1 时最好。
三、 助悬剂的选择 : 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发现, 单纯用药粉与植物油混悬时, 效果 不是特别理想, 故需选择适宜的助悬剂是很必要的, 加入助悬剂后制成的软胶囊其中药物 是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油中, 在体内油相经淋巴进入血液, 不受首过效应的影响, 因而产生较 高的生物利用度。 助悬剂的种类很多如蜂蜡、 卵磷脂、 单硬脂酸铝、 乙基纤维素, 助悬剂可以 是上述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由于蜂蜡成本最低且易得, 故发明人优先选择蜂蜡作为助 悬剂进行试验, 以不同的蜂蜡比例作为助悬剂, 进行助悬剂用量的筛选, 结果见表 3。
表 3 助悬剂比例的选择试验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 助悬剂的用量为药粉的 5%时, 对于本处方适合, 药液均匀, 且易 于压制软胶囊。再进一步试验后, 发现蜂蜡用量为药粉量的 4%~ 7%范围内均可发挥稳定 的效果, 最佳量为 6%。后发明人还分别对其他几种助悬剂也进行了研究, 发现助悬剂用量 为药粉是的 4%~ 7%时, 能够起到稳定助悬的效果。最终发明人还是选择蜂蜡为最佳助悬 剂。
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 也可在囊液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 如尼泊
金类、 单硬脂酸甘油脂等, 根据情况不同, 加入量也不同, 一般在药液量的 0.3%左右, 只要 达到抑菌效果即可。还可以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 如吐温类司盘, 加入量适情况而定, 一 般不超过 1%, 以能使囊液混合均匀、 稳定为佳。
四、 囊液制备工艺 : 根据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 发明人最终制定了裸花紫珠软胶 囊囊心物的制备工艺。即 : 将裸花紫珠加水煎煮 2-3 次, , 每次 1-3 小时, 合并煎煮液, 滤 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 ~ 1.15 的清膏 (60 ℃ ), 干燥, 干浸膏粉通过 120 目 筛, 得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按比例加入分散剂和助悬剂, 混合过程用胶体磨研磨, 达到使药 液均匀细腻的目的, 压制成软胶囊。其中裸花紫珠干浸膏粉∶植物油∶蜂蜡重量比为 : 6 ∶ 0.36 ∶ 8.4 时效果最佳。
在研究囊液的同时, 发明人也完成了对囊壳的研究, 情况如下 :
囊壳的组成包括胶料、 增塑剂、 水、 附加剂四类物质的选择。 原则上, 中药软胶囊壳 的含水量宜低,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从囊壳吸取水分。由于中药内容物的特殊状态, 不易采 用透明囊壳, 应采用着色剂使囊壳色泽深于内容物的色泽。软胶囊囊壳常用的材料为甘油 ( 增塑剂 )、 明胶、 水, 胶囊的弹性和硬度取决于囊壳中明胶、 增塑剂及水之间的重量比。通 常软胶囊囊材较适宜的重量比为 : 增塑剂∶明胶= 0.4 ~ 0.6 ∶ 1.0, 水∶干明胶= 1 ∶ 1。 发明人根据本处方特点经过反复试验优化, 确定了表 4 所列比例制备软胶囊囊壳。
表 4 囊壳处方
将明胶置于水中使其吸水膨胀, 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加热至 70-80℃, 混合均匀, 加入膨胀的明胶, 搅拌, 熔融, 保温 0.5-1.5 小时, 真空抽气去除气泡, 过滤, 加入羟苯乙脂、 氧化铁红, 混匀, 75℃保温待用 ;
在研究软胶囊的工艺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一些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于是发 明人将这些活性成分检测方法完善起来, 做为控制软胶囊产品质量的手段。
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 该活性成分检测方法包含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二部分, 有如 下内容。
鉴别 : (1) 取囊液 3g, 加热水 3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30 分钟, 放 冷, 用石油醚 (60-90℃ ) 提取 2 次, 每次 15ml, 将水层定量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 再加入无 水乙醇 6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5 分钟, 放冷,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离 心 (3000 转 / 分钟, 5 分钟 ), 取上清液 2ml, 加三氯化铁试液 2 ~ 3 滴, 即显墨绿色 ; 另取上 清液 2ml, 加 1%明胶溶液 2 ~ 3 滴, 即发生混浊。
(2) 取囊液 3g, 加热水 3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30 分钟, 放冷, 用 石油醚 (60-90℃ ) 提取 2 次, 每次 15ml, 将水层定量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 再加入无水乙醇 6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5 分钟, 放冷,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离心 (3000 转 / 分钟, 5 分钟 ), 取上清液, 点于滤纸上, 置紫外灯下观察, 显淡蓝紫色荧光, 用氨气熏后 显亮黄色荧光 ; 另取上清液 10ml, 加入 5%亚硝酸钠溶液与 10%硝酸铝溶液各 3 滴及 4%氢 氧化钠溶液 1ml, 即显红色。
含量测定方法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 120 ℃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 20mg, 置 100ml 量瓶中, 加 70%乙醇 80ml, 超声溶解, 放冷, 加 70%乙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 每 1ml 中含无水芦丁 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1.0ml、 2.0ml、 3.0ml、 4.0ml、 5.0ml, 分别置 25ml 量瓶中, 加水至 5ml, 加 5%亚硝酸钠溶液 1ml, 混匀, 放置 5 分钟, 加 10%硝酸铝溶液 1ml, 摇匀, 放置 5 分钟, 加氢氧化钠试液 10ml, 再加水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5 分钟 ; 以相应的 溶液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 在 50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 标, 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 10 粒, 取内容物, 混匀, 取 0.5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磨口三角瓶中, 加热水 25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30 分钟, 放冷, 用石油醚 (60-90℃ ) 提取 2 次, 每次 15ml, 将水层定量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 再加入无水乙醇 6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5 分钟, 放冷,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离心 (3000 转 / 分钟, 5 分钟 ), 精 密量取上清液 1ml, 置 25ml 量瓶中, 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 “加水至 5ml” 起, 依 法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含量, 计算, 即得。
