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中草药的牙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中草药的牙膏.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100900.2 (22)申请日 2016.02.2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483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13 (73)专利权人 浙江艾杰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22299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亚太大 道677号 (72)发明人 潘宏涛 卢亚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39 代理人 丁秀华 (51)Int.Cl. A61K 8/9789(2017.01) A61K。
2、 8/66(2006.01) A61Q 11/00(2006.01) A61P 1/0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721324 A,2010.06.09, JP 昭55-49562 B2,1980.12.12, 审查员 原浩杰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中草药的牙膏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中草药的牙膏, 其中活 性成分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重量比为 (1:10)(10:1)。 与普通中草药牙膏相比, 本发 明的牙膏制备方法简单, 配伍合理, 两种活性成 分在发挥各自功效的同时, 又能产生协同增效作 用, 显著防治口腔牙菌斑和牙龈炎。 溶菌酶和凤 仙透骨草来。
3、源天然, 安全无毒, 无副作用; 由于牙 膏中无西药成分, 因此牙膏无耐药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5748342 B 2018.05.15 CN 105748342 B 1.一种含有中草药的牙膏, 其特征在于, 其中活性成分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 重量比为1:4, 所述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凤仙透骨草干燥粉末过40目筛 后, 用30倍重量的80乙醇于40加热回流提取2次, 每次3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干燥后 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膏, 其特征在于, 牙膏中进一步包括摩擦剂、 保湿剂、 粘合 剂、 甜味剂、 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
4、求2所述的牙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剂选自磷酸氢钙、 二氧化硅中的 一种或多种; 所述保湿剂选自山梨醇、 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合剂选自卡拉胶、 魔 芋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甜味剂为糖精钠。 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牙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100重量份的牙膏中, 含有0.5-5重量 的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牙膏在制备防治牙龈炎或牙菌斑的牙膏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48342 B 2 一种含有中草药的牙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口腔卫生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牙膏。 背景技术 0002 。
5、医学上将围绕并覆盖在牙齿周围的软组织称为牙龈, 发生于牙龈组织的急慢性炎 症称为牙龈炎。 表现为牙龈出血, 红肿, 胀痛, 继续发展侵犯硬组织, 产生牙周炎, 包括牙龈 组织的炎症及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 牙菌斑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 或粘附于牙面、 牙间 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 当牙菌斑量较少时, 肉眼是很难观察到的, 通常用菌斑指示剂可以很好地显示。 0003 牙膏是辅助刷牙的一种制剂, 可增强刷牙的摩擦力, 帮助去除食物残屑、 软垢和牙 菌斑, 有助于消除或减轻口腔异味。 通过机械性方法, 彻底去除牙菌斑或者防治牙龈炎对大 多数人。
