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3820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8681

申请日:

1986.12.21

公开号:

CN86108681A

公开日:

1987.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13K1/06

主分类号:

C13K1/06

申请人:

柳州市味精厂

发明人:

孙启常

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白云路五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荣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它直接以粮食(大米、玉米)、薯类(干红薯片、干木薯片)和富含淀粉物质为原料,经膨化、溶化、水解糖化和中和过滤等工序制取葡萄糖液。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制取的葡萄糖液可用作味精生产、糖果生产及其他发酵工业的原料。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直接以粮食(如大米、玉米)、薯类(干红薯片、干木薯片)和富含淀粉物质为原料,经膨化、溶化、水解糖化和中和过滤等工序制取葡萄糖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化工序是将原料放进压力为2~10Kg/cm 2 、温度为140~180℃的膨化机中膨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化工序是将膨化物放在温度为80℃~100℃PH值=1~
2: 3的酸性水溶液中溶融成溶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糖化工序是将溶浆放入密封的反应锅内水解、糖化;锅内压力3Kg/cm 2 左右,糖化时间:15~25分钟。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工业原料用葡萄糖液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厂家生产工业原料用葡萄糖液主要采用酸法、酶法(包括双酶法、酸酶法、酶酸法)两种工艺。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均需要使用精、纯淀粉为原料,成本高;且由于生产淀粉加工环节多,损耗大,使原粮中淀粉利用率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以玉米或其它粮食类(如大米、)薯类(如干红薯片、干木薯片)及野生淀粉植物(如橡子)为原料,经膨化后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原料(玉米、大米、干红薯片、干木薯片等)首先送入膨化机中膨化,将膨化后的膨化物送入加有盐酸的热水池中溶化,再将溶浆泵入反应锅中水解成葡萄糖液,最后按常规方法中和、脱色、过滤。

    其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膨化: 将原料自动送入膨化机中膨化成膨化物。膨化机内压力:2~10Kg/cm2。温度:140~180℃。

    2.溶化:    膨化物流入搅拌池溶化成浆。搅拌池内温度:80~100℃,PH值=1~1.3,搅拌器转速:30~60转/分。

    3.水解、糖化: 将溶浆泵入反应锅内糖化。反应锅内压力:3Kg/cm2左右,糖化时间:15~25分钟。

    4.冷却、中和、过滤: 将糖化液冷却至60~70℃,加入Na2CO3中和后过滤。

    本发明之制取葡萄糖液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作业,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膨化、溶化、水解糖化、中和过滤等四个主要环节,均可连续进行,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将原料送入膨化机到制成糖液仅需2~3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2.提高了葡萄糖液的质量和原料粮中淀粉的利用率。

    本发明方法之主要特征是将原料经过膨化后制取葡萄糖液。在膨化机内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料受到充分的碾压拌合和剪切,最后以爆炸方式挤出被膨化,这个过程仅几十秒,原来致密的原料(大米、玉米、薯片)变成了膨大而松软的海绵体,遇热水后很快溶化,达到了损耗少、糊化均匀、熟化彻底的目的,从而使淀粉对糖的转化率高,糖液质量好。

    3.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由于粮食(如玉米、大米)、薯类被加工成淀粉的环节多,收率低,(如玉米加工淀粉的回收率仅50%左右)、损耗严重,所以,淀粉的价格逐年上升,现在已达每吨1100~1400元,因而以淀粉为原料制取葡萄糖液的成本高。

    而本发明方法直接以原粮(玉米或大米)和干木薯片等为原料制取葡萄糖液省去先制取淀粉工序,减少了损耗。且由于膨化作用使膨化后原料中淀粉对糖的转化率升高,几方面综合因素,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取葡萄糖液地成本比老法    降低50%以上,按年产2000吨味精所需葡萄糖液的成本计算,用本发明方法一年可节约人民币200~500万元。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小试)

    原料:干玉米、大米、干木薯片

    试验方法及步骤:

    1.将上述原料分别用膨化机膨化得膨化玉米,膨化大米,膨化木薯备用。

    2.在3个250ml的三角瓶内分别加进自来水100ml,加热至80~90℃,加盐酸2ml使溶液的PH值=1。再将膨化玉米、膨化大米、膨化木薯各26g分别加入各三角瓶内,使之溶融,用纱布及牛皮纸捆扎瓶口。

    3.将三角瓶放入24cm的高压锅内蒸煮,使之水解糖化,3.5小时后取出。

    4.待各瓶中溶液冷却到60~70℃后,分别加入Na2CO3,使糖化液的PH值=4.7,再加入0.5%的粉末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得葡萄糖液。

    结果分析:

    注:按本实施例方法,用膨化玉米作6次试验,用大米作4次试验,结果相差不大,将膨化玉米制取的葡萄糖液作谷氨酸摇瓶试验,产酸良好,比用玉米淀粉制的葡萄糖液产酸高5~10%。

    实施例二:(中试)

    原料:玉米

    工艺过程:

    1.将玉米放进膨化机中膨化(膨化后玉米含淀粉79.35%)。取膨化玉米310Kg备用。

    2.在容量为2吨的反应罐内加入自来水1.2吨,加热至80℃后加入工业盐酸26Kg,使水溶液的PH=1;将膨化玉米310Kg倒入反应罐内,一边倒,一边用铲子人工搅拌,使之溶融。

    3.将反应罐密闭,升压至3Kg/cm2,使溶融物水解糖化,保压25分钟后放出糖化液。

    4.将糖化液冷却到60~70℃后,加入Na2CO3中和,过滤糖化液得成品葡萄糖液。

    结果分析:

    透光率:89%

    还原糖含量:15.9%

    固形物:17%

    DE值:88.8%

    转化率:95.28%

    上述各项指标,比实施例一的略低,原因是试验反应罐内渗入一部分冷凝水及残渣过滤得不完全所至。

    实施例三:(大试)

    此试验全部利用原淀粉制糖设备。

    原料:玉米

    工艺过程:

    1.将玉米1811.5Kg放进膨化机中膨化。

    2.将膨化后的玉米按与实施例二工艺过程中第2、3步相同的方法分四批水解糖化,水解时间20分钟。

    3.将糖化液冷却到60~70℃后,加入Na2CO3后使溶液的PH值=4.7,再加0.5%粉末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即得成品葡萄糖液。

    结果分析:

    外观:颜色较深、透光率92%。

    还原糖:15.55%~16.12%

    浓度:18.8%~19.5%

    DE值:84.97~85.23%

    所得葡萄糖液,曾作500l罐发酵试验生产谷氨酸,结果反映良好。

    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葡萄糖液,不仅可用作生产味精的原料,也可用作糖果生产及其他发酵工业的原料。

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制取葡萄糖液的方法,它直接以粮食(大米、玉米)、薯类(干红薯片、干木薯片)和富含淀粉物质为原料,经膨化、溶化、水解糖化和中和过滤等工序制取葡萄糖液。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制取的葡萄糖液可用作味精生产、糖果生产及其他发酵工业的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糖工业〔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