以上发明内容中所提取的比例, 在生产时可按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 如大规模生 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 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 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 但各组 成之间的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本发明的药物在使用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 可每日 1 ~ 3 次, 每日生 药用量以国家药典用药量为准, 不超过药典规定量。
有益效果
将本发明的裸花紫珠软胶囊采用药用铝塑泡罩包装。 以室温留样观察法对样品进 行观察 : 在室温条件下 (T = 25℃ ±2℃, RH = 60±10% ), 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连续六个月 的稳定性考察。考察指标为 : 性状、 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 微生物限度, 试验方法按本发明的 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 微生物限度检查按 《中国药典》 2000 年一部附录 XIII C 微生物限度检 查方法操作。结果见下表。
结果符合当前国内药品标准的规定, 实现了发明目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处方 :
囊液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10kg、 大豆油 12kg、 蜂蜡 0.4kg
囊壳 : 明胶 110kg、 甘油 50kg、 水 100kg、 羟苯乙脂 15kg、 氧化铁红 2.0kg ;
制备方法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
将裸花紫珠加水煎煮 2 次, 第一次 2 小时, 第二次 1.5,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减压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的清膏 (60℃ ), 干燥, 干浸膏粉通过 120 目筛, 得裸花紫珠干浸膏 粉;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大豆油和助悬剂蜂蜡,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 匀;③囊壳的制备
将明胶置于水中使其吸水膨胀, 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加热至 80 ℃, 混合均匀, 加 入膨胀的明胶, 搅拌, 熔融, 保温 1.0 小时, 真空抽气去除气泡, 过滤, 加入羟苯乙脂、 氧化铁 红, 混匀, 75℃保温待用 ;
④取配制好的囊液和囊壳, 二者采用常规比例用量, 用压制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2
处方 :
囊液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12kg、 花生油 16kg、 卵磷脂 0.7kg、 吐温 -800.1kg
囊壳 : 明胶 100kg、 甘油 30kg、 水 120kg、 羟苯乙脂 8kg、 氧化铁黑 3.0kg ;
制备方法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
将裸花紫珠加水煎煮 3 次, 第一次 3 小时, 第二次 1.5 小时, 第三次 1 小时, 合并煎 液, 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 的清膏 (60℃ ), 干燥, 干浸膏粉通过 120 目筛, 得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花生油、 助悬剂卵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
③囊壳的制备
将明胶置于水中使其吸水膨胀, 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加热至 70 ℃, 混合均匀, 加 入膨胀的明胶, 搅拌, 熔融, 保温 0.5 小时, 真空抽气去除气泡, 过滤, 加入羟苯乙脂、 氧化铁 黑, 混匀, 75℃保温待用 ;
④取配制好的囊液和囊壳, 二者采用常规比例用量, 采用压制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3
处方 :
囊液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15kg、 芝麻油 14kg、 乙基纤维素 0.6kg、 单硬脂酸甘油 0.1kg、 司盘 -600.1kg ;
囊壳 : 明胶 80kg、 甘油 60kg、 水 110kg、 羟苯乙脂 16kg、 氧化铁红 0.5kg ;
制备方法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
将裸花紫珠加水煎煮 2 次, 第一次 1 小时, 第二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减 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 的清膏 (60℃ ), 干燥, 干浸膏粉通过 120 目筛, 得裸花紫珠干浸 膏粉 ;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芝麻油、 助悬剂乙基纤维素、 防腐剂单硬脂酸 甘油、 表面活性剂司盘 -60,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
③囊壳的制备
将明胶置于水中使其吸水膨胀, 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加热至 75 ℃, 混合均匀, 加 入膨胀的明胶, 搅拌, 熔融, 保温 1.5 小时, 真空抽气去除气泡, 过滤, 加入羟苯乙脂、 氧化铁 红, 混匀, 75℃保温待用 ;④取配制好的囊液和囊壳, 二者采用常规比例用量, 采用滴制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4
处方 :
囊液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6kg、 菜籽油 15kg、 单硬脂酸铝 0.5kg、 单硬脂酸甘油 0.1kg、 吐温 -600.1kg ;