6、来说很难做到。 因此, 研究者提出在牙膏中加入一定的抗菌剂。 目前, 市面上用于防 治牙龈炎和牙菌斑的功能性牙膏中的抗菌剂主要为西药, 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 生物 酶牙膏是一种含有生物酶活性成分以及酶稳定剂、 激活剂等成分的牙膏, 它能更进一步地 杀菌抑菌, 促进口腔进一步清洁, 从而保护牙齿, 增强口腔自身的防御体系。 0004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 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 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主要通过破 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
7、 -1,4糖苷键, 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 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 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 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 与DNA、 RNA、 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 使病毒失活。 因此, 该酶具有抗菌、 消炎、 抗病毒等作用。 溶菌酶(也称溶解酶)是一个分子量为14.4kDa的酶, 它能够通过催化 肽聚糖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残基间和壳糊精中N-乙酰葡糖胺残基间的1, 4- 链的水解, 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在人体中, 溶菌酶在细胞分泌液, 如唾液、 眼泪以及其 他一些体液中广泛存在; 也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细胞质颗粒体中。 此外, 蛋清中也有大量的溶 菌酶。。
8、 溶菌酶因能够专一的作用于目的微生物的细胞壁的盐基水解蛋白酶, 被广泛的运用 于食品、 饲料、 医药等行业。 0005 溶菌酶(lysozyme)由18种129个氨基酸构成的单纯碱性球蛋白, 分子量为 14.4KDa。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当pH值为1.211.3范围内剧烈变化时, 其结构几乎不变。 在 酸性环境中, 溶菌酶对热的稳定性很强; 当pH值为47时100处理1min仍能保持原酶活 性; 当pH值为3时能耐100加热处理45min; 在干燥条件下, 溶菌酶可以长期在室温存放, 其 纯品为白色或微黄色。 黄色的结晶体或无定形粉末, 无臭, 味甜。 易溶于水, 遭碱易破坏, 不 溶于丙酮。
9、和乙醚。 作为医药用品, 溶菌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 对组织无刺激、 无毒性等优点。 0006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家禽、 鸟类的蛋清和哺乳动物的泪液、 唾液、 血浆、 尿、 乳汁、 白 细胞及其他体液和组织(如肝、 肾)细胞内; 从大麦、 无花果、 木瓜和卷心菜、 萝 卜等植物中也 能分离出溶菌酶, 其中以蛋清中含量为最高(约含0.3)。 而人乳、 眼泪、 唾液中的溶菌酶活 性远高于蛋清中(约为3倍)或其他来源的溶菌酶的活性。 鸡蛋清中的溶菌酶是动物溶菌酶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5748342 B 3 的典型代表, 是溶菌酶群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也是目前了解最清楚的溶菌酶之一。 在。
10、哺乳动 物的乳汁中, 人乳汁中的溶菌酶含量是牛乳的3000倍。 按来源不同, 可将溶菌酶分为蛋清溶 菌酶、 动物溶菌酶、 植物溶菌酶、 微生物产生的溶菌酶和细菌噬菌体产生的溶菌酶; 按作用 细胞壁不同, 可将溶菌酶分为细菌细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细胞壁溶菌酶。 0007 溶菌酶能够专一裂解目的细菌的细胞壁。 它主要进攻肽聚糖, 水解连接N-乙酰胞 壁酸和N-乙酰葡糖胺第四位碳原子的 -1,4糖苷键。 整个过程是, 首先溶菌酶通过其两个结 构域之间的 “沟” 结合到肽聚糖分子上; 随后其底物在酶中形成过渡态的构象。 根据 Phillips机制, 溶菌酶与葡聚六糖结合。 然后溶菌酶将葡聚六糖上的第四个糖。
11、扭曲为半椅 形构象。 在这种扭曲状态(能量较高)中, 糖苷键很容易就发生断裂。 位于溶菌酶蛋白序列35 位的谷氨酸(Glu35)和52位的天冬氨酸(Asp52)的侧链对溶菌酶的活性非常关键。 Glu35作 为糖苷键的质子供体, 剪切底物的C-O键; 而Asp52作为亲核试剂参与生成糖基酶中间体。 随 后, 糖基酶中间体与水分子发生反应, 水解生成产物, 而酶保持不变。 0008 溶菌酶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直接结晶法: 此法操作简单, 成本低, 但不能 用以分离微量的溶菌酶。 2、 离子交换层析法: 此法具有简便、 高效、 成本低, 且可自动化连续 操作的优点圈。 3、 亲和层析: 。
12、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的倍数较高、 质量较好, 且可广泛应用于 各种来源的溶菌酶, 用于浓缩和精制微量的溶菌酶。 但是由于亲和吸附剂的制作较复杂, 限 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利用。 4、 超滤与亲和层析结合: 超滤与亲和层析结合提取溶菌酶, 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方法。 首先用超滤除去大部分杂蛋白, 保留溶菌酶, 此时溶菌酶还较粗, 再用亲和层析法得到精制产品。 5、 膜色谱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 出现了亲和膜色谱技术。 该技术兼具膜分离与亲和分离的特点。 与传统的膜分离、 亲和色谱相比, 膜色谱技术不仅具 有纯化倍数高、 压降小、 分离时间短、 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变性概率小, 以及允许较快 。
13、的加料速度等特点, 而且比柱亲和色谱更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6、 超滤: 与传统的生化分离技 术相比, 超滤技术主要的优点是产品的高产出量。 然而尽管超滤技术在反渗析及浓缩等过 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作为在生物工业领域中潜能很大的一种蛋白质分离技术, 超滤 仍未被充分利用。 7、 反胶团提取: 反胶团萃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 它是利 用有机溶剂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团来提取的方法, 为一些不能使用有机溶剂 萃取的酶和活性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开拓了一种新的分离技术, 扩大了有机溶剂萃取的 适用范围。 8、 生物分离技术: 以亲和力为基础的生物分离技术(固定金属亲和层析、 。
14、亲和沉 淀、 亲和过滤法), 也是溶菌酶提取方法之一。 0009 溶菌酶具有多种独特而重要的药理作用。 0010 第一, 抗菌消炎。 细菌的细胞壁由胞壁质组成, 胞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N- 乙酰胞壁酸交替组成的多聚物, 胞壁残基上可以连接多肽, 称为肽聚糖。 多糖以直链形式存 在, 彼此邻近的多糖链之间可以通过肽链部分相互连接, 从而形成三维结构。 溶菌酶专一性 地作用于肽聚糖分子的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葡萄糖氨之间的糖苷键, 结果使细菌细胞壁 变得松驰, 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最后细胞溶解死亡; 溶菌酶能直接杀灭革兰阳性菌, 在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参与下, 还能杀灭革兰阴性菌。
15、: 如大肠埃希氏菌。 溶菌酶还可与各 种诱发炎症的酸性物质结合, 减少细菌内毒素释放, 从而减轻内毒素血症发生, 减缓炎症发 生过程, 并对抗生素有一定增效作用, 改善组织基质的黏多糖代谢, 起到抗菌消炎、 修复组 织的作用。 经试验证明, 用1种纤维素共聚物将人溶菌酶和蛋白水解酶偶联, 可显著提高溶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5748342 B 4 菌酶抗菌能力, 加速伤口愈合。 0011 第二, 抗病毒。 溶菌酶在中性体液环境下带有大量正电荷, 可与带有负电荷的病毒 蛋白直接作用, 与DNA、 RNA、 脱附基蛋白相结合形成复盐, 使病毒失活。 在被疱疹病毒感染的 Hela细胞。
16、培养液中加溶菌酶后有抑制细胞变性作用。 溶菌酶也可抑制腺病毒生长, 可用于 带状疱疹、 腮腺炎、 鸡水痘、 肝炎及流感等病毒性疾患治疗。 0012 第三, 增强免疫力。 溶菌酶参与机体内多种免疫反应, 在机体正常防御和非特异性 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改善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 降低细胞抑制剂导致的白 细胞减少, 结合细菌脂多糖, 减轻内毒素作用, 以达到增强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溶菌酶本身 具有T细胞表位, 能诱导2型(Th2)T辅助细胞反应。 口服溶菌酶能诱导小鼠产生全身性Th1和 Th2免疫反应, 增强免疫功能, 因此, 口服溶菌酶具有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和治疗痢疾的功能。 此外, 溶。
17、菌酶还具有激活血小板的功能, 可改善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分解脓液, 增强局 部防卫功能, 从而体现其止血、 消肿及加快机体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 它还可作为一种宿主 抵抗因子, 对组织局部起保护作用。 0013 溶菌酶在食品保鲜防腐、 口腔卫生消毒、 水处理消毒、 空气净化杀菌及家用电器杀 菌消毒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发现溶菌酶可用于冷却肉保鲜剂, 该保鲜剂完全采用 安全、 无毒、 天然的物质科学地配合组成, 可以延长冷却肉的保质期1-4倍。 该保鲜剂可以耐 受95以下的温度, 并保持性质稳定。 溶菌酶也可用于乳制品的防腐, 在奶酪加工过程中添 加一定量的溶菌酶可以防止中后期奶酪的起泡。
18、、 变味; 还可以保持奶酪老化过程中奶酪基 液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其可以起到长期的杀菌作用, 有效控制酪酸的发酵。 除此之外, 溶菌 酶也可用于食品软包装材料的抗菌保鲜、 酒及饮料的防腐、 水产品的杀菌消毒等方面。 0014 空气中的细菌是吸附在尘埃微粒上, 常见的致病菌有结核分支杆菌、 白喉棒状杆 菌、 百日咳鲍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军团菌等, 可引起呼吸 道传染病或伤口感染。 考虑到安全因素, 通常采用玻璃纤维HEPA等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 净化除菌。 然而, 微生物容易在HEPA上繁殖、 飞散, 形成二次污染。 国内有人研究成功了一种 溶菌酶PPHEP。