囊壳 : 明胶 120kg、 甘油 40kg、 水 80kg、 羟苯乙脂 10kg、 氧化铁黑 5.0kg ;
制备方法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同实施例 1 ;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菜籽油、 助悬剂单硬脂酸铝、 防腐剂单硬脂酸 甘油、 表面活性剂吐温 -60,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
③囊壳的制备同实施例 2 ;
④取配制好的囊液和囊壳, 二者采用常规比例用量, 采用滴制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5
处方 : 囊液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8kg、 聚乙二醇 -400 13kg、 蜂蜡 0.3kg、 卵磷脂 0.2kg、 尼 泊金乙酯 0.1kg、 吐温 -20 0.1kg ;
囊壳 : 明胶 90kg、 甘油 35kg、 水 90kg、 羟苯乙脂 13kg、 氧化铁红 1.0kg ;
制备方法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同实施例 2 ;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 -400、 助悬剂蜂蜡和卵磷脂、 防腐剂 尼泊金乙酯、 表面活性剂吐温 -20,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
③囊壳的制备同实施例 3 ;
④取配制好的囊液和囊壳, 二者采用常规比例用量, 采用压制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6
处方 :
囊液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14kg、 聚乙二醇 -200 13kg、 单硬脂酸铝 0.2kg、 丙二醇 0.4kg、 尼泊金乙酯 0.1kg、 吐温 -20 0.1kg ;
囊壳 : 明胶 105kg、 甘油 45kg、 水 85kg、 羟苯乙脂 12kg、 氧化铁红 2.5kg ;
制备方法 :
①裸花紫珠干浸膏粉的制备同实施例 3 ;
②囊液的制备
在裸花紫珠干浸膏粉中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 -200、 助悬剂单硬脂酸铝和乙基纤维 素、 防腐剂尼泊金乙酯、 表面活性剂吐温 -20, 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 ;
③囊壳的制备同实施例 1 ;
④取配制好的囊液和囊壳, 二者采用常规比例用量, 采用压制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7
处方 : 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8kg、 聚乙二醇 -400 11.2kg、 卵磷脂 0.4kg、 丙二醇 0.4kg
制法 : 取裸花紫珠干浸膏粉, 加入丙二醇和聚乙二醇 -400, 混合均匀, 在软胶囊机 上压成软校囊。
质量标准 :
鉴别 : (1) 取囊液 3g, 加热水 3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30 分钟, 放 冷, 用石油醚 (60-90℃ ) 提取 2 次, 每次 15ml, 将水层定量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 再加入无 水乙醇 6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5 分钟, 放冷,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离 心 (3000 转 / 分钟, 5 分钟 ), 取上清液 2ml, 加三氯化铁试液 2 ~ 3 滴, 即显墨绿色 ; 另取上 清液 2ml, 加 1%明胶溶液 2 ~ 3 滴, 即发生混浊。
(2) 取囊液 3g, 加热水 3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30 分钟, 放冷, 用 石油醚 (60-90℃ ) 提取 2 次, 每次 15ml, 将水层定量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 再加入无水乙醇 6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5 分钟, 放冷,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离心 (3000 转 / 分钟, 5 分钟 ), 取上清液, 点于滤纸上, 置紫外灯下观察, 显淡蓝紫色荧光, 用氨气熏后 显亮黄色荧光 ; 另取上清液 10ml, 加入 5%亚硝酸钠溶液与 10%硝酸铝溶液各 3 滴及 4%氢 氧化钠溶液 1ml, 即显红色。
含量测定方法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 120 ℃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 20mg, 置 100ml 量瓶中, 加 70%乙醇 80ml, 超声溶解, 放冷, 加 70%乙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 每 1ml 中含无水芦丁 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1.0ml、 2.0ml、 3.0ml、 4.0ml、 5.0ml, 分别置 25ml 量瓶中, 加水至 5ml, 加 5%亚硝酸钠溶液 1ml, 混匀, 放置 5 分钟, 加 10%硝酸铝溶液 1ml, 摇匀, 放置 5 分钟, 加氢氧化钠试液 10ml, 再加水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5 分钟 ; 以相应的 溶液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 (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附录 VB), 在 50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 度, 以吸收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 10 粒, 取内容物, 混匀, 取 0.5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磨口三角瓶中, 加热水 25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30 分钟, 放冷, 用石油醚 (60-90℃ ) 提取 2 次, 每次 15ml, 将水层定量转移至 100ml 量瓶中, 再加入无水乙醇 60ml, 超声处理 ( 功率 250W, 频率 40kHz)5 分钟, 放冷,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离心 (3000 转 / 分钟, 5 分钟 ), 精 密量取上清液 1ml, 置 25ml 量瓶中, 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 “加水至 5ml” 起, 依 法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含量, 计算, 即得。
本品每粒含总黄酮以芦丁 (C27H30O16) 计, 不得少于 15mg。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