19、A过滤器, 它将溶菌酶固载在HEPA的整个滤纸纤维上, 可以在纤维内部捕捉杀 灭微生物, 有效地防止了二次污染。 0015 健康型家用电器是目前家电行业的潮流和趋势。 目前应用于家用电器行业的卫生 杀菌技术多采用传统和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存在有安全隐患、 二次污染等问题。 将溶 菌酶应用于家用电器行业的杀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目前溶菌酶杀菌技术在空 气清新机、 中央空调、 净水设备上均有尝试性应用。 0016 细菌是口腔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龋病、 牙髓炎、 根尖周炎和部分黏膜病都和口腔 细菌的感染密不可分。 溶菌酶是人唾液中重要的抗菌成份, 参与宿主对细菌的非免疫防御, 调节。
20、口腔环境的稳态平衡, 与抵抗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溶菌酶能抑制口腔 龋齿的生长, 抑制菌体糖酵解和产酸, 所以多数学者认为溶菌酶对预防龋齿有一定作用。 此 外, 溶菌酶也可治疗口腔溃疡, 同时也可以也可作为口腔清洁剂, 保护牙齿及口腔健康。 在 口腔内应用溶菌酶可以修复组织, 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溶葡萄球菌酶与增效剂、 稳定剂 还可制成口腔清洁液, 对几种引起口腔疾病的致病菌, 如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白色念 珠菌、 厌氧菌等有抑杀作用。 经过检测, 5min内杀菌率达99.9。 急性毒性试验、 蓄积毒性试 验、 微核试验、 黏膜刺激试验等安全性评价均符合要求。 体外杀菌。
21、试验表明, 溶菌酶复合制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5748342 B 5 剂能有效抑制和杀灭口咽部致病菌, 可以有效治疗急慢性咽炎、 扁桃体炎等口腔疾病。 由于 溶菌酶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国内已有溶菌酶含片上市, 溶菌酶 在口腔疾病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0017 凤仙透骨草(Impatiens balsamina L.)为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 (Impatiens)凤仙花的干燥茎。纲目拾遗 谓:“凤仙花, 一名透骨草, 以其性利, 能软坚, 故 有此名。 ” 又于透骨草条下记载:“汪连仕 采药书 : 透骨草仿佛马鞭之形, 大能。
22、软坚。 取汁浸 龟板能化为水按凤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 追风散气; 红花者名透骨红, 破血堕胎, 亦有 透骨之名, 非一物也。 ” 可见, 古代已将凤仙花作透骨草使用。 由于古代透骨草来源不止一 种, 今将凤仙花科凤仙称为 “风仙透骨草” , 以茎入药。 主产于安徽、 江苏、 浙江、 河北、 江西等 地, 其它各地亦产, 以安徽产量较大。 凤仙透骨草入药主要用于风湿痹痛、 跌打肿痛、 闭经、 痛经、 痈肿、 丹毒、 鹅掌风、 蛇虫咬伤等。 0018 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报道集中在凤仙花及其种子急性子的报道上, 凤仙花的药理 研究主要在抗过敏、 抗炎、 抗真菌等。 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具有同时拮抗组胺H。
23、1受体和PAF受 体成分, 有较好的抗急、 慢性过敏作用; 提取物中还含有一定量抗炎和抗菌作用的有效成 分, 以上为凤仙花民间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外源性组胺小鼠血压测定发现, 凤 仙花瓣的体积分数35醇提物的抗过敏作用不同于组胺H1受体阻滞剂盐酸苯海拉明的作 用, 即不能抑制组胺引起低血压的第一阶段, 对中、 高剂量的组胺引起的低血压也无反应, 提示凤仙花瓣中存在抗组胺作用以外的其他有效抗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 从凤仙花的果皮 中分离纯化一种蛋白, 再通过透射电镜扫描、 光散射分析、 沉降等方法研究发现这种蛋白可 以部分阻止肌动蛋白单体组装成微丝。 从凤仙花地上部分得到impatie。
24、nol, 它对5a-还原酶 的抑制效果IC50为9.94*10-2 g/L, 凤仙花的体积分数3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部位 IC50为52.9*10-3 g/L, 两个萃取部分均能显著抑制5a-还原酶活性, 并且有剂量依赖关系。 0019 目前对凤仙透骨草的化学成分报道甚少, 为了寻找其有效成分, 进一步开发利用 该资源, 科研人员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 从凤仙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4种化 合物, 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 1) , 2-甲氧基-1 , 4-萘醌(2-methoxy-1 , 4- naphthoquinone, 2), -胡萝 卜苷(daucosterol。
25、, 3), 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 -D-glucoside, 4)。 0020 目前, 将溶菌酶与凤仙透骨草组合用于防治牙齿疾病, 特别是牙龈炎和牙菌斑的 应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2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牙龈炎和牙菌斑, 无毒副作用 和耐药性, 活性成分来源天然的功能性牙膏。 0022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含有中草药的药膏, 其中活 性成分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10)(10:1)。 0023 优选的, 所述牙膏中, 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5)(5:1)。 0024。
26、 更优选的, 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4。 0025 优选的, 所述凤仙透骨草提取物为凤仙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 0026 优选的, 所述牙膏进一步包括摩擦剂、 保湿剂、 粘合剂、 甜味剂、 水中的一种或多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5748342 B 6 种。 0027 更优选的, 所述摩擦剂选自磷酸氢钙、 二氧化硅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保湿剂选 自山梨醇、 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合剂选自卡拉胶、 魔芋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甜味剂为糖精钠。 0028 优选的, 所述100重量份的牙膏中, 含有0.5-5重量的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 。
27、物。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牙膏在制备防治牙龈炎或牙菌斑的牙膏中的应用。 0030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0031 令人惊奇的是, 经过反复多次试验, 本发明意外发现将溶菌酶与中草药凤仙透骨 草提取物组合使用对于牙龈炎和牙菌斑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配合其他活性成分使 用效果更佳。 0032 与普通中草药牙膏相比, 本发明的牙膏制备方法简单, 配伍合理, 两种活性成分在 发挥各自功效的同时, 又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显著防治口腔牙龈炎和牙菌斑。 溶菌酶和凤 仙透骨草来源天然, 安全无毒, 无副作用; 由于牙膏中无西药成分, 因此牙膏无耐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
28、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下 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0034 实施例1、 凤仙透骨草的提取 0035 将凤仙透骨草干燥粉末过40目筛后, 用30倍重量的80乙醇于40加热回流提取 2次, 每次3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干燥后即得。 0036 实施例2、 含溶菌酶/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牙膏的制备 0037 取5重量份由实施例1制得的凤仙透骨草提取物, 5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20重量份 的山梨醇, 1重量份的魔芋胶, 0.2重量份的糖精钠和余量的水混合, 制成100重量份的含有 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牙膏A1。 0038 取5重。
29、量份的溶菌酶, 5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20重量份的山梨醇, 1重量份的魔芋 胶, 0.2重量份的糖精钠和余量的水混合, 制成100重量份的含有溶菌酶的牙膏A2。 0039 取4.167重量份的溶菌酶, 0.833重量份的由实施例1制得的凤仙透骨草提取物, 50 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20重量份的山梨醇, 1重量份的魔芋胶, 0.2重量份的糖精钠和余量的水 混合, 制成100重量份的含有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重量比为5:1)的牙膏A3。 0040 取2.5重量份的溶菌酶, 2.5重量份的由实施例1制得的凤仙透骨草提取物, 50重量 份的二氧化硅, 20重量份的山梨醇, 1重量份的魔芋胶, 0。
30、.2重量份的糖精钠和余量的水混 合, 制成100重量份的含有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重量比为1:1)的牙膏A4。 0041 取1重量份的溶菌酶, 4重量份的由实施例1制得的凤仙透骨草提取物, 50重量份的 二氧化硅, 20重量份的山梨醇, 1重量份的魔芋胶, 0.2重量份的糖精钠和余量的水混合, 制 成100重量份的含有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重量比为1:4)的牙膏A5。 0042 取0.833重量份的溶菌酶, 4.167重量份的由实施例1制得的凤仙透骨草提取物, 50 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20重量份的山梨醇, 1重量份的魔芋胶, 0.2重量份的糖精钠和余量的水 混合, 制成100重量份的。
31、含有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重量比为1:5)的牙膏A6。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5748342 B 7 0043 实施例3、 包含溶菌酶/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牙膏在防治牙龈炎和牙菌斑中的应用 0044 3.1研究对象 0045 对健康的成年男女自愿者进行的双盲、 分层、 平行临床研究。 首先由研究者向实验 对象讲清楚实验目的、 研究细节、 参加研究的责任。 愿意参加的受试者填写自愿书后, 由研 究者对其进行检查,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判断、 筛选受试人群。 初步筛选过程包括口腔软组 织及硬组织检查, 龈炎及菌斑检查以决定实验对象的是否入选。 最后选定改良Quigley- Hein。
32、菌斑指数1.5以及Loe-Silness龈炎指数1.0的210个研究对象参加了研究, 并根据 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分为7个平衡组, 每组30人, 男女各半, 实验对象年龄范围为2040岁。 0046 3.2检查方法 0047 采用Quigley-Hein改良的Turesky菌斑指数评价龈上菌斑。 对龈上菌斑染色并根 据下列标准记录: 0048 0无菌斑; 0049 1牙颈部边缘存在散在的菌斑; 0050 2牙颈边缘可见连续的薄菌斑带(达1mm宽); 0051 3牙颈部菌斑带大于1mm, 但少于牙面的1/3; 0052 4菌斑覆盖牙面的1/32/3; 0053 5菌斑覆盖牙面2/3以上。 0054。
33、 牙齿检查颊面和舌面, 对于每个牙最大记数为10。 除第三磨牙、 假牙和有颈部修复 体的牙, 其余的牙均在记数之列。 每一受试者菌斑指数的均数由个人全部牙齿检查所得计 数之和(每个牙2个记录)除以总的测量数(牙齿数目乘以2)得到。 0055 牙龈炎采用改良Loe-Silness龈炎指数测量, 在染色测量菌斑指数之前测量牙龈 情况。 牙龈炎计数方法及标准如下: 0056 0无龈炎; 0057 1轻度龈炎, 牙龈色泽和质地略有变化, 但探诊无出血; 0058 2中度炎症, 牙龈光亮。 红、 肿,增生、 探诊出血; 0059 3重度炎症, 牙龈明显发红、 增生、 有自发性出血。 0060 如同菌斑指。
34、数的检查一样, 每个牙检查记录颊面及舌面, 一个牙最大记数为6。 除 第三磨牙、 假牙和有颈部修复体的牙, 其余的牙均包括在记数之列。 Loe-Silness龈炎指数 的均数是指所有牙记数值的总和(每个牙2面)除以总的测量面数(测量的牙齿乘2)所得数 值。 0061 3.3实验方法和结果 0062 在完成基线检查(软、 硬组织、 菌斑、 牙龈炎)后, 全部实验对象接受洁牙并根据菌 斑和龈炎情况分为7个平衡组参加该研究。 随机的分配为使用实施例2牙膏的6个实验组 (A1-A6)和1个对照组(无任何活性成分, 其余牙膏中的辅料与A1-A6相同, 余量水补足至100 重量份)。 0063 受试者采用。
35、统一的软质牙刷并按规定使用牙膏, 要求一日刷牙2次(早、 晚), 每次 1min。 要求实验过程中不用任何其他口腔卫生用品如其他牙膏或牙刷、 漱口液、 牙线等。 实 验前对实验对象从人数、 年龄、 性别、 菌斑和龈炎指数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分组, 各组之间无 统计学差别。 在使用牙膏6个月时, 按照上述方法对受试者牙菌斑和牙龈炎状况进行评估, 6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5748342 B 8 个月后临床检查后的统计结果见表1。 0064 表1 6个月后各实验组受试者的菌斑指数和龈炎指数 0065 菌斑指数龈炎指数 对照组2.771.90 A1实验组(凤仙透骨草提取物)2.481.7。
36、2 A2实验组(溶菌酶)2.661.68 A3实验组(5:1的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2.111.31 A4实验组(1:1的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1.821.29 A5实验组(1:4的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1.480.71 A6实验组(1:5的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2.071.09 0066 由实施例3的对比实验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牙膏能够有效防治牙龈炎和牙菌斑, 特 别是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组合使用产生了协同效果, 减少了活性成分的使用量。 在活性成分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使用本发明含溶菌酶和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牙膏(A3- A6)较单独使用含溶菌酶或凤仙透骨草提取物的牙膏(A1和A2)受试者的龈炎指数和菌斑指 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证实本发明牙膏在防治牙龈炎和牙菌斑方面的效果显著, 其中溶 菌酶与凤仙透骨草提取物重量比为1:4的牙膏效果最为突出, 菌斑指数和龈炎指数分别仅 为1.48和0.71, 显著高于对照组, 产生了难以预期的优异效果。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5748342 B 9